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抚宋-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盘踞各地的豪强势力闻风而动,纷纷起兵向着善阐府这个风云汇聚之地而来。
帮谁也不说,可以边走边看风色,但这样的大场面要是不去,必然会少了一次发达的机会。
整个大理,已经乱成了一团。
而这,也正是萧诚想要看到的。
由统计司知秋院推动甚至掌控的一些队伍,也夹杂在其中,向着善阐府进发,而大和尚慧远,依旧穿梭各地,凭着他的身份,所到之处,不管是那方面的军队,都对他欢迎有加。
这样的乱世,或者也只有佛佗,才能让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
“老师,我们大宋真就只有这么大一点点吗?”赵安转动着地球仪,将大宋的那一面对准了萧诚。
中华可是中央之国呢,是礼仪之邦,是天下之率,可是在萧诚送给他的这个地球仪上,居然只占了那么一小块地方,比起辽国,都小了太多。
“国土的大小,并不能完全代表着国力的强盛有否!”萧诚道:“小安,我们大宋与辽国相比,地盘是小了许多,不过为什么我们大宋,要比辽国富裕许多呢?”
“不知道。”
“这里就要说说有效国土了!”萧诚解释道:“辽国看起来地域无比广大,但你看他们所辖区域,荒漠,草原、苦寒之地占了大多数,而我们大宋呢,却大都是膏腴之地。”
赵安点了点头。
“地域越大,管理之上也就越难。知道辽国为什么要施行捺钵制度吗?就是因为他们的地盘太大了,所以皇帝一年四季要在一些地方不停地走动,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威严,同时也是用军队镇压各地叛乱,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自然便能让四方宾服,坏处,就是他们一直也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政治中心。”
“上一次老师说过他们正在建设的中京,会成为他们以后的政治中心。因为中京的存在,辽国实力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凝聚,对大宋的威胁会进一步提升。”赵安道。
萧诚点了点头。
辽国兴建中京,并以中京为核心来凝聚五京实力。
这个政策,便是出自萧绰之手,自家的这个妹妹,果然不是一个能让自己省心的啊。
如今耶律俊巡视四方,弹压叛乱,萧绰主建中京新城,凝聚五京实力,辽国的凝聚力,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便飞速上升,原本已渐渐水火不容的契丹国族与辽国汉族之间的矛盾,至少在表面上得到了极大的消解。
萧绰正在谋划的一件事,就是将矛盾外移。
说白了,就是辽国已经在准备开努战争的机器了。
而对象,自然便是宋国。
而在这几年连续的大变之后,一直没有回过气来的大宋,也已经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不过很可惜,如今的都堂和如今的皇帝,都没有那个能耐改变两国的实力差距正在扩大的事实。
河北路上的马兴,惮精竭虑,也只能勉强维持一个守势。
无法可施的马兴上书朝廷,要求朝廷为萧禹平反,同时与萧定和解,哪怕是承认萧定在西北的地位,晋封萧定为西北之王都无所谓,只要萧定能出兵辽国西京,牵制辽国即可。
但毫无意外的,马兴的上书被皇帝批阅为一派胡言,丧心病狂。如果不是河北路实在离不得这位重臣,马兴就该被逮起来押送汴梁问罪了。
萧绰在辽国的地位,正在一步一步的被夯实,她的实力,也随着中京城的修建正在一天比一天的提高。
即便是以前不太认可她的许多辽国重臣,如今都已经被她所折服。
萧绰带给他们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耶律俊四季捺钵弹压四方,五京事务,基本上都是由萧绰在打理,而辽国精华,毫无疑问地便集中在五京之地。
妹妹在打什么主意,萧诚已经猜到了。
一旦辽国破了河北,中原之地,立时便要生灵荼炭,到时候说不定便是神州陆沉的下场。
所以萧诚这几年拼命谋划的就是在南方扩充势力,增强实力,一旦自己的预感变成了现实,那自己还能在南方有实力发起反击。
只有先守住了南方,才有可能逐步谋划反击。
短时间内想与辽国在北方开阔的大平原之上决战是不现实的。
“老师,以后要是我们击败了辽国,辽国的这些疆域,便会归我们所有,但我们又要如何对之行成有效的统制呢?难不成因为他们不能形成有效国土,所以我们就放弃不要了吗?”赵安问道。
“自然不是!”萧诚笑道:“真到了那一天,我们要做的,就是统过一系列的手段,将其变成有效国土。”
“变成有效国土?”赵安皱眉思索。
“对,你可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也可以结合我们贵州路的很多施政方针来考虑。”萧诚道:“贵州路上多有蛮族夷部,但现在,他们对我们却是衷心拥护,我们能不能将此推而广之呢?小安,这是你接下来的作业。”
第四百五十六章:我是想改变游戏的规则
赵安一听之下,一张小脸顿时便皱到了一处,可怜巴巴地伸手拽住萧诚的衣袖,道:“老师,这题目太大了,您给我一点提示吧!”
