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8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监透露出一点秘密,先申请,调查好了,就没问题。
  “监事怎如此熟识?”第三个考生持怀疑态度。
  “我是第三代青松,今天陛下命我过来看看。”青松面带微笑。
  “幸会幸会,不曾想竟是李家庄子四代宫女太监中亲临。”酒糟鼻的考生再次行礼。
  其他几个在这一个队伍中的考生跟着露出恭敬之色,对一个太监认同。
  他们听说过,李家庄子有四代宫女太监,共三十二人。
  每一个人皆忠心耿耿,并相貌出众,还才华不凡。
  怪不得看着舒服,长得好看。
  “能与大唐将来栋梁之材一同游赏芳林,亦遂青松之愿。”青松再次还礼。
  考生们心情愉快,哎呀,被夸了,这可是青松,平日里想见陛下就见陛下,想见宰辅就见宰辅的存在。
  “青……”一嘴角有绒须的考生一时间不知该怎样称呼。
  “青松!”青松自己提醒。
  “好,青松,听闻李东主不在庄子中,出海寻长生不老之药去了?”考生一脸期待之色。
  “东主说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青松不正面回答,他才不透露秘密呢。
  不等其他考生再问关于庄子的事情,青松再出声:“今年科举四日,诸位可知为何?”
  “为何?”好几个考生一同问。
  “难,十道时务策,考诸位在长安所学,更考逻辑自洽,所谓逻辑自洽……”
  青松哇啦哇啦开始讲课,叫大家忘了东主的事情。
  时务策十道,不管是哪一种想法,必须说出来理由,只要能够把论点、论据、论证都安排好,就能答高分。
  但是,这仅仅属于基础,想要得更高的分,写出来的文章,实用性要强。
  考逻辑,更是选材。
  说市舶司应不应该收税,你说不收税好,说得头头是道。
  实际上保证收税,就是说你只能逻辑自洽,而无法达到要求。
  你的说法对大唐不利,大唐需要钱,更需要通过关税来订规矩。
  能够自圆其说,可以得个乙第,甲第甭指望了。
  青松举一个例子,他这队的考生至少能够从十道时务策中拿到一道的满分,除非有人还非得坚持不收税。
  当然,若哪个考生说出来夷商带的粮食和稀有种子不应收税,绝对加分。
  ……
  “今年不指望考上多少,易弟留信,先叫考生们知道大唐所需人才为哪般,往后方能多于此花费心思。”
  李隆基在楼上举个望远镜看在园中转悠的考生们,对身边的大臣们说。
  有资格站在他旁边的官员一人一个望远镜,借给他们的,用完要还。
  不是不信任他们,乃保护他们,他们若往家里拿,可能遭受伏击。
  宋璟手上有两个望远镜,一个由李家庄子制作,一个李易兑换,曾经那个版本。
  他换着看,终于知道差距了。
  李家庄子的比原始的差太多了,即便如此,外面的人也不可得。
  “边关的将士就用这个提前发现敌人,然后躲避或埋伏,谁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谁就能在战争中获得优势。”
  苏颋在宋璟旁边,他跟宋璟轮换着看。
  作为兵部尚书,他非常关心战争,哪怕真正打仗的时候他说不上话。
  李隆基没回应,又不是才知道,你们以前没用过望远镜?
  姚崇根本不拿望远镜,没啥可看的,他出言:“陛下还要教一年众考生?”
  他不说养,养无非拿钱提供食宿,住没有多少钱,吃的李易给。
  考生从地方上过来,若未考上,大多数不愿意回去,无颜见家乡父老。
  但陛下留人,诶!不一样啊,说出去有面子。
  看,是陛下说还要让我等继续学,陛下为天下计,果真殚心竭虑。
  既如此,我等考生,学为苍生,多一载,又有何不可?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无人反对乃欣慰
  第一次遇到新式科举,考生们略有不适,正在努力习惯。
  考试未开始,先观看自己的考座。
  一人一个单间,可调高矮的考桌与椅子。
  旁边另有个小几放茶水,以避免喝茶时不小心淋湿考卷。
  填空题和算术题直接把问题印在考卷上,时务策第一页卷纸上面写问题,下面分页,最多十页。
  哪一页写错字或弄脏卷面,可要求换同编号的卷纸。
  另外还需要写一首诗和一篇赋,时间够用,四天呢。
  单间中没有马桶,也没有睡觉的地方。
  单间旁边站一个十六卫的人,一个时辰一换岗。
  有考生想睡觉,找来监考封卷,十六卫的人带着去临时宿舍,上厕所也这般。
  吃饭去食堂,依旧单间,不准跟别人说话。
  考生们满意,条件太好了,就是题有点难。
  考进士科,为何还要考算术?这难道不是秀才科?
  “摩诘,可有信心?”昨天从蓝田县当县丞的孟浩然与王维回庄子,今日参加考试,孟浩然踌躇满志。
  他觉得自己到了人生的巅峰,媳妇儿跟孩子过来,给家父去了信,目前没收到回信。
  媳妇儿被封了敕命,随着去蓝田县,每旬儿子会被送到蓝田县住两天,或自己带媳妇儿回来住一天。
  官儿有了,差一个功名。
  待考中甲第,看看谁还敢不让媳妇儿入族谱?
