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7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年较量之后,现在大宋又终于把边境推到了战前的位置。
  丢掉的东西,现在差不多全都拿了回来。
  复兴大宋的第一步,到现在可以说是终于完成了。
  怎么能让萧诚不高兴呢!
  “首辅,首辅,该还都东京城了,该还都了!”外头传来了一个带着哭腔的嘶哑的声音,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胡杞竟然抢在岑重的前面,一路小跑着冲进了房间。
  跟在他后面的岑重一脸的无奈。
  当年东京城破,大宋皇帝、太上皇以及皇室和文武大臣几乎被辽人一网打尽,萧诚拥立赵安于江陵登基,后来以江宁府为陪都,这一晃,便是七八年的时间过去了。
  江宁,一直被称呼为陪都。
  从法律意义来讲,大宋的都城,仍然还是东京。
  还都于东京的政治意义,还是极其浓厚的。
  这代表着大宋的绝对胜利。
  由不得胡杞开心无比。
  萧诚看着外面扔在源源不绝地拥过来的文武百官,微笑着道:“还都事宜,事关重大,却是轻忽不得。胡公,现在的东京城,可不是我们记忆中的东京城了。当年的繁华,皆成烟云,百万人口,已十不存一,楼台宫厅,已化为灰烬,耶律隆绪撤退之际,还放了一把火,如今东京城,差不多已成白地了。”
  “是不是白地并不重要,只要陛下重归东京城,在那里立起王旗,便足够了!”胡杞坚持道:“重修王宫,再塑东京,这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是不是?”
  “关键是,值不值得!”一边的岑重开口了:“东京城已成废墟,再在刻墟之上重建有没有必要?”
  “你什么意思?你难道不知道还都东京城意味着什么吗?”胡杞看着岑重,勃然大怒。
  “当大宋的旗帜在那片土地之上飘扬的时候,便已经说明了一切!”岑重才不怕胡杞这个死硬死硬的老头子,接着道:“开封周边,无险可守,不得不聚集重兵保护,可现实上大家也看到了,起到的作用实在是有限。我的意见是,王驾可以去东京城巡视,但都城,当真不必再建在东京城了!”
  “赞成!”屋子里一群官员立时便附和起来,“江宁才是绝佳之地,如今京东两路已经收复,江宁既有江河之险,亦有山川阻隔,方是一国之根本。而大宋立都于江宁,数年之间,便驱除鞑虏,复我河山,当可见大宋气运,便在江宁!”
  “胡扯蛋!”胡杞勃然大怒:“江山之固,在人心、在施政,山川之险固,不过小道耳!”
  “如何便是小道?”屋内,江宁派冷笑着道:“早先都城在东京之时,百万民众,吃喝拉撒一应所需,都要从外运入,一年耗废几许?无天险护卫,集数十万禁军四周守卫,又糜费几何?胡公,这些钱,是可以省下来的,过去东京城百万民众,真要移都,牵扯实在太大,所以才无法施行,现在东京城已废,正是顺水推舟之时。”
  “说来说去,你都是想让大宋新都正式立在江宁罗?”胡杞哼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胡公慎言!”那人大怒:“不管是不是在江宁,某家都反对重修东京。太祖当年便欲迁都,只是多方掣肘,最终没有成行而已,如今正当其时!”
  “首辅怎么说?”胡杞转头,逼视着萧诚,在他看来,萧诚一直小心戒备着南方一系,必然会反对将都城设在江宁。
  都城设在那里,这可是绝对的利益牵扯,只看看江宁这些年来,仅仅是作为一个陪都,便得到了多大的好处。
  所有的资源,都在向着这里倾斜。
  短短数年之内,江宁城的人丁便比过去翻了数倍有余,而经济,更是一跃而成为整个南方的中心。
  “这件事情,我觉得咱们还是要先问问官家的意思!”萧诚笑着道。
  屋里安静了数息时间,所有人看着萧诚的眼神儿很是有些值得玩味。
  官家的意思,还不是你萧首辅的意思。
  “不过我的意思呢,江宁可以成为陪都,但的确不适宜成为正式的都城!”萧诚接着道。“都城是一国之中心,不但在政治之上有着绝对的凝聚力,在经济之上更是绝对的拉动力。现如今咱们大宋南方这些年算得上是政通人和,发展得颇好,而且已经踏上了正轨,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未来可期。而长江以北,这些年来受辽人以及那些叛贼们的反复劫掠、盘剥,可以称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啊!”
  屋里众人都是默然点头,当年东京城的盛景,已经如梦往事,如今的北地,当真是惨不忍言。
  “这以说来,首辅是支持复建东京城的了?”有人问道。
  “复建东京城,倒也不必!”外头突然传来了赵安的声音,脚穿草鞋,挽着裤腿,小腿之上还有着泥巴的赵安,大步而走了进来。
  “见过官家!”所有人叉手齐眉,向着这个大宋有史以来最不像皇帝的人皇帝行礼。
  “正在暖棚里育苗呢,刘大伴突然跑来跟我说,东京城收复了,大名府也收复了,真定府也收复了,辽人已经龟缩到了河间府,正在狼狈北窜,大家都聚到了首辅之里,我便也来凑个热闹!”赵安笑着道。
  “官家刚刚说不必复建东京城,想来是属于江宁为都城了?”一名官员喜滋滋地道,在他看来,赵安两三岁之时便到了南方,这些年来,一直便在南方长大,对于北方,只怕没有什么感情,也肯定不习惯。
  “东京城是不必复建了,再怎么建,也不可能恢复到往日之盛景了,留在那里,倒是可以时时提醒我们,警示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赵安正色道:“但江宁也不是最合适的地方。”
  “那官家觉得那里最合适?”胡杞有些失望地问道,但官家既然已经发话了,对于他来说,这便是一锤定音了。
  “首辅,当年你拟定的计划,第一步便是驱除鞑虏,收复故土,这一步如今算是做到了,那第二步,当是什么?”
