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抚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定这个征西军行军总管,说白了就是为了打李续而特设的。
  当然,行军总管就是行军总管,比以前的指挥使自然是要高出一大截的,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萧定的勋官也升到了云麾将军,这可是从三品的职位,他的老子,堂堂的三司使,也不过是正三品而已。
  升为了征西军行军总管,使得萧定指挥的军队数量大增,当然,禁军很少。只有前期配合萧定进攻韦州的镇戎军正式成为了萧定的部下,其它的,除了萧定的本部广锐军,定边军之外,便是蕃军以及在战争后期投降朝廷的定难军旧部了。
  但林林总总的算下来,萧定直接指挥下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三万人。
  而其中朝廷提供粮饷的军队,不到一半人,剩下的军队,全靠萧定自己去找食,这里头便包括了铁鹞子、步跋子以及禹藏花麻的军队。
  但朝廷的军饷,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程圭归去之后,马兴对于萧定的钳制开始进一步升级了。或者是程圭发现了什么,又或者这所有的行动,只不过是马兴一个文官对于武将天然的警觉,不想再出一个李续第二。反正萧定部下的军饷缺口巨大,根本就不能按时发放。
  巨大的压力落在了萧定的身上。
  好在萧定现在有盐州出产大量的食盐,有横山商贸几十支庞大的商队,有这一次攻击李续大本营兴庆府之后获得的财富,但即便如此,也最多支持到今年年底。
  张元被再一次提拔为征西军总管府的长史,他需要为征西军解决肉眼可见的未来的吃穿用度以及花销问题。
  萧定愁眉不展,张元却是兴致勃勃。
  “河套真是一个好地方!兴灵也是一块好地方啊!”张元看着地图,笑得合不拢嘴。“总管,今年的确是我们最困难的日子,到了明年,好日子就要来了。您且只管作战,追击李续,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便好了。”
  萧定觉得自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也只有打仗,是自己最擅长的。
  他集结了五千骑兵跟着自己去追击李续。三千铁鹞子,一千吐蕃骑兵,再从广锐、定边、镇戎军中抽调了一个骑兵营组成了这支攻击部队。
  追击李续只是其中的任务之一,当初萧诚制定的大战略目标之中,便有一条,是彻底打通西域通道。
  现在这条路上,部落云集,极为混乱,虽然存在着商路,但行商风险却是极大,萧定这一次的使命,就是要彻底清理这条行商通道,凡是挡在他们前头的,都将会被趟平。而这一趟的军事行动,将会关系到萧定军事集团接下来的命运。
  萧定本人或者还没有意识到,但张元、拓拔扬威等人却是已经有了清醒的认知。
  拓拔扬威再一次随着萧定出征。
  而张元却是后来者居上,一举跃过了仁多忠等人,成为了征西军总管府的二号人物,直接负责着整个征西军统辖区域下的除军事以外的所有事务。
  “张长史,你饶了我吧!”苗绶站在张元的大案之前,哭唧唧的看着对方,“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张元却是举笔在案卷之上奋笔疾书,似乎没有看到眼前的苗绶一般。
  这让苗绶哭得更伤心了:“张长史,我也是没有办法啊,在延安府,我要是不答应,我们父子俩非得死在大牢里不可,那个时候,就算是让我出来杀人越货,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啊!”
  听到这里,张元放下了笔,看着对方:“苗绶,总管对你可着实是仁至义尽啊!只不过要了你二十万贯钱而已,你自己也清楚,这些年来,你弄到的钱,仅仅只有二十万贯吗?可是你是怎么回报总管的?嘿嘿,横山你连一半都还没有走完,怎么能完成安抚使的指使呢?总得再花个一年半载的,每个部族,每个犄角旮旯都得走遍了才好交差啊!”
  苗绶两腿一软,卟嗵一声跪倒在地上,这几个月,他已经被整得欲仙欲死了,一条老命只怕已经去了一半,别说再搞个一年半载,只怕十天半月,自己的这条老命就得交待了。
  经历了张元整人的手段之后,苗绶再发现,自己以前那真是游戏一般啊!关键是,真把自己整死了,还一点把柄也不会留下,只怕他还会为自己请一个死后荣耀,搞一个光荣地殒职而死。
  可苗绶还不想死啊!
  “张长史,我全听你的,以后你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绝无二话!”苗绶信誓旦旦。
  看着对方终于完全服软,张元这才笑了。
  其实把苗绶弄死,现在一点儿也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苗绶是马兴塞进来的锲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你把他弄死了,这不是公然给马兴上眼药吗?不是公然跟马兴宣战吗?
  眼下,自然是不行的。
  那收服苗绶就是必然之事。
  这样的人,好整得很。
  让他接下来当个双面谍探,就是张元的目标。
  马兴知道的事情,必须是这边想让他知道的,而那些真正的秘密,则绝不能泄露出去。
  “苗德现在进了安抚使府,听说很得程朝奉的看重!”张元笑着道。
  “长史以后了解长史府的什么事情,只要是他知道的,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苗绶保证道:“下一次他来看我的时候,我就会交待他。”
  张元点了点头:“苗副团练使,这就对了嘛。你也不想想,安抚使先是把你整了个半死,然后再给了你一点甜头,你就兴冲冲地跑来给他卖命,把自己也看得太贱了吧?以后跟着我们干,保管你的日子比以前还要过得舒坦!”