萧诚曲起中指,弹了对方一个脑瓜崩,笑道:“又来这一套,每一次碰到难一些的题目,就是叫苦推娓,这可不行。”
“老师,委实不是叫苦,而是真想不出。”赵安哭丧着脸道。
萧诚道:“好吧,先给你讲一讲咱们贵州路上的一些事情。这几年来,老师一直在努力地干一件事情,那就是修路。不少人反对,认为这是劳民伤财,因为有些地方人不多,而且还很穷,修一条路过去,花费巨大,但回报却很低。你觉得如何?”
“老师说得自然是对的!”赵安不假思索地道。
萧诚失笑:“为什么是对的?”
“因为是老师说的呀!”赵安仰起头,认真地道:“罗机宜说,一直以来,老师都还没有错过呢!所以,您肯定是对的,而他们是错的。”
摸了摸对方的小脑瓜,萧诚摇头道:“以前没有错,不代表将来不会错,所有人都会犯错。就拿你父亲来说吧,在河北统率诸军之时,他当真是没有犯过错,凭一己之力,把辽人阻在河北不能越雷池一步,为大宋挣得了十余年安稳和发展,可他回到汴梁之后,却是一错再错,终至于最后落了一个没下场。”
听到萧诚提起自己的父亲,赵安垂下了头。
对于父亲的了解,他全部来缘于老师萧诚、师母江映雪的讲解,有时候王柱回来也会跟他说一些,其他们,却一般都是避而不谈的。
“子不言父过!”他轻声道。
“有时候,该言的,还是要要言!”萧诚摇头道:“便是你发现老师错了,也是应该指出来的。即便是圣贤,也会犯错,何况你我皆是凡人呢!不言长辈之过,那是愚孝,不是真孝;不言尊上之过,那是谄媚,不是忠贞。”
“弟子知错了!”赵安站了起来,垂首道。
“贵州路上,七山二水一分田,道路险峻,为什么过去朝廷一直施之以羁縻之策而不是直接统治呢,就是因为成本太高。这里的各部夷民,各自据守一方,稍不满意就举旗子造反,你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于是便只能放任了!”萧诚笑道:“我们来到这里,先是用武力镇压,然后用金钱诱惑,使之他们暂时聚集在了我的旗下。”
赵安瞪大了眼睛:“他们现在还不安分吗?”
萧诚一笑道:“但是如果不将这里的所有地方变成有效的国土,变成我们能轻松施之以管理的地方,那总会有人想要干出点什么来的。小安,人的贪婪之心是无止境的,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便是如此了。”
赵安想了想,突然吟出了一首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具已足,又思娇柔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良田置得多广阔,出入又嫌少也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要问世人心田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萧诚听得失笑:“你小小年纪,从那里听得这首诗来?”
“是前些时日听罗机宜在那里吟诵,觉得很有道理,便记了下来。”赵安道。
“越来如此!”萧诚点头道:“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做得足够好,便能让那些不安分的人变得安分起来。真要说起来,这些不安分的家伙,一般都还是很有能力的。让他们安分,便等于让他们能沉下心来做事,这于人于己,都是极有好处的。”
“所以,要修路?”赵安试探地问道。
“对!”萧诚点头道:“始皇一统天下,做了一件事情,便是修建驰道直通天下郡府,为什么?就是为了加强统治。”
“这个我知道。”
“可是知易行难,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萧诚道:“这便是我一定要修路的原因,那怕钱不够。因为从长远来看,不论是从经济民生还是有效统治,这笔帐都是能算得过来的。”
“路修通之后,各地交流变得更加顺畅,货物往来资费降低,百姓赚钱更容易。”萧诚喝了一口水,接着道:“而且,因为这些道路,我们可以不必在每个地方大量的驻军,而是将有限的军队安置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而其它地方一旦有事,我们可以通过便捷的交通道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在贵州路上,十里才有一堡,堡里只不过有十个兵,但贵州路上却平安无事,是因为这十个兵很厉害吗?”
“自然不是!”赵安接口道:“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有事,这十个人,只不过起一个报信的作用,真正的大部队,很快就会过来。”
“所以,当我们把路修通到那个地方,基本上那个地方也就变成了有效国土!”
“光这样就可以了吗?”赵安小心地问道,直觉感到,并非如此。
“这是施之以威!”萧诚道。
“那就还有结之以利了!”赵安道:“老师,我知道了,让所有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食有粮,寒有衣,寝有屋。”
“这是第二步,还不是根本!”萧诚道:“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你能想到吗?”
赵安皱着眉头苦思半晌,道:“老师,莫非是读书?”
萧诚大笑起来:“正是如此啊!”
“可上次王柱将军跟我说,真理只在强弩射程之内。”
“他胡说八道!”萧诚道:“真正的安天下,便是要让人读书,让所有人都读我们的书,写我们的字,说我们的话,让他们学习我们的历史,学习我们的文化,并且我们要想法设法地将他们的历史与我们的历史融合起来,当双方的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之后,那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那才是真正的有效国土。”
“我明白了!”赵安道:“所以岑夫子现在在贵州路上到处开学堂,到处讲学。”
“不错,那些夷部各族的孩子,现在已经开始学习我们的文化了。过上个十几年,你说他是狄夷,他会跟你拼命,那我们就成功了!”
“狄夷之入中华,则中华之!”赵安喃喃地道。
“就是这个道理!”萧诚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