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8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着想着,她突然笑了:“李郎,以后每天你给我作首诗呗!你这么厉害。”
  “那得喝水,喝得水越多,坐得片越大,坐完了之后再阳光下一晒,跟地图似的,沰儿小时候就总坐。”
  李易才不上当呢,天天写诗多累呀。
  “不跟你好啦!”永穆公主听懂了,尿床就说尿床,什么就坐湿。
  “嘿嘿嘿……”女娃娃看看两个人,突然笑起来,莫名其妙的开心。
  “走了,回去吃红烧肉。”李易换好衣服,抱起女娃娃向船舱里走。
  女娃娃舔一下波板糖:“红烧肉!嗯!”
  船只开始航行,不捞了,够用即可。
  发行货币的抵押品再重要,难道还能重要过基础农业?
  回去就得种了,再大棚的干预下,快速出种子,然后推广,叫大唐百姓吃饱饭。
  不然即便有一万吨黄金提供基础发行货币,百姓还是饿肚子。
  “其实红烧肉炖芸豆和土豆才好吃呢,多留点汤泡饭……”
  “李郎,你再说,红烧肉都不香了。”
  永穆公主吃过李易说的菜,就吃了三顿,离开那个地方吃不到了。
  “我使劲追肥,努力把种子培育出来,玻璃大棚,为了正义。”李易挥舞下拳头。
  “好吃就是正义。”小兰跟着挥舞。
  “不是说可爱才正义嘛!”李易持不同见解。
  “好吃保证可爱。”小兰强调。
  “回去先把菠萝种在陆州。”李易换个话题。
  ……
  “兑换券要是可以多多发行就好喽!栗子鸡好吃,小易能把栗子一直保存到现在,怎么就不想着多弄抵押品?”
  回航的蒸汽机船上,毕构在吃栗子鸡,自然是红烧了,跟红烧肉差不多。
  李家庄子的厨师,拿冰糖炒糖色。
  毕构一边吃着一边抨击李易,趁李易不在,赶紧多说几句。
  他其实想等李易回来给洗洗牙,总觉得有几颗牙刷不干净。
  以前没有洗牙这项业务的时候,他也不觉得如何。
  镶牙哪个地方能不得上李家庄子?镶嵌的都是烤瓷的牙,跟自己的牙差不多,不用拿死人的牙往上装。
  金牙、银牙的看着也不如正常颜色的牙,除非显摆自己有钱。
  自己一个宰辅,跟别人显摆有钱?
  “隆择,恶钱还多否?”李隆基不是闲的没事儿找大臣聊天。
  “兑换券一发行,铜钱京兆府及周围州府都不流通,何来恶钱?小易从根子上解决恶钱。”
  毕构态度郑重,不能开玩笑。
  他突然回忆,小易也从不与陛下开玩笑,小易只是说话随意,却总守着一条线。
  小易从不说女人和男人之间怎样的话题,更不言及士农工商贬低的话语。
  小易不多吹捧他人,也不总自嘲,跟他聊天还特别自在、随意。
  这个分寸是怎么把握的?越想越恐惧。
  “铜钱回收呢?”李隆基只抓重点。
  “兑换券发行量不增不减,以李家庄子收入为基础,朝廷通过税收运作,铜钱还可,李家庄子目前不主动去收,让利朝廷。”
  毕构把李易的事情抛掉,说正经事情。
  他实际上有点难过,小易始终在帮衬,整个朝廷玩不过小易。
  小易若非以朝廷为重心,朝廷感觉没存在感了。
  “陛下,有人提议,趁李易不在,收李家庄子为朝廷所有,整合羽林飞骑。”
  苏颋壮着胆子把这番话说完,同时一脸愁苦之色,表示:陛下,不是臣说的,臣没想过。
  “哈哈哈!”李隆基笑了:“出主意的人朕可以理解其一片好心,只是他不想一想,朕的易弟终究会回来。
  跟易弟如此的计谋,易弟回家知道后,还不得笑死?