  “可是,可是我不想造反啊!”苗绶哭丧着脸道。
  “造反?谁告诉你我们要造反?”张元大笑:“萧总管是什么家世?他会造反?吃牛肉发马疯吗?千里为官只为财!我们只想发财而已。苗绶,你以前弄的那点钱算什么?好好地跟着我们干,过上几年,我们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富可敌国!”
  听到不会造反,苗绶倒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张元的这番话,说白了不就是欺上瞒下吗?
  看他们的这番搞法,前期投入如此之大,只怕最后收获起来,当真会富可敌国。
  “张长史,我跟着你们干,跟着你们干呀!”
  “嗯,苗副团练使,既然是这样呢,你就先去休息一段时间,把身体好好地将养将养,要做事情,先要有个好身体嘛,瞧你现在这模样,只怕是一阵风就把你吹跑了!”
  苗绶欲哭无泪,我这个模样,不就是拜你所赐吗?
  不过这话是真不敢说出口的。
  张元看起来笑咪咪的人畜无害,但当真是心狠手辣而且无法无天,自己好歹也是有品级的官员,但在他眼中,跟小猫小狗也没啥差别,关键是他支使得动那些横山党项,特别是横山之中的那些生番,当真是让人望而生畏。
  与其听安抚使的话从而无声无息的死在某个角落里沦为野兽的食粮,倒不如委身于对方。反正马兴从来也没有真正看重过他,有的只不过是利用而已。
  “收拾掉这个贼子了?”拓拔奋武走了进来,看着刚刚离去的苗绶的背影,笑问道。
  “这样的人,毫无节操可言,收拾起来太简单了!”张元笑道:“今日过来,有什么事吗?”
  “大哥召人编的我族文字第一稿已经完成了,大哥临走之时让我送去汴梁请二公子斧正,不知张长史有没有什么话让我带给二公子的?”
  张元想了想,笑道:“你就跟二公子说,我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了,请他放心。”
  拓拔奋武挑了挑眉毛,却也没有开口多问什么,直接点点头,转身出门而去。


第二百零一章:新局面
  狂风暴雨之后,自然便是难得的平静。
  七月,汴梁风起云涌。
  荆王赵哲这一次一跟头栽得极狠。
  被勒令居家读书,思过,身上所担任的所有职事全都去除,连王府的卫队也尽数裁减。现在担负着王府警卫的,是宫中派出来的御前班直。
  至于一直跟在赵哲身边的那些幕僚就更惨了,他们中的一部分被皇城司逮了去,就此消失,再也没有出现过,还有一些被剥夺了出身以来文字,然扗撵出了汴梁。
  这对于那些文人出身的幕僚来说,可谓是一撸到底了,剥夺了出身以来文字,这些人从根本上被断绝了出仕的可能。
  不过萧诚倒认为这些人被从荆王身边赶走,对于荆王来说,倒是一件好事。这些人实在是不能胜任一位亲王的幕僚之职。他们都是在荆王在河北任安抚使的时候收拢在身边的,一身的本事,基本上都在沙场决胜,粮草后勤等军政之上,要他们在京城勾心斗角进行一场惨绝人寰的政治斗争、夺储之争,他们会输掉一切的。
  眼下荆王看起来输得干干净净,对于他来说,指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本来萧诚就不同意荆王现在的那种咄咄逼人的策略。
  官家春秋正盛啊,你一个亲王,要这么大的名头做什么?要这么大的权力干什么?埋头干活不就成了吗?
  现在荆王不老实,也得老实了。
  他连出府门都费劲了。
  楚王赵敬看似大获全胜,身上挂着的职司又多了几个,楚王府邸所在的胡同,不管白天黑夜都停满了马车,无数的人都在想办法能够进府去见上他一面。
  但想想去年荆王回京之后,不也是这副场景吗?
  不做事,就不会犯错,做的事多了,犯错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
  特别是楚王赵敬还没有荆王赵哲那一身的才具,没有赵哲那严以律己的德性,一旦春风得意,他马失前蹄的次数,必然就会很多。
  而宫里的那位官家虽然对权力看得极重,为了独占权力把自己的亲儿子也要整垮,但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是一个蠢货,实际上他精得很。
  他现在当然能看得出来两个儿子谁更强一些。
  等到再过上一些年,他年老体衰,不得不考虑交权的时候,他当然要为大宋选一个更强的接班人。
  到了那个时候,荆王赵哲,并不是没有机会。
  所以整个七月,萧诚都很快活。
  父亲终于听了他的话,在最后时刻,与赵哲做出了切割,哪怕是表面上的。但这个表态,已经让宫里的官家比较的满意了。当然,这也与萧禹强悍的业务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自从任了三司使之后,萧禹当了一段时间的驼鸟,直到将前任三司使周廷的人手全部吸引消化再与自己的人手整合之后,这才拿出了手段来整顿三司使。
  效果斐然!
  今年还只过了半年,但财政收入与去年相比,已经达到了去年的七成。
  而这,还是在西北、河北两路开战的情况之下完成的。
  这样的成绩,即便是官家赵琐再不喜欢萧禹,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是一个优秀的财相。
  收入多了,当然就能办更多的事情。
  萧禹终究还是站稳了脚跟。
  而萧定成了征西军行军总管,军权在握,势力正在向着西边渗透,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着萧诚当初的设想在走。
  一块块的拼图,正在被镶嵌进萧诚脑子中构思的那副宏伟的图画当中去。
  七月里,汴梁官场之上,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东府首相罗素罗介山称病了。
  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
  事实上,罗素一向注重养生,虽然六十大几了,但看起来却似五十多岁的人。
  他是被皇帝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