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别是现在大明的税赋,取消了连带制,比如原来同一个保甲的百姓,你的邻居如果没交够税赋,同保甲的得先帮着补齐。
  但现在朱以海并不搞这套,个人交个人的,依法纳足个人的税就行,其它人欠税跟你无关。
  “有一点要注意,每逢灾荒之时,官府救济不及,民间总会有一些不义之人,会趁机欺压百姓,放高利贷,甚至以极低价格迫百姓卖地,甚至卖儿卖儿卖女,卖妻,
  官府得发挥作用,不仅要救济饥民,也得监督这些情况,要打击高利贷,更得打击这种卖儿卖女的情况,谁敢顶风做案,就直接抄了他家,用他的钱粮来救济百姓。”
  “更禁止趁灾荒迫百姓投献为奴等情况,也不准用高租招佃欺压百姓。”
  “划一条红线,规定民间借贷利息最高多少,规定佃租最高多少,超过的严厉打击。”
  饭团探书
  “还有一个关键,所有救灾赈济的钱粮,必须全部用于百姓,绝不允许有半点的贪污克扣,这是红线,绝不容践踏,谁碰谁死!”朱以海厉声强调。
  在这种乱世,官府若是不作为,那么有些奸人就什么无底线的事情都干的出来,而这种烂事,往往又会导致社会阶层矛盾的加剧,引发更大的动荡。
  “朕给你想办法调粮来,你想办法安民赈济恢复生产,复耕补种,甚至是捕鱼打猎,挖矿晒盐等等,得让百姓安定下来,得让他们起码能够果腹充饥,不能让他们再饥饿的游荡在外了。”
  黄宗羲有些担忧。
  “能有这么多粮赈济吗?”
  “想办法吧,先活命,哪怕是有口粥先吊着命也好,大家共渡难关。”
  “陛下,鞑虏肯定不会坐视我大明占据登莱,清军若大举来攻,陛下又有何对策?”
  “无外乎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而已,”朱以海望着田野,“其实孤还真不怕他们来夺登莱,在这里,我们有水海之利,有舰炮之威,临海守城,水陆相连,鞑子若来,主动在我,优势在我!”
  鞑子若集中兵马来攻登莱,则徐淮庐凤必然空虚,若是从辽东北直南下,则耿仲明可在辽东大搞破坏。
  就算耿仲明信不过,朱以海也还可以分一支兵渡过渤海海峡去打旅顺。
  “朕长读孙子兵法,孙子通篇都在讲一个势字,朕揣摩许久,悟通其道,左右就是一句话,建立绝对优势,然后能胜。如果不能建立全局绝对优势,那就建立局部绝对优势,战争就是如此,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建立起绝对优势,然后就能赢了。”
  当今整体形势上来说,大明经历了两京沦亡,原上层组织完全崩溃,朱以海重新组织恢复,现在稳定半壁江山,但势头上仍弱鞑子一头。
  这种情况下,就得想办法建立局部优势打鞑子。
  鞑子在西线有绝对优势,那么朱以海就到东线来建立绝对优势。
  战争就跟下棋一样,就算你车再猛,可通过调动,小卒子一样可以吃车马炮。
  必须掌握战争主动权,建立起绝对优势,不能没有半点胜算就去硬打,更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被动打仗,那是取败之道。
  朱以海在登莱屯兵五万,之前五万人突袭孔有德登州五百兵,百倍的优势,再加上朝鲜船的掩护,所以能轻松夺取。
  然后再以数万大军围莱州耿仲明一万,仍是数倍的绝对优势,再加上招降,再下一城。
  如今五万军全据登莱,还刚袭破了铁门关和海州,占据形胜优势。
  清军来攻,也只能从淮南和北直抽调兵马,但从淮南抽兵,则淮南一线兵力锐减,御营的中路、左路军将建立绝对优势。
  朱以海不仅据有登莱,而且在海州、铁门关各有一支偏师,可为奇兵。
  铁门关的这支奇兵,能够顺大清河直奔济南,威胁这个山东首府,海州的这支兵马,也能够威胁淮安、徐州。
  “各地饥民中的各类工匠,都挑出来,先送往长岛,然后或送去后方的舟山、玉环等地,或送去江浙,这些工匠都是人才,不能当成普通农夫屯田,太浪费了,得优待他们。”
  “饥民里的读书人,也要优待,量才使用。”
  黄宗羲应声点头,皇帝这次看来是要决心打一场登莱保卫战,这是之前明军不曾打过的仗,以前都是以游击运动为主,如上次北伐,虽打到昌平,攻占徐州淮安等地,但也很快主动撤离,并没有守。
  可现在,皇帝却要守登莱。
  “朕守登莱,实则图徐淮庐凤也。”


第460章 砍而不伐
  “凭山依河,战守之冲,山东绝不容有失!”