  他去外面拿种子,为大唐百姓,朕在背后捅刀子,当他不可改朝换代?”
  李隆基笑着说,说出来的内容透着绝对的冷意。
  人家带着公主出去找种子,为了大唐,回头一看,庄子没了,羽林飞骑兵戈相向。
  易弟要是说:我数三个数,一、二……
  羽林飞骑扔不扔兵器?朕是不是应该下去了?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主动缴税数不同
  “臣回去就收拾,亡国之策不可倡。”苏颋其实就要一个权力,他要干世家。
  有世家的人透话儿,他自己动不了,必须看陛下的意思。
  能坐到宰辅位置的人,怎么可能傻傻地问出这样的话?
  他相信陛下和其他人都明白自己说的意思是啥,跟自己无关。
  “这边,在这边,看过来,我们是泉州晋江来的,看一眼,这边,在这边”
  对岸传来很多人的叫喊声,显得十分着急。
  “过去,王卿的家人还没到,郭卿的家人等一等。”李隆基听到声音,拿望远镜看看。
  这边是王维家的那个地方,远一点。
  近的是郭子仪家,郭子仪家里的人上次见到过李隆基和李易,那时单独安排院落接待。
  蒸汽机船靠过去,却不靠岸,隔着强弩打不到的地方停下。
  岸边有小船摇过来,三个人,一个船夫,一个穿刺史官服的人,还有一个应该是书童。
  大船上下先去人,搜身,之后装在笼子中吊上去,就一个人,穿刺史衣服的。
  “臣赵栋拜见陛下,大喜。”来人跪在地上,他不愿意站着鞠躬。
  李隆基没出声,他应该配合问喜从何来,对方才好接话,他不说,就看着。
  赵栋等了等,自己说:“臣恭喜陛下,泉州所治,晋江县有民出海归来,主动缴纳赋税八百缗。
  只一艘船,便教赋税如是,臣请陛下降恩,于泉州晋江所在,鼓励海外贸易,以增国资。”
  “哦?”李隆基动容了,居然有人跑出去赚了钱主动交税?
  旁边的高力士一皱眉头,转身从旁边宫女托盘上取了茶碗,把盖子打开放在旁边,连着托盘端过来,放在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看一眼,对赵栋颔首:“好啊,赵卿且去洗洗风尘。”
  “臣谢陛下。”赵栋高兴了,起身被宫女引着去洗澡、换衣服。
  “高力士。”李隆基看高力士。
  “臣早得到当地报纸部门传信,泉州晋江章氏子弟章瑞波主动缴税两千二百二十缗,说见到李东主”
  高力士把他拿到的情报哇啦哇啦说出来,章瑞波怎么遇到李易的,李易干啥了。
  之后章瑞波如何回来的,拿出多少钱走驿站,又去报纸发行的地方报备。
  李隆基还是颔首,笑了:“元之,钱差了一点。”
  “陛下,臣知晓。”姚崇站出来,眼睛放光啊,终于又逮到一个。
  人家缴税两千多缗,到你这刺史手上变成八百,你居然敢进京邀功?你太厉害了!
  堂堂刺史,怎可以傻到这等程度?
  “不要冤枉一个好人,更不能放过一个坏人。力士,缺人手就从其他地方抽调,与朕直言。”
  李隆基说完起身离开,该吃饭了,今天中午吃饺子。
  他顺便敲打一下高力士,如此重要的事情居然不主动报,地方缴税跟平常不一样。
  报纸那里的情报多,你难道连轻重缓急分不清了?
  高力士过来搀扶李隆基:“臣是想等钱财到了,陛下你问的时候臣在说,臣派人去了解情况了。”
  高力士委屈,他哪知道有人敢在这个事情上造假。
  他拿到消息的时候就叫人去查,越完善越好。
  结果赵栋这个刺史先来了,一开口就是八百缗。
  剩下的一千四百多缗难道换成铜钱叫赵栋吞下去?
