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抚宋-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绰点了点头:“不错,就是风凌渡,好多年没有见过大哥了,我去见他一见,看看他是不是想从她小妹身上纵马踏过去!”
耶律俊眉头一皱:“没有必要冒这个险。萧定现在坐在这个位子上,有些事情,可是身不由己的,只须派一部援军过去支援耶律珍就好了。”
“东京城城高且固,我们需要足够的兵力,才能够将他拿下来,而且要尽快地拿下来!”萧绰道:“时间一旦拖久了,南方各路援军必然会蜂涌而致,陛下,现在河北路,河东路,京东路等人虽然说起来都归降了我们,但并不是就高枕无忧的,无数的地方团练、义军甚至于一些流匪,都在与我们作战。要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种抵抗就会越来越强烈。”
耶律俊点了点头。
“我们劳师远征,粮食、军械等都需要从后方大规模地征调,士兵们懈战之心也会渐起的,只有迅速地拿下东京,才能让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萧绰说到这里,道:“所以,我们不但不能抽调东京城下的军队,我们甚至还要集结更多的军队到这里来。”
风凌渡,自古以来便是河东、河南以及关中的咽喉要道,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区之界,向为兵家必争之地,自从耶律奚与高要在函谷关古道之中兵败身死之后,耶律珍第一时间便调集了兵力前来支援风凌渡的防守。
不过眼下他的兵力却是有些捉襟见肘了。特别是在耶律奚五千部族骑兵一朝烟消云散,河东兵马溃败一时之间难以收拢,要控制偌大的河南地区,耶律珍顿时便有些顾得了头顾不腚的感觉。
但不管如何,风凌渡是一定要重兵把守的。
不过由于对面是萧定的西军,耶律珍谨慎起见,还是向皇帝要求增援。
不过他没有想到,增援是来了,来的却是不是他希望的军队,而是皇后萧绰以及千余属珊军护卫。
“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站在风凌渡口,看着缓缓流淌的黄河水,心有所感。
“好诗!”耶律珍笑道:“娘娘好才气,短短二十个字,却是将风凌渡的关键说得一清二楚!”
耶律珍与耶律俊一样,都是中才进士的辽人之中少有的文武双全之辈。
萧绰笑着摇头:“这可不是我写的,这是十几年前,我与二哥大哥一起西北,过风凌渡时,二哥吟的,被我记下来了。一晃十余年了,今天冲于又回到了这里,不过物是人非啊!”
“原来是萧崇文啊!”耶律珍感慨起来,萧家三兄妹,就没有一个普通人。“如今他在西南可也是风生水起,只怕将来,也是我们一统天下之大敌呢!”
“元帅,西军什么时候能抵达风凌渡啊?”萧绰却是话锋一转,回到了眼前的战局之上。
“娘娘,依着斥候的探报,最多明后天,西军的先锋,便将抵达风凌渡了。”耶律珍道。
“好,就在风凌渡扎营。”萧绰道:“耶律元帅,你派一个人去见一见萧大总管,就说一个叫萧旖的人,在风凌渡等着想见他一面呢!”
“是!”耶律珍自然晓得,这个萧旖,就是眼前的萧绰。
为了保证大辽有足够的军队迅速攻克东京,大辽的皇后娘娘,算得上是只身前来风凌渡,要将气势汹汹而来的西军阻拦在这里。
也许能成,
也许不能成!
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萧定,只怕也不是一个能被感情所左右的人物吧!
不过能拦上一两天,也是好的。
耶律珍想着。
第五百二十八章:约见
看着纸上熟悉的字迹以及抬头的称呼,霎那之间萧定便如同被人施了定身法一般。
这是三妹的字迹。
与一般女子笔迹多娟秀细腻不同,萧旖自来的笔迹便是奔放豪迈,自成一家。
在萧家,别说是自小从武的萧定了,别是萧诚,一笔字,也远远不如萧旖。
只是很少有人能得到萧旖的亲笔,所以知晓的人便极少。
数万西军已经抵达了风凌渡。
其中光是骑兵便多达两万余人。
此时此刻,军队正在四处征集渡河的船只,打造大型木筏,积极地准备着渡河作战。
风凌渡,历来就是四战之地,辽国人自然会在这里驻扎重兵。
萧定盘算了无数次作战方案,把敌人可能有的作战计划都想了一个遍并且准备了相应的对策,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萧旖会出现在这里。
“请长史过来!”小心地将信纸叠了起来贴身放好,萧定吩咐道。
由不得他不珍惜这薄薄的纸片,这是十年来,他再一次收到三妹的信件。
张元匆匆而至。
“长史,三妹就在对岸!”萧定沉声道:“她约我见面。”
张元一怔:“辽国皇后?”
萧定脸色一垮。
“我明白了,只怕是担心耶律珍无法阻挡我们的步伐,怕我们一旦过了河,士气如虹,一举拿下河南府等要竺,从而让东京城充满抵抗的勇气,也给天下其它的勤王军队作出榜样,所以要将我们阻在风凌渡!”马上,张元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辽国皇后来此,不仅是鼓舞耶律部的士气,同时,只怕也是要利用她于您的关系。”
萧定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道:“长史,您说,要是我趁着见面的时候,逮了小妹回来,怎么样?”
张元脸色古怪地看着萧定:“总管,您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不成吗?”萧定道:“我把她抓回来,然后挥兵渡河,踏平耶律珍,再进军东京府,与耶律俊决战于东京城下。”
张元大声地咳嗽起来,捂着嘴,咳得有些抬不起头来,而且,脸上的笑意,是怎么也藏不住。
萧定极其不悦。
“长史,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元用力地抚着自己的胸膛,笑道:“总管,难得见您这么孩子气一回,我实在是忍俊不禁,得罪,得罪!”