  殿外雷雨交加,殿内王公大臣齐聚,共议国政。
  徐淮狼烟起时,北京闻报便已经在商议对策,结果迟迟拿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这边还在那里争吵,有人提议干脆请天子御驾亲征,北京八旗精锐南下。有人则提议不妨先把淮南舍弃,交由汉将,清军退驻济南登州一带。
  争的不可开交之时,数道败讯接连而至。
  孔有德失登州,自焚而亡。
  耿仲明再失莱州,弃城出海逃回辽东。
  两军一万精锐,只剩下三千。
  明军势头之猛,攻势之快,打了北京清廷一个措手不及。
  有人说这是假消息。
  可紧接着明军再破济南府的铁门关,夺取了大清河入海口的重要码头,接着又报明军夺海州……
  连博洛的急报都抵京,这下所有人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再次紧急召开王大臣会议。
  连圣母皇太后都带着年幼的天子出席,在京的王公大臣全都到场。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一直咳嗽着,据说他前几天听闻败讯后急到吐血昏倒。
  明清两军,如今在江淮一带对峙。
  江淮以北,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在这片平原的东部,分布着一片低山丘陵地带,便是山东鲁中南低山丘陵,由泰山、鲁山、沂山、蒙山组成。
  黄河从其南侧东流入海,泗水从这片低山丘陵的西侧南流入海。
  北面有大清河东入大海。
  在这片低山丘陵的周边,北有河北; 西有河南; 南有淮南,全是大平原; 唯有这块丘陵山地,依山靠海背靠山陵,成为突出的险地。
  更连通南北。
  大殿中摆着一副精美的沙盘。
  多尔衮顾不得身体不适,忍着咳血指着沙盘上的济南,“朱以海自海上奔袭登州,再夺莱州,如今又夺铁门关,意图十分明显,下一步必然是要攻济南。”
  “山东战守之冲,而济南更是重中之重。”
  “南不得济南,则无以问河济。北不得济南,则不敢窥淮泗。西不得济南,则无从得志于临淄,东不得济南,则无争衡于阿鄄。
  是故山东有难,济南为战守之冲。
  从先秦到明朝,济南一直都是整个山东里最关键的一地。
  虽然在中原一统安定的时候,济南甚至整个山东地位下降,但是在动荡时期; 尤其是南北对峙的时候,山东和济南却成为必争之地。
  一众议政大臣看着沙盘,也都陷入沉默之中。
  朱以海突袭登州,堪称神来一笔。
  因为博洛驻于徐州,谭泰驻于淮安,正常情况下,明军得先突破这道徐淮防线才能北上,然后有四条通道北上。
  比如由海州经沿海至胶州的琅琊通道,就是沿海岸而行。
  再比如沂水和沭水二河冲积形成的河谷低地通道,沂州到青州,便是连接鲁北齐地与徐泗之间的重要通道,其间的穆陵关,向来兵家必争。
  还有两条通道,一条是经兖州向东北,经莱芜,汶水河谷,进入齐地。
  最后一条通道是北面在济水和泰山之间的那片一二十里宽的河岸平原,联接鲁地和齐地。
  这四条通道中,最北面的这条自然是最平坦宽阔的,但有徐兖在前面挡着,朱以海根本过不来,去年秋冬他倒是一路打到了昌平,可以沿大青河东进济南,但他那次也只到了昌平就退了。
