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6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没有算上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游侠。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大宋混不下去的家伙,无路可走只能逃往这些地方冒险。
  生怕有朝一日这些人会反噬。
  萧诚却不屑一顾。
  他们在外头如何,朝廷不管,但回到国内要是不能变成彬彬礼的文明人的话,那大宋边军便会教他怎么做一个人。
  更何况,在这些开拓团之中,监察院、皇城司的人也渗透得极深。
  稍有风吹草动,朝廷立马便能得到消息。
  知秋院现在甚至顺着这条线,在往江南系核心里头渗透。
  只要自己足够强大,所有这些势力,便只会俯首贴耳为我所用。
  当你自己衰弱了,就会被人骑到头上拉屎拉尿,但又能怨得了谁呢!
  给朝廷搞钱,萧诚是一把好手,
  但同时,给自己赚钱,他也是不落于人后。
  当他还是一个弱冠少年之时,便悄没声地弄出来了天工铁艺,然后又搞出了天香阁。
  现在的天工铁艺和天香阁,都已经不再是萧家的产业了。
  他们一个手中掌握着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冶铁炼钢的技艺,一个把持着全国的香料市场,同时还手中握有酿造高度酒以及制造酒精的技术。
  而现在,这两个曾经给萧家带来天量财富的产业,萧诚已经全都无偿地送给了朝廷。
  现在,都成为了朝廷的产业。
  这样的石破天惊的举动,当时可是把无数的人可惊着了。
  胡杞这样一个茅坑里的石头,而且还跟萧家有仇的老家伙,现在为什么对萧诚死心塌地,一大把年纪帮着萧诚在下头跑东跑西地盯着新法的实施呢?
  无非就是看到了萧诚是真的想要收复故山河,是真的想要北伐,而且为此不惜身,不惜财。
  外人看到萧诚送出去了两只会下金蛋的鸡,
  但萧诚本身,却有本事孵出会下金蛋的鸡来。
  特别是当萧诚手中还有权的时候,想孵出几只会下金蛋的鸡,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江宁城外,最大的养殖场,现在便是萧氏的产业。
  每个月,出栏鸡鸭鹅超十万只。
  这使得整个江宁极其周边的这些肉制品的价格,大幅度的下降,现在即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一个月之内,也能吃得起那么一两顿肉食了。
  而羽毛、羽绒更是作为了雕翎、棉衣等的原材料,
  全身上下,竟是没有丢下的地方。
  而与之配套的,又有一座接着一座的成衣工坊被建了起来,大量的女工被招进了这些成衣坊,每个月拿到的薪饷,已经超过了江宁一个成年男丁每月能够赚到的钱。
  这也导致了江宁一带妇女在家庭之中地位的迅速提高。
  很多人认为这些成衣坊的女工之所以能拿到如此多的钱,是因为这些产业有一个能作主的女主人。
  继之带来的影响,倒是萧诚完全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很多受雇于那些丝织作坊的女工,居然也找上门来,希望到这些成衣坊来工作。
  而那些织坊为了留住这些织娘、绣娘们,又不得不给这些人涨工钱。
  不知有多少女子,在心里头默默地念叼着首辅的好呢!
  不过她们要是知道,现在萧诚已经开始谋划着也要收她们的人头税的时候,就不知她们还会不会感谢萧诚给她们带来的福利了。
  大宋统计丁口,女子不算。
  收人头税,自然也便收不到她们的头上。
  这在萧诚看来,是极不合理的,女人怎么能不算丁口呢!
  女人能顶半边天呢!
  瞧瞧眼下江宁周边的女人,挣得可比一般的男人多得多了。
  所以,每年找他们收一笔人头税,不算过分吧?
  当然,这件事情,还偷偷地藏在萧诚的心中,只有最核心的几个人知道。
  但即便是这几个核心人物,也是极力反对的。
  萧诚只能先把这件事情放下。
  而现在,这些养殖场又开始了向外出售鸡鸭鹅的小崽儿,但凡是买了他们这些小崽儿的,养殖场还负责回收肉、回收羽毛等等。
  现在城内城外,到处都是鸡鸭鹅溜哒,让江宁知府田畴头痛不已,最后不得不出台命令,凡城内皆不许散养这些物事,否则,就必须要缴纳一笔卫生费,如此一来,才让城内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而这,只不过是萧氏摆在明面之上的产业,真正赚钱的,其实是绝大部分人看不到的,或者想不到的。
  在联合钱庄之中,萧氏掌握着一成的股份,联合钱庄几十位股东,一成便已经是最大的股东了。
  联合钱庄已经在两广、云贵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在这些地方,差不多有一统钱庄的势头,其它的私人钱庄,只能喝一点残羹剩汤而已。
  而如今,联合钱庄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江南这些区域,而在新占领的诸如杞县、睢县这些地方,联合钱庄借着青苗法等新法,已经稳稳地占住了脚跟。
  等到他们在北方也慢慢地成了气候,到时候,南北夹攻,中间还在拼命与联合钱庄对抗的那些江南大豪绅大地主为靠山的私人钱庄,只怕再也抵挡不住。
  当然,像联合钱庄这样的利器,萧诚也准备在他们彻底击败这些私人钱庄之后,也将其化为国有。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萧氏也已经从中得到了足够的利益。
  而在海贸之上,如今郑氏横行海上的最大的船队,萧氏握有三成的股份。最大的海外开拓团,便是郑家的,其实,也可以算是萧氏的。
  萧诚图谋闽浙总督以及这一次整顿泉州市舶司,郑家为什么不遗余力,一点后路也不给自己留呢?实在是因为他们已经与萧诚绑得极深,萧诚败了,他的政敌反攻倒算起来,郑家焉能有半点儿好?


