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冰岛崛起-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气候逐渐温暖,哈达尔派去各地的熬糖工也相继回来了,赫鲁特城的货物堆积如山,开始往港口的船舱搬运。

    因为马上就要远征了,巴肯斯城的黑石也带着积攒一年的皮毛等商品来到了赫鲁特城,同时还带来了200名白狼兵。

    这些白狼兵是哈达尔前年留给黑石管理文兰西部的精锐战士,黑石几年时间里也让十名辅助自己的白奴出身的维京人战士培养了几百名新的武士,完全按照军团式管理,所以他手里的武装已经足够,就把两百名白狼老兵带了回来,准备交给主人哈达尔统筹管理。

    哈达尔此时对于远征冰岛的军团已经训练整合完毕,也不准备把这两百名白狼兵带回去,就交给留守赫鲁特城的奥拉夫管理,同时在4月3号把北美大陆的四位总督也叫了回来,召开了一次交接会议。

    在会上哈达尔明确说了对冰岛的作战计划并确立奥拉夫为留守北美洲殖民地的第一负责人,在他们回归文兰之前,文兰所有事务由奥拉夫、卡特琳、海涅负责管理。

    不过哈达尔他们率领大军走后,文兰的力量就会变得十分薄弱,赫鲁特城只有一些私奴和两百多名白狼兵,哈达尔城、巴肯斯城武装力量也只是一些土著武士,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普利茅斯的五百白狼兵和易洛魁、休伦两地的六百多名民兵了。

    不过去年马萨诸塞海湾公司的灭亡和北美的混战让欧洲方面似乎暂停了对北美移民扩张的欲望,这样导致新法兰西、新英格兰、新尼德兰、弗尼吉亚等地的力量并没有得到加强。

    等到哈达尔率领大军离开后,靠着库存的一些火枪以及各地的一千多名武装和随时能组织起来的一两千奴隶武装,文兰还是在北美洲拥有压倒性的实力。

    在会议上哈达尔宣布了奥拉夫全体统帅的位置后,所有参会的总督和维京雷当家庭的管理人员都纷纷表示拥护哈达尔将军的安排,一定紧密团结在奥拉夫少爷的身边,在奥拉夫少爷的最正确领导下做好份内的工作。

    奥拉夫虽然有些遗憾自己不能去冰岛,但是对于能砸父亲离开后掌握文兰等殖民地,心中其实是高兴的。

    乌拉夫则很不高兴,但是他又想到了自己跟随父亲打下冰岛后,未来冰岛拥有的大量人口加入维京雷当,自己身为远征军的主要统帅之一,还担任维京雷当的高层,以后一冰岛人为核心的人口资源会被自己第一时间接收不少,相对而言统治北美和冰岛的基础也就被自己掌握一部分了,奥拉夫以后就没有自己的实力强大了。

    想到了跟随父亲打冰岛的巨大好处,乌拉夫也就忍下来心中的不痛快,很自然的和弟弟奥拉夫拥抱祝福。

    奥拉夫很清楚自己哥哥心中可能不愉快,但是兄弟两个都想继承父亲的位置,未来矛盾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因此他也知道也许大战以后,下次见面兄弟两个的关系就会有所变化了。

    想到手足未来会相争,奥拉夫很珍惜的紧紧抱住远比自己高大健壮的哥哥,沉声说道:“一路保重!一定保护好自己!保护好爸爸!”

    乌拉夫似乎也红了眼圈,清清嗓子用手拍了拍奥拉夫的右肩,说道:“你也要照顾好妈妈和弟弟妹妹!”

