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德说到这里停下,看毕构一眼。
  “结果怎么了?”毕构问。
  “结果现在情况不同了,户部厉害了,要收他们十税一,因为有其他的皮毛和药材,说价值高。”
  宋德挑选一下字词,说出来。
  “老毕呀,你当宰相喽,户部牛逼哦。哈哈哈……”李易没心没肺地笑起来。
  “把他俩请进来。”毕构一点笑的意思都木有。
  他知道蜀地盐帮,李易一封信,加上兑换券,对方立即组织人手筹集货物。
  快报抵达的时候,物资紧跟其后,就那么快。
  人家蜀地盐帮为打西南蛮出过力的,结果到了长安被欺负。
  这么干,关键时刻,再写封信送过去,还有用吗?
  宋德跑去请人,宫女太监们不吃饭了,站起来准备迎接。
  毕构和李易同样起身,来的两位代表蜀地盐帮。
  杨环晋和黄贤荣二人来了,一见到李易,两个人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李东主,打扰了,实在是税太重。”杨环晋一句废话没有,抱拳。
  “杨兄、黄兄不要客气,我介绍一下,老毕,这个是杨环晋,这个是黄贤荣。”
  李易回礼,先介绍两个人。
  又对二人说:“你们的事情找我费劲,找老毕,老毕现在是户部尚书,兼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
  杨环晋和黄贤荣:“……”
  “杨兄、黄兄,见个礼呀,不然老毕一生气……”
  “小易你别调侃老夫。”毕构打断李易的话。
  他看着二人说道:“税票准备好,蜀地盐商,免税,之前收的给退。”
  “多谢宰辅。”杨环晋反应过来,一揖到地。
  黄贤荣紧跟着作揖,激动坏了。
  他俩明白李易厉害,但不想麻烦李易。
  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找上门。
  结果李易竟然跟难为自己等人的户部人员的头头在吃饭。
  听那称呼,老毕。
  自己二人找了其他的门路,别说是户部尚书,连个侍郎都没见到,人家就是想要钱。
  到李家庄子,宰相吃饭呢,一句话,以前的税都给退?
  “宋德,再端两个大虾的砂锅,让杨兄和黄兄一起吃,都不是外人。”
  李易跟宋德说,同时邀请二人坐下,宫女桃红去取酒。
  二人十分拘谨,宰相啊。
  “回头老夫就收拾他们。”毕构还生气呢,要钱可以,坑人不行啊。
  还坑蜀地盐帮,令人不齿、心寒。
  杨环晋和黄贤荣互相看看,想求情,发现自己没资格。
  “杨兄、黄兄,现在过来,过年回不去,正好在庄子里,庄子热闹。我安排个院子,其他人去前面的楼里,自己点炉子。”
  等砂锅的时候李易发出邀请,实际上就是帮对方决定了。
  蜀地盐帮是真办事啊,运费什么的都是盐帮自己出的。
  “对,在庄子住,有小易在,没人敢欺负你们。”毕构跟着说一句。
  二人发现自己无法拒绝,确实需要安稳的地方休息。
  一年就这么一次,有时是三年两次,小批量的盐走陆路行,多了费用增加太多。
  两个砂锅送上来,上面是红油。
  “尝尝,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感到惊喜。”李易示意二人吃一口。
  杨环晋先夹了个油豆泡,放到嘴里,眼睛瞪大,他把豆泡吃下去,拿起小勺子舀半下汤,吹着喝到口中,露出舒服的表情。
  “果然吧,蜀地吃辣的属于天生,以前吃的其他辣的东西没这个好是不?”