第六百六十四章:秦岭悍匪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天空湛蓝,金色的阳光落在皑皑白雪之上,将整个山头几乎全都染成了金色,更远处的山巅之上,一道彩虹横跨天际,壮观异常。
  风微微吹过,积雪簌簌而落,露出了积雪覆盖之下的松针,或许是终于甩脱了身上的重压,翠绿的松针快活地随风舞动起来,枝条之上,一些细细的冰棱伴随着轻微的破裂之声,从枝上坠落下来,将雪地之上刺出一个个的小洞。
  站在山巅之上的张诚,凝视着远处横亘于道路之上的蓝关。
  在秦时蓝关的基础之上重新建起来的蓝关,自然与过去无法相提并论,但仍然是扼守商洛往关中平原之上的一道险隘。
  原本这里只有五百人驻守,但随着河洛之地落入宋军之手,这里的驻军便骤然增加了一倍。
  如今的伪赵政权,在河南只剩下了开封周边,而在陕西路上,京兆府对于他们来说,便成为了另一个不容有失的地方。
  如今的陕西路,可谓是一团乱麻。
  各路势力将其分割得极其凌乱,谁都在其中插上了一脚,但一时之间,却又谁也奈何不了谁。
  在北边,伪晋柳全义控制了大部分的延安府和一部分的绥德府,而大夏王萧定的麾下大将张云生又以罗兀城为基地,不断地出横山侵扰,与柳氏势力在绥德打得不可开交。
  而在西北方向之上,却又是西军的传统势力范围,像定边城,神堂堡、环州、庆州又全都在西军的掌握之中。
  而东南方向的同州、华州、耀州、包括京兆府,又在赵国曲珍的手中。
  过去秦凤路上的李淳风瞻前顾后,因为顾忌着晋赵背后的大靠山辽国,又担心西军萧定会出兵吞并他的地盘,私下里便与辽国有些勾连,竟然是在这个地方之上没有出手。但随着时局的变化,立都于江宁府的新宋在战场之上一赢再赢,打得齐赵狼狈不堪,连辽国也吃了大亏之后,李淳风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开始把手伸向了这一片区域。
  而此时的他,名义上已经是臣服于江宁新宋政权,又与大夏王萧定达成了互为联盟的协议,开始放心东进,如今却是已经占领了宁州、邠州等地。
  陕西路上,群雄云集,彼此各施手段,都想在这里攫取最大的利益。
  在这一群人中,实力最雄厚的,无疑便是大夏王萧定。
  但实则上,最腾不出手来在这片区域大展身手的,反而就是他。
  东北方向,萧定要与西京道上的耶律环相持。
  西北方向,辽军镇北王耶律敏正在与萧定争夺西域。
  西军的主力,基本都集中了这两个地方。
  这使得在南方,西军只能保持守势,即便是张云生屡次出击,也不过是以攻代守,免得太过于被动。
  而在这片混乱的局势当中,还有另外一股众人不敢有丝毫轻视的势力,那便是由前大宋陕西路都钤辖张诚。
  当年适逢大变,宋军先是在陕西路之上被西军击败,接着又遭到了河北背叛,辽军突至,十几万宋军差不多都覆灭在陕西路与河东路上,最终张诚带着部分心腹,一路逃进了秦岭,然而随着东京陷落,这些人,却是有家难归,只能盘踞秦岭,成了山匪。
  数年下来,互相争夺的几大势力将这片地域弄得民不聊生,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活不下去而逃进了深山,这使得张诚的实力一步一步地得到壮大。
  从最初的千把人,扩充到了现在可战之兵有数千人。
  而十倍于战兵的眷属、老弱,则在秦岭之中开垦荒地,种田、采集、打猎,俨然自成一系。
  当然,这些出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张诚便时不时地带兵下山去攻打周边势力,抢夺物资以壮大自身。
  当年崔昂进山剿过他,后来曲珍也进山剿过他,但无一例外,都被张诚打得大败亏输,出了送粮草送人头送盔甲武器之外,伪赵对于这股盘踞在秦岭之中的悍匪无法可施。
  最终,只能死死地扼守住蓝关,不让张诚有觊觎蓝田县进而去劫掠京兆府的机会。
  随着张诚的实力一步一步地坐大,他也慢慢地成为了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
  赵国、晋国甚至于辽国镇南王耶律珍亲自派出了使者去说降。
  江宁自然也不甘人后,监察院中对外情报搜集的知秋院,一直没有放松对这里的渗透已经说服。
  而李淳风,现在当然也加入到了其中。
  即便是益州路总督李世隆,也派了人过来想与张诚结为同盟。
  只有西军,没有派人来。
  大概是西军上上下下都知道,张诚有可能有投奔任何一方,但绝不会投奔西军。
  因为张诚的父亲,大宋太尉张超,死于大夏王萧定之手。
  虽然说当时是张超存心要求死,萧定只不过是满足了他的心愿而已。
  但张超终究是被萧定一枪捅了一个透心凉。
  当时在战场之上,成千上万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张诚怎么可能向杀父仇人低头呢!
  “不好打!”甘泉连连摇头:“根本就没有可供展开的攻击面,真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太尉,与其打这里,咱们还不如绕路,不一定非要打蓝田县嘛!”
  “拿下蓝田,便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近京兆府!”张超蓄起了长须,他比萧诚稍稍大了几岁,当年也是东京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与罗纲一起,在青楼之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声。只不过现在看起来,却是很显老了,不说与萧诚比,便是与他同年的罗纲相比,他看起来都要比对方大上一轮,倒像是两代人了。
  “那就只能选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