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6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靖哥哥!”她喜滋滋地向萧靖福了福以示谢意。
  “有礼物才给哥哥行礼,先前却是没有半点规矩,都是你爹把你惯得!”江映雪笑着道:“靖安,一见面就给她这么贵的礼物,会惯坏她的。”
  “叔娘,也算不得多贵重,这些宝石,在我们那边倒也是很多!”
  江映雪点了点头:“嗯,这倒是,西域那边,的确出产宝石,不过像这样的,也极是稀罕的了。”
  得了好处的萧宁上前牵了萧靖的手,笑道:“靖哥哥远来辛苦,娘几天前就开始给你准备住处了,所有的都是最好的呢!还准备了好多菜肴,都是娘亲自准备的,平常我想请娘做一次饭,都是难上难呢,还是靖哥哥的面子大。”
  “别听她胡说,我啊,也就是打打下手,真正准备这些的,是你的二叔!你还记得你二叔的手艺吗?”
  萧靖笑道:“纵然当时年幼,却也记得只要是二叔下厨,我必然是早早地便等桌边,不将盆子里的汤汁吃完绝不下桌。好像祖母当年经常为此训斥我呢!”
  “这一次过来,你便好好地再尝尝你二叔的手艺吧!他都做了八成了,家里的厨子都只需要再加加热了!”
  “二叔日理万机,还记得给侄儿弄饭食!当真是让侄儿受宠若惊。只是叔娘,这一次我还是西军副使,回头还是要住到驿馆去的。”
  “住什么驿馆!”江映雪牵着萧靖的手,一边往里走,一边道:“回来了,自然是住家里,我可不管你是什么副使不副使,而且你二叔回来了要是看不见你,岂不是又要怪罪我?这件事,就不用再说了。”
  萧靖侧脸看着江映雪,嘴巴动了动,终是什么也没有说。
  眼前的这位叔娘,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女子。
  很多事情,也是这两年,他才陆陆续续地知道。
  二叔能有今天的成就,眼前这位叔娘的助力,绝不可少。
  不像母亲在西北之地为百姓所称颂,在大宋,知道叔娘厉害的人可真不多,但不显山不露水的叔娘,手里却握着惊人的财富,拥有着无以伦比的影响力。
  像现在名震天下的大宋知秋院的首领吴可,当年不过是叔娘麾下的一个头目而已。
  “不是说,二叔很忙,这几天都不会回家吗?”
  “那是骗骗拓拔扬威的!”江映雪笑道:“你都住家了,你二叔岂有不回来的道理?不见拓拔扬威,那是要凉凉他,但岂有凉自家侄儿的道理?”
  “为什么要凉凉拓拔将军呢?”
  江映雪一笑道:“靖安,拓拔这一次过来,是想看看我们大宋的真实实力好做进一步的选择吧?你二叔很生气,当年你二叔可是帮了他拓拔一族甚多,可到了关键时刻,他和仁多忠这些人,不想着如何助你二叔一把,却尽想着一些有的没的事情。这拓拔啊,一门心思地就想着建立一个以党项族为核心的国度呢!哼哼,想得倒美!”
  萧靖嘴里有些发苦,偷偷地瞟了一眼江映雪,见这位叔娘嘴里说得凌厉,脸上却仍然是笑意盈盈,实在是猜不透她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倒也不怪拓拔将军,其实在西北之地,不仅是拓拔一族,还有吐蕃、回鹘甚至于辛大统领他们,都有这个意思呢!”
  “是吗?那靖安,你的意思呢?”江映雪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萧靖。
  “侄儿倒没有什么意思,一切都听父亲的安排!”萧靖小声道。
  江映雪点了点头:“你爹的意思,我们倒是很清楚的。因为你爹知道,如果西北真的从大宋分裂出去的话,那在击败辽国之后,说不得,你二叔又要再过一次横山了!”
  萧靖心头一震。
  “可是叔娘,如今辽国势大,而且正要举倾国之力来袭,大宋,当真是危若累卵呢!我听拓拔将军他们议论,如果不能联合西军,那这一次,只怕大宋便很危险了!”
  江映雪停下了脚步,淡淡地道:“你姑母那人啊,从小就是一个急性子,哪怕成了一国之最尊崇的人,这一点也没有改变,正是江山好改,本性难移。等你在江宁呆上一段时间,见到了真正的大宋的实力,就不会这么想了。”
  “真正的大宋?”萧靖愕然。
  江映雪点了点头:“一个日新月异的大宋,靖安,你们在西北,是无法一窥究竟的。”
  江宁驿馆的地势很高,在二楼探出去的木制阳台之上,可以看见小半个江宁城。
  拓拔扬威捏着酒杯,站在阳台之上,凝视着外面的城市。
  虽然已经入夜,但整个城市却是灯火辉煌,灯光映照之处,一片熙熙攘攘,那些店铺的生意,似乎比白天里还要更好一些。
  “繁盛之处,不输当年东京!”身边,传来了一个人的感慨之声,那是使团的另一个副使,韩宏。
  信阳韩家是萧氏的姻亲,东京城破之后,韩氏嫡系一支逃往了西军投奔了萧定,而另一支庶族却是奔南方投奔了萧诚。眼下,却是旁枝出身的韩端成为了大宋的礼部尚书,比起嫡系一支却是要风光太多。
  与当年的东京一样,现在的江宁,也是没有宵禁的。
  “我想起来了!”拓拔扬威突然大叫了起来,却是把身边的韩宏吓了一跳。
  “将军,您想起了什么?”