  所以在之前清廷的部署中,重点还是守庐、凤、淮、徐这一线。
  不过因为海上水师的弱点,所以又调孔有德、耿仲明移镇登莱半岛,防止明军海上绕后。
  同时,还下了迁海令,把淮河以北的海、莱、登等府的沿海三五十里百姓内迁。
  尤其是海州一带,更是计划彻底让明军无法在海州湾补给,也让他们无法经琅琊通道进入登莱半岛。
  可千防万防,谁也防不住朱以海能够这么迅速的歼灭孔耿的一万人马啊。
  特别是明军居然是在登州外海劫获了朝鲜运粮船,然后以此诈入登州港。
  济尔哈朗、代善两摄政叔王也都沉吟不语。
  “大运河就在济南的监视之下,如今湖广、江淮税赋漕粮盐税皆失,朝廷依赖河南山东之粮北上,又仰运河输送粮草至前线,若是济南再失,则大清危矣!”多尔衮愤愤的敲打着桌案。
  博洛的兄弟,郡王岳东开口,“孔、耿二将丧师辱国,当治其罪!去年二人就已经严重渎职,朝廷不予追究,还加以安抚,可今年却成这样,请朝廷下令,剥夺孔有德官爵,将其满门抄斩!”
  “耿仲明逮捕问斩,全家发披甲人为奴!”
  孔有德兵败自焚于登州,耿仲明兵败弃莱州逃海上,现在都还没消息。
  若是可以,谁都想灭了这二王满门。
  可多尔衮眼下没有心思去追究二人之责,或者说他还在找耿仲明这三千人马,希望还能调他再上战场。
  “博洛上奏,要弃庐、凤、淮、海,退守徐州、颍州,对整个淮南坚壁清野,彻底毁弃。”
  对于博洛的这个打算,许多人反对。
  甚至有人认为,如今淮南刚刚收过小麦,正好解了饥荒缺粮的问题,怎么能主动放弃如此重要的军事要镇?
  还有人认为,朱以海就算绕到登莱,也不用怕,这反而是他自取死路。
  “派兵南下增援徐淮,守住海州,则切断了明军粮道后路,入山东的明军成孤军,我八旗围剿,可将其一战全歼,若如此,南明彻底灭亡。”辅政豫亲王多铎直言道。
  他的发言引得不少满州贵族的点头赞同。
  可多尔衮却摇头。
  “你们不想想朱以海是怎么到了的登莱?”
  山东按地理可大概分为四个版块,殿中的这个沙盘就已经呈现的很明显了。
  基本就是以泰山鲁山等为界,北面就是鲁北平原,也就是齐地,以济南、青州为中心,这块地最肥沃平坦,是山东的中心。
  然后是鲁地,也就是山东西部,也是平原地区,而且西面有黄河等诸多运输要道。
  再然后是西南的徐泗地区,这块地区也是交通要道,但比起齐地鲁地要差点。
  以往最偏远的是登莱半岛,尤其是在隋唐以前时,半岛仅就一个登州港因是港口,负责海上转运等有点发展,其它地方谈不上发展,也不重用。
  到了明朝时,因为辽东的原因,尤其是后期女真崛起后,明朝需要从登州联通辽东,甚至朝鲜,所以这里重要了起来,辽东行都司还设在登州。
  不过明清时的海上并不是很发达,所以也就不是很重视登莱半岛这块地方,一直属于山东的边缘地带。
  在以往朝代常规的作战中,特别是南北对峙的时代,围绕着山东的争夺,也一般都是围绕青州、济南争夺的,很少会去管登莱半岛。
  反正只要青齐拿下,登莱那也是顺手的事情。
  甚至就算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