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师是个坑-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还以为楚擎说的是既然是小事,他这个楚府大少爷就能做主了,而且按照正常剧本,是应该这么说的啊。

    其实刘勋干什么来的,楚擎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我是搞装修的,你是盖房子的。

    我是个体户,你是国营。

    我技术过硬,你啥也不是。

    然后我去给你装修,傻吧,那要是让你学会了呢,老话说的好,教会儿子,饿死爸爸,谁搭理你。

    “贤侄啊,你有所不知,武安离京前,专程来老夫府中拜会过,说是这楚府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你来统管。”

    楚擎一脸狐疑:“我老爹离京前特意去您家,就为了告诉您一声楚府大大小小的事都归我管?”

    “那自然不是,主要是说让老夫对你多关照一番,怕你在京中惹了事,没人照看。”

    这话楚擎还是信的,可正是因为信了,反而更加鄙夷刘勋了,能够离京前去找你,可想而知对你是信任的,结果被关在天牢里生死不知,你连个屁都不放一个,见了我,都不说问一声。

    原本楚擎还想面上过的去,毕竟是个尚书,可没想到这老东西都虚伪到骨子里了,满心鄙夷。

    “那您是照看的挺好。”楚擎呵呵一乐,满面揶揄之色:“小子能被放出来,一定是您找陛下求了情吧。”

    “放出来?”刘勋一头雾水:“从哪里放出来,为何要寻陛下求情?”

    楚擎也傻了:“您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

    楚擎哑口无言。

    靠,你还不如说你根本没拿我楚家当回事了。

    好歹你是尚书,竟然连我被关在天牢的事都不知道,还不如人家邱万山呢,这老头的尚书当的,那是一点前途都没有,消息也太闭塞了。

    刘勋满面关切之色:“你果然惹祸了,究竟出了何事?”

    “额,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入宫教授算学…”

    “你入宫了,你还懂算学?”

    “略懂,就是因为麒麟石的事。”

    “麒麟石是什么?”

    “就是天子最爱的一块石头,赐给了昌喻。”

    “赐给二皇子做什么?”

    “昌喻是太子,二皇子叫昌贤。”

    “二皇子不是叫昌瑾么?”

    “昌瑾是长公主,昌…”

    楚擎说不下去了。

    感情这不是个老废物,是个老糊涂虫啊。

    看着一脑袋问号的刘勋,楚擎都怀疑这尚书之位,不会是天子登基大酬宾你抽奖抽来的吧,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第212章 躺赢的老刘头

    

楚擎有点动心了,眼中的戒备之色彻底褪去。

    就刘勋这熊样的,还盗取商业机密,估计就是手把手教他都未必学的会。

    懒得继续和刘勋科普皇室成员的名字,楚擎颇为无奈的问道:“刘世伯,咱说正事吧,您今日来,到底是因为什么事。”

    “什么事不重要!”刘勋皱眉问道:“老夫只是问你,你在宫中出了何事,是不是闯祸了,若是闯祸了,陛下如何责罚,老夫要不要去宫中为你说项一番。”

    楚擎凝望着刘勋,一时有些分辨不清这老糊涂说的是真话还是场面话。

    “没什么事,已经解决了。”

    楚擎也不是不想说,解决了是一方面,再一个是他并不觉得就算没解决的话这老头能帮上忙。

    不是说对方会不会入宫求情,而是好使不好使,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好使,更甚至是,天子本来不准备惩罚自己的,一看刘勋这老东西去了,挺来气,再真的惩罚自己一顿。

    “哎,你这孩子,下次再惹了祸事,定要派人知会一声老夫。”

    刘勋叹了口气,沉默了半晌这才说道:“也不知武安是否与你提及过,老夫可是欠了武安天大的人情,当年…”

    说到这里,刘勋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也不要追问了,都是陈年旧事,武安不与你提,老夫也不好主动与你言说。”

    楚擎干笑一声。

    谁追问了,我根本毫无兴趣好不好。

    其实楚擎也是有所不知,要说刘勋的业务能力不行,那没人否认。

    可要说老头完全是尸位素餐,也不是。

    工部也好工部尚书也罢,混的还不如九寺,其实和人无关,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

    其他衙署,全是文臣,兵部也都是武将,唯独工部,除了上面的几个官员外,大部分都是匠人。

    士、农、工、商,匠人的地位还不如农民伯伯呢,要说比商贾强,还不是那回事,至少人家商贾有钱啊,所以说这群在工部上班的匠人,是没钱,也没地位。

    而一个衙署强不强硬,靠的不单单是几个领导,还有属官。

    就好比吏部,吏部之所以是六部之首,除了吏部尚书老南宫根正苗红手腕够硬之外,下面的官员全是精英,出身背景都强大,遇到什么事了,大家一起上,话语权也好,实权也罢,都是这群人的核心利益,也都会动用所有能量去争取。

    别的衙署,求见的人络绎不绝,再看工部,门可罗雀。

    谁去求工部,求工部干什么,要俩砖头回去垫床脚啊?

