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9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昕提前说好会捐款,他把蓝田县当成自己的地方。
  正如李易把大唐当成自己的地方一样,不指望天下百姓皆感恩,至少活得不那么悲愤。
  “好,朝廷再出一些,县衙门出,加上其他采矿业的商人。”王维放下心,做最坏的打算。
  他认为没问题,蓝田县修过房子和沟渠,需要多大的水再给冲一回?
  外面有百姓戴斗笠、穿蓑衣,用钩耙在水渠中捞草棍,捞出来装车推走。
  还有人光膀子只垫块布,套绳子推独轮车,车上装沙袋。
  拿铁锹的、扛镐头的衙门里的人纷纷出发,确保每一个地方不因人不尽力而缺漏。
  燕子在雨中穿梭找吃的,豆虫早早爬到豆叶的背面,随风雨飘摇。
  小孩子呆在学堂不准出来,学堂厨房提前做饭。
  临街房子挂在房檐下的草鞋被收进去,屋子里放上沙袋,米袋子、面袋子找高的地方堆。
  一家家的拿出来雨具和工具,准备随时去帮助别人或自救。
  衙门里负责灯火的人调试煤油灯,怕晚上哪里出事儿。
  村子中没有煤油灯,小灯笼外面重新糊油纸,把蜡烛扎牢固。
  面对可能出现的天灾,每一个人都在尽力,雨能早早停,最好了。
  不止蓝田县,整个京兆府在动着,所有官员在轮班,其他的抓紧时间休息。
  每次遇到此类天气皆如是,大家习惯,却从不懈怠。
  “钦天监说不知道,一个早霞,竟变得如此。”
  李隆基的嫡皇子去玩儿,他给包儿换尿布,小宝宝没有因为下雨而身体不适。
  武婕妤守在旁边,一脸幸福之色,自己的儿子也是儿子。
  李易没下手,包儿长得粉嫩粉嫩的,小胳膊小腿儿胖得一段一段的,跟莲藕般。
  大人胖成这样说是可能出现问题,婴儿叫正常。
  包儿睁眼睛看,嘴里发出叫寻常人听不懂的动静。
  护士们在仔细听,婴儿的声音最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去体会婴儿发声的感觉,以判断婴儿的需求和反馈。
  咯嘿诶呃嗯包儿现在就在吧嗒着嘴儿出声。
  “陛下,包儿左大腿根的地方你给挠挠,轻点。”一个护士观察、倾听。
  李隆基伸手去挠挠,包儿表情舒展,身体一涌一涌的,眼珠子转。
  “陛下,再往旁边挠挠。”护士又出声。
  “嗯嗯嗯”包儿努力要配合着动,痒痒,挠着舒服。
  李隆基明白,挨个地方试,有时试着试着宝宝就咯咯笑。
  不长时间,包儿闭上眼睛睡觉了。
  “医之一道,博大精深,涵盖天下,难解其邃。”
  李隆基和有成就感,给儿子挠一挠,居然挠睡了。
  李家庄子的孩子从来不长时间哭闹,总能找到孩子难受的地方。
  大的孩子哭闹是另一种情况,额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哭闹,通常会被打。
  都是玩具,而且一样,别的孩子拿着,这个孩子非要抢。
  打几次就知道自己的地位了,你是为了玩具?不,你是想压制别人。
  不用使劲打,大人反馈给孩子一个规则,这等事情不能妥协,妥协一次,孩子就会变本加厉。
  李隆基对此都懂,以前不明白。
  “争皇权有时亦如是啊。”李隆基突然感慨一句。
  “陛下,包儿不争。”武婕妤赶紧帮儿子表态。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习惯长存志永照
  “挡上,挡上,昨晚挑灯画的,未干透,莫叫雨水冲了。”
  “这些鞋,都擦,中午我跟你吃火锅好不好?”
