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8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课题结束了,没钱,人家都是国家在研究,自己算个屁?
  研究不了那个,他分析孩子的状态,这个简单,心理学和生物学都有。
  包儿被推走,在远处的玻璃下遮挡住脸晒太阳,放外面不行,昨天半夜雨才停,今天冷。
  室内温度合适,包儿露着,躺在婴儿摇篮车中,睡得很香,嘴不时动一动。
  嘴动属于生理反应,他还喝奶呢。
  什么时候最舒服,对于小宝宝来说吃饭时最舒服,被母亲抱着也舒服,睡觉晒太阳,就有条件反射,嘴总动。
  “切黄瓜条,我蘸辣酱喝啤酒,晌午我只吃个半饱,饿了。”
  李隆基放松,摸摸肚子,想喝酒了。
  “再弄一把小葱,我也喝点,瘪子的花生还有没?”
  李易中午就吃半碗饭,他受上午给死囚进行手术的影响太多。
  他以前没作过此类手术,护士们没作过这个手术,以他为主心骨。
  他第一次在人身上操作,支架下成功的一刻,他肾上腺素飙升,自己可以作介入科的手术了。
  内分泌都失调了,胃酸分泌过多,反而更吃不下去东西。
  现在看看包儿那可爱的样子,晒晒太阳,他想喝酒放松放松。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午后时务寻良方
  “东主,花生被孩子们当零嘴儿吃了,你吃捞拌海参啊?”
  坐在门口打瞌睡的宋德揉揉眼睛说道。
  他有了自己的大院子,跟胡二娘子快成亲了,李易嫁妆、彩礼俱已准备妥当。
  三进的大院子、二层的小楼、缝纫机、两辆自行车、情侣手表。
  宋德现在从四品以下的官员不接待,没办法,东主弄了一个天策上将头衔,管事们地位升高。
  这可不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儿,天策上将可以自己开府,直接任命官员。
  什么太子中书舍人、御史中丞、给事中、国子学博士、万年县令、长安县令,归二管事负责。
  现在宋德还要代管一下,因为二管事旬信去黄河源头没回来呢。
  他此刻守门口,守李隆基、李易、永穆公主。
  “烤个鸡架,带点肉,别真给我吃骨头,多喷醋。”
  李易不想吃海参,磨牙最好的食物就是吃半天发现没吃到什么东西的那种。
  “我也想吃。”永穆公主见别人吃东西,馋!
  “我去烤。”李易起身。
  “易弟……”李隆基想拦,咱俩喝酒聊天,何须你亲自动手?
  李易出去了,找了四个大鸡架,先正常烤,炭火要碎,全敲成小块,升温快。
  鸡架放在铁丝的大夹子中,不穿签子,烤出来是完整的架。
  刷油,火冲,不能烤煳了,尤其是边角的位置,那里薄,最容易失去水分。
  等烤到七分熟,分别处理,两个继续刷油,炭扒拉开一些,不要那么大的火。
  另外两个用刷子往上面压白糖,白糖倒在鸡架上,刷子把融化了的糖稀慢慢刷。
  刷完一面换另一面,一个鸡架能压进去二两白糖,再喷醋,放一点点孜然和盐,熟了。
  正常烤的使劲喷醋、辣椒面、孜然、盐,不刷辣酱。
  李易端四个鸡架回来,李隆基菜没吃、酒未动,等他。
  永穆公主招呼宫女太监们过来吃,一人能吃几口,鸡大架就大,肉留得多。
  四个鸡架,一样分出去一个,李易跟李隆基吃一个。
  永穆公主、小兰、小丫头吃一个。
  李易先喝口啤酒,打个嗝,伸手从鸡架上往下撕,撕一小片,放在口中咬半口,放下,继续喝酒。
  李隆基跟着撕,等吃上,面露疑惑之色:“易弟,还是你烤的鸡架好吃,我上次吃,总觉得别扭。”
  “别人给你撕的鸡架?”李易问。
  “啊!”李隆基点头。
  “烤鸡架最忌讳别人撕,自己撕的时候,知道自己想吃什么,感觉肉多,别人撕好的,吃不到肉。”
  李易说出他为什么不撕好了拿过来的原因。
  李隆基微微一愣:“确实,又是为何?”