    上朝的人数是最少的,衙署内的官员也是最少的,又没什么实权,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久而久之就越来越拉胯了。

    所以历任工部尚书几乎就处于朝堂核心圈里圈之外,空顶个尚书头衔,毛都不是。

    再说这些龙子龙孙的大名;就问刘勋关心这事有什么用吧,一辈子都未必能打上一次交道,他能知道黄老四有一女二子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皇子们叫什么都不关心,更别说关心宫里发生的事了。

    当然,楚擎并不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在他眼里,刘勋就是个老糊涂虫。

    事实上,这工部尚书,刘勋当的还真是糊里糊涂的。

    当年太上皇登基,分封从龙之臣,楚文盛是坚定的太上皇一派,而刘勋呢,其实并不是。

    太上皇夺嫡的时候,大家都站队,不站队不行,谁不站队,未免就有墙头草观望之嫌。

    当年任职工部左侍郎的刘勋起初就没有站队,但他也不是观望,就是不怎么关心,觉得谁当天子和他也没多大关系。

    后来随着第一次八龙夺嫡逐渐白热化,朝堂上的官员都杀疯了,刘勋这一看自己当独狼不是回事啊,下了朝就问他媳妇,说现在朝堂上打的脑浆子都出来了,咱得加入个阵营吧,要不然第一个死。

    他媳妇懂个屁啊,当时也是刚怀了孩子,想给老刘家生第三个孩子,然后就说老三吧,三这个数字好,然后…刘勋就和别人说他是三皇子太上皇这一派的。

    之后老刘就躺赢了,啥事没干,啥力气没出,就天天看热闹,一直看热闹看到太上皇登基,最后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从龙之臣,当了这个工部尚书。

    所以说,人的运气真的很奇怪,只要选,就有出头的机会,除非是楚文盛那种,不压选手压裁判。

    到了第二次八龙夺嫡的时候,也就是黄老四杀疯了那会,刘勋的情况也差不多,他的仨孩子俩死一残,想着要第四个孩子,然后就和别人说他是老四阵营的,觉得“四”这个字挺吉祥,最后还是躺赢,黄老四登基了。

    当然,在这个期间,刘勋和上一次情况差不多,光说站队了,什么都没干,基本上就是重在参与,完了实际上还没怎么参与。

    不过黄老四和太上皇可不一样,老四不好糊弄,心眼还小,知道刘勋什么力没出,加上工部确实挺拉胯,所以总是针对工部。

    这就是工部尚书刘勋的发家史,糊里糊涂的,有点与世无争的意思。

    说关心楚擎吧,也不是假的,心里念着楚文盛的情,不是什么恶人,算是老好人一个吧,天天上班就想一件事,什么时候下班,天天上朝,想的也是一件事,什么时候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不是老刘没出息,而是条件限制了,工部就这么回事,别的衙署是无过便是功,工部是无功便是过。

    盖房子修路,他能修出个什么功劳,又不是楚擎,还能给房子修出花来不成。

    “贤侄啊,还是老夫刚刚说的那般,出了事,定要先寻老夫,可记得了。”

    刘勋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老夫未必能帮衬上你。”

    楚擎都乐了,这老头还真有自知之明。

    现在楚擎也差不多确定了,自己差点死宫中这事,刘勋的确是不知情,加上觉得这老头稀里糊涂了,也没什么戒心,开口问道:“您说来意吧,小子听着就是。”

    “也不是什么大事,想让贤侄教授工部匠人如何改良砖石。”

    楚擎差点骂娘。

    这老家伙忒不要脸了吧?

    本来寻思是盖房子,结果这是直接要核心商业机密啊。

    刘勋叹了口气:“这开春之后这老天爷也不知是怎地了,连降大雨,城南皆是流民,那草房哪里能遮挡住风雨,你在宫中打的那空心的砖石,结实耐用,还省石料,老夫就想着,多打些这样的砖石,也好让那些流民有个容身之处。”

    楚擎低着头,沉沉叹了口气。

    开门第一单,竟然是要搞慈善?!

    …………

    今天初六,要坐一下午的车,只有两章,还都是在车上码的,大家理解包容一下,谢谢噢。



    第213章 面纱之下

    

关于空心砖怎么弄出来的,楚擎还真不知道具体细节。

    提起这事他还挺奇怪的,当时只是和陶家庄户说了个流程,结果没两天,这群刁民竟然鼓捣出来了。

    按照他对这群刁民的了解,按理来说他们的智商就算比福三高也高不到哪去,不应该领悟能力这么强啊。

    详细询问了刘勋几句,楚擎不是太看好这件事。

    老头心地挺善良不假,的确是个私活,只不过可能是个赔钱的私活。

    因为接连降雨的缘故,昌京以南出现了大量的流民,都聚集在城外,白天还好一些,要是到了晚上又降雨的话,这些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的流民们,半夜冻死都不是没可能。

    正常这种情况下朝廷是肯定要管的,朝堂上也讨论,可治标不治本,天天发米熬粥就算勉勉强强解决了吃食的问题,没地方住也不行,最终这件事就落实到了工部头上。

    按照正常流程,工部是要去拉木料和石料盖一些简易的茅草屋供流民居住,可实际上户部根本拨不出来太多的钱,杯水车薪。

    刘勋这几天愁坏了,就突然想起韬武殿用的那些空心砖,想着这种砖石节省工料,等这些流民离开后还能回收二次利用,这才来到了楚府。

    老刘头的意思,要不将空心砖的方法教授给工部匠人,工部制完了砖后去城外盖简易的房子,要不工部把钱给楚擎,让楚擎买工料制了空心砖送到工部去。

    “原来是这么回事。”

    楚擎倒是对刘勋改观了不少,是不是赔钱搞慈善先不说,单单说刘勋作为尚书有这份心肯为流民考虑就已经值得敬佩了。

    不过敬佩归敬佩,楚擎并不认为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真要是盖房子的话,得盖多久,动用多少人手,建盖的时候,那些流民去哪里待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