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比起仁多和拓拔两族更早地与广锐军联合到了一起。
  当然,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虽然无法与仁多、拓拔相比,但现在两族都是各自镇守一方,成为了西北赫赫有名的人物。
  萧家二郎,那个年纪轻轻却算无遗策,一步一步地将西北之地最大的族裔嵬合一族彻底地葬送掉的少年,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映象。
  “罗侍郎,萧首辅的确与我们有很多交情,我野利奇也很承他的情,但公是公,私是私,萧首辅想让我们投降,那是万万不能的。”野利奇道。
  “野利将军言重了,大家本来就是一家,何来投降一说?”罗信笑道:“当年萧总管兵出横山时,可是大宋西部行军总管!”
  “此话倒也不假,可惜,当张超兵出横山,崔昂提十万大军相攻,总管便已经刀斩宋旗,自此再无瓜葛了!”张元淡淡地道。
  “血浓于水,岂是能说断就断得了的?”罗信笑道:“当年昏君在位,奸臣当道,所以才有了这些不愉快的往事,如今新君甫立,贤相执政,第一件事,便是派我来诸位这里,希望能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好一个不愉快!”拓拔扬威冷哼了一声道:“这三个字,却是让我西军损失数千勇士,耗费无数粮草。”
  “好了!”上首的萧定挥了挥手:“这些陈年旧事,不说也罢。罗侍郎,你来之意,我们也很明白,但是如今我西军现状,你也看得很清楚。西军孤悬,面临强辽胁迫,多年征战,力疲穷敝,根本就无力与辽国抗衡。”
  “新宋甫立,亦面临巨大的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联合在一起,共抗强敌,以自存图强!”罗信截口道。
  “西军与辽人隔得太近,罗侍郎可能不知,辽人已派耶律敏任西北招讨司总督,其剑指何方,一目了然,如今辽使正在来兴庆府的途中,想来一言不合,耶律敏便会全面进攻,而在弦雷寨,辽军主力虽去,但偏师犹存,东受降城,如今仍在西京道耶律环掌控之中。”张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相比起萧首辅的空口白牙,辽人的威胁却是迫在眉睫。”
  “长史欲向辽人屈膝耶?”罗信反问。
  “非也,但也不能与宋人结盟呀,否则惹怒辽人,大举来攻,敢问萧首辅拿什么来救我们?用嘴吗?”张元道。
  屋内顿时哄笑起来。
  “宋国如今连曲珍、刘豫这些反叛者都无法击败,如何击败辽人?”拓拔扬威道:“罗侍郎,让我们西军独立应对辽国,委实无能为力,我们能做到中立,已经是极限了。”
  “唯先自强,方能后盼外援!”罗信冷笑:“刘豫、曲珍跳梁小丑,不日我大宋军队必殄灭二贼,光复河山。”
  “如何自强?”拓拔杨威追问。
  “罗某此来,正是奉了首辅之命,为西军送来军国利器!”罗信向上首一拱手:“萧总管,下官随从已在外候命,还请总管移步殿外一观!”
  萧定微笑着扫了诸人一眼,道:“好,那便去看一看,我那二弟为我送来了什么好东西。”
  众人随着萧定来到殿外,罗信的数十名随从,却是带着十来口大大小小的箱子等在了外头。
  随着罗信一挥手,箱子被打开,那些从人忙碌地从内里取出一样样的物事,就地组装了起来。
  片刻之后,两架强弩便呈现在诸人眼前。
  “诸位,这是我们大宋匠师营最新研制来了的连发强弩,首辅亲自命为‘风’!”罗信傲然道:“此强弩连发六支,射程二百步,其力仍可透三层重甲。总管,请允许我为诸君演示。”
  萧定点了点头,远处,早有人竖起了靶子。
  伴随着一槌敲下,弩机嗡嗡作响,一支接着一支的弩箭飞了出去,上一刻才刚离弦,下一刻便已经洞穿了远处的靶子,其力之大,竟然将靶子带得飞了出去,夺的一声钉在了墙上,那人形重甲靶子被重重地砸在墙上,竟是不得落地。而那些落空的弩箭,却是硬生生地钉在墙上,目力好的人,可以看到弩箭大半截都没入到了墙中,不由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总管府大殿前的这道墙,外头看起来没有什么异样,其实是一块块的巨石所砌。
  罗信摆了摆手,数名从人却是又快手快脚地拆卸起来,转眼功夫,刚刚那大半个人高的弩机,便变成了箱子里的一个个零件。
  在场的都是行家,此刻都是沉默了下来。
  比起这弩机强大的力道,这种可迅速拆卸的功能,就更加厉害了。
  这代表着军队能轻易地将这种厉害的军器携带着机动。
  西军也有神臂弓,但神臂弓开弓太费力气,一个步兵,连开三弓,便会力疲,而且神臂弓的射程,能破重甲的距离是八十步左右。
  强弩,西军也有,但那玩意儿太重,守城尚可,带着机动,想也别想。一台强弩,需要十好几个侍候呢!
  眼前这强弩,竟是神臂弓与强弩的优点结合,想象一下,当对面的辽骑铺天盖地而来,三百步便遭到成百上千的这种弩机的迎头攻击,他们还能剩下多少?
  然后再被神臂弓再射一轮两轮,
  最后西军骑兵再次出击,
  辽军能不败?
  所有人都不禁眼热起来。
  “东西是好东西,可是我们却造不来!”张元叹道:“总不能从江宁往我们这里运吧?”
  的确是军国利器,可是操之别人之手,不能自己造,那就是把命门交给别人,这样的东西,倒是有不如无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罗信笑道:“首辅早知长史有些一问,所以,这几人,皆是打造这弩机的大匠师,他们跟着我来,以后就会留在兴庆府了!”