  “吃的人以吃为主,为了吃到自己想吃的地方,会把骨头掰断。
  撕的人自己不吃,怎么方便怎么撕,从肉的地方撕。
  叫撕的人自己吃,他们撕开的位置则不一样。
  任何一个行业皆有出类拔萃的人,天赋属于一方面,后天的培养亦重要。
  地方官治理所辖,务必要把身子沉下去,不作乱撕鸡架者。”
  李易说着把去了腺的鸡尖揪下来,放到永穆公主面前的盘子中。
  “正好咱俩一人一个。”永穆公主早惦记吃鸡屁股,可惜就一个,不好分。
  小兰嘴里嚼着食物点头,待咽下去:“鸡架好吃,应该教百姓做,百姓家中少钱,吃鸡架也香。”
  李隆基闻言,过来撕走一点,等吃完:“易弟,此法易学否?”
  “一个鸡架二两白糖。”李易直接给出答案,百姓学?
  “其实炖鸡架更香。”李隆基好无奈,有二两买糖的钱,何必吃鸡架,吃肉岂非更好?
  “棚子一直在炖,肉全剃干净,只留下一点鸡油,把骨头炖酥,吃完多晒太阳,还可补点钙。”
  李易透过窗户看外面,外面故意留的草地被修剪得整齐。
  逐渐向西的太阳让草的影子倾斜,一只蚂蚱蹦出来。
  一只半大的小鸡突然出现,张嘴叼住蚂蚱边吞咽边跑。
  后面有人追:回去回去,下次把脚给你绑上。
  “呵呵呵呵~~”李易看着笑出声。
  “今年放宽各地往来限制,恐有弃地逃户出现。”
  李隆基看着庄户抓鸡,想到大唐抓流民。
  “报纸上写过两年新种子亩产翻倍,谁还愿意扔下地跑出来?考验地方官行政能力的时刻到了。”
  李易了解限制人口流动的目的,运输能力若,物资调配困难。
  一个地方人少了,地不好种,去别的地方,那里的粮食又不够用。
  没有联网的身份证查询系统,又是计划经济,开介绍信很有必要。
  包括粮票,拿着市里的粮票出了市买不到东西,还有全省粮票和全国粮票。
  大唐不用粮票,出县要有县里的介绍去,出州得带着州里的证明。
  放宽了政策,许多逃户走小路,多关隘,跑到京兆府。
  不然京兆府的东西怎么涨价了?这还是李易帮忙解决就业的前提下出现的情况。
  李隆基闻弦歌而知雅意:“第二批庄子的学子欲派往地方?”
  “京兆府用不上他们了,浪费人才。到地方,有困难写信走快驿,我帮忙想办法。
  不过学业不可荒废,我出去时日过久,最近要忙。练手、回学习上的问题。”
  李易一直在给学子们讲物理、生物、化学、数学。
  文学上的不教,经济学和金融学却进入第二阶段。
  李隆基轻蹙下眉头:“他们一走,怕京兆府不稳。有他们坐镇各县,京兆府无忧。”
  “他们在地方上已经培养人手,官员无能者,过去呆着即可,真正办事的乃吏员和流外官。”
  李易对此想改变,又不能直接冲击大家考科举的热情。
  现在的科举有问题,看考试题目,明算、明法,实用性的东西,不如进士科。
  考进士可能会当宰相,里面的时务策重要。
  “三哥,科举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李易端起杯不喝酒,眉心皱成个川字。
  “嗯?”李隆基撕鸡架的手停下。
  “报纸上少一个板块,大唐政策争议板块,叫评论吧。欲使学子多思考时务策,必有争论方可行。回头我加上。”
  李易说自己的问题,大家要在报纸上玩唇枪舌战才是正理。


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天枢重建当国重
  李隆基啃着鸡架,心中在盘算,从他掌握的情报得知,百姓们喜欢看报纸上的国事。
  所接触到的内容,全由李家庄子写。
  地方上的油墨蜡纸印刷,摘抄部分李家庄子报纸的重要内容,其余以各地情况为主。
  “易弟,是大臣对朝堂的不同看法?”