  “便宜卖了啊,便宜卖,给两钱,一条肉全拿走,骨头不行,骨头我捐了,熬免费汤。”
  “把饭菜装上,昨天给的钱,别说下雨,下刀子顶盾也给我送去。”
  长安城里热闹着,书法绘画大赛,被选上进行下一轮的人,允许在墙上绘画、作诗。
  画需要在纸上先画出来,别人家的墙,画得不好,人家不同意,诗更是如此。
  画完,下雨的时候给遮挡,油漆所画,怕不干。
  擦鞋的孩子被其他孩子邀请回家里擦,家里的很多皮鞋都擦过包好,又翻出来再擦,其实蹭一蹭,主要为了聊天。
  卖菜的人喊着打折优惠,降价处理,要不然也降价,昨天晚上没卖掉的,放在冰上面镇,一早价钱低,不够新鲜。
  如果还卖不出去,就得送到熟食铺子,一般送李家庄子的,做成熏肉、香肠,还能多卖两天。
  青菜保存不到明天,看样子雨短时间内停不了,贱了卖。
  实在卖不动,还是送到李家庄子的铺子,铺子拿回去给庄户、西南蛮俘虏吃。
  餐馆等地方,有昨天晚上订餐的,有早上来的,钱交了,必须送。
  有轨马车上搭棚子,赶车的人继续跑,马其实不怕雨,怕热。
  只要料给足了,马匹顶着雨跑无所谓。
  换成艳阳天,马跑一趟必须休息,用水冲刷降温,再跑久,只能放血。
  像李易所在的时候,夏天让马不停地载人拉车,马倒了,根本不懂得放血。
  因炎热和疲劳倒地的马,及时放血能活。
  可惜用马赚钱的人,一不懂得心疼马,二不知晓紧急情况处理,让他放血他会放吗?
  跑有轨车的车夫,他们懂,时刻观察马的状态,一看情况不对,卸车放一边,拉着马进行处置。
  擦身体,用刷子按摩,喂青菜、熟豆饼……
  收拾利索,牵马到干草堆的马厩,马会侧躺着休息。
  再给几个生鸡蛋和一把胡椒粒就更好了,马会用脑袋蹭车夫。
  ……
  “李郎,要不要增加棚子数量?”灞水之上,游艇缓缓前进。
  羽林飞骑光膀子站在甲板上向停靠在岸边的渔船扔东西,发射器扔,李易兑换的。
  多少重量、什么密度、体积几许、风速风向,有计算。
  扔的东西是熏鸡,一只只熏鸡早准备妥当,就为了路上给别人。
  李东主出行一次,凡沿途所见百姓,皆应受惠。
  孵化出来的鸡,小公鸡,养半年就吃,制作熏鸡最合适。
  一只只油纸包的鸡扔到岸上,停船的人知道啥意思。
  过去捡起来,能吃了,雨幕中寒冷,吃东西补充热量,心更温暖。
  永穆公主在最上层,透过窗户看岸边的棚子,发现人多拥挤,有人只能在棚子外面穿雨具蹲着喝热汤。
  “今天特殊情况,游艇速度慢,他们提前知道消息过来看,棚子建大点倒是可以,但并非因此。”
  李易追寻本质,平时没有这么多人,全是看游艇的。
  喝口热汤,不会出现人体热量流失而死亡的情况。
  汤里有油水、有盐,即便冬天这么喝,想被冻死也难。
  小兰在旁配合着问:“因为啥呢?”
  “因为需求增加、运输增加、临时仓储。”
  李易看其他地方,那个人蹲着喝汤,看这里。
  李易不同情对方,对方手上除了汤,还有卤羊蹄,你是穷?看热闹就看吧!
