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易不想自己的百姓吃这个亏,以后除非那些人不来,来就抓。
  顺便他要打通外海贸易的环节,最远的地方都干到霍尔木兹海峡那里了,不然哪来的洋葱种子。
  “不要不要,我们帮你卖,赚到的钱全是你的。”卫岳峰连忙摇头。
  其他十个人点头,觉得李易特别善良,果然是宰相肚量、以德服人。
  “不要不行,按我说的做,晚上你们去外面住帐篷,给你们送蜂窝煤炉子,记得别中碳毒。”
  李易把事情定下来,不给人家利益,人家帮一次,以后还能总帮?
  “我们不怕冷,冬天也没有京兆府的火炕,现在开春了,不冷。”卫岳峰担心李易多花钱。
  “知道,唉!”李易叹口气。
  他那个时候的湖南长沙在没有暖气的时候,那个温度……
  有意思的是,东北地区屋子里零上十度左右,暖气,就不行了,太冷,要抗争。
  往南边许多地方也以为东北冷,后来才明白,屋子里比自己家冬天暖和多了。
  在温度零度左右的情况下,南方人厉害,习惯了。
  北方什么情况厉害呢,零下三十度以下,可以进行户外劳动。
  冻脚就跺跺脚、冻手就往怀里伸、冻耳朵用手捂,脸无所谓了。
  可是南方冬天生病的人多,后来慢慢的都给暖气,没有的自己用空调,还有的买小太阳。
  村子里的有土炉子,大家都不傻。
  “三哥,煤炭要推广使用,尤其是蜂窝煤的炉子,除了特别往南的区域,其他位置冬天也难熬。”
  李易转头看李隆基,李隆基一直在听、在看。
  “以前的长安冬天一早起来,也伴随着哭声。”李隆基想到了曾经的长安。
  “我可以提供一些各地煤矿地点,有的是露天矿,有的需要向下挖。
  若运输方便,可直接采露天矿运过去。凭现在的使用量,可以用无数年。”
  李易无所谓在大唐内部点出来煤矿,挖呗,你们要是能把露天矿给挖没了,那你们厉害。
  “易弟你这都是不求回报啊。”李隆基感慨,多少人要是有知道的矿,那得偷摸挖。
  卫岳峰一众人看李隆基,易弟?这位……
  “此事定了,去休息,或者出去转一转,下次记得别让女人冲在前面。”李易表达了一下不满。
  “我们也不想的,可我们比不上她,像这次卖胡椒粉的主意就是她出的。”卫岳峰表示无奈。
  人家女的怎么了?厉害。
  “也是啊,武则天就比较厉害。姓武的其实本事都大,比如宫里的武婕妤,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变成另一个武则天。”
  李易笑着点头,直接就说宫里的人
  卫岳峰一众人:“……”


第八百四十二章 生活不同知识同
  “由此可见,蕃人也不是傻子,知道寻找新的东西送到咱大唐卖,卖不出去还琢磨着骗。”
  等卫岳峰等人离开,李易发表他对外来贸易者的看法。
  永穆公主立即支持:“夷人算计颇多,当维护我大唐百姓利益。”
  “闻恬咱俩想到一起去了,我还有话跟你聊呢,咱俩出去啊?”李易一脸遇到了知己的模样。
  “易弟,为兄也有话与你说。”李隆基于旁出声。
  “晚上吃饭的时候说,不急哦三哥,走,闻恬,给我介绍一下庄子。”
  李易拒绝李隆基现在谈话的要求,他拉着永穆公主就跑出去了。
  李隆基在做深呼吸,小兰看看,给送上茶水。
  “看我作甚?去找你家小娘,别瞎跑。”李隆基瞪小兰。
  “好哒!”小兰转身跑了。
  郭子仪也跑了,他要去保护。
  郝灵荃没动,他小声问:“陛下今晚回不回宫?”
  “不回,去把有容和沰儿带来。”李隆基略微想一想,摆下手。
  他打算看看周围百姓的生活,在知道姜家雇人点大棚,百姓帮着永穆公主跑的事情后,他对周围的人就很有好感。
  他有想法,许多想法无法实现,那是自己,可以找李易来实现。
  似乎只要提个想法,李易就能给出办法。
  拉着永穆公主跑了的李易找到了木头板、纸和炭条。
  他和永穆公主在棚子旁边画风景,连棚子一起画。
  棚子就是提供免费汤的棚子,里面有人。
  远了李易不去,怕遇到危险。
  他在画素描。
  “闻恬你看啊,绘画是写意和写实结合,二者为一体,不能说我不会写实,我画出来的都是写意。
  也不能说我不会写意,我对那方面不要求,写实才是根本,这都是不对的。”
  李易在讲绘画,大唐人工笔就非常差,也就是说写实不行。
  谁若刻意强调某一个方面,只能证明另一个方面其本事不够。
  “看棚子,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来,主要体现的是道路和棚子,属于写意。写实用的时间长一点。
  咱大唐现在的作画方式是没有阴影的,可棚子有阴影,写实要表现出来。
  当写实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由技术转变为艺术的时候,基本功不要再说,追求的是光线。
  抽象画是写意的一部分,这个还是咱大唐厉害,把情绪表达在画中,同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李易在中西结合,像三分秋水七分色,半湖烟雨半湖愁,本身就是个画面与意象拉伸相结合的东西。
  为这两句话来作画,写实是不行的。
  这就得用写意,前提是写实基本功要好。
  不然看看唐朝的画,本来想要写实的,画人物,一个个都画成什么样了?
  而水墨风景是另一回事儿,国画能画出来的意境是远山如黛黛入眉。
  “写实类似于曹衣出水,写意有如吴……吴道子现在在宫里呢吧?还很年轻?”
