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附议!”宋璟跟上。
  “臣附议!”苏颋也配合。
  宰相书只能宰相出,宰相对宰相,不把双方最高的人牵扯进来。
  这是中华政权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李易那时。
  李易那时,谁看到最高的人像疯子一样直接站出来对着别国叫嚣?
  没有,从来就没有。
  都是外交发言人处理,最上面的人从来不会直接针对某一个事情叭叭叭。
  文明底蕴、文化传承、大国风范。
  不然跟个小混混有什么区别?身为一国领导人,整天哇啦哇啦叫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便是没有文明沉淀、没有国朝礼仪、没有传承底蕴、没有规矩方圆。
  直白点说就是,那样的白皮肤的人,少教养。也不知道是养不教,还是教不严。
  大唐不是,别看平时找李易说话的时候很随意,涉及到国事时,大家都知道怎么办。
  当然,朝堂上的众臣最怕的是李易正经行文上书,李易不是不会,他文采好着呢。
  他通常都是写首打油诗,或者很直白地说出来他的意思,这个就是可以商量。
  若李易突然用正经格式写行文,事情就大了,很恐怖的说。
  “允!”李隆基颔首,你们写吧,写完了给吐蕃送过去。
  至于苏禄那里,呸!等着,等朕腾出手来的。
  朕就是不想让易弟亲自过去,不然屠了你们,易弟想杀人,太容易了。
  二十个报信的人留下信,被抬出去。
  之前他们兴奋,走了不该走的路,现在腿都抽筋了。
  他们看宫女,宫女抿嘴笑,有的宫女坏呀,抛媚眼。
  “不要这样,否则宫内的福利减掉。”二班的桃红过来有事情说,看到宫女们的样子,警告。
  宫女们立即低头,她们害怕,福利是李家庄子的福利,额外的。
  “大家辛苦了。”二班桃红对二十个人说。
  二十个人瞬间清醒,他们感受到的是端庄。
  不管哪一个班的宫女和太监,对外的时候气质都会显现出来。
  他们每一个班都会把李易教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学到的知识不一样。
  他们属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状态,懂经济、晓民生、知兵事、明政治。
  ……
  “易弟,今日朝堂有捷报,说是有将近五万五千的俘虏,就那一个地方。”
  不等到晚上,李隆基就回来了,未去找其他女人。
  现在是中午,庄子里凉菜最多,热菜也有,数量少一点。
  今天的主食是过水的籼稻米,籼稻生长周期短,华州、同州那里的出来了。
  这种米没有筋,口感不好,但做成过水饭,就差不多,跟有筋的一个口感。
  都不用制作成米线和大米饼,过水饭,什么地方的米能有筋?
  过下去的是水,用来给牲畜喝。
  李隆基盛了一碗,坐到李易对面,说起高兴的事情。
  “换回去。”李易用筷子在搅拌蒜茄子,蒸出来的茄子,配合水饭最好。
  其实土豆烩茄子也好吃,但没有土豆。
  要是有土豆、玉米,整个大唐一下子就起来了。
  尤其是李易那时的内蒙古,现在的一片地区,种土豆不但产量高,而且土豆还长得面。
  “不够换,大唐百姓数量少。”李隆基提数据。
  “换牛羊马匹,他们没有战斗力了,今年基本上就这样结束,明年咱们的火枪出来了,现在多换点有用的东西。”
  李易不是心软和傻,他算计得更深。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蜂蜜价高卖可允
