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天的守灵日子,实在是太累了。
  当然,大殿内很多人却是神情紧张。
  因为他们知道,一场绝大的暴风雨,正随着那份遗诏的来临而笼罩在众人的头顶之上。
  承天门外,两队皮室军士兵护卫着一名手捧金匣子的军官,大步而入。
  行至大殿门口,士兵们停了下来,而那名军官则继续前行,一路走到耶律俊的棺椁之前,高高地举起手里的匣子。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萧绰的身上。
  萧绰却是冲着耶律洪真道:“有劳皇叔。”
  耶律洪真点头,上前,取过了那军官手里的匣子,举着在众人面前缓步一圈,让众人看得清清楚楚,那匣子之上的封印完完整整。
  撕掉封条,伸手入内,取出内里那份黄缎子裱装的诏书,耶律洪真的眼光扫过了目光势切的林平以及某些人,心里不禁有些怜惜他们了。
  诏书极长!
  作为一个考取过进士的皇帝,耶律俊的才学勿容置疑。
  耶律俊回顾了他这一生的得失,点评了许多人的功绩,随着耶律洪真的话语之声,大殿里有人低声哭泣起来,这一次倒不是装模作样,而是真情实意。
  在一片呜咽声中,遗诏进入到了第二个部分,宣布耶律贤将成为他的继任者,这毫不稀奇,耶律贤虽然只有十二岁,但这大半年来,萧绰把他带在身边一起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至少大家能看出来,他绝对不是一个玩劣少年。
  当然,大家更在意的是第三部分。
  因为耶律贤还没有成年,他继位为帝,自然不可能马上亲政,必然是要指定托孤大臣,顾命大臣的。
  不少心怀期待的人,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都有机会。
  林平也在等待着这一刻,等待着皇帝要请皇后于九泉之下相会的请求。
  皇后萧氏,德才兼备……
  耶律洪真没有片刻的凝滞,丝滑的一路读了下去。
  没有托孤大臣,没有顾命大臣,当然,更没有什么殉葬的事情。
  皇后萧氏,垂帘听政,至皇帝大婚亲政之后,还政于皇帝,在此之前,大辽一应国事,皆由皇后裁决!
  耶律洪真转过身来,面向太子耶律贤以及皇后萧绰,跪了下来,双手将遗诏高高地捧过头顶,大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群臣,依着品级,在耶律洪真的身后纷纷跪下,两手交叠,贴于额头,触地叩头,唯有林平,呆呆地看着耶律洪真手中的那份遗诏,似乎是呆傻了。
  而在林平的左右,一些人的面容复杂之极,似乎在经历着极为艰难的挣扎,待到萧绰冷冷的眼光扫过来时,那些人再也忍不住,一个个卟嗵卟嗵地跪了下来,跟着众人高呼万岁。
  “不可能!”整齐划一的声音之中突然加进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萧绰一点也不奇怪地看向林平。
  耶律洪真直起身子,转过头来,看着林平的眼光警告的意思极其明显,而完颜八哥,却仍然跪在那里,动也没动。
  林平突然冲了上来。
  没有人拦他。
  他径直地便冲到了耶律洪真的面前,伸手,一把便抢过了那份遗诏,瞪大了眼睛细细地审视。
  “林平,你是在怀疑我假传圣旨吗?”耶律洪真大怒质问道。
  林平没有理会他,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看着这份遗诏。
  字体,是耶律俊的,自小他便与耶律俊在一起读书,当然是认得的。
  放在一边的匣子密封完整,没有丝毫被破坏的痕迹,
  可是内容,内容完全不一样了。
  当天,他是亲眼看到耶律俊将那份遗诏放进匣子里,然后又密封起来的,自那以后,那个拉匣子,便一直在完颜八哥的手中。
  他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一下子扑到了完颜八哥的身旁,两手一把扼住完颜八哥的脖子,厉声喝道:“八哥,八哥,是你,是你,你背叛了陛下!”
  完颜八哥仍然跪在那里,哪怕林平把他的脑袋生生地扳得偏了过来,他的脸憋得通红,他也没有说一句话。
  “林大王伤心过度,举止失措,来人啊,请林大王回府休息!”萧绰的声音似乎是从极为遥远的地方飘到了林平的耳中,但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将他拍醒。
  他松开了完颜八哥,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走到了耶律俊的灵位之前,双手一张,将画框抱在了怀里,大声嚎哭起来。
  “俊哥儿,俊哥儿,我们输了,她赢了,啊啊啊,她赢了!”
  一队卫士从外面冲了进来,看着号淘大哭的林平,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手。
  “大王伤心过度,失心疯了,带他回府,好生休息,没有我的命令,不得离府!”萧绰厉声道。
  “遵命!”卫士不再犹豫,一涌而上,想要掰开林平的双手,岂料林平抓得极紧,一时之是,竟然是掰不开,瞟一眼皇后冷若冰霜的脸,卫士头领一狠心,手下发力,卡嚓声响之中,竟然是生生地掰断了林平的手指。
  每一声手指断折的声音响起,大殿里有些人便是一阵哆嗦。
  林平被一群卫士七手八脚地抬了出去,外头响起了他时而号淘,时而大笑的声音,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而外头,却是喧嚣之声渐声。
  外头大殿的无数个灵棚子里,还有着数量更多的勋贵臣工呢!