    会议结束后,哈达尔和胡迪克、凯迪尔、霍斯库尔德、尼兰胡、瓦力图等人一起带着家人和托姆以及他的母亲等去了城北的阿瓦隆森林,找到了约特的墓地。

    紧接着土著奴隶挥舞铁锹挖掘墓地,最终把约特的棺材抬出来。

    因为约特希望埋葬在冰岛的白榛树林赫鲁特村家乡,所以在出征的时候哈达尔就要带着约特的棺材。

    在之前下葬的时候,哈达尔就已经命令专人对约特的遗体进行腌制风干等处理,为的就是第二年带回冰岛。

    在德古拉杜卡奥两位牧师祷告半天后,仪式完成,然后约特的棺材被再次加固后抬回了约特的家中,只要等到几天后启程离开的时候一同抬上船就可以了。

    在掘出约特棺材后,奴隶们就开始源源不断的往港口停放的那些已经被造船工们保养一新的武装商船搬运军火物资等。

    这次出征要动用四千五百多名士兵和几百名水手,合计人口近五千人,所以哈达尔准备出动三十三艘武装商船。

    原本三十二艘船在携带足够的物资储备后就能载得了五千人,但是考虑到种种原因,从稳妥出发,哈达尔还是多准备了一艘船,然后预计给赫鲁特城和奥拉夫留下两艘武装商船和三艘普通船,按照以往的经验推断,五艘船已经足够文兰、大陆和格陵兰岛的任何需求了。

    4月5日,奥拉夫把自己小团体的所有少年召集到家中,同时让白奴厨师和私奴厨师制作了丰盛的菜肴甜点,亲自为马上就要跟随父辈们回归冰岛的小弟们送行。

    现在维京少年们出身无可挑剔,只需要再能立一些军功,在军队中得到锻炼,从军队中脱离出来就会得到重用。

    这些少年对自己的命运也是怀着极大的期盼,同时更想通过战斗让自己提升地位,掌握权力。

    奥拉夫对自己的亲密伙伴全力支持,在酒宴结束后,以私人的身份送给了十几个维京少年和三十多个白奴少年每人一把燧发手铳。

    这种短一些轻一些的燧发枪价格反而比一般燧发枪贵一些,欧洲军团中只有骑兵才会装备这些枪支,不过贵族卫兵有的也配备一些。

    去年海格在阿姆斯特丹也只买了两百多把,骑兵装备了一部分,剩余的就被哈达尔赏赐给了几位首领。

    奥拉夫因为哈达尔率军远征易洛魁人时工作突出,担任赫鲁特城临时城主把一切事物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哈达尔也赏给了奥拉夫五十把燧发手铳。

    现在奥拉夫拿出来送给了自己的心腹们,喝了酒的少年们更是显露的真性情,感动的抱住奥拉夫就不撒手,好几个眼窝浅的已经痛哭了起来。

    已经担任了维京远征军哈达尔军团小队长的托姆握紧了奥拉夫的手掌,沉声说道:“奥拉夫,我会想你的!”

    其他少年也瞬间七嘴八舌的表起了忠心……

    ……

 第162章 奥拉夫监国的日常

    1631年4月8日,一切都准备好后,哈达尔率领大军在赫鲁特城集合,然后辞别送行的亲人,一路急行军到了赫鲁特港就登船离开了。

    哈达尔的离开标志着奥拉夫太子监国的时期开始了!

    站在港口望着船队远航消失后,奥拉夫和海涅就回议事厅商定了今年赫鲁特城和哈达尔城、巴肯斯城等地的春耕。

    “经过两年的种植,契约白奴和奴隶们都熟练了,赫鲁特城和哈达尔城土豆红薯玉米黑麦等粮食种植只要安排下去就问题不大,好像有些维京家庭前天都开始种红薯了。”

    海涅表现的很轻松,然后说道:“不过哈达尔堡的私奴还是要调动起来,在半岛上继续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吃的东西再多也不嫌多。”

    奥拉夫点点头,说道:“这话没错。关于文兰春种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你要做什么?”海涅眉头一挑,问道。

    “我去年买的纺织机都快放生锈了,所以我准备亲自去易洛魁区种棉花。”

    奥拉夫笑着说道:“如果今年易洛魁平原的棉花能够培育成为,以后我们就能自己纺织棉布了!”

    海涅显然也是知道奥拉夫的计划,他点点头,说道:“那好。你计划什么时候去?”