  李易高兴了。
  黄贤荣同样的操作,发现这个砂锅的辣特殊,过瘾。
  毕构看看自己的砂锅,里面没有辣椒油,他摇摇头:“辣吃多了不好。”


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第一关系户
  ‘呼噜呼噜’杨环晋与黄贤荣盯着汤喝,根本不吃菜。
  “李东主,给加汤。”杨环晋不客气,把汤给喝干了,要求添汤。
  “嗯!”黄贤荣在旁出声,他嘴后一口汤进嘴儿。
  “你俩还能吃下去其他东西了吗?”李易表示服了。
  宫女翠柳已经起身,出去端个托盘回来,一个舀子放在上面,都是红油,给两个人加满。
  “李东主,此物比花椒、胡椒、茱萸、姜、芥末好吃。”
  头一次吃到辣椒的黄贤荣给辣椒一个高评价。
  “这个里面放了几种品种的花椒,你们陆续送来的,你们送的芥菜庄子也给制作成咸菜了。”
  李易提起当初的事情,他那时还想着保密,不告诉蜀地人制作榨菜。
  现在他决定公布出去,蜀地人愿意做就做,不赚这个秘方钱了。
  杨环晋想到的是另一种情况:“李东主,它叫什么名字?卖吗?”
  “辣椒,卖,一两一缗,一斤十五缗,便宜一缗,送你们二十斤。”
  李易早想好价钱了,一两四十多克,卖一千钱。
  毕构皱下眉头:“贱了,当初你家的茶叶蛋可是五百钱一个。”
  “当时的粮价也贵,三百钱一斗。后来粮价低了,我就不卖了,酱油的方子都公布出去了。”
  李易强调物价变幻,不是自己黑。
  “至少两缗一两,小易,你听我的。”毕构给抬价。
  杨环晋和黄贤荣:“……”
  他俩互相看一眼,发现户部的官员都是跟尚书学的呀。
  “老毕,你不会是等这收我八成的税吧?”李易扭头看毕构。
  “奢侈品,就是八成。”毕构表情严肃。
  杨环晋和黄贤荣再次互相看一眼,天啊,八成的税?
  户部收自己十税一,看来并不多,李东主和宰相是什么关系?
  一个喊对方老毕,一个喊对方小易,在一起吃饭。
  自己二人到来,看在李易的面子上,宰相好说话。
  咋转眼老的要收小的八成税?你们……
  “八成就八成,我要求退税,我要核对产业成本,捐的钱和东西,要扣除。”
  李易提要求,不能直接就说收辣椒面的八成税。
  辣椒面是庄子的一个产品,我庄子成本高,其他的地方赔钱。
  “什么成本?”毕构显得有点紧张。
  “老毕你看啊,喷灯研发成本、热气球组装成本、新式冶炼炉研发成本、制造成本、庄户人工成本、买地成本、免费汤成本……”
  李易哇啦哇啦一顿说,各种成本,叫人听了,庄子一直在赔钱。
  其他卖的东西利润加起来,不够补窟窿的。
  庄子卖的东西越多,赔的越多,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怎能算成这般?”毕构第一次接触成本核算问题。
  “怎么不能?我庄子可是有军工研发和生产制造,朝廷一钱都没补贴给我,看,我给你算……”
  “别,不用算,老夫不听,听了还要倒搭你钱。”毕构阻止,汗出来了。
  杨环晋二人汤都顾不得喝了,听得目瞪口呆,同时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手段来避税?
  这次不用了,已经说好了退,但以后呢?
  “卖一缗一两,今年大棚又种了许多辣椒,指望京兆府消化掉,有困难。
  是奢饰品,不过太贵了,其他地方的商人担心买了卖不出去,就不买了。
  我要攒点钱,别八成了,五成,要是不行,我不卖了,我想别的法子赚钱。”
  李易分析市场饱和度和其他地方的高端消费水平,价格确定。
  “行,五成就五成。”毕构考虑一下,答应。
  杨环晋跟黄贤荣又茫然,原来收税可以讲价?
