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抚宋-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打赢了对张超的这场战争,击垮了宋朝好不容易再度拼凑起来的这十几万大军,然后回过身去再去对付辽人。
只要同时打赢了宋辽两个巨人联合起来的这一场围剿,西军才算会真正赢来喘息之机。
用张元的话来说,一旦耶律俊登上辽国皇帝宝座,必然会把目光投向一统天下的这个宏伟的目标,这个契丹人受汉学影响太深,骨子里铭刻着要成为一个大一统帝国皇帝的执着。
真走到了这一步,那西军就会成为香饽饽,偏向谁,谁就会大占优势。
当然,对于西军来说,自然是谁弱就去帮谁。
如此,才是西军的生存之道。
真要让辽或者宋一统了天下,西军还能独存吗?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英雄或者枭雄。
郑雄在洛水之畔,遇到了萧定先前安排下来的阻截部队。
金汤城和德靖寨两个军寨,兵马不算太多,但却牢牢地卡住了郑雄渡洛水的渡口,郑雄想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三川口,这就是一个他无法绕过去的地方。
郑雄强渡洛水。
两条连夜架起来的浮桥,无数简易的木筏子,乌泱乌泱地向着对面竞渡而去。
在金汤场与德靖寨的西军数量并不多,两处都只有一千人,郑雄就是觑准了这一点,来了一个全面开花,你这点子人手,必然就是顾头不顾腚,顾东不顾西。
郑雄这一次撤下来的兵马,可足足有三万左右。
可也正是这样的一场豪赌,让郑雄在接下来输得几乎倾家荡产。
一半的兵马在刚刚渡过洛水的时候,遭遇到了疾驰而来的由萧定亲自率领的铁鹞子。
或者说,萧定就隐藏在某处,正在等着这一刻来一出半渡而击。
铁鹞子在河岸之上便如同一把剃刀一般将宋军杀得惨不忍睹。
河中乘着筏子的宋军惊慌的掉头驶了回去,而从浮桥之上过河的人士兵慌不择路之下,也不知有多少人掉进了河中。
眼见着一队铁鹞子冲上了浮桥,桥另一头的宋军不得不砍断了浮桥,浮荡而去的浮桥截断了铁鹞子攻击他们的路径,却也截断了已经过河的那些人宋军的生路。
郑雄不忍再看对岸那些哀嚎的宋军。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宋军想要活下来,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投降。
而他们一旦投降,必然就会被掳入横山以北,这一生,想要回来的希望可就不大了。
而对岸的宋军也正如郑雄所料,在屠刀和汹涌的河水的双重夹击之下,他们放下了武器,投降了。
白底黑字的萧字大旗矗立在河岸边,萧定横刀立马。
一河之隔,郑雄的中军大旗亦在河风之中飘荡。
两军主帅,隔河相望。
上一次相见,是萧定从河北回京中路过郑雄主政的滑州,那一次,萧定是作为晚辈去拜见了郑雄,而郑雄也因为上辈的关系不吝于对萧定言传身教,说了不少的体己的话,
万万没有想到,再次相见的时候,竟然是这样的一场生死相搏。
郑雄握着腰刀,手上青筋毕露。
对岸,萧定翻身下马,摘下了头盔,躬身向着对岸行了一礼。
生死厮杀,那是公事。
躬身行礼,那是私情。
郑雄哼了一声,勒马转身,向着远方行去。
这一仗打下来,他损兵折将,三万人马在神堂堡下,在洛水边上连着折损,此刻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士气跌到了谷底,眼见着后勤供应也要出大问题了。三川口成为了战场,堆集在延安府的那些后勤物资,自己却是再也享用不到了。
不想全军溃散,就得马上走。
此刻,留给郑雄的路,竟然只剩下了一条,那就是往秦凤路上走,却找李淳,也只有这样,才能避过萧定有可能的追杀,才能找到补给,同时,也能与李淳合兵一处,到时候到底怎么做,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只不过仗打到了眼前这一地步,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了。
剩下的,就是看损失的大小了。
自己这边已经这样了,王俊那边应当问题不大。萧定怎么也不可能还能分兵去对付王俊,可即便王俊没事,他也没有能力做什么了!
迅速撤兵,守住延安府就是他的极限,要是再往坏处想一想,延安府守不住的话,铁鹞子的马蹄当真可以直抵京兆府之下,那可就真要天下震恐了。
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呢!
直到现在,郑雄仍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
萧定怎么就成了大宋的心腹大患了呢?
