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师是个坑-第10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哥我发现你情商越来越高了,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三哥憨厚一笑:“少爷说的是,您在,不会成现在这般模样。”

    江月生恍然大悟。

    原来问题出在这啊,甭管说什么,直接来句“说的是”,再重复最后一段话就完事了。

    楚擎摇了摇头:“不管怎么说,事是我搞的,也算是用了我的名头,错还是在我啊。”

    江月生重重的点了点头:“大统领说的是,错在你。”

    “还是操之过急了,不能一拍脑袋有个想法就去实施,实施了又不管,甩手掌柜一样。”

    江月生:“大统领说的是,就是甩手掌柜。”

    “做了事又不负责,还真成活畜生了,哈哈。”

    江月生:“大统领说的是,你就是活畜生。”

    楚擎看了眼福三。

    眼神交流,骂吧,好,小的这就骂。

    指着江月生的鼻子,三哥直接开喷:“你那嘴是朝廷赐给你的不成,不闲一会怕被朝廷夺了回去,你是个屁是,你懂吗你就是是是的,少爷不在京中,你还不在京中吗,商会变成如此模样,你眼睛吃饭用的,哪来的面皮说的是说的是…”

    骂到一半,楚擎要等的人终于来了,三哥也心有不甘的住了嘴。

    来者老人,绍富白杰,大昌朝一代豪商。

    “楚大统领。”

    白杰一身儒袍,年逾花甲精气神十足,只是花白的眉头带着一抹忧色,快步而入,热络非常:“怎地来了商会不知会一声,老夫急匆匆的赶来,深怕怠慢了大统领。”

    “白老风采依旧。”

    楚擎站起身,拱了拱手,不失礼节,这也是他对白老爷子最后的敬意了。

    一老一少目光相汇,二人面色都有些莫名,心中颇为感慨。

    楚擎望着白杰苍老的面容,终究还是走下了主位,坐在了下首位置。

    白杰脸上非但没有任何得意之色,反而流露出了几丝难过。

    楚擎第一次见到白杰的时候,很戏剧,千骑营给这老头子强行弄到了城郊的拍卖行,利用玻璃制品狠狠坑了一笔白家。

    之后接连搞了几次拍卖,包括作坊份子、武举名额、地契等等,每一次白杰都捧场,从不缺席。

    经了一辈子的商,吃过的盐,比楚擎脚都咸,其实很多时候他知道楚擎是在挖坑,可每次都带着人一起跳,实在跳不下去,也得当托。

    楚擎从来没私下找过白杰,可每一次,白杰都心照不宣的在能力范围内帮助楚擎。

    甚至可以说二人没什么交情,但是楚擎每一次的商业行为,除了无条件支持的付家外,白家总是第一个响应。

    屋内沉默着,楚擎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白杰也闭着嘴,唏嘘感慨着。

    两年多前的事情,仿佛昨日,那时,楚擎不过是个千骑营统领,他还能自持身份的喊一声老子也是朝中有人,你楚家小子莫要欺人太甚。

    再看今日,楚擎的容貌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头发短了,不伦不类,可这小子,总是不伦不类着,就是这不伦不类的小子,身上似乎有着一层光华,莫要说拍桌子骂娘梗着脖子顶牛,便是看上一眼,都会被治个大不敬之罪。M。。coM

    足足过了许久,楚擎终于开了口:“离京前,我和南宫平说,京中有两位老人,一位姓付,付有财老先生,无欲无求,是我敬仰的老者,一位姓白,最善装糊涂,奸诈的很,也从不隐瞒他的奸诈,可每次都让我糊弄,若是商会缺钱了,就找付老爷子,若是钱还不够,就糊弄白老爷子,白老爷子一被糊弄,好多人都会被糊弄。”

    “楚大人,老夫…”

    “南宫平是我的学生,阿平问,楚师,白老爷子是昌朝豪商,自知是局,为何还要陷进局里,我说那是难得糊涂,家大业大,权当是图一乐呵,商会有不懂的事,得问付老爷子,觉得快被坑了,问白老爷子,关于被坑,白老爷子最有经验了,阿平又问我,楚师总坑白老爷子,白老爷子会帮忙吗,我说会,一定会的,白老爷子这一辈子都在为身份争取,为商贾这个身份争取,不是为他,是为士农工商的商人争取。”

    楚擎站起身,为白杰添了一杯茶,正色问道:“小子只是想问问,白老爷子,这商会,这商会的商,真的是您期望的模样吗?”

    “不是。”白杰望着泛起波澜的茶水,摇了摇头:“只是…只是被儒生,欺辱的狠了,欺负了一辈子。”

    抬起头,白杰终于如同当年那般,直视着楚擎的双目:“老夫建盖了十二所寒门书院,我白家子弟,只是冲着石像吐了口口水,这十二所书院,便白建了?”

    楚擎微微一笑:“白老爷子建盖十二所书院,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让你侄子朝着孔圣人的石像吐口水?”

    “老夫…”

    “不,不是,是因为你想要孩子们,有书读,正是因为如此,才不能朝着孔圣人的石像吐口水。”

    楚擎嘴角上扬的弧度越来越大,为白杰换了一杯茶水:“白家不能狂,越是站得高,越不能狂,我楚擎也要如此,除了朝着孔圣人的石像吐口水,还要其他的要主动和我说吗?”

    白杰瞳孔微缩:“大统领真的要问?”

    “真的要问。”

    “明知故问?”