  五月初四一早,一万羽林飞骑出发。
  他们携带四千枚窜天猴、大量的花露水、酒精、滑翔翼。
  庄子开始加班加点生产窜天猴,要有足够的储备。
  郭知运的队伍拿到的窜天猴只剩下最后二十车,一车二十支。
  第一天的进攻他打出去八百枚,剩四百枚不舍得用。
  窜天猴打着过瘾,嗖嗖嗖,轰隆轰隆就没了,全是钱。
  说白了是大唐用技术和金钱换取将士们的生命。
  现在又送去四千枚,相信郭知运使用好了,能够把整个黄河源头拿到手。
  大石城那里暂时不需要火器,已经取得胜利,突骑施打不过来,白衣大食短时间内要舔伤口。
  “快,写信。”伯讹躺在病床上得到消息,叫伊辛巴写情报送回去。
  昨天已经写过一封告诉吐蕃打大石城的军队全军覆没,今天大唐又派一万羽林飞骑携四千支窜天猴过去。
  叫赞普准备一番,最好是……求和,不能再打下去了。
  吐蕃需要恢复元气,继续交战,搞不好会被大唐给灭掉。
  秋收之后,大唐前线粮草充足,吐蕃粮食收获,能打仗的战士却不够。
  “写过了,还让我们那里继续派人到大唐,增加我们传递消息的人手。”伊辛巴担忧地看着伯讹。
  伯讹的状态很不好,消瘦了许多,晚上总会做恶梦,要不是大唐的太医厉害,估计早……
  “我没事,别担心我,我想开了。”伯讹挤出来一丝笑容,紧跟着咳嗽。
  吐出一大口痰,他呼吸顺畅了:“要学,学大唐,给工匠更好的待遇,研究武器,还有耕种、饲养。”
  “大唐也会跟着变强。”伊辛巴不认为与大唐彻底和平对吐蕃有什么好处。
  大唐人口多,等大唐发展起来,吐蕃再想打,将没有机会。
  伯讹摇头:“向西、向西南,向那里扩张,抓那边的人,派人去告诉白衣大食,大唐要吞并他们。”
  “只得如此了。”伊辛巴并不知道管用不管用,白衣大食始终和吐蕃打,现在不打了,一起打大唐。
  “再想办法到大唐船只能去的地方,告诉当地人大唐会吃人,还会把人抓去当奴隶。”
  伯讹又出一计,吐蕃目前应付不了大唐,便想办法给大唐添堵儿。
  伊辛巴点头答应,他对这个也不怎么相信。
  大唐的丝绸、陶瓷器是好东西,别人难道自己不会看?
  除非吐蕃花钱买通一些人,遇到大唐的商人就攻击,把水给搅浑了。
  效果不一定有,吐蕃付出却很大。
  信送出去,伯讹似乎真的想开了,精神头一下子变好,不像回光返照。
  ……
  他们的愁,京兆府的百姓感受不到,知道又打了大胜仗,抓住敌人那么多。
  百姓们一个个开始准备,准备上山,明天五月初五,当天的艾蒿价钱比平时贵一成。
  实际上药效差不多,若五月初五下雨,收的蒿子不如提前或延后两天。
  李易纯粹是让大家高兴一下,李家庄子批量加工后的艾条会以成本价卖给各药铺。
  药铺若不带徒弟,就无须自己制作。
  有徒弟的要教徒弟制作,同时能省钱,甚至是让徒弟去采艾蒿。
  “东主,一船榆树皮的粉刚刚收了,蜂蜜收得不多。”宋德刚刚交接完一批榆皮粉,赶来汇报。
  “无妨,朝廷在收蜂蜜。”李易不操心蜂蜜,他制作截疟丸,给朝廷一部分。
  朝廷拿来卖钱,卖给外面的人,吐蕃和突厥就没有配额。
  其他人花高价买,有数量限制。
  朝廷收蜂蜜,把蜂蜜送李家庄子,拿走的一部分药丸属于蜂蜜钱。
  李易就拍卖,朝廷把价钱定死了,别人想多买,只能竞拍。
  药丸给出保底价,比朝廷的价钱高。
  如此,朝廷赚到钱,别人还要说大唐朝廷好。
  吐蕃和突厥只能买更高价钱的送回去,给那边的奴隶主们用。
  另外李易还走私,往西南蛮那里走私。
  当地的大唐军队先把市场给打开了,一部分钱,当地留下过日子,一部分用那边的东西抵。
