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5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无须他说,烟飘过来了,大家闻到。
  “用水打湿衣服捂脸。”吐蕃将领有经验,一般将领都有经验,烟攻,只能如此应对。
  同一时间,张孝嵩命令部下好几层湿手巾蒙脸,背着一捆捆的草向前冲。
  冲出去几里,放下草,点燃,再冲回来。
  旁边的人可以绕开,中间的只能顶着烟跑,那就叫一个难受。
  战士们跑过来,赶紧喝水,有人用水囊往脸上冲。
  烟更多了,范围还大。
  跑回来的放烟的人被熏这一会儿都受不了,那边的吐蕃结阵的地方还用说么。
  “向旁边走。”一个叫措考涛凯的吐蕃千户下命令。
  另一个叫索南次旦的千户咳嗽着阻止:“不行,敌人估计就在旁边等待,一旦运动,车阵就散。”
  他所考虑的是车阵,向旁边走,是横着走,还是纵着走?
  横着走,离开烟雾范围的速度慢,又容易前面的刚出烟雾范围,就遇到敌军九十度角的冲杀。
  纵着走,敌军可能还是九十度角的冲杀。
  团在一起走,敌军有骑兵,就能围绕着射箭。
  索南次旦以己度人,换成他,他就会这么干。
  措考涛凯急了:“怎么办?”
  “退,来时的路上有河,退回去,躲烟,同时可等天两,依河成寨。”索南次旦有办法。
  不管是车阵,还是军寨,最怕的就是水源被断。
  “好,退。”措考涛凯同意了,吩咐一声。
  车阵打开,往后跑,不出烟的范围,骑兵冲过去,看看有没有敌人在后包抄。
  这种行军,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有问题的是他们没有望远镜和热气球,白天的时候张孝嵩‘看着’他们的位置和行军速度。
  以及队伍组成,就帮他们想过好几种办法了。
  张孝嵩把热气球和望远镜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至,见敌于先。
  李易都不知道大唐的边关将领把两样东西给玩出了花,李易想的是他那时的作战用热气球和望远镜的应用。
  主要是提前发现敌军大部队,打一个埋伏,或者是从容布置。
  结果边关将领用两个东西打游击,欺负敌人视野不够。
  所以边关将领不给步兵配备热气球和望远镜,一律骑兵,还非常愿意跟敌人拼斥候。
  视野、速度、以多打少、战场遮断。
  将领在拿到热气球和望远镜的时候就明白怎么玩儿了。
  凭什么用步兵跟你正面打?用骑兵就磨死你,你派不派斥候?一次派多少骑?
  吐蕃的队伍往后跑,不敢出烟雾范围,怕左右有敌人埋伏。
  跑着跑着,烟雾就稀了,又跑一会儿,在大家咳嗽声中,马匹难受的情况下,彻底脱离。
  队伍不停,回河边,一阵赶路,星光下见到了小河,准备过去重新结阵。
  “杀呀~!”喊杀声响起,左右出现骑兵。
  “骑兵出击,结阵,快,依河结阵,三层。”索南次旦大喊。
  不到一千的骑兵分成两队,扔下火把冲出去。
  他们之前打着火把,现在不行,谁有火把对方射谁。
  骑兵向左右迎敌,两边的大唐骑兵开始策马兜圈子、同时箭雨落下。
  吐蕃骑兵放出一拨箭,跟着兜圈子,想抢占上风头。
  就跟李易那时海上以前的舰队抢上风、摆T字队形一样。
  两边兜着兜着就远离了。
  “杀呀~~”又是杀声起,在河对面,一群骑兵催马而来。
  吐蕃依河结阵,后面没有车,是河,拿小河当阻碍。
  河!深度不够,宽度也不够。
  几十步宽,两尺深不到的河,阻挡不了骑兵。
  一些骑兵快冲到河边的时候放箭,再兜圈子回去,不渡河。
  更多的骑兵从车阵的两边位置渡河,车阵的弓兵射不到,眼看着对方过了河。
  “杀呀~~”从之前烟雾飘过来的方向,又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出现。
  过了河的骑兵围绕着营地划弧,并不急于冲锋。
  从前面来的骑兵分出去人手帮自己的骑兵去追杀吐蕃两翼跑出去的骑兵。
  另外有骑兵下马,拿出来军工铲在地上挖坑。
  一点点向着外面延伸,营地中的吐蕃人看着,他们知道对方要干什么。
  哪怕是有自己人的骑兵跑回来,天这么黑,马蹄也要掰断。
  近处自己喊一嗓子能够让己方骑兵停下,远了自己喊,骑兵听不到。
  “出击,快出击,把他们击退了,告诉我们的骑兵小心。”措考涛凯着急地喊。
  索南次旦摇摇头:“完了,全完了,敌军将领是谁?”