  李易要说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突然反应过来,吴道子在宫中当博士呢。
  历史上的李成器宋王,现在应该改为宁王了,然后吴道子被封官为宁王友。
  可是没改呀,宋王还是宋王,吴道子哪去了?
  “好了,先不管他,遇到他我得跟他好好聊聊,这个人不错。”
  李易暂时不去想了,继续教永穆公主绘画技巧和思考模式。
  永穆公主学过绘画,却从未画过素描,她都是用毛笔画。
  现在拿着炭条,听李易讲,在纸上画棚子,觉得很有意思。
  对她来说,这就是快乐,有人陪着玩儿,而且玩儿的东西还没见过。
  她发现跟李易在一起与其他男女有很大的不同,别的男女大多是一方迎合另一方。
  像自己的姑姑,是男的迎合姑姑,而其别的时候,是女子迎合男子。
  与李易接触,双方似乎是一样的,在一起做一件事情。
  不用考虑那么多其他的东西,只要觉得有意思就好。
  ……
  李隆基溜达出来了,周围的胡商的地方他不用看。
  他沿着小路往后走,出了胡商宅子的范围,就是真正的邻居了。
  邻居都是一个院落挨着一个院落,院子里有的放了狗,有的养着鸡。
  天还是比较冷的时候,外面没有人闲逛。
  倒是院子里有人在干活,从别处找来的沙子,往地上铺,化雪后的地面比较泥泞。
  院子中是用石头铺的主路,两边还是泥的,石头的缝隙中有水,踩到石头上会往外溅。
  一锹锹沙子铺上去,就把水给挡住了,至少溅不起来。
  还有的村民在收拾栅栏,栅栏不防人,也防不住人,挡住鸡不出去。
  狗其实能从栅栏上跳出来,撞都能把棍子给撞断了。
  一般情况下却没有一条家养的狗翻栅栏,看到陌生人会隔着栅栏叫。
  主人出来瞅一眼,呵斥两句,狗就又回到自己的窝里。
  李隆基听着狗叫声,看着百姓劳动的场面,心中愉悦。
  “家中的日子瞧着不错,没有破的房顶,院子收拾的干净,柴火垛苫着草帘子。
  院子中的地用铁锹翻了?这天还冷,土硬,不如再化化水的。
  那一片种的是葱啊,看样子是留冬了,今年夏秋天可以打籽。”
  李隆基边看边说,换成以前他说不出来这些朴实的话语,因为不懂。
  现在的他全会,学的,有事往李家庄子跑,没事还往李家庄子跑。
  李易吃饭的时候会讲解许多事情,包括农业种植和住户的生活。
  听多了、看多了,自然学会了。
  李隆基曾经以为葱是春天种,然后夏天就可以吃了,到了秋天有种子。
  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样。
  想要留种子的葱要秋天种,然后吃小葱,间苗,快到冬天的时候收获一些大葱冬天吃。
  第二年葱过了冬又活过来了,这个时候再分秧,选一块地种。
  愿意吃就吃一点,通常就不吃了,种小葱吃。
  等又一年过去了,大葱开始抽薹,结籽。
  也就是说吃的葱和留种的葱管理方法不一样,时间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
  留种的葱打籽的时候很辣,而小葱不辣,第一茬长出来的大葱埋土多的话还比较甜呢。
  还有萝卜、胡萝卜,都别想当年出种。


第八百四十三章 战争之法杀羊法
  李隆基说,旁边的郝灵荃和郭子仪一脸茫然,他俩又不种地。
  “易弟未与你们讲这方面的课?作为一个将领,必须熟悉作物生长,战斗中可能会用上。”
  李隆基现在会了,喜欢指点别人。
  宰相他也指点过,之后宰相们学聪明了。
  “还没讲到这方面,估计之后会有。”郭子仪比较期待,他愿意上课。
  郝灵荃点头,他眼下上课上得脑袋疼,今天是陪着出来,不然还要学习知识。
  他没当上将军的时候是个很小的小将,变成将军就学。
  包括阵形、兵种布置、出击时机,其实没有固定的套路。
  敌人动己方就动,在没进行肉搏战的时候双方拼防御和远程。
  盾牌兵和其他近战兵种推进说明找到了机会或己方在远程对攻的时候吃亏了。
  真正混战的时候,依旧要有弓弩兵压制,打击敌阵后队,给己方前面士兵提供支援。
  阵形运转很复杂,一个错误会使前队溃散,再想组织就难了。
  热气球的作用体现出来,高空看地面移动清楚,反馈给主将,主将根据情况给热气球上的传令兵下令。
  下达的命令就是原来郝灵荃这个位置的子将看,看完赶紧指挥自己的队伍。
  他当子将的时候正常状态下不负责亲自杀敌,他等命令。
  “你学得如何了?”李隆基似乎想起来郝灵荃的将军职位。
  “多亏没给臣大将军职,不然臣一定会害死很多兄弟,臣在拼命学。”
  郝灵荃自己承认,非大将军之才,等学好了,以后再找机会提升。
  将军都玩不明白呢,不会画地图、不会测算距离、高度、不熟悉泥土对战场上的影响、不清楚降雨云。
  黄泥地,布阵之后,突然下雨了,敌人抢占上风头放箭,己方运动能力下降,抢不过敌人。
  他认为自己太差,差许多。
  李隆基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
  李隆基知道不是所有的将领都要学李家庄子的知识。
  李易是要把羽林飞骑培养成特种兵,什么都要会,还得精。
  郝灵荃跟着学,学的自然也是那一套。
  李隆基还清楚李易的想法,李易不给宋璟面子,强提郝灵荃为将军。
  将来打仗郝灵荃一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