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8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告辞!”章瑞波咬着牙说,他怕再呆下去就不想走了。
  这艘巡洋舰的东西实在太舒服了,里面啥都有。
  他们走过去,羽林飞骑跟着过去送东西,送盐,精盐。
  海上耗费电力和一部分反渗透膜,就有精盐,很细很细的,没加碘。
  李易能加碘,不加,没意义,无法普及。
  章瑞波看到一桶桶的盐,十分激动,这东西到哪都是硬通货。
  送完盐,羽林飞骑回来,游艇慢慢远离。
  再一次挥手,游艇朝着群岛的方向驶去。
  “巡洋舰咋那么快?不用帆和桨,打海战,这一艘巡洋舰能把别人的船队全给灭了。”
  一个章瑞波的亲戚骄傲地说着,虽然船不是他的。
  其他人看着,游艇说转弯,唰就转了,打海战,发射火箭,抢占上风头,谁能抢过它?
  他们哪知道现在任何一个势力的船队敢跟李易打海战,李易绝对不会发射火箭,也不会发射火箭弹。
  李易会发单兵肩扛式云爆弹,对准一艘最大的船,一发过去,之后所有的船全跪。
  一发云爆弹打完,船就碎了,船上人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活下来。
  李易控制着游艇,转圈,转给章瑞波等人看,转给倭国的人看。
  告诉你们我的船速有多快,转弯半径有多小,自己人骄傲不?倭国人害怕不?
  “李郎,咱家的船果然好用。”永穆公主在驾驶室里,满满的幸福感。
  小兰在不远处使劲点头,对,咱家的船。
  小丫头嘴里含一片树叶,眼睛笑眯了,跟考拉似的。
  这就是她现在海上的家,大唐的师父和李易时的老师属于两种概念。
  大唐的师,传道、授业、解惑。
  当弟子学差不多的时候,师父会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写推荐信,举荐给上面,或者是让好友帮着照看。
  李易那时的老师是职业,拿钱教孩子,双方属于雇佣关系。
  然,有些老师拿着工资,还希望学生向古代的学生一样,把自己定位成古代的师父。
  这个想法就很可笑,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只能授业,而非传道。
  至于解惑,解惑是三观的教育。
  老师自己三观都不正,如何教育孩子?
  当孩子纠结一件小事情而无法释怀的时候,有几个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对孩子说:君子事来而心始动,事去而心随空。
  “李郎,往后大唐海军出来,就应该先巡逻沿海,看谁想要走私对不对?”永穆公主挽住李易的胳膊。
  “不对!”李易非常直白。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向善自存痕
  “啊?”永穆公主上前半步,歪头看李易。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大唐欲收海关之税养海军,得让海贸和渔民看到海军的好处。”李易耐心地说。
  告诉周围的人,大唐海军一旦出现,先去帮着维护大唐在船只在海外的安全和利益。
  当维护好了,海贸商人不被欺负、渔民遇到困难正好有海军在旁边就得到帮助。
  这个时候,回过头收税,反对的人就少,支持的人则多。
  看到了、感受到了、从中得到好处了。
  那么该你付出的时候,你付出,收拾你时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其他人有几个为你说话?
  这属于国事,先给百姓提供保障,然后再收钱。
  就跟取消京兆府和河南府的百姓庸调后,收税一样。
  最开始的长安城,更是先解了宵禁,给人赚钱的机会,接着要管理费。
  师出有名,行得正、坐得端。
  如是想着,李易走神了。
  他想到了那时自己的国家,就是这么做的,不管在过程中吃亏受委屈,始终坚持原则。
  他呢喃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总理,你难道也是穿越的?
  你知道吗?你的这个理念始终在贯彻,我们国家一点点赢得信任。
  我们言出必践、我们表里如一、我们遵守规则,我们取得了许多成绩,我们逐渐获得认可。
  即便有的国家表面上说我们不好,但其实内心深处必须承认我们的德行。
  当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能够抗衡世界第一大国的时候,不,只要差不多的时候。
  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一刻。我们过得很好,这盛世,如你所愿!”
  李易悟了,他始终认为,自己到了那个时代,面对当时的总理,自己很厉害。
  如今才懂,没用,人家的智慧贯穿未来。
  仔细想想,如果当时他不投那谁一票,而让那个谁上去,国家的发展估计就完了。
  国家经过了两次最艰难的时期,一个是十年,不管那十年里面有多少不好的,关键它完成了政治绝对化。
  另一个是八九年的运动,差一点啊,国家又一次就完了。
  这些过程中有错误,要批判,批判的目的是改正、修正。
  同样有正确,要继承,坚持下去。
  对,正能量,没毛病!
  “李郎,李郎!”永穆公主听李易嘟囔,整个人向丢了魂儿一般,着急了。
  “没事儿,别怕,我想到了大唐以后怎么发展,要堂堂正正。当然,谍报系统需要更完善。”
  李易从来不觉得谍报和堂堂正正有什么冲突,因为总理老周当初就是负责情报的,可厉害啦!
  “唉!”李易叹口气,有点自卑。
  他要把自己跟老周比,穿越了嘛!
  可是越仔细琢磨越感到老周的恐怖之处,当初老毛和老刘,老周负责情报的,对人的分析最透彻。
  估计他早就知道结果,然后还会选择老毛。
  而在那十年中,他对老邓有一次次劝,别急。
  最后,就是该死的人都死了,然后老邓出来,老周早已不在。
  老邓贯彻的其实不是老毛的思想,而是老周的期待。
  如是一分析,老周比诸葛亮还牛逼呀!