    “知道了,就不问了。”

    白杰抚须一笑,这一笑,便停不下来了,哈哈大笑。

    江月生没好气的说道:“大统领倒是叫本官盯紧商贾,却又在信的末尾说,莫要烦扰你白杰与付有财。”

    白杰终于止住了笑意,望着楚擎,望着这张还是略显青涩的面孔,仿佛又回到了两年多前,望着那个咋咋呼呼满心思想要坑人的小子。

    伸手入怀,一本册子递到了楚擎的面前。

    “老夫这招牌,没你楚大统领的名头硬,提了几次,险些惹火烧身,如今你小子…如今楚大统领…”

    楚擎翻了个白眼:“我小子回来了,然后呢?”

    白杰再次哈哈大笑:“你小子去办,老夫一年多来的所思所想,险些惹火烧身的所思所想,都在里面,你小子去办,得办成了,办成了,老夫再给你建盖十二所寒门书院。”

    楚擎也开始哈哈大笑。

    如今,他缺的不是书院,而是人,真诚的人,如白老爷子这般真诚的人。

    这本小册子,便是白老爷子一生的智慧,改革商会的智慧。



    第1585章 统领与护院

    

人总是要混圈子的,身份地位越高,越要混圈子。

    当一个人觉得这个圈子里自己是最聪明的,那就代表着该换圈子了,永远在一个圈子里待着,很难再提高自己的成就。

    即便是楚擎,也混圈子。

    只是这个圈子直接到顶了,除了身边的小伙伴,最有钱的商贾、最有权利的昌字头皇室成员、最聪明的谋士、最善战的将军。

    白杰,也混圈子,混商贾顶级圈子。

    可白杰也要混家人这个圈子。

    商会野蛮生长,诸多弊端早已显露了出来,原本摇尾乞怜的商贾,说话声大了,底气足了,心思也就难免多了。

    白杰怎么会看不到,可他在这个圈子,想要敬而远之,可以,不是不可以,一旦离的远了,就要走下坡路,就要成为异类。

    更不要说他还有个家人圈子。

    白家中,有眼光、有格局、有经验的,就这么一个白老爷子白杰。

    商会中,那就是龙门,鲤鱼这么轻轻一跃,人生就变了。

    小商贾摇身一变,大商贾。

    大商贾摇身一变,大人物。

    白杰不愿意再招惹尘埃,可在小辈的眼中,这些尘埃都是足金足赤,是钱财,是人脉,是地位。

    你白杰是家主,身份地位钱财一样不缺,可你不能拦着我们这些小辈出头吧,都是亲戚,商会的外人们都成了大人物,咱是自己人没理由不去搏一搏。

    白杰拦不住了,和商会对着干,不是和某个商贾对着干,而是和大多数商贾对着干,他不是没这个实力,而是没这个气力了。

    他更不能和家人对着干,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不能因为不招惹尘埃,这么大岁数个老头连亲情都不要了吧,混到今时今日,最在乎的恰恰是亲情。。。coM

    现在楚擎回来了,兴师问罪,只是对商会,对他白杰,只是不解。

    老夫被你坑了那么多次,顶着莫大的压力创办了十二家寒门书院,换来的,不是兴师问罪,而是不解,这就足够了。

    千骑营,自始至终没有盯着他们白家,足够了,白杰老怀大慰,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楚擎,还是那个小子,至少对他白杰,还是那个小子。

    白杰悠哉游哉的喝起了茶,楚擎回到了座位上,一字一字的看着,越看,越是心惊,心中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

    小册子里,白杰最先指出的就是商贾目光问题。

    商贾不应该将目光定格在京中,甚至不应该只是在中州。

    楚擎带着人在瀛岛大杀四方,依仗就是东海,那么商贾应该去东海三道,带人去,带钱去,百业待兴,那里才有着更为广阔的商贾生存土壤。

    其次是技艺投入,楚府和陶家名下的作坊,都有着特殊性和唯一性,没有垄断市场,而是不停的推陈出新,如烈酒、如玻璃制品、如造纸等等,商贾们总是跟在后面喝汤不是长久之计,应该主动投入人力和钱财,学楚府一样,培养大量的匠人进行技艺上的创新,从而建盖更多作坊。

    越往后翻看,楚擎越是钦佩不已。

    在小册子中白杰明确指出,商贾们是最自由的人,也是最容易施展理想抱负的人,带着钱,带着人,不止要去东海,还要去草原,局限于一城一地只是图个富贵,兴旺一城一地才是商贾应该做的事,大量的百姓迁移到了边关,边关大量的百姓去了草原,那商贾就应该去草原,兴旺草原,因为草原如今也算是大昌的国土了。

    这些都是很宽泛的内容,小册子中写的最多的就是关于钱庄的问题,字数占的最多。

    商会商贾已经提出了兴建商会钱庄的问题,钱庄是户部名下,可因为朝廷政令和实际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州府都有钱庄,而且很多钱庄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大量的资金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商会是否可以兴办钱庄,因为商会在百姓乃至达官贵人群体中,都有着可靠的信誉。

    对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白老爷子有着浓浓的担忧。

    因为钱庄涉及到了一个借贷业务,老头觉得如果钱庄真的做起来了,肯定和寺庙放印子钱似的,将大量的钱财放到民间,凭他对这些商贾的了解,一定会这么干,而真正让人担忧的是,商贾“不存钱”。

    如今商会的商贾已经学会了“投资”,钱越多,投的越多,赚的越多。

    百姓则是存钱的,钱越多,存的越多,放在家里不安心。

    那么如果商贾们将百姓的钱投到了某一处产业,却没有及时的得到回报,就没办法将钱还给百姓,或许会成功一百次,可一旦失败一次,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几率出现这种情况,对钱庄,对商会,都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这时候恰逢战争,恰逢天灾,恰逢其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