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抚宋-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诚呵呵一笑:“这是为万一失败而准备的。”
“啊?”萧旖大为惊愕。
“未虑胜先虑败嘛!”萧诚道:“万一,我是说万一啊,这一仗我们要是输了,是不是得往回逃。往回逃的时候,总得要吃的吧?伤兵总得要治疗吧,可这个时候,败兵之中还会有这些东西吗?如果被迫抛弃伤兵或者伤兵大量地因为得不到救治而死亡的话,对于士气,那可是更可怕的打击。所以宁可备着不用,也得要备着。”
萧旖眨巴着眼睛道:“我明白了,如果打赢了,大哥还是要坚守盐州的,这些东西,到时候往前送,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更短了。”
“举一反三,小丫头当真可教也!”萧诚哈哈大笑,伸手刮了一下对方精致坚挺的小鼻子,“大哥打赢了,这些东西便能在第一时间运送到军前,不仅是让我们的士兵,也能让敌人看到我们的强大,这对于接下来有可能的战事,自然也是有帮助的。”
“什么小丫头?我都十三了!”萧旖有些恼火。
“嗯,十三岁的小丫头!”萧诚连连点头:“不过好像还差了两个月吧!”
“懒得跟你说了!”萧旖蹦了起来,走到一张小案之后,重新提起笔来:“二哥,晚上你也去家里吃顿饭吧,大嫂这几天,一直心神不宁的。”
“以前在汴梁,隔得远,对于大哥出征作战没有什么概念,这一回却是近在眼前,担心也是正常的,行吧,晚上我和你一起过去。”
咣当一声,门被推开,罗纲夹带着一阵子风雪走了进来。
“榨场那边出了什么事了?”看到罗纲脸色不善,萧诚问道。
罗纲摇了摇头,走到火盆边上,一屁股坐了下来,身上的雪簌簌地落了一地,旋即在温暖的屋里化为了流水,浸湿了一大片地面,又化为白气袅袅升起。
“党项人也奸滑得很,知道我们要打仗了,皮毛,牛筋,牛角,药材的价格一天一个价地往上涨呢!”罗纲道:“他们涨,我们自然也要涨,大家谁也别想占谁的便宜,等到大哥那边打赢了,消息一传回来,我倒要看看,到时候谁先认输?”
萧诚哈哈一笑:“现在都是一家人,适可而止,不要伤了和气。”
“是他们先挑起来的。”罗纲恼火地道。
萧诚瞥了他一眼,有些惊讶地道:“你似乎不是在为这件事情生气吧,这本来就是在预料这中的,出了什么事,让你有些失了方寸了?”
罗纲瞥了一眼萧旖,又低下头,道:“家里来信了。”
听了这话,萧诚恍然,萧旖却是猛地抬起头来,将手里的笔往案上一掷,“三哥哥你想说什么?”
罗纲转头看了一眼柳眉倒竖的萧旖,赶紧道:“没啥,我没想说啥,不不不,我是想说,我要杀了耶律俊这个狗日的。”
萧旖瞪了罗纲片刻,脸色却是柔和下来,让罗纲这样的人,嘴里吐出如此脏话来,也真是逼急了他了。
不用多费心思,萧旖就能猜到罗纲收到的家信之中说了一些什么,其实不光是她,萧诚自然也能猜到。
罗颂不会多事,但罗大娘子可就不一定了。而这封家信,九成以上,出自罗大娘子之手。
“耶律俊是漆水郡王,雨亭,你知道这个封号代表着什么吗?代表着耶律俊在辽国的皇位继承权上排名第一,你杀他?凭什么杀他?你连见到他的机会都没有吧?”萧诚嘿嘿一笑。
罗纲瞪着萧诚,恨恨地道:“崇文,你也不用激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即便是他耶律俊当了辽国皇帝又如何?宋辽决胜,根子还是在庙堂之上,我罗某人会头悬梁,锥刺骨,拼了命也得考上进士,进入朝堂,到时候有你,有我,还有大哥,到时候咱们合力,将现在那些不干事的老家伙们赶出去,让我们来掌事。到时候收复幽燕,击败辽人,将那耶律俊生擒活捉又有何难处?”
萧诚一摊手:“那你得先考上进士再说。”
“我一定会考上的。”听着萧诚的语气似乎不信,罗纲勃然大怒,霍然站了起来,丢下一句话,转头便冲了出去。
“二哥!”萧旖不满地瞪着萧诚。
“还没嫁过去呢,胳膊肘就往外拐吗?”萧诚笑道。
“你说什么呀?”萧旖又羞又恼。
“好了好了。”萧诚道:“罗雨亭属于那种蛤蟆性子,你不戳他,他就懒得动,这一次要是戳痛了他反倒是好事。你可知道,耶律俊那一种虎女配犬子已经汴梁城中广为流传了吗?雨亭但凡还要点脸,就必然要奋起证明自己。”
“这些日子,他都瘦了不少。”萧旖有些心痛。
“能不瘦吗?”萧诚道:“白天里要忙公务,晚上却又挑灯夜读,一天就睡那么两个时辰,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
“二哥,你劝劝他吧!”萧旖担心地道:“他以前拉下的功课太多,想要考上进士,又岂是短时间内能达到的,距离下一科还有四年呢!”
“我劝不如你劝!”萧诚笑道:“你说一句,顶别人十句百句呢!”
萧旖涨红了脸:“现在本来就传得不堪,我怎么好单独与他接触?”