  “前面,前面是运粮队不?也停着。车上罩苫布,看苫布凹凸的样子,是麻袋,没绷紧。”
  小兰又拿望远镜看更远的地方,前面一个棚子旁停有许多车。
  “麦子,今年的籼稻还不到时候,只有去年的冬小麦,收割后连着壳运输。
  司农寺那边新杂交的作物还得等一年,到时候除了籼稻,其他的产量都增加。
  等工业和商业体系上来,农业从业者,要进行补贴了。”
  李易从车上捆绑的方式和现在能够出产的东西来分析,就像田地没种东西之前,通过垄沟等因素,便能判断出百姓要种什么一样。
  种水稻和麦子,显然不可以起深垄,种茄子、黄瓜、豇豆什么的,地旁边要对方打架子的东西。
  种西瓜、香瓜,地势要高过其他蔬菜,不然下雨积水多,一泡就废。
  “李郎,听人说,籼稻种子和司农寺又不是免费给人提供粮食,故不应该感恩,买粮的钱是自己赚的。”
  永穆公主突然说起来她听到的情况。
  “没错,买粮的钱是自己赚的,但价格却不是自己控制的。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粮食产量高,价格低。
  要是无粮可卖,你多少钱来买?当大唐储备粮因产量减少而无储,你拿着金银也得饿死。
  司农寺研究杂交品种不能给你免费的粮,却给你粮价的降低和让你吃饱饭的可能。
  我不能给别人免费提供短曲犁和脱壳机,我只能让别人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获得更多的收入。
  所以百姓给我立长生牌位,愿意送我鱼和田螺吃。”
  李易不否认粮食是别人自己赚钱买的事实,他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
  “到转弯的地方了,调整角度,这么近,扔过去,我来。”
  外面甲板上,光膀子淋雨的郭子仪指挥发射车,到转向的地方了,发现设备不好调整,需要大仰角,然后往下掉。
  他估算下距离,三十多米,那还用啥设备?
  他抓起只油脂包裹好的烤鸡,估算下,一轮胳膊,嗖~~烤鸡穿过雨幕,嘭地落到别人小船的里面。
  “好,好~~”一群人鼓掌,牛逼,果然是武举异等的存在,太准了。
  船上的人还想上岸去捡,被吓一跳,他看着这边,伸出双手,竖大拇指。
  “丢手雷满分的上。”郭子仪打个样儿,命令。
  “是!”好几十个人同时上前一步,他们抛手榴弹是又远又准。
  下雨并不影响他们的发挥,谁规定下雨不打仗的?
  转弯处的船多,此地鱼好捕。
  他们就看到一个个油纸包飞过来,有的扔远了点,到岸上,有的正好进船里,还有的掉水中。
  掉水中的也不怕,他们有长竿抄网,伸一下就行。
  “作,使劲作,要是有一只鸡没被捞到,回头我就单独带他玩儿。”
  李易看着哭笑不得,那是肉啊。


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悠闲路途紧急况
  或许是因为李易善意的警告,也可能是雨中羽林飞骑超常的发挥,没有一只鸡随水流走。
  当然,这里面包含了架长竿子兜网人的技术水平,他们也知道那是一整只鸡,都有人准备跳下去捞了。
  羽林飞骑的好投手们像上战场一样,越紧张越超常发挥。
  岸边传来一阵阵喝彩声,百姓们开心,羽林飞骑太准了,战场上扔石头砸敌人都行。
  “这孩子,说睡就睡,午饭都不吃了。”
  豆卢贵妃看着呼呼大睡的孙子,小声跟李旦说。
  她对其他的孙子不是太满意,争啊,从小就争,互相算计。
  见过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拿捏着腔调与人说话的吗?那些孙子就干过。
  眼前的不然,总是懂得关心别人。
  跟他说蕃邦事情的时候,本以为他不懂,结果他眼中却带着一丝寒意。
  怎么看都是另一个更小的李易,李易同样关心人,一副很好欺负的样子。
  “他为了晚上玩耍,睡之前吃了个大麻花。按照游艇的速度,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到,他正好起来。”
  李旦一脸慈祥,小孙子懂得自我调整,厉害着呢。
  “我这里差不多了,有个孩子,不晓得能不能出问题,最好是女儿。”豆卢贵妃纠结。
  她是个女人,还是大唐的女人,想生个孩子。
  “有小易在,不操那个心,我得锻炼身体了。”
  李旦说着去健身室,他不服老。
  “看看你爷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