    奥拉夫知道种植需要赶节气,虽然北美洲的气候与大明有些差别,但是无非是和关外相似,现在再不种就耽误了。

    棉花发源于中南美洲和南欧、中亚等地,最原始的品种是一个南方作物,不过由于棉花的生长周期短,北方也可以温室培育棉种,然后春季种植,秋季采摘。

    奥拉夫知道未来新疆和中亚国家成为了世界棉花生产的主力之一,所以对于纬度和新疆南部差不多,气候也接近的易洛魁平原是否适宜棉花种植,奥拉夫他十分有信心。

    奥拉夫关于易洛魁平原的棉花培育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今年不求高产,只要求成活成材,然后拥有足够多的种子和经验明年春天大量种植。

    “我马上动身,赫鲁特城就交给你了!”

    奥拉夫现在只想着尽快把棉花培育出来,私人考虑自己能穿上棉布衣服,盖上松软舒服的棉被,大局考虑那就是让文兰拥有一个强大的纺织工业原料基地,现在棉布纺织在整个西方都是最原始的阶段。

    文兰只要有了棉花就能纺织棉布,然后在带到欧洲倾销,市场前景无比广阔,在奥拉夫心中未来比起丝绸生意也不遑多让!

    “有需要就派人传口信或者送信。”

    海涅一直以来都对奥拉夫全心全意的支持和帮助,似乎奥拉夫的神奇之处让他潜意识里已经确定了奥拉夫就是一个比肩凯撒的未来的伟大领袖。

    点点头海涅起身说道:“我去安排人给你准备物资,再挑选一些熟练农活的老手。”

    奥拉夫冲着表姐夫和好朋友笑了笑,说:“不用太多,三四十人就够,我还要带一些私奴。还有,谢谢你了,海涅!”

    海涅眉头一挑,点点头就离开了,他的面容上没有任何的变化,可是脚步却似乎越发的轻健。

    等到海涅离开后奥拉夫哼着小曲走到床前推开木窗,看着外面冷清的城市街道,喃喃低语:“没想到来到原始社会的北美反而过上了创业者的生活,也许我就要运用对未来信息的了解和身边资源的运用,来改变世界,来创造我的历史!

    只可惜我的年纪太小了!冰岛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一切顺利有冰岛人口资源的底蕴加持,我们的力量就会增强好几倍了!上帝保佑!父亲要一切顺利啊!”

    说话的奥拉夫腰杆笔挺,肩膀宽大的遮挡住了窗外的寒风和阳光,如果只从他的外貌和身材上判断,只会让人当成二十多岁的青年汉子,而不是个不到15岁的少年。

    4月9日,奥拉夫在和母亲、婶娘、弟妹等家人吃了一顿早餐后,就带着三十多个私奴和四十个精通农活的契约白奴,坐船离开赫鲁特港,顺着圣劳伦斯河向西去了魁北克城。

    有着去年的经历和诸多变化的现实打击,尚普兰和梯也尔两位此时已经变得十分低调安分,他们隆重的接待了奥拉夫,并询问着哈达尔以及赫鲁特城的情况。

    文兰组织维京远征军团回欧洲的消息并没有泄露,更不打算泄露,所以奥拉夫只是笑着敷衍道:“现在的季节正是耕种的时候,文兰一直忙了半个月了,我这次来也是准备在易洛魁区种一些粮食……”

    按照之前文兰和新法兰西签订的“魁北克盟约”要求,易洛魁平原北部以及拉布拉多地区新法兰西是拥有一半的土地和权益的,不过尚普兰看奥拉夫没有出让丝毫利益的意思,也就识趣不提这一茬。

    打着哈哈,尚普兰苦笑道:“是啊!我们魁北克的人就是太少了,到现在圣劳伦斯河两岸也没开垦出多少土地,种的麦子也产量不高,听说文兰的农民都是种植高手,能不能请奥拉夫先生派一些农业老手指导一下我们?”

    尚普兰的请求并不过分,按照双方的盟友关系也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