  孟浩然在跟父亲较劲,自己本事变大,能够养媳妇儿跟孩子,不用你给我钱了。
  王维不跟别人较劲,他现在比较纠结,他本喜欢佛道。
  李易不喜欢,李易要求官员必须把实事办好,哪怕负责宗教方面的官员,也得利用职务开导百姓。
  劝百姓要相信华夏文明,要认可璀璨的历史,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显然,继续把心思放在其他方面,李易保证把自己的官给弄没了。
  “为官不易呀!”王维给孟浩然这么一个回答,感觉驴唇不对马嘴。
  “每日事情过多,家中时,县丞似乎并不如何忙碌。”
  孟浩然觉得累,县丞整个一天,始终在忙碌。
  什么保税了、新来人口换籍、临时仓库借用批复、谁家的马牛生病、开春地面泥泞要铺沙子……
  一件件事情全归县丞调度,主簿跟县尉负责具体事情,谁家鸡丢一只,归县尉管,但县丞得有记录。
  “他们故意把活儿给咱俩做,咱俩休沐的时候,他们不是说了么,可以在李家庄子多呆一日。”
  王维早看出来问题所在,他与孟浩然就上了两旬的班,第一次孟浩然媳妇儿和孩子过去,第二次孟浩然回来。
  “定然是刚柔的安排,累一天,晚上睡觉倒是香。”孟浩然不认为多干活是吃亏。
  他在学习,累是因为不熟练,别人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处理的事情。
  他需要想啊想,再问呀问,耽误半个时辰。
  王维轻轻点下头:“不当官时认为当官容易,当了官,发现确实如家人所言,当好官难。”
  孟浩然认同这点,他突然想起个事情:“如叫刚柔当蓝田县县丞,他累不累?”
  “一路上又不是没见过,他总会给出适合各县的好主意。
  他当县丞,我估计不累,他找几个人,教会他们处理事情,最后再汇总到他那。
  你我二人,能找人教?我们还不够熟悉。
  可惜官当上,见陛下却不易,回来一次,吃饭不准进小间。”
  王维可不认为李易会自己处理琐碎的事情,同时他更知道为何李易与陛下认真地演戏。
  没当官时,陛下会找自己与孟浩然聊诗赋。
  当上官后,见面基本上不可能,除非有要紧事,或陛下想要聊诗赋,单独给召。
  身份不同,亲近程度亦跟着变。
  人家李易就聪明,不当实权官,不走见陛下的流程。
  双方只有兄弟之情,而无君臣之礼。
  “摩诘,咱俩的考间挨着,就这。”孟浩然找到自己的位置,旁边就是王维的。
  其他考生也纷纷找到自己的号码,考场布局为两排相背。
  背面有门,想出去,跟十六卫和巡考说,走后面,不在其他考生面前通过。
  对面则是有幔帐遮挡,把应该相对的考生隔开,双方使个眼色都使不得。
  ……
  李隆基依旧在看,或许旁人眼中这些考生就是考生。
  他看到的是大唐的未来,一群更知道时务策的官员。
  以此打破世家和大族的垄断,贫民子知天下事,再好好教,官场上给更多的位置。
  “科举考试方式有变,闲言碎语可能增多?”李隆基看着考生,顺口问。
  宰辅等官员面面相觑,陛下怎突然问起这样的事情?
  几息过去,不能不出声啊,卢怀慎算世家的人,他回应。
  “陛下,自从有了羽林飞骑坐镇,京兆府百姓日子愈发安稳。
  李家庄子不以军械之能显外,只出金钱与技术,百姓生活更加提高。
  故,朝廷选材大计,各方之民,皆齐心拥护。”
  卢怀慎说完左右看看,大家点头,还有的对他伸大拇指:厉害,回答的太好啦!
  李隆基听懂了,羽林飞骑吓得别人不敢说话。李家庄子的武器太很牛逼了,大家连清君侧的心思都木有哇!
  所以你放心干,偶们全拥护你。毕竟脑袋只有一颗,掉了长不出来。
  “朕心甚慰,百姓开智,诸卿皆有功。”李隆基一点不虚伪地夸众臣。
  “全赖陛下仁德。”总说的话被大臣们一齐说出来。
  李隆基挺开心的,甭管真假。
  他自我感觉良好,确实仁德,没有动手杀谁,还给官员们发补贴,自己掏的钱。
  看看现在的长安城,当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一家家的在街道那一面开了门窗,做小买卖,坊中同样有买卖,显得繁华。
  巡逻的队伍不停地走动,想作奸犯科的人找不到机会。
  以前有人偷东西和抢劫,是没钱,不偷不抢,找不到能干的活儿,会饿死。
  尤其是家中有孩子要养的人,亲人再一生病,就缺急用钱,有就活,没有则死。
  现今生病了好办,真没钱,去李家庄子要药材。
  找不到活儿,李家庄子总是给一大群人安排工作。
  城门朕都不管,谁有本事谁打进来。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身怀奇技不为妖
  “大父,又抓了二百只兔子,咱们喝口汤吧。”
  霸桥的桥头,有九个大大小小的人赶车回来。
  其中一个小男孩儿指着汤锅,咽了几下口水。
  “好,今日开始科举,咱们也为李家庄子拿个好彩头。”
  班老头看着车上被捆住直哼哼的野猪,露出笑容。
  他一家九口,大仇得报,毕载他们被收拾。
  他原以为自己一家的孩子有奇怪的本事,会叫李家庄子的人带走利用。
  结果李家庄子的人从他们到了庄子起,根本不在乎。
  按照庄户的说法,不就是耳朵灵一点、眼睛好一点、声音控制强一点,还有什么?
  至于一家人战斗的本事,庄户还是无所谓,打仗又不是拼个人能力。
  两军对垒,个人厉害,冲个阵试试。
  班家的人反倒是放下心,没人把孩子当怪物。
  孩子跟着一同上课,大人也学。
  这不身体养好了,大前天出发,进山找动物。
  李家庄子的人说需要大量的野兔,还有用来保持什么野性百分之多少的特种野猪品种。
  就是最好弄到一头公野猪,然后跟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