  今年估计会有许多船的物资送过来,包括动物的皮毛、药材、肉干。
  另外是活的动物,这个不好养,路费高,赶路的途中会出现死亡。
  当地军队是折冲府,需要养家,家人日子好了,他们才有战斗力。
  主要是吃的好,有力气。
  “东主,听说有人高价收购蜂蜜,目前不知道背后是谁。”宋德又说出个情况。
  “高价?百姓不知道蜂蜜干什么用了,在报纸上说一声,用来制作治疗疟疾的药,他们愿意低价卖给庄子。”
  李易还是不愁,他相信学了他教养蜜蜂的人会支持李家庄子。
  何况朝廷是派人到地方收蜂蜜,到县里收,村子中有学着养蜜蜂的人带着蜂蜜过去卖,价钱不低。
  在京兆府抢那点蜂蜜有什么用?用来制香?朝廷已经下令,拿蜂蜜制香要没收。
  “东主,那我就去印刷工坊了。”宋德答应一声要走。
  “别,别印报纸,百姓好不容易多卖点钱,让百姓赚。我应该知道是谁在收,哼!跟我玩这一套。”
  李易又给喊住,示意宋德去忙。
  他在等,等对方上门,但是,他不会要对方的蜂蜜,收吧,收完就留着,看能吃多少天?
  “东主,是谁?”太监黄柏好奇,这个怎么猜?
  “京兆府的商人不敢跟我抢东西,外来的人,看有谁现在钱多?”李易提示。
  京兆府的商人懂事,想要赚钱,跟李家庄子合作,或照着李家庄子的一些行为去学。
  其他地方过来的大商人到长安,需要与长安商人接触。
  长安商人会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可以做。
  剩下的就是其他小‘国’的人了,小国本就没有多少钱,还要买截虐丸。
  “倭国使团?”黄柏一点就透。
  “应该是他们想向我展示一下财力,然后再把蜂蜜送给我,以此拉近关系,从我这里谋取秘密。”
  李易猜测着,这个可能性最大。
  他以前用过,买核桃,有的人喜欢文玩核桃,会去选,然后他高价全收了。
  对方买不到,生气,他就带着核桃过去。
  先表示抱歉,说不知道对方也要核桃。
  接着说自己以为这核桃能吃呢,结果买了才知道,不能吃。
  希望对方能接收,比如说一斤五块钱,要不三块也行。
  对方一看论斤卖,自己不属于受贿,买吧,线就搭上了。
  后来就不行了,核桃太多,不值钱。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不收礼物不坑民
  “小易,升官了,我给你带过来。”吃饭的时候毕构来了。
  把门下省的文书给李易,升官了,门下省的人想来,毕构抢了过来。
  李易在吃米线,天热,他连续吃了几天过水的东西,需要调整一下。
  “米线行。”毕构说着坐在李易对面。
  金菊距离门口最近,她出去给毕构拿东西。
  翠柳跟着出去,帮忙。
  李易打开文书瞅一眼,向西边抱抱拳:“臣谢陛下。”
  “是我们全体通过,不然你还是从九品下的武散官。”毕构要把话说清楚。
  “嗯!谢了。”李易应付一句。
  “不用,不用客气,都是应该的,你为大唐出力。”毕构摆摆手,一副他不居功的样子。
  “你最近总吃热食,不建议你吃米线,胃舒服吗?”李易说着去搭毕构的脉。
  “昨天晚上吃的炸酱面,反酸,早上起来用凉开水泡的米饭,吃点螺丝转咸菜。”
  毕构坐好了,说自己的饮食。
  “吃吧,没事儿,今天晚上你吃半碗米饭,吃点瘦肉。”李易放下手。
  金菊拎着一个陶罐回来,放在竹子编的垫子上。
  翠柳端个托盘,放到旁边,坐回自己的位置,低头吃米线。
  毕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