  以三国志来分析,骂诸葛亮没毛病,他太独了。
  酒桌上,不被人录象陷害,骂老毛也无所谓,甚至喝酒的人陪着一起说。
  但是骂老周,这个就让人反感了,客气一点的会转移话题,不客气的,直接怼你。
  “闻恬啊,真心为国为民的,历史会正面记载,人心也是如此。”李易有感所发。
  “知道呢,李郎你就是啊。整个长安,哦,京兆府,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家相信你。”
  永穆公主笑着说,笑得很甜,自己的男人有本事。
  “是啊,相信我,我去给大家弄种子。
  以后就有烤地瓜、地瓜干、烤土豆片、炸土豆条。
  还有虾片,把虾粉一起弄到淀粉里,制作成干粉片,一炸就膨化。
  玉米也挺有意思,不但产量高,秆子可以喂牲口,关键它做爆米花,比大米花和高粱米花出货。”
  李易坚定了信心,有榜样,何况自己还能享受更多物质方面的东西。
  不,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和权力。
  就老宋、老毕他们,说给送进团儿,就给送进团儿。
  多过瘾啊,谁能把自己如何?
  所以才更应该为大唐百姓着想,玉米花好吃,玉米酒的劲儿大。
  苞米没成熟的时候,就跟毛豆一样,当零嘴儿吃。
  “闻恬啊,到了那边,你就会发现,有种作物在没彻底成熟,像毛豆时候的样子,整株制作青贮,牛爱吃。”
  李易想起了自己以前去生产队割青贮的时候偷苞米的日子。
  他小,是个孩子,以为大人不明白。
  他把大人放倒的苞米秧子上的苞米往衣服里塞,大人没发现,自己太聪明了。
  等长大了,一回想,太丢脸了,人家大人就是不吱声而已,让你塞,你能塞多少?
  最后都是连着苞米棒子和秧子一起粉碎后制作青贮喂牛,不在于你那一点。
  还有地瓜,偷地瓜,李易干过这等事情。
  回忆一下,他发现自己挺有道德的。
  农村孩子知道地瓜什么时候成熟,不熟的时候不偷,熟了之后再抠几个吃。
  包括偷黄瓜,都是选长大的黄瓜偷,小的不碰,尤其是黄瓜花和黄瓜刺儿,碰了就不长了,都懂。
  所以当时的小孩子偷菜都是盗亦有道,偷人家种的葱时,一般选择间苗的时候偷。
  在偷的过程中不挨着偷,隔着偷,相当于帮别人家间苗了。
  偷茄子或西红柿,当时叫洋柿子,孩子懂得走垄沟而不上垄台,偷归偷,不能祸害。
  这么想着,李易傻笑起来,当时的人多淳朴啊,干坏事都知道守规矩。
  “等东西多了,闻恬,咱俩化装,然后去偷别人家的。偷樱桃不掰枝、偷葫芦不拽藤、偷杏不打青。”
  李易准备带着永穆公主干‘坏事’,满满的都是情怀。
  永穆公主没偷过,不知道偷地瓜的乐趣,她担忧:“到下一个地方雨能停不?”
  “不能,下一处跟这边纬度差不多,估计还会下得更大,那边一群小岛,有的上面还没有淡水,不作补给点儿的考虑。”
  李易现在就想兑换点苞米煮着吃,而下一个地方与此处天气几乎一样。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各有忙碌海波荡
  伊豆群岛距离游艇所在还有五百多海里,按照三十多节的速度,晚饭时候是赶不到了。
  李易还要拖网补充海鲜,吃掉了粮食,他就补上点鱼肉。
  如此无须吃带来的肉罐头,岛子周围水浅的地方还能弄到贝类。
  深一点的水也行,别太深,游艇上的底层拖网面对几千米的深度,无能为力。
  再浅一点的水域,用泵吸,直接连着水和贝类、淤泥抽上来。
  浅水的区域有水草,一并挂上来,看看哪一种能吃。
  大的鱼,捞上来一条就行,翻车鱼除外,翻车鱼不吃,捞到保证放掉。
  李易挑选海鲜,帮助大家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维生素。
  羽林飞骑需要训练,强度大,补充糖,蔬菜也不能少了。
  干的葱花、胡萝卜、香菜、白菜什么的准备了许多。
  其他的新鲜的有罐头,不过到现在为止没吃,都在吃豆芽和蒜苗,还有自己种的鲜蘑菇。
  干蘑菇和干果还有一大堆呢,包括酸菜。
  还有一些种子,到了美洲的时候种。
  交给当地人,当地人会培育新的品种。
  “咱们学拼音,查字典,医书你还要背,到地方后,帮助当地人瞧病。”
  李易设置完自动驾驶,他开始给小丫头讲课。
  小丫头过了年又长一岁,没有遇到李易之前,她的家人绝对不会开心,越长大就越危险。
  “师父要把字典全背下来吗?我已经背了这么厚了。”小丫头用手在字典上比划一下,五分之一的厚度。
  “不背,工具书,背了没有用,背其他的东西。”李易不知道大弟子什么时候开始背字典的。
  他自己也能背,从来不背,浪费精力和时间。
  他还知道现在人有很多能够达到过目不忘本领的,比如大弟子。
  不但记忆能力强,理解能力更厉害。
  “哦,那我背医书。”小丫头手在鼠标上动着,前面是大屏幕。
  李易把医书投影到上面,他抄的,他不能直接把资料提出来打印,抄完能打印。
  青黛不用捧着一本书翻,眼睛看着大屏幕,字唰唰向上移动。
  十个护士各自面前一个小屏幕,不需要鼠标,指头在上面一划就行。
  六个官员人手一本书,他们没有特殊待遇,学管理学、大唐律、政治经济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