萧诚虎起了脸,道:“这里是神堂堡,可不是汴梁,谁敢难嚼舌头根儿,我就拔了他的舌头。放心,这里是咱们萧家的天下。”
萧旖楞神了片刻,站了起来:“那我去跟他说会儿话。”
萧诚摆了摆手,看着萧旖提着裙摆,匆匆地离开了屋子。
着了房门,萧诚也没有心思再去处理那些似乎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公务,而是重新拿起了这段时间的朝廷邸报,一张张地细细地翻阅起来。
他总觉得,在这些东西里面,隐藏着一些自己忽略了的但却非常重要的东西。
咣当一声,门又被撞开了,萧诚叹了一口气,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儿热乎气儿又跑得无影无踪了,但看到出现在门口的人,他却是呼地一下站了起来,“许慎,出了什么事了?”
许慎,四海商贸的负责人,但同时,他又是萧家,也是现在广锐军的情报负责人。
“二郎,好消息!前面传来了好消息!”看到萧诚的神色,许慎很是贴心地先让萧诚吃了一个定心丸。
“说!”萧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昨天,大郎率领的主力已经踏出了横山,比预期提前了整整一天!”许慎喜气洋洋地道。“攻击,已经展开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盐州
四十出头的左丘明与李续同岁,也是李续最为信任的将领和心腹手下,已经镇守盐州多年了。
盐州,作为出横山之后的第一战略要地,同是盐州拥有的二十余个天然盐湖,又是定难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银库,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盐,看起来极为便宜,但因为它是日常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其巨大的销量,便意味着巨大的利润。而它也一直与铁同时被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是朝廷要牢牢控制在手里的特殊商品。
李续,就是因为有这数十个天然盐湖,从而开始了一步一步的壮大起来。
盐州出产的盐,成为了李续往外探出触角的最有利的武器。
他的触角伸到了秦风路,伸到了青塘,他的商队,甚至远远地抵达了西域等地,而其中最重要的两样商品,便是盐和茶。
在这些贸易之中,李续不但赚到了海量的钱财,同时也开始深深地渗透这些地方的各类势力,而这些地方无数的各类各样的部族,也渐渐地视李续为头领,多年来,这些部族或被迫,或自愿地归附了定难军,使得李续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实力,一天比一天雄厚。
以甘州、定州等地为自己的核心统治区域,而他的影响力,则如同八爪鱼一般,向着四面八方探了出去。
而在做这些的同时,李续想方设法地蒙骗着朝廷。无数的钱财被一车一车地运往汴梁,送到了一些关键官员们的府中,也送到了很多有着话语权的清流士人,文人墨客的家中。
然后,在朝廷的主流意见之中,李续在甘宁之地的一系列举动,便成了替朝廷扬威,显现皇宋胸怀的行动。
在民间,一篇篇赞扬李续的文章、诗歌连接出现,在士人的聚会之上,充斥着李续是大宋边陲中流邸柱的讴歌之声。
当这些人在流水一般地花销着李续送来的贿赂的时候,当他们兴致勃勃地把玩着那些精致的首饰、璀璨的宝石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李续正在不停地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不停地将一个又一个的部落迁移到了甘宁地区,在那里,一个个的村庄出现了,一片片的农田被开垦了出来。
有了肥沃的河套地区,有了多年以来不停迁移过来的人口,李续便有了独霸一方的基础。而等到大宋朝廷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李续已经势大不可制了。而这个时候,李续也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朝廷多次招其返京述职,他都托病推辞,最开始还派自己的儿子上京去应付一下差事,接着便只派部下去虚应一下,再最后,干脆便懒得理会朝廷这之类的旨意了。
而让朝廷最为尴尬的是,定难军每年的军饷,物资,你还得一分不差地给拨付下去。
用朝廷中某些人的说法便是,不能在这么一点小钱之上,激怒李续,给李续造反的借口。
而为了维持这样的一个局面,朝廷不停地给李续加官晋爵,现在,李续差不多已经升无可升了,以他现在的职位,真要回到京城的话,陈规立马就得让出知枢密院事的位子来。
当然,李续敢回京城的话,等待他的,必然是枷锁和槛车。
朝廷当然想剿灭李续。
李续也想尽早地独立建国,完成自己的终极梦想。
而左右这一切的,除了宋辽之间的大势之外,更重要的便是横山党项的态度。
横山小部落是无所谓的,谁钱给的多,粮食给的多,便跟着谁干。
有奶便是娘,是他们这些小部落的生存之道。
真正左右横山局势的,是像拓拔部、嵬名部、仁多部这样的大部落。
能让自己的部落发展到如此规模的人,自然都不是傻瓜。如果为本部族谋取更大的利益才会是他们考虑的问题,至于是效忠李续还是效忠朝廷,同样也不是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之下,在最初李续还相对弱小的时候,拓拔扬威、仁多忠这些人,毫不犹豫地把屁股歪到了李续一边。
他们的态度,使得朝廷想要尽早剿灭李续的意愿化成了泡影。几次试探性的以剿匪为名义的进攻横山的战斗,全都损兵折将惨败而归之后,大宋朝廷终于意识到,想要收拾李续,必须要消灭或者拉拢横山党项。
大宋朝廷意识到的,李续当然也明白,而横山党项人自然也能意识到。
这些年来,横山党项人的屁股便歪来歪去,以此来从双方哪里拿到更多的好处。
他们压根儿就不想双方决出一个胜负。
真要弄出一个胜负来了,他们头上的主子就又只剩一个了,那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最早的时候,大宋一个区区的不入流的小官便能对他们一个堂堂的族长呼来喝去的这种羞辱,他们可不想再过。
但这样墙头草的生活,终是有一个结束的时候。
宋辽之间大局的变化,大宋朝廷终于完全下定了决心要解决西北问题的时候,横山党项人也必须要做出自己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