  他比措考涛凯想到得更多,唐兵就这个意思,让你步兵脱离车阵。
  不脱离,无法给骑兵报信。
  脱离,脱离就杀你。
  前后左右,后面河那里没有防备。
  等骑兵被围剿,剩下的步兵拿什么跟对方打?
  依靠车阵?对方找上风头继续放烟怎么应对?
  “那怎么办?”措考涛凯恨不能自己冲杀出去。
  “降了,投降。”索南次旦一脸苦色地说道。
  仗打成这样,反抗有什么意义?动是死,不动还是死。
  说出来投降的话,他使劲喊:“大唐将领,我们降了,手下留情。跟我一起喊。”
  于是一群人喊:“我们降了,手下留情……”
  他们喊的时候,一群走到河边,准备从河里去对岸逃跑的大唐奴隶站住了。
  他们想跑,趁着吐蕃人慌乱的时候跑过河。
  现在发现,不用跑了,他们跟着喊,喊声似乎更大,大唐的兵,快点,过来接收俘虏,我们就是主人了。
  他们一喊,大唐骑兵让开路,之前跑出去的吐蕃骑兵回来了,回来了五分之四,而那五分之一没回来的是……


第九百九十九章 对面名将不委屈
  吐蕃士兵放下武器、脱下皮甲,骑兵把马靴也脱了,光着脚站在那里。
  在队伍中的大唐奴隶把东西搬到旁边,拿起刀和弓负责看守,他们也会射箭。
  马也被他们给牵到一旁,现在他们是主人了,不用下河逃跑。
  吐蕃人不挣扎,他们看清楚形势,自己被算计,同时敌军数量太多,还一律是骑兵。
  措考涛凯和索南次旦被允许穿甲,却不准戴武器。
  两个人还保留了一丝体面,他们主动投降,身份高,千户级别。
  吐蕃的千户和大唐的千户不同,吐蕃的千户是军政一体,有自己的地盘和人口。
  说白了就是值钱,他们的地方还有大唐的百姓,百姓算是获得自由了。
  包括很多的牲畜,除非他俩不想回去。
  “我想知道大唐将领是谁。”索南次旦比较执著,他服气。
  他察觉到了,从自己的队伍到小河边的时候,对方便开始布置。
  然后遇到烟,队伍又退回小河边,皆在对方将领掌握之中。
  张孝嵩出现,他身上穿着战袄,却是幞巾缠头,一副儒雅的模样。
  他也确实是这样,历史资料上记载:仪表非凡,进士及第。
  帅哥一枚,不是小鲜肉。
  “某,张孝嵩。”张孝嵩自报家门。
  刚才还一脸憋屈,觉得自己战术受到同僚影响没发挥好的措考涛凯听到名字,叹息一声,抱拳:“千户措考涛凯见过张帅。”
  他心情突然好起来,他知道张孝嵩是谁,带一万杂兵打西域,哐哐哐,见城破城、见军破军的存在。
  在西域,张孝嵩的姓名可以止小儿夜啼。
  败在这等名将手下,不丢人。
  索南次旦也行礼:“不是说张巡使贪污么?”