  “自然便是北伐!”萧诚笑道。
  “我还记得,当年您说天子当守国门,君王应死社稷,这也是立陪都于江宁的原因,如今是否也当如是?”赵安笑道。
  萧诚恍然:“官家,您是说,立都于大名府?”
  “然也!”赵安笑道:“建都河北,直面辽贼,奋起北伐,统一华夏!”


第七百五十四章:近乡情怯
  萧诚勒马而立,曾经无比雄阔的东华门,如今竟然已经破败如斯了。
  原本雕栏画栋的城门楼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些未曾烧尽的焦黑的柱子,矗在一片白雪之中,显得格外的刺眼。
  这片城墙倒还算是完整,只是往两边看去,便能看到不是这里缺了一截,便是那里垮塌了一段。
  城门都不见了。
  抬眼左望,那边一大片,原本是繁华无比的运河码头,青石路面都被脚磨得光滑锃亮,现在呢,能看到的,除了雪,便只剩下枯黄的野草,大部分都被积雪压弯了腰。
  想当年,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这片地方,可一直都是车水马龙,灯火璀璨,萧诚还清楚地记得,离码头不远处,还有一处极大的市场,来自各地的一些新鲜物件,都在这里出售。
  刘新是南方人,从来没有来过东京城,对于他而言,东京城,就是年轻的他心目之中的圣地,努力读书,考秀才、举人、然后进京中进士,上殿参拜皇帝,是他的终极梦想。
  不过没有等到他完成这一壮举,大宋便轰然倒下。
  好在新宋在江宁又站了起来。
  他是新宋在江宁举行第一次考试时候便一举中了进士的。
  现在,他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东京城。
  东京城的破败,远超乎他的想象,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更加地感到震憾。
  一个残破的东京城现在所剩下来的那些断垣残壁,亦能让他在脑海里勾勒出过去大致的形状。
  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何等的壮观啊!
  江宁现在是南方最为繁华的城市,因为陪都在那里的原因,它也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可即便如此,江宁城也不过聚积了二十万出头的人而已,这还是算是了周边的城镇乡村。
  只有东京城的五分之一的人口,便让刘新感到了城市的壮阔,感到了拥挤的人群,当然,还有让他感到焦虑的荷包。
  大宋的官员薪俸可不低。
  只不过刘新家里负担重,他又是一个想要走得更高的人,而且还是在首辅眼皮子底下做事的人,自然是不肯弄一些不黑不白灰不溜久的钱,对于他而言,这是得不偿失的。
  只是如此一来,他连在江宁城中心租一个小院都租不起,只能租住在城外的农家小院中,天不亮就得坐驴子往城里赶。
  江宁便是如此,百万人口的东京城便可想而知了。
  京城居,大不易,
  大抵便是如此了。
  刘新很震撼。
  萧诚却是很伤感。
  十六岁前赴黔州任职,晃眼之间,便已经是二十多年了。
  走是还是少年,归来之时,却已是发间出现白丝,眼角有了皱纹。
  想想当年的宏愿、计划,还真是可笑。
  做梦都没有想到,一去便是二十多年啊。
  沧海桑田,当真是不堪回首。
  策马缓缓入城,内里原本是迭比鳞此的商户,现在那里还看得见半间完整的房子?
  东华门外,原本便是最为富庶的一片区域,想来这些年来,这里也必然是遭受摧残最为严重的地方。
  李唐跪在雪地当中,涕泪交流。
  从包裹里掏出一捆香,从中抽出三根,晃着火折子点燃了,插在雪地之中。
  “阿爷,阿娘,大哥,嫂子,李唐回来了,李唐给你们上香了,给你们烧纸钱了,你们快来拿走啊,这些年我其实年年都给你们烧得,只是不知道你们拿到了没有!”李唐一边抹着泪,一边哽咽着说道。
  东京城收复的消息传到江宁之后,在江宁租了一个小门面卖杂货的李唐,立刻便是极低的价格清空了他的货物,然后背着包裹便一路返乡了。
  亲人没了,家也没了,原本家的地方,只剩下了这样的一个坟包一样的废墟以及一些断垣残壁。
  “这位兄弟,还有多余的香和纸钱吗?你在那里买的,这周边根本找不到能买到这些东西的地方!”身边传来一个声音,那是一个中年汉子,牵着两个孩子。“我也是住这里的,刚刚回来。”
  “香还有纸钱却是没有了!”李唐抽出三枝香,递给了中年汉子。
  “多少钱?”
  “都是天涯沦落人,今日好不容易归乡了,要什么钱?”李唐道。
  “多谢兄弟,以后咱们要互相关照了!”汉子苦笑道:“以前这里多繁华啊,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人烟?兄弟以后还是准备在这里安家落户户吗?”
  “那是自然的!”李唐点头道。
  说话间,周边倒是又来了一些人,基本上都是前来祭奠故去的亲人的,无一例外,这些人也都是自外乡归来。
  李唐的一捆香很快便分完了,这片区域之内,倒是有不少的香烟袅袅升起。
  当年东华门这一片,绝大部分都是经商的,
  每家每户,也差不多都有人在外头张罗,这倒是在东京被围、城破之时,这一片能逃出生天的人最多,如今劫难过去,归乡的人,也是最多的了。
  萧诚带着人从这里经过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