郑雄狼狈而走的时候,王俊也正自率领着他的两万麾下夜以继日的撤退。
在得到消息的那一瞬间,王俊几乎如同五雷轰顶。
他极其熟悉萧定的作战风格,在这样的局面之下,此刻在神堂堡的郑雄,只怕要吃大亏。围点打援这样的战术,以前萧定带着他们玩过很多次。
现在他只想迅速地回援,如果赶不及去三川口救援张超,也要抢在张超彻底失败之前回到延安府,守住府城。
他不能失败。
他与郑雄不同。
郑雄是进士出身的儒将,做过知州,朝里有一大帮同年好友,即便吃了败仗,也有人替他说话,他王俊是一介莽夫,而且曾经是萧定的副将,天然的就是别人怀疑的对象,这样的一场大败,需要一个替罪羊来向天下交待,如果自己不能立下大功的话,这口黑锅,只怕便会结结实实的扣在自己的头顶之上。
那可是灭顶之灾。
就在郑雄败逃,王俊还在拼命往回赶的时候,萧定指挥西军向三川口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此时此刻,他的兵马比最开始又多了数千。
神堂堡的李义汇聚而来,横山团练兵在拓拔奋武与苗绶的带领之下亦是扑了过来。数千横山团练兵,本来是萧定留下的后手,要是自己这一仗失败了,退往横山之后,凭借着这隐藏起来的数千团练兵也能给宋人一个极大的惊喜,即便神堂堡到时候丢了,也要努力保住横山一线。
只不过此时大局已定,这数千团练兵就用不着再藏着掖着了。
攫取最大的胜利果实,是每一个将领必然的追求。
一天鏖战,三川口之役,终于走到了尾声。
“总管,我来吧!”辛渐策马走到了萧定的身边:“我与张家有仇,这事儿我来办,正合适!您就说吧,是活捉还是杀死?我觉得,活捉张超对我们更好,这可是一个超级大人物,拿下了他,我们在接下来跟汴梁谈判的时候,便能要到最多。”
萧定看着远处被团团包围的张超以及他的数百麾下,摇了摇头。
此刻,无数的铁鹞子正围着张超这群笼中之鸟往来奔腾,吆喝声怪叫声不绝于耳。
“我来吧,张太尉这样的人,应该战死在沙场。而且我想,他也更愿意死在我的手里!”
第三百六十五章:如何才能停战
日夜兼程想要赶到三川口救援张超的王俊终究是没有赶上。
不但没有赶上,还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疲惫之极的他们在丰林镇遇上了以逸待劳的西军,一战之下,王俊大败,二万余兵马,大多溃散,被杀被俘超过了万余,只余下王俊带着不多的心腹一路奔逃回了鄜州。在这里,他与正在召集援兵的张诚汇合。着急上火的张诚并没有征集到多少援兵,因为此刻,陕西路安抚使兰四新已经回到了京兆府,周边所有的兵马,都在安抚使的严令之下集结到了京兆府城之中。
而实际上这个时候,张超已经不需要任何援兵了。
从三川口侥幸逃回来的士卒带来了张超战死沙场的消息。
陕西震恐。
在张超战死,王俊大败之后,延安府剩下的大猫小猫三两只早就丧失了一切斗志,西军旗帜一至,延安府城当即大开,城内官员、士绅开城伏地请降。
此时,他们所求的,也不过是一条性命而已。
让他们赶到幸运的是,西军之中虽然夷族众多,但约束他们的军纪却是极严,进城之后,谈不上秋毫不犯,但至少还能做到秩序井然。
延安府城之内,军械、粮草堆集如山,这里本来就是大军前去征讨西军的出发地,如今,全都成了萧定的战利品。
看着这些东西,萧定一直严肃的脸庞终于露出了笑容,这些东西,现在的他,很需要。
原本他极其担心在自己到来之前,府城的守卫们会不顾一切地焚烧掉这些物资,让自己什么也得不到。但现在看起来,城内那些无法及时逃脱的士绅豪族们阻止了他们这么做。
那些守卫者或者可以很轻易地在大军抵达之前逃走,但那些官员、士绅却扎根于此,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逃出去,即便逃出去,也有可能被自己强悍的骑兵抓回来。
因为局势的逆转,对于自己来说,似乎是度日如年,特别是在白干山的那些日子里。
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却好像是电光火石一般,便从势如破竹变成了兵败如山倒。
在评估得出了自己逃不掉的结论之后,他们自然就要有等价的功劳来换回自己的身家性命。
于是这城中的物资便成为了他们保命的筹码。
很不错的一笔帐。
不过现在的萧定,是这些物资他要,城内这些人他也要。
当然,不是要他们的命。
是真正的要他们的人。
他现在缺人啊!特别是缺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懂得各种技艺的中高端人才。
而这些士绅家族之中,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
要当官的他们家族之中有专门攻这个。
要做生意的,他们家族里的那些庶族也有精通的。
而像延安府治所肤施这样的大城之中,各类工匠技师更是不缺。
所以,在府城被拿下之后,西军便开始了大搬家。
那些投降的官员、豪绅们的家产,西军是真的没有动他们一根一线,正当他们以为得计的时候,强制搬家令便接锺而至。
此时的他们,便是想后悔也没机会了。
要么走,要么死。
走,在兴庆等地,西军给他们准备了大片的土地供他们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他们的家产仍然是他们的,他们的人也不会掉一根毫毛。
要是不走,那结果可就显而易见了,人没有了,财也没有了。更可怕的结果,就是人还在,钱没了,全家都沦为最底层的奴隶。
这样的结果,谁不怕?
当然,他们也很清楚,这一走,想再回来,可就难了。
从贼两个字的论断,便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没有机会再次出现在大宋的官场之上。
而没有官面上的加持,在大宋想过上舒服惬意的日子,根本就是在做梦。
不管他们如何对萧定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只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他们的故乡。
一旦获胜,抢人抢物资,本来就是事先萧定与张元等人制定的策略。
这一次他们在横山以南的确是大获全胜了,但在北方面对辽人的时候,到目前为止,却是吃了大亏。
上千里的大撤退,受到打击的可不仅仅是军队。
生活在那片土地之上的牧民、农夫,不得不跟着军队一齐往后跑,他们的草场、他们的牛羊、他们的房屋、他们的庄稼,都在大军过后,不复存在。
这一战过后,光是重新安置他们,便需要大量的钱财。
而且,损失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与辽人的最后决战,战场就在兴庆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