  “是贪了点,没贪太多,陛下知晓,说张某贪得少了,又给张某补了一些钱财。”
  张孝嵩回礼,说出来的话还很有意思,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
  “那你还贪吗?”大唐在吐蕃的奴隶中出来个人,好奇地问张孝嵩。
  “陛下给赏,贪与不贪,有何区别?故此,张某不贪了。”张孝嵩说出真心话。
  没有一个将领不贪,贪未必是为自己捞钱,而是手下将士战死的人得到的抚恤少。
  那么就贪一点,帮死去的兄弟给家人更多的钱财。
  不然手下凭什么对你死心塌地?凭什么在你一声令下明知必死也去陷阵?
  现在不用了,陛下那里,还有李易那里,给足了东西,还贪他干什么?
  “张巡使,可否告知我军前方情况?”索南次旦想了一下,又问。
  “上一个辎重就被某给抓了,吐蕃主力与阿史那献部、葛逻禄部,频繁接战。”
  张孝嵩给出一个答案,告诉对方,你们这个被我一截,你们的主力就彻底废了。
  措考涛凯跟着问:“张巡使不怕前方不得辎重,派兵回援?”
  “一共就四万人,又不全是骑兵,派步兵回来,不够我杀,敢派一万骑兵,剩下的三万人就死定了。”
  张孝嵩笑着说,又伸手示意,两个人跟他走。
  他有底气,前面的吐蕃军其实不到四万,之前就损失一部分了。
  吐蕃又不全是骑兵,辎重不到,想察看,必须是骑兵。
  骑兵少了,没用,骑兵多了,前边的队伍怎么办?
  阿史那献跟葛逻禄两部又不是吃白饭的,他们逮到机会保证冲锋。
  更多的火把点燃,大唐百姓开始做饭,又有死马拖回来,吐蕃人的。
  他们剥皮、掏内脏、切肉,在河边收拾妥当,用张孝嵩部带着的小铁锅一个个架起来煮肉。
  同时他们还指挥着吐蕃俘虏干活,现在形势变了。
  丑时末,快到寅初的时候,饭菜做好。
  大唐百姓要先帮着自己战士盛,唐兵却给百姓先盛,多放了肉。
  吐蕃刚结阵,还未吃饭就遭烟攻,然后一路跑着到河边,他们才是最累的。
  “这是什么东西,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东西。”
  “叫压缩饼干,里面还有核桃仁,现在咱们的将士吃这个?”
  “张巡使太厉害了,把吐蕃人给算死了。”
  “等回头就把婆娘和孩子换回来。”
  “你那婆娘不是跟吐蕃人睡了么?第二个孩子是谁的?”
  “我的,看长相,他们睡几次又怎么了?等着换回来就好了,不怪婆娘,是我没护住。”
  “我那婆娘就给吐蕃人生了一个,不过我留着,养大了也是我的崽儿。”
  被住去当奴隶的大唐人边吃边聊,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女人被吐蕃奴隶主给欺负了。
  那不是女人的错,不是女人主动过去,是没办法。
  要么就死,一家人都死。
  甚至有的生了别人的孩子,他们也愿意养,养大了能干活。
  都能过继和借种呢,还在乎这个?
  对于他们这些个边民来说,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命都没有的时候谁还管什么儒家礼法。
  自己一家人被掠去的时候,用礼法说人的那些人在哪?
  自己变成奴隶,挨鞭子打干活的时候,那些人在哪?
  现在有机会了,把家人换回来,以后过自己的日子,别人的娃儿养大了就是自己的娃儿。
  “吐蕃主力应会派千人之队视野查看,直接击杀,不必隐瞒。”张孝嵩带着两个人进‘帐’,顺口吩咐。
  他说的是吐蕃主力久等不至的辎重后会做出的应对。
  派出来千人的骑兵,然后分散,前面的和后面的都在视野范围之内。
  一旦前面的遇到袭击,后面的就能看到。
  现在打掉两拨辎重,无须再考虑隐瞒了,吐蕃主力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