“这那里就是孩子气了!”萧定怒道。“那是我三妹,不幸沦入贼手,如今我救她回来,有何不可?”
张元直视对方:“总管,您的三妹是谁?您的三妹被宋国皇帝诏告天下已经因病而亡了。现在站在您面前的是辽国皇后萧绰。先不说您能不能得手,就算是真得手了,您抓的是辽国皇后,这对于辽国人来说,便是奇耻大辱。”
“那又如何,反正是要与他拼个你死我活的!”萧定冷笑。
“怎么拼?”张元冷冷地道:“您真这么做了,只怕东京城下的数十万辽军立刻便要转道西来,西京道耶律环,上京道萧思温立马便会再次集结大军侵入我西北之地。”
萧定的脸色更加难看。
“而且,你觉得,辽国的皇后,愿意被你搭救,愿意跟你走吗?”张元再给予了萧定重重的一击。
“在家从父,现在父亲不在了,她自然要听我这个大哥的!”萧定有些无力地道。
张元摇摇头,他都懒得跟萧定讲道理了。
他很清楚,萧定也不过是一时情急,等到他冷静下来,自然会知道刚刚所有的想法,是多么的荒唐。
果然,萧定闭眼不语半晌之后,再睁开眼睛之时,已经冷静多了。
“长史以为该怎么办?”
“假如我大军渡河之时,辽国皇后立于渡口,总管您会下令冲过去吗?”张元问了一个问题。
萧定楞住了,半晌才缓缓地摇了摇头。
“我不会!”
“这便是您与二郎的区别。”
“二郎也不会下令冲过去!”萧定怒道:“论起与三妹的感情,二郎要比我深厚多了,他爱三妹之心,远胜于我!”
张元不想与萧定争论这个问题。
“再想深一层,辽国皇后来此,不仅仅是为了阻止过河,是不是还想着就在此地击败我们呢?”
“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张元道:“让我们误以为对方兵力不足,只能出此下策,而实际之上,他们兵力充足,如果总管下令进攻,一举渡河,接下来是不是会坠入对方的圈套呢?他们投下了一个陷阱,引我们入觳,然后给予我们痛击,一举解决掉西北的威胁,就此他们便可以高枕无忧地进攻东京呢?”
“哪来这么多的阴谋诡计!”萧定叹息道。
“总管,我们不能不多想一点点啊!”张元笑道:“您那三妹,着实让人畏惧。看起来耶律珍因为损失了耶律奚的五千部族骑兵,可是属珊军的战斗力,一个要顶十个部族兵,再加上如今河东主力也受耶律珍指挥,此事,便不得不虑。”
“你意如何呢?”萧定问道。
张元微笑道:“总管,事实上此次我们出军,已经达到了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控制住了整个陕西路。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再打下去,我们不但得不到什么,一个不好,还会失去很多了。不如借坡下驴,就此罢手。”
“不援救东京了?”萧定一怔。
“总管,且不说我们现在因为连续几场大战实力大损,经济受创严重,辖下百姓穷困不已,就算我们一门心思去勤王救驾,就真救得了吗?”张元冷笑:“一旦我们拼命地向着东京进发,而东京城却很快就被辽军攻陷了,那我们的努力还有何意义?除了白白损耗我们的实力,还能得到什么?”
“可是大宋真亡了,我们又如何能独善其身?”萧定反问道:“这也是张长史您亲口说的啊!”
“总管,东京破了,这个朝廷亡了,但是大宋就真的亡了吗?”张元笑了起来:“您忘了南边,他们还有半壁江山,您忘了在西南之地,萧二郎这些年的经营吗?以萧二郎之智,今日之事,他不见得便没有预测,没有布置!”
萧定突然握紧了拳头,然后又缓缓放开。
“长史,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跟你说!”
张元惊讶地看着萧定。
“二弟曾经派人过来,跟我说荆王的幼子赵安,一直都在他那里!”萧定一字一顿地道。
张元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跳了起来。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他叫了起来。
“什么果然如此?”萧定不解地道。
“总管,指不定萧二郎现在正巴不得东京城的宋国朝廷被辽人灭掉呢!”张元急切地道:“如此一来,大宋国必然大乱,魑魅魍魉当然就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冒出来,而萧二郎坐拥荆王后人在手,又掌握着贵州路、云南路以及广南西路等三州之地,必然会竖起大旗,以此来掌控整个南方的主导权,进而重新与辽人争夺这个天下。”
说到这里,张元的脸上已经不仅仅是佩服之色了,几乎是两眼星星乱冒的崇拜之情了。
“难怪,难怪他先助总管你握有西北,然后再亲自去西南开拓,其最后的目的就是如此?他要打造一个他理想中的大宋。所以,过去的大宋,就必须要被彻底毁掉。不不不,不仅如此,我记得二郎跟我说过,要彻底改变一个国度,就必须要让旧有的既得利益集团被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毁掉,朽木既去,新芽自然才能发出来,天啊,天啊,难道这一切,都是他在暗中推动吗?”
萧定勃然作色:“长史你胡说什么?什么是二弟推动,难不成他还希望我爹娘死得不明不白吗?”
张元猛然反应了过来。
“总管,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顾到这天下方方面面的。能定下这天下大局主要脉络,已经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了。”
“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