  “李东主,这个汤还有吗?”黄贤荣想到件事情,指着砂锅里的红油问。
  “有,只是你俩再喝……我这就叫人给兄弟们送去辣椒油,汤就不用了。”
  李易正要说两个人喝汤喝饱了,突然考虑到,对方不是两个人。
  “他们在安邑坊,挨着东市,晚上能吃到辣椒,估计做梦都是美梦。”杨环晋报出地址。
  安邑坊在东市的下边,里面有一个寺,没有其他的衙门。
  少量的货物会放在安邑坊中,货物多,在城外码头租仓库。
  盐帮的货物超级多,人也多。
  “好,送过去,明天就让兄弟们到前面的楼房住,到长安就是到家了,何必花那个住宿的钱。”
  李易话音落,青松跑出去。
  杨环晋二人发现了,宫女太监太机灵了,这边说话,那边立即反应。
  “杨兄、黄兄,你们列个单子出来,报纸上对比着给打上广告。”李易跟着又说。
  在蜀地运输东西的运费是盐帮出,不说多少钱,只看速度,就知道盐帮出了多大的力。
  “多谢李东主。”二人一齐道谢。
  广告他们知道,不好意思找庄子打,感觉是让庄子给免费一样。
  “那边的盐井可是多了?”毕构想起来陛下与李易合作钻井的事情。
  “回宰辅的话。”杨环晋出声:“多,新出了不少卤井和气井,我们也会找气井帮着煮盐。”
  黄贤荣压低声音:“听闻那些个好的地方,背后是……”
  他说着向上指了指。
  李易点头:“对,就是陛下的,我还有半成的份子。你们有没有学会钻井?”
  “啊?”两个人又一同惊呼。
  陛下的买卖,李东主占了半成的份子?
  这不是占多少份子的问题,问题是怎么可以去占份子。
  惊讶完,杨环晋叹口气:“唉!钻是钻了,可钻一口井用时多,花钱多,怕钻着钻着不出卤,把家当全赔进去。”
  李易点头,对,一口井可以成就一个家族,一口井也能毁了一个富商。
  只是他对此没有办法,本钱不足的,最好是别去赌。
  “该钻还是要钻,你们的钱多,同时分开钻几个,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
  李易知道对方有钱,故此劝说。
  “李东主,我们钻着呢,已经出了一口卤井。”杨环晋高兴地说道。
  他们就是同时找六个位置钻,一口出卤,另外五个的钱都赚回来了。
  到现在没出卤的继续钻着,万一出一口气井,再不愁了。
  “陛下的井是要拿出来钱给当地,你们用了技术,也要拿。”毕构突然插了一句。


第七百三十三章 如对英雄好待遇
  饭后,杨环晋和黄贤荣被安排到单独的小院子里。
  毕构有单独的院子,他今天不回去。
  他回家,明天早上从家到兴庆宫上班,比从庄子到兴庆宫远。
  他家住怀贞坊,往兴庆宫走,需要走十六里左右。
  从李家庄子到兴庆宫,算上过桥和斜的路,八里。
  若不是知道陛下不允许,毕构都想把家搬到李家庄子了。
  而且上早朝,他不想折腾家人给做早饭,需要早起到外面吃。
  或遇到挑担子、推车卖早餐的人打包带着在车上吃。
  外面卖的吃食能比上李家庄子的食堂饭菜?
  毕构带着奏章来的,在书房中批阅,把需要给李隆基看的整理出来,写上自己的见解。
  快到子时的时候他才忙完,收拾好了,去浴室。
  院子中有管子连接庄子上的浴池,然后是淋浴,没有浴缸,怕有人倒在浴缸里来不及救。
  他调整好冷热水,冲洗一番,用浴巾擦干净,回卧室,换睡衣趟床上。
  “神仙般的日子啊。”毕构嘟囔一句后沉沉睡去。
  ……
  十月六日,天上又下起了小雪,风倒是不大。
  盐帮的人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从安邑坊搬出来,进到住宅楼。
  住宅楼中有烟道,还有蜂窝煤炉子,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