  几乎所有大辽的头面人物以及文武百官,今天目睹了一个巅峰之上的家族将要坠落到深渊之中。
  林平落马,似乎只不过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插曲,大殿之内,甚至没有与此有关的言语再传出来。
  锣钹之声再起,
  颂经之声复来,
  哀怮之声不绝于耳。
  只是这一切,与林平已经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了。
  所有人都知道,林氏的历史,将从今天起彻底结束。
  有人心中慌乱,百年林氏,盘根错节,也不知有多少人与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瓜葛,接下来这把大火会不会烧到他们呢?如何与林氏切割,是现在马上就要做的事情。
  有的人窍喜,百年林氏,多大的一块肥肉啊!林氏倒了,他的利益总是需要人接手的,自己作为皇后的铁杆,当然是需要分得最肥的那一部分的。
  有人叹息,因为不得已,总是要有人在改朝换代之中付出代价的。
  有人愧疚,因为他们不得不做出有违本心的选择,为了大局,也为了自己。
  耶律俊时代结束。
  耶律贤登基,尊萧绰为承天皇太后,并垂帘听政。
  大辽彻底进入萧绰时代。


第五百七十三章:就差一口气
  风里夹着雨,扑面而来,让人的眼睛有些睁不开,但在隆隆的战鼓声中,士兵们仍然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前缓缓推进。
  队伍的最前方,膀大腰圆的士兵举着比自己还要高的盾牌,整支队伍的长枪齐唰唰地伸到了头顶之上,如同一座移动的锋刃之林。
  三个之样的方阵,向着新野城移动。
  而在这些方阵的背后,则是无数的民夫,他们吆喝着推动一台台巨大的攻城车,一架架强弩,石炮车紧跟在士兵的身后。
  而在他们的对面,守卫新野的军队,并没有完全龟缩在城内,以城墙为依托,大约两三千士卒列成了一个方阵,最前方是一排排的拒马,鹿角,地面之上撒着铁蒺藜,无数长达一丈开外的长矛被架在拒马之上,使得从他们的对面敌人仅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枪刃,根本就看不到后面的士兵。
  而在城上,无数的弓弩手严阵以待,正在等着敌人进入到射程之内。
  进攻一方,是来自襄阳的宋军,由指挥使范一飞亲自率领。
  而防守的一方,则是伪赵国的大将军曲珍。
  自从萧诚率南方诸路安抚使、转运使、制置使以及一应地方豪强势力在荆湖江陵城拥戴荆王之子赵安登基为帝之后,便设立了中路行军大营,由杨万富任中路行军总管,下面汇集了天武军范一飞,天狼军王柱以及原樊城守将范天顺、水师江雄等部,到目前为止,中部行军大营已经汇集了三万士卒,其中五千是水军,可见新宋朝廷对于中部行军大营的看重,可以想象得到的是,随着时日的推移,向这里聚集的军队会越来越多的。
  新野位于要冲,杨万富到任之后,稍事整顿之后,立即便开始准备夺取新野,拿下新野,襄樊的宋军便有了一个前突点,可以像一把长矛一般直插南阳腹地,同时又可左攻邓县,右取泌阳,不管打那一个,都会让伪赵难受万分。
  所以对于伪赵来说,新野也是必守之地。
  如今据守襄阳的宋军,觊觎南阳盆地,必然会不停地向着新野诸地发起进攻。
  而这一次,只不过是将来无数次争夺的一个开端而已。
  对于杨万富来说,如果能趁着现在伪赵初立,人心不稳,南阳盆地百姓人心仍然向往着大宋之时,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纵然不能一口吞下,但慢慢地蚕食也是可以的。
  要不然时间一久,南阳盆地的人习惯了伪赵的统治,再攻击的话,麻烦就大上一些了。
  中军旗下的范一飞,仰头看了一眼天色,雨比前一刻更大了一些,这样的雨,对于弓弩手来说,特别是进攻一方的他们来说,麻烦要更大一些。雨水对于弓弦来说,也是大敌,用不了多久,便会因为被泡软而无法使用了。
  这已经是对新野的第三次进攻了,大概率也会是这一季的最后一次进攻了,梅雨季节马上就要来了。
  而且,这一次进攻的突然性已经失去了,想必来自邓县、泌阳的敌人援军也马上就要赶到了。
  最后一次尝试如果还不行的话,那便只能退回襄阳再觅战机了。
  嗡的一声响,范一飞低头,便看见前方的天空暗了下来,新野城上,射下来的羽箭似乎连天空都遮住,连雨水都被阻隔了。
  前进中的宋军停了下来,无数支长矛伸向了空中,拼命地搅动,羽箭落在这些密密麻麻在空中乱舞的长矛之中,九成以上都被打飞,但仍然有少数钻进了空档。
  而那些带着尖厉啸声的强弩,步卒便毫无办法阻挡,只能祈祷自己的运气了。
  强弩破空,钻出一个血胡同。
  而随着羽箭的间歇,停顿下来的宋军再次整顿队形,继续向前。
  在他们走过的道路之上,遗留下来了一些鲜血以及倒下的战友的遗体。
  紧随而至的民夫,抬走了这些遗体。
  在这些人倒下的地方,一台台强弩被迅速安置了下来
  然后,尖啸之声响起,城墙之下的还击,开始了。
  顶着城上的羽箭,城下的步卒开始向前靠近,再靠近。
  终于,他们与城下的敌人短兵相接了。
  厚重的盾牌顶在前面,顶在了那些长长探出的长矛之上,长矛回缩,再次,一次又一次的捅刺,想要将这些长盾手刺倒,而长盾却紧密地靠在一起,推倒了拒马,推到了鹿角,不停地向前压缩着。
  然后,一个个手持小盾,短刀的精悍的汉子,突然从大盾的下方钻了出来,扑进了对方的长枪林中。
  双方的步兵在城下短兵相接,缠杂到了一起。
  宋军的攻城车飞快地推了上来,咣当咣当的声音当中,攻城车靠上了城墙。
  沿着攻城车,宋军开始飞快地向上攀爬。
  曲珍略略有些紧张。
  远方,又一个宋军的战营开始向前移动。
  整整一个指挥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