  “什么?”张元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是能造这弩机的匠人?”
  “不错,相信用不了多年,他们就能教会西军自己的匠人熟练地打造这样的弩机!”罗信笑道:“总管,长史,这份礼物如何?”
  萧定哈哈大笑,张元有些尴尬,场中诸将倒是兴奋得很。
  “这是第一件,还有第二件!”罗信得意洋洋:“请总管允许某家展示。”
  “罗侍郎请!”
  两株被挖空的柞木被合到了一起,然后用铁片绞紧,装上底座。
  “你们找我们要的柞木,居然是用来干这个的?”张元愕然。
  罗信到了之后的一举一动,他自然是清楚的,当时罗信要了这合抱粗的柞木去刨挖,虽然也诧异,但也没有联想到武器上去。
  罗信笑道:“汉江之上,我水师大破刘整水师所用武器,诸位想来也有耳闻。”
  “便是这?”
  “便是这!”
  看着从人将黑色的火药装进了树筒子里,在场众人都有些变了颜色。
  这玩意儿,他们可不陌生。
  虽然产量不高,但西军可也是有的。
  “此乃炮!”罗信道:“首辅命名,火炮。”
  一炮出,声震九宵,对面墙上,密密麻麻地钉满了铁钉,石块等物。
  “药装得不多,此木炮,射程可达三百步。如果是铜炮,可以容纳更多的火药,射程可达五百步以上。”
  “铜炮?”张元敏锐地抓住了这两个字。
  “这四人,皆为铸铜炮之大匠师!”罗信道:“专门带来教西军之匠师如何铸炮,至于火药之术,西军本来就会,不用我多说了。如果铜炮难以及时打造,那么木炮,也可解一时之急。”
  说完这句话,罗信转头看向西军一众文官武将,大声道:“诸位,我大宋之诚意,可见一斑吧?我大宋之武力,可见一斑吧?谁人还说,辽强而宋弱也?不出数年,这强弱之势,必针颠倒。”
  “一二利器,只怕难改国势之强弱?”有人反驳道。
  “国强何在?一曰经济,一曰军力。如今我大宋之军力,诸位已经看过了,至于经济,这天下,还有谁比我家首辅更善长此事吗?”罗信傲然道。
  众人再度默然。
  是啊,即便是西北现在,也还在享受着当年萧诚留下来的遗泽,而萧诚在西南,十余年时间,便立起了贵州路,云南路等地,其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早就勿需赘言了。
  罗信傲然离去。
  进来之时,谦逊有礼,走的时候,却是耻高气扬。
  大殿之中,萧定目视众人。
  “诸位,究竟如何,需得拿个主意了!”
  殿内一时默然。
  宋国已经表现出了他们的强悍,也许用不了几年,他们就将再次君临天下。
  可是辽国人,却也是迫在眉睫的威胁呢!


第五百九十一章:西夏王
  弱者的悲哀,就在于你完全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你的所有行动,都会受到现实的煎迫,而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作出与本心相违背的决定。
  而弱国,则比弱者还要更惨一些。
  因为匹夫一怒,还能血溅五步,还能困兽犹斗,最多不过是送一条命而已,还可以高喊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但弱国却不能任性,因为一个错误的政策,不但能让己身身死族灭,还会连带着跟着你的臣下、百姓们一齐遭殃。
  而如果这个弱国被夹在两强之间的话,那就可以称之为惨不忍睹了。
  因为你偏向这一个,那一个要搞你。
  你投向那一个,这一个不会饶你。
  而在两才之间搞平衡,夹缝里求生存,又需要高超的技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
  特别是当两个大国的其中一个有些二不挂五的话。
  赵宋的君王,恰恰便是这样的一个自视甚高其实腹中空的家伙。
  不但把自己玩完了,还连累得现在西军也有覆灭之危。
  当然,西军现在还没有这么惨。
  因为现在对他有现实威胁的其实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辽国。原本相对于他而言的宋国,现在已经把自己玩脱了,江宁的新宋,现在还忙于与刘豫曲珍这些家伙纠缠,什么与辽国争雄,那还不知是多少年后的事情。
  但宋国这场几乎灭国的失败,对于西军来说,也不是一件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唇亡齿寒。
  没有了宋国这个牵制,西军便成为了辽人的下一个目标。
  纵然西军曾在眩雷寨大败由萧思温统带的辽军,但那一战,也让西军伤筋动骨,为此还不得不放弃了黑山以北的大片土地,数座城池。
  这样的胜利,再来几次,西军便可以宣告灭亡了。
  但也是这一战,让辽国人再一次见识了西军的强悍。这家伙壳儿太硬,一口咬下去,很有可能嗑掉几枚牙齿。
  所以,如果能兵不血刃地解决掉这个麻烦,那自然是辽国的大幸。
  所以,才有了孙淳的这一场西北之行。
  孙淳,不仅是承天皇太后的心腹,如今辽国朝堂上的新贵,更重要的,他家也算是萧氏的家臣,那个对于天下人来说是秘辛的事情,他则是一清二楚。
  “见过大公子!”总管府后堂,孙淳大礼参拜,行的却是家臣礼节。
  “我记得你!”请了孙淳坐下,萧定不由感慨万分。现在此人是辽国吏部侍郎,虽然为佐贰,实际上却手握大权,吏部尚书倒是一个位高年也高的契丹老贵族,根本不管事。
  “当年你爹曾带着你回来过,你爹本欲将你留下,你却不肯,现在看来,你当初年纪虽小,但却已经颇有决断了。要是你留在了东京,哪有今日之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