  李隆基愁,大臣要在报纸上打起来,还能好好工作了吗?
  尚书说这么做对,侍郎说那样才合理,郎中给出第三种说法。
  尚书生气,把侍郎与郎中全收拾了咋办?
  李易笑着摆摆手:“三哥多虑了,是儒家、法家、墨子、道家、公羊等等学派就一件事情阐述观点。”
  “哦~~!”李隆基颔首,明白了:“原来是对儒家动手。”
  “不是,我不承认,我也抄儒家的书,还有注释。
  儒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一边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一边又学习其他教派的理论,化为己用。
  若不去限制,儒教必然左右朝堂,干扰甚大。
  教无对错,在于利用教义谋私利之人。
  隋后咱大唐崇道、崇佛,几经变幻,正是为对抗儒教势大,却终不可得。”
  李易知道儒教想干啥,由于秦朝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气候形成。
  属于两极化,左倾右倾的问题,秦以法治国,太重于法。
  其实就是法律不够完善,刑法过重,通常不顾因由,只论结果。
  等秦始皇挂了,儒家反弹。
  想要篡权的人利用这点来为其自身服务,之后大家看到好处了,都用儒教的一套。
  每到关键时刻,尤其是一个政权衰落和新政权兴起的时候,儒教保证在里面搞事儿。
  即便李易那时抗战与建国,儒教都不放弃机会,结果遇到了伟大的东方红,全扫荡,啥教?要信最优越的党。
  李易承认,这个党优越。越是艰难的时刻,党的重要性越突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李易现在就要干同样的事情,树立大唐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
  百姓最大的信仰应该也必须是体现中华文明的政权,如此才有凝聚力,使百姓不被他人以别教之名义利用。
  “你安排吧!”李隆基还想使劲琢磨。
  他突然余光扫到在那里吃鸡屁股吃得开心的大女儿,发现自己用不着废心思。
  他就没见过哪个稍微有点本事的男人会给媳妇儿亲自做菜的,感觉李易面对自己的圆圆时挺没骨气的。
  然!要说自己这个易弟软弱吧,他杀人从来不眨眼。
  平时一副笑眯眯和善的样子,收拾起人才阴损呢。
  “二两糖啊,吃完能变胖不?太胖了对身体不好,容易生病。”李隆基又担心起女儿的健康问题。
  “不能!”永穆公主声音模糊,嘴没闲着,吃呢,好吃!
  “三哥,过些日子咱们建一个新的天枢,不以万国为臣,只作华夏中兴。
  凌烟阁再好,也只是对少部分人的抬举,天枢虽高却存亡唐之念,毁就毁了。
  咱技术好,自己造一个高高的,顺便把烈士陵园放在旁边,再立个大唐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附近放工匠等杰出人的事迹和姓名,让百姓知道咱大唐重视什么。”
  李易想到给好的工匠额外待遇,又发现还缺不少东西。
  天枢给放倒,没毛病,绝对不能留一个黜唐颂周的建筑,把后宫的女人高高举起来,那些女人就使劲想办法杀皇帝。
  封建时代和选举的皿煮时代不一样,倭国现在的头头就是女的,之后一样不行。
  放倒一个,自然得建个新的,感受万国来朝的荣誉,维护这个地位。
  李隆基坐直:“建一个?”
  “我觉得行,又不差钱儿。”李易从经济上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