  “说明地方驿站依旧受当地官府影响,不够独立。比不得报纸印刷站点。”
  李隆基接受了高力士的解释,从中他分析出驿站不够保险。
  驿站在地方选人,熟悉地方情况,本身是个好策略。
  结果出现了不可控的问题,驿站的亭长等人摆脱不了地方官员钳制。
  反倒是印刷站点儿,人家的亲人又不在地方,人家接受培训的时候是李家庄子的人负责。
  比起地方官员,李东主才最厉害。
  我印刷站点儿,陛下直辖,李东主帮着保障,你刺史算个屁!
  啥?你把我整个印刷点儿的人全杀了?来,你试试!李东主出手调查,陛下灭你们九族。
  “陛下,该是李东主出去时所说的应回来的日子了。”高力士不去添油加醋,没意义。
  对方的结局定了,他需要让李隆基高兴。
  “从这里直接回陆州,把罗汉果的事情落实下去,这个药材挺有用,不仅仅当治病的药用,还能当小吃的添加物。”
  游艇在往回赶,李易要去陆州。
  之前说好的,叫当地多种罗汉果。
  罗汉果在一定程度上与甘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麻辣涮串儿的冷串儿上。
  串儿是凉的,蘸着料吃,里面就有罗汉果,不然吃完上火,还拉肚子。
  在中国,不管是热的麻辣烫还是冷的麻辣涮串儿,正统的都是中药菜跟着。
  保证让人吃得过瘾,还没后遗症。
  发展过程中就有人偷工减料,罗汉果多贵呀,其他的中药也不便宜。
  明明是中药熬出来的麻辣汤,变成了辣椒油、麻酱、糖、醋、盐勾兑的东西。
  正宗的用老中药汤煮,发展到白水煮,再加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说自己是正宗。
  过桥米线不是鸡汤烫熟的,改成一起煮,最后放点豆瓣。
  最恶心的是旁边的墙上有一幅占了半面墙的过桥米线宣传画,宣传画上说是鸡汤。
  李易以前遇到过,吃的时候嘟囔:根本不是正宗。
  结果人家服务员听到了,直接怼:你花十多元钱就想吃正宗的?你花一百元试试?
  李易拿出来一百元,给我试一下。
  服务员又说:我们就这样,你进来的时候难道自己不清楚?你以为你有钱啊?你装什么装?
  李易当时:
  他觉得他一瞬间回到了供销社时代,店员都这么傲慢,而且讲歪理。
  他没去跟服务人员吵,因为没有意义,赶紧吃饭,吃饱了去继续赚钱。
  跟这样的服务人员多吵那一会儿的时间,自己赚的钱就是服务人员一个月的工资。
  下回去对面吃,对面一碗米线六十六,服务人员才热情呢。
  这边的服务员没错,你花多少钱就享受多少的服务,但你多花钱还不行,咱们提供不了哇!别看我挤对你的时候那么说。
  “我又想起了一个事情,制度的事情,必须严格限制。”李易再一次思维发散后,对永穆公主说。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近家心急船绕往
  “李郎你说什么事儿?”
  永穆公主在给女娃娃吹头发,女娃娃病好了,洗个澡,头发湿漉漉的。
  女娃娃手中还拿着那个波板糖呢,她就是舔,舍不得吃掉。
  “提高百姓的素养,换个说法叫职业素养。你看我当医生的时候,我从来没说我身份如何而对患者就如何。”
  李易其实真正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抗争的精神。
  大唐百分之五十的书生要配宝剑,大唐的百姓允许有弓箭。
  限制的是弩和甲,百姓不可以有弩,并且身着全甲。
  至于说宝剑、刀和布甲,随便。
  怎么说呢,李易时代的美洲那个白皮肤的国度,他们的枪理论上不允许存在连发。
  但是实际操作中,连发有自动连发和手动连发,人家就改一下枪。
  证明那个国度民主、自由。
  而大唐按照武器的规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