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8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北向南流、从南至北流,最终皆归海,就这个流域计算,世界上哪个运河敢出声?
  当大航海时期无数人为败血症苦恼不已时,华夏远洋船队从来不因此纠结。
  李易突然间想开了,什么这个文明那个雕像的,当我中华造不出来?
  中华就是一次次因为气候、外族入侵沉沦与崛起。
  那些不讲道理的白皮肤的畜生灭掉多少个文明,怎么就没把中华文明给灭了?
  凭什么就你们优先?你们有那个底蕴吗?
  不就是两百多年嘛!历史长河中几百年算个屁,看把你们能的,你们有不灭的传承吗?
  “李郎,他们长的和之前岛子上看到的一样,还是女的说话管用。”
  永穆公主忽然发现自己的李郎跟换了个人似的,气质不一样了。
  怎么说呢,此刻的李郎负手站在那里,涛浪根本无法让其动摇,像巍峨的山,又如锋利的剑。
  “是呀,我终于想通了,雕刻大的石像,其实是代表着灯塔,石像的眼睛用宝石,而本地没有宝石。
  那么宝石哪里来的?交换,贸易。本地是个中转站,发生了如海啸、地震的、小冰河等灾难才没落。”
  李易想到了另一种可能,石头雕像眼睛放宝石,作用是为了让人看到。
  而石像上的红帽子,颜色有差异,叫外来的人能够分辨。
  石像的表情庄重、肃穆,可以说是一种礼仪。
  其他岛子上的人和现在岛子上的人长相差不多,理论上从东南亚开始发展,包括说是台湾。
  这些个石像属于国门,那边的风和洋流太闹心,只要从那里过来,航线别偏离太大,便能够看到石像。
  石像是灯塔、是表示一个庞大族群的国门。
  因为从这里开始,继续向西,一个个岛子上但凡有人,就是这个族群的人。
  它不是孤立的,它跟后面和前面的都有贸易、交配联系。
  石像全身,只留下上半身、甚至是脑袋,地震给震的呀。
  不然谁造一个石像还要埋一部分?无聊哇?
  李易笑了,他觉得自己揭开了历史上的一个迷题。
  不要神话,就是简单的交流。


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技术重要于点滴
  现在人家还建设中,估计没想到要立灯塔,好几百人忙碌着。
  不,现在不忙碌,都抬头看天呢。
  天上飞一个无人机,有动静,嗡嗡嗡的,即便是个小黑点,那也得看呀。
  游艇他们没见到,距离远,二十多里的位置下网。
  “我还以为是对故乡的眷恋,结果是我多情了。”李易嘿嘿笑两声,放松。
  跟悲情无关,人家日子正常过。
  资料中记载还有许多没建好的不要了,得看是什么材质。
  火山岩有的比水的比重还轻,意味着能够拖走,放到船上拽。
  难道不允许当地人想着把更多的石像给弄到智利那个地方立着?
  从李易的分析上看,绝对是缺心眼,不可能成功,因为洋流和风向。
  但可以朝后面的地方运,这个岛子属于加工基地。
  木头为啥砍伐那么多?造船啊,海洋贸易不需要船?
  咋不多多种植?一边种一边砍伐?
  把这个部族想像成什么了?要不要会养蚕?可不可以烧唐三彩?有没有那么多中药材?
  说明这个族群的技术不够,否则怎么在以后的岁月中雕刻出来的石像那么线条简单?
  叫大唐的工匠雕刻一个二十米高的比重轻的石头材质石像,雕成复活节岛的样子,多少工匠的脑袋都不够砍。
  莫说匠人,学徒雕成那般都没脸活着。
  “可惜他们现在没雕,是我来早了不?闻恬啊,记得,咱们大唐此刻足以傲视天下。”
  李易很自然地把手放在永穆公主的肩膀上,永穆公主微微歪头。
  小兰一步迈到李易另一边,眼睛看海洋:“要造更大的船,不然晃得厉害,站不稳。”
  “李郎,你搂住小兰,别叫她晃倒了。”永穆公主也看外面碧海蓝天。
  李易另一只手搂过去,小兰缩缩脖子,眼睛眯成弯月。
  一瞬间,感觉温馨充满了整个船长室,宁静、心动、甜蜜……
  “师父,上岛子以后我给他们把脉不?”清脆的童声打破了如镜子一般的‘枷锁’。
  李易深吸口气:“青黛,你信不信为师把你逐出师门?”
  “师父,我才想起来,我还有一个药没弄好,我走啦!”小丫头的声音响着,人已远去。
  “呵呵呵呵……”“咯咯咯咯……”三个人一起笑起来。
  然后永穆公主和小兰同时把脑袋靠向李易的胸膛,安心中倾听。
  岛上的土著们可不安心,他们发现那个飞着的东西离自己越来越近。
  然后好几种语言响起,其中两种他们能够听个大概,另一种全明白。
  “我们是大唐人,我叫冯青黛,给你们抓鱼呢,一会儿就过去,你们说说话,让我知道哪一个对,都不行,啊,都不行这句你们根本听不懂。
  那个,等我上去再交流,那我跟你们说什么呢?没有用哈?