  拓拔扬威一扬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凝视着韩宏道:“自从来到大宋之后,我总是觉得眼前的大宋,与过去的大宋有些不一样,但却又想不出到底那里不一样,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有什么不一样?”韩宏有些迷惑,“在我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大大不同!”拓拔扬威道:“多年以前,我在东京之时,见到大宋男儿,长袍高冠,熏香簪花,以此为美,喜作华文,美诗,风流自赏以为雄。倒是那纠纠男儿甚是少见,便是偶尔见之,也尽是不得志之辈,在那些读书人面前,唯唯喏喏。”
  “大宋以文御武,文人地位高而武人地位低,一向如此!”韩宏笑道。“这是当年太祖太宗订下的国策,王爷不是也说过,正是这一策略被执行了几百年,从而将大宋男儿的豪气给阉割了吗?”
  “可是这一次在江宁,你看到了这等熏香簪花之辈吗?”拓拔扬威问道。
  这一问,韩宏倒是醒悟了过来。
  “熏香簪花之辈没见到,倒是负弓挎刀之辈,随处可见。看来一场亡国之痛,已是让这江宁新宋改弦易辙了。读书人不吃香了,反倒是勇武之辈要出人头地了。”
  “倒也不是如此!”拓拔扬威道:“当年萧崇文曾跟我说过一件事,他说一个民族想要兴盛昌达,必然要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现在,他当权了,终于可以将这样的一个理想贯彻到他的治国方略中去了。你看看现在的贵州路,云南路以及两广诸地,这些率先受到他影响的地方,是不是正是这样?”
  “在我们西北之地,野蛮其体魄倒不用说,但文明其思想,可就难了!”韩宏笑道:“便是将军您费尽心思弄出来的党项文字,如今又有多少人族人会认会写呢?”
  拓拔扬威苦笑着摇了摇头。
  “如今西北之地的形势太过于复杂了一些。不管是那个族裔,都很难占到绝对的优势,之所以到现在还保持着一定的强势,能力抗辽国数十万大军的挤压,一来是因为王爷本身的威望,二来也是得益于当年萧二郎制定的那些规矩。当年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那些规矩,如今再来看却不得不感叹萧二郎的先见之明。利益的联结,的确比所谓的盟誓要牢靠得多。”
  “可是也在渐渐地出问题了!”韩宏道:“原先那一拨的努力想要扩大自己的利益不想分润,后来的想要从其中分一杯羹来满足自己,矛盾其实是越来越大了。大家想要独立建国,其实也是想从中得到更多吧?”
  “我们缺乏萧崇文那样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本领!”拓拔扬威道。“所以这一次来,我其实是来找答案的。不管这个答案如何,也胜过我们自己去摸索,一旦走错了道,可就再也难以回头了。”
  “罗纲安排了这么多的参观,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能有什么意思?展示实力而已!”拓拔扬威笑道:“你看他安排的行程、内容,可算是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示大宋的实力了。”
  “我倒是最想看看他们的军队,说到底,最终还是要着落在战场之上!”韩宏道:“当年大宋又何尝不是要远比辽国富裕呢,最终,还是被打得一败涂地。”
  “可是现在没有了崔昂这类人,也没有了赵琐这个糊涂蛋!”拓拔扬威道:“现在指挥军队的,是吕文焕,杨万富,高迎祥,王柱,魏武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有了经验丰富的将领,再有敢战能战的军队,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的支撑,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着朝廷毫无猜忌的支持,胜利便是可以期盼的。”
  “也不知二郎什么时候见我们?”
  “在我们看完这些东西之前,萧崇文是不会见我们的!”拓拔扬威笑道:“这一顿杀威棒,他必然是要重重地拍在我们身上的。既然蜜枣已经都给过了,拿接下来自然是要抡起大棒子给我们一些颜色的。”


第六百九十七章:教侄
  西军的存在,从一开始便是萧诚苦心孤诣谋划的结果。
  一路把萧定的广锐军从河北路弄到陕西路,萧诚也不知掉了多少头发才将这件事情弄成。
  而广锐军到了西北之地后,为了让他们能站住脚,能在这里生存发展,萧诚又为此呕心沥血。
  兴建神堂堡,勾连横山党项,一步一步地给李续挖坑,然后让那个家伙跳了进去。
  广锐军取代了兴难军的位置并在那里开始了种田发展的模式。
  在萧城的心中,西军,当真就像他的一个孩子一般。
  虽然这个孩子现在离父母远了一些,
  但如果这个孩子想要破门而出,
  萧诚必然是不会允许的。
  即便是在萧诚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松过对西军的支援。
  钱,物资甚至于最先进的军械制造技术,向来都是想法设方也要满足西军。
  但正如一个孩子的实力开始强大了,又离得远了,同时身边又多了不少新的小伙伴,自己感觉实力越来越强,不比家长差了,于是乎想自立门户摆脱家长的心愿也便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就需要抡起巴掌狠狠地给他几下了。
  在西军,像拓拔扬威、仁多忠、野利奇、细封阿大等一众老人儿对大宋还是充满着敬畏的,因为在过去,不管是李续,还是萧定,都仅仅只凭一军之力,便能压制得他们没脾气。
  如今的大宋虽然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实力远远不如往昔,但光是一个执政的萧崇文,便足以让他们思虑再三。
  反而是那些后起之秀没有这么多的老虑,认为现在两强相争,正是他们独立出来的最佳机会。
  天刚蒙蒙亮,萧靖便起了床,一身短打装扮收拾得利落,便径直出了门,到了后院。
  地面是用三合土垒的,极其结实,边上摆着好几排兵器架子,十八般武器倒是应有尽有。还有一些在外头很难看到但萧靖却很熟悉的器材。
  比方说杠铃、哑铃、双杠、单杠等玩意儿。
  在兴庆府的王府之中,这些东西也是一应俱全,听父母亲说,这些在外头还很新奇的东西,却是二叔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府里备下了。后来萧定试了试,觉得很有效果,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