  喊几句,听懂我说的话就喊几句,大声喊。”
  无人机贴近,上面传出清脆的女娃娃声音。
  “你是谁呀?”地面上的一个人大喊,翻译过来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人跟着喊,要压过无人机嗡嗡声。
  “知道了,可以说话,我们是大唐……”
  小丫头根本没去看药材,因为没有药材需要处理。
  她把工匠手上的遥控器抢过来,控制着换路上学到的好几种语言与当地人尝试性交流。
  真被她给找到一种,她操纵着无人机落向一棵……不,不是棵,是一个石头上。
  无人机从树那里绕过来,落是绝对不行的,容易被卡住。
  她借着电池的最后容量,跟对方交流着,告诉人家怎么做,一会儿她的船要靠过去,有鱼和大虾,很多。
  当地土著哪知道交流的人是个小丫头,他们还真的听从。
  没办法,就跟李易那时的人看到外星人飞船一样。
  先交流,然后看对方提的要求对自己是否会产生伤害,若没有,可以先做一下。
  土著们去找木柴,烧火用。
  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无损失,别人不来,自己一样可以做饭。
  “咱们拿锯子,制作一个大的石像,至少十丈高,拴绳子用游艇在海里拽,石头重量不大。
  分成小块,堆起来,然后整体进行雕刻,不需要太逼真。
  等以后,咱们要建灯塔,需要有守塔人,有时候是一个人或两个人。
  不过咱们可以把灯塔建成一个连绵的房屋,叫每一个岛子上的族群一起维护。”
  李易开始考虑将来的事情,他不计算小利。
  如果他仅仅是自己有一艘木头的帆船,为了贸易中更多的利润,他会算计别人。
  现在他代表大唐,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的事情自然有别。
  “是咱们的人守着?”永穆公主纠结了,别人她放心,自己人又认为把人家扔这里太残忍。
  “灯塔并不是只给咱们用,咱们提供技术,任何一个岛子上的人都希望有个灯塔,只是他们对灯塔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李易早发现了,每一个有人的岛子,当地人都想弄一个显眼的标志。
  他们本身就航海,懂得有一个明显的东西好给自己导航。
  晚上尤为重要,只是他们能力不行。
  没有电,没有更多的油脂用来点灯,他们自己还处在留火种生活的时代下。
  火,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
  正如许多人不愿意提起上厕所擦屁股用什么的问题,生存中,火的获取一样被选择性忽视。
  大唐的村子里,有借火的,自己家的火镰不好用了,更没留火种,去找别人借。
  还有借菜刀、借米面、借盐、借油、借柴火的。
  生活好一点的会借面肥,发面用的,没有酵母菌,就问问村子里或坊里谁家最近吃过发面的面食。
  一般都会留一点面,发酵好的,怕发酵过头了,在外面撒补面。
  自己家要蒸馒头,借一点,和在面里,发酵速度快。
  灯塔的火亦如此,没有煤油的情况下,最好是烧木柴,显然不好用是吧?
  “咱们给他们提供煤油、柴油,还有灯,不要钱,灯塔要建在礁石最密集的外围。”
  李易在船长室里拿着鼠标、操作键盘于大屏幕上画灯塔,边画边讲解。
  “李郎,他们拿了油,自己私吞了咋办?”永穆公主又有担忧。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文明有别中西衡
  “哪个灯塔私下中吞掉,就取消免费待遇。”李易其实不认为土著们会贪墨。
  拿点煤油灯的油做饭,用不了太久。
  煤油灯最适合留火种,晚上挑亮,白天留一点小火苗。
  现在不用,大唐的船队数量少。
  将来频繁到这边,海上往来穿梭,再考虑在何处设立灯塔。
  代表领地,同时告诉晚上的船只别撞到‘我’,你撞不过‘我’,撞的路上还有许多礁石。
  小丫头此时通过无人机与当地人聊天:“你们说的话,带有一丝地方口音,发音的时候尾音向下降。回头教你们大唐话……”
  土著的女头领带着一群人围绕在落于石头上的无人机旁边,这辈子第一次跟个会飞的东西交流。
  捕完鱼的游艇终于出现在原著民们的视野中,海平面上一个小点,小点逐渐变大。
  当能够清晰地看到游艇的窗户时,土著们跟其他岛上的人一样,露出吃惊与敬畏的表情。
  “青黛,岛子上有多少人?”李易来到对着岛民喊‘喂喂喂’的小丫头旁边。
  “四百零一个,好少。”小丫头仰起头,指头比划。
  “与别的岛子有接触,人口不固定,新生的、死了的、出远门没回来的,也可能有其他岛子来窜门的。”
  李易认为自己找到了秘密,就是一个同种族的人跑到了太平洋各个岛子上。
  从很多年前就跑,一个接一个岛子被他们占住,发展出自己的部落族群。
  族群里有人再去其他地方地方,遇到别的人,比如倭国人,一段时间内相互生孩子。
  倭国有段时间也跑到大唐、大宋来借种。
  还有新罗的女子,有的被卖到大唐,有的专门来赚钱,然后就带着孩子回去。
  卖到大唐的叫新罗婢,奴婢的婢。
  李易觉得骂人的话,二逼、傻逼,其中的逼并非女官,而是婢的称呼。
  岛子没有天然好的港口,游艇在岛民担忧中成功躲过水下的暗礁,找到一处地放泊锚。
  皮划艇下来,搬运渔获,已经交流好的土著们跑过去帮忙。
  这些东西给他们吃,他们知道周围的暗礁情况,潜水找贝壳时候记录下来。
  他们有自己的文字,一个个图,李易那时有人研究,经过各种对比,最后确定出来大概的意思。
  李易查资料看过,无非是象形文字,这玩意儿还有那么费劲?
  图都清楚地表示出来一种东西,有的稍微抽象一点。
  甲骨文难道不是图?中华一样能够知道代表什么意思。
  说玛雅文明神秘,说复活岛文明神秘,本身人家不神秘,是有的人把人家的文明给灭了。
  把人家记载东西的资料毁去,把能看懂资料的人杀掉。
  转过头来研究人家的文字和历史,哎呀,太神秘啦。
  中华历史发展可不是灭别人的文明,大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