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物要卖?”李成器居然听懂了,过程简单,实际上他做不出来。
  “卖呀,当宝贝卖。二百缗一个,免费更换和维护,就是……”李易说要高价的服务。
  摔碎了,把碎片大概凑起来,拿到庄子,庄子给个新的。
  里面有水垢了,拿到庄子,庄子给清洗掉。
  暖瓶塞不好用了,直接到庄子来要,不用拿原来的那个。
  二十万钱,享受到的就是这个服务,不高兴了自己摔,都给你换。
  “你那煤油灯也应该如此,一百缗一个呢。”李成器想到另一样东西。
  “对,明天在报纸上说,那么贵,玻璃碎了怎么办?换。”李易从善如流。
  “你这暖瓶现在有多少?我带走,给陛下送去,我家中也要有,帮你推广。”
  李成器丝毫不客气,他知道成本很低,他又不拿去倒卖。
  “刚做两天,大家还在熟悉,只有一百六十个合格的,废品超过两千个了。”
  李易说起制作难度,耸一下肩。
  在模子里,内胆顶着外胆吹,一个控制不好就贴到一起了。
  抽真空的时候热合也容易给旁边烫漏了,嘭的一声爆掉。
  “行,一百六十个我都拿着,需要轻拿轻放。”李成器没在乎坏多少个。
  工匠可以逐渐熟练,正好冬天用起来方便,不然总得有人看着火在那里负责热水。
  下午的时候,他派人过来一起搬运,用稻草垫好了,可不能磕碰到,尤其是壶口的地方。
  塞子倒是拿走了一千个,灌上水要试这个塞子。
  他手上拎着一个装了热汤的暖水瓶,进宫,直奔百福殿。
  不到一刻钟,王皇后抱着孩子抵达,稍等一会儿,李隆基赶到。
  李隆基得到消息,宋王应该是从李家庄子过来,带了很多东西。
  他到地方的时候,宫女正把开水小心地往几个暖瓶里倒。
  塞子用水泡着,倒完开水,把塞子放上。
  “三弟来了,我这个给大家看,晌午在庄子里灌的热汤,到现在有一个半时辰了。”
  李成器让人取来五个碗,他拔下塞子,从里面往外倒汤。
  汤倒出来的时候热气蒸腾。
  “是蘑菇木耳鸡蛋甩袖汤啊,还有瘦肉丁和胡萝卜呢。”
  王皇后关注的重点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李隆基伸手碰碰碗,又对着汤吹口气,热气扑到脸上。
  “热,装一个半时辰,竟然还这般热。”
  李隆基说着开始吹气,嘴贴在碗边吸一下,扭头吐地上,烫。
  宫女赶紧过来用抹布擦,机灵的太监跑去取匙子。
  匙子取来,用热水烫烫,众人一人一个在那舀汤吹着喝。
  “叔叔那里的汤都比宫里的好吃,以后想喝汤了,就从李家庄子拿。”
  王皇后发现了暖瓶的正确用途,装汤。
  “宫中宫女太监不用累着看热水了。”豆卢贵妃想到的是干活的人。
  “是呀,我宫里要多准备几个,不过火还是要看,他们自己也热东西吃和取暖。对不对沰儿?”
  王皇后转头问儿子。
  “啊,啊啊。”小家伙盯着汤碗,一副我也要喝的样子。


第五百五十章 破茧化蝶安心等
  “卖报卖报,李家庄子承诺,买了煤油灯的人,煤油灯免费更换维修,摔了也可以换新的。”
  “卖报啦,李家庄子推出暖水瓶,装上热水,一天一夜不会凉,免费维修和更换。”
  清晨,报童们穿着统一制作的卖报小棉衣,奔走在街头。
  他们卖力气地帮着李家庄子宣传,别人的广告他们才不理会呢。
  买了煤油灯的有钱人,一听摔了都给换,赶紧买份报纸看。
  看到上面说的只要把玻璃片凑个大概,就给换新的,登时放下心。
  再看神奇的暖水瓶,二百缗一个,可以买两个煤油灯。
  “等两个月再卖呀,着什么急呀。”户部,毕构哆嗦着拿起个暖水瓶给自己泡茶。
  他满脑子二百缗一个的暖壶,就他手里拎的。
  按照他的理解,暖水瓶交同样的税。
  八成,卖一个交一百六十缗,十个是一千六百缗,一百个……
  “不对,冷静,我不能这样想,李家庄子的钱不是我的,对,可是暖水瓶怎么能一直赚到税钱?”
  毕构想到煤油灯的煤油可以长流水交税,十税一。
  暖瓶卖完就没了,赚不到钱,户部吃亏。
  “怎么是这样?不行,我要写信。”
  毕构闹心,他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就要为大唐财政收入着想。
  他拿起笔,想都不想就写:煤油孤光荡日月,四季风在轻常掠。往来交换总可存,暖瓶怎融百年雪?
  写完,落私印,装在信封里,想了想,叫来个人:“送到李家庄子去。”
  送信的人没有马,跑出皇城,看到有马车,拦住:“去城西?”
  “去,我是……”赶车的人看到是皇城出来的七品官,说话声音放低。
  “带我去李家庄子,有急事,其他事情靠后,快,给你车钱。”
  送信的人直接拿出来一张十钱的兑换券。
  “这个官啊,我其实……”车夫没接钱。
  “二十钱,给,别多话,小心收拾你。”送信的又递过去一张十钱的兑换券。
  “好咧。”车夫收了钱,催促马快点走,嘴里哼起了歌。
  送信的人满意了,这就是权和钱的作用,让你去你就得去。
  车子到地方,还没等停在灞桥桥头,有人开始跟车夫打招呼。
  “宋老秃,又来拉货呀?”
  “老宋,这次回来的快呀。”
  车夫笑笑:“还赚了二十钱呢,我本来要说顺路,不要钱,这位皇城的官人好。”
  送信的人:“……”
  他想重新来一次,就是回到跑出皇城,并且车夫说第二句话的时候。
  自己一定会听对方把话说完,现在二十钱谁给报销哇?
  暗自难过一番,他找到守在这边给免费送汤的庄户,道明来意,庄户跑去找宋德。
  宋德出来带信进去。
  李易在上课,等一节课结束,他拿到信看一遍,轻摇下头:“老毕对于赚钱的事情是真不懂啊。”
  “那是啊,谁还能有东主你知道怎么赚钱。”宋德笑出满口牙,嘴咧的才大呢。
  “八颗,你想咬人啊?等着,我写个回信。”
  李易说宋德一句,到旁边坐下,给毕老头写信。
  他知道毕构的意思是说煤油灯的灯油四季都需要用,坏了换也就换了。
  暖瓶就一次,来回换,一百年不也是赚不其他的钱?
  李易想了一下,写到:桑蚕幼虫养时节,精心只待丝成结。不动弱蛹盼天利,破茧展翅终化蝶。
  停笔,摇摇头,他再写一句:老毕呀,送你三套茶具,一套一缗,一套五缗,一套二十缗。
  写完,装在信封中:“带三套茶具一起交到来人的手上。”
  宋德点点头,取了信去找东西,除了送毕构的三套茶具,还有给送信七品小官的好处。
  宋德现在看到五品以下的,都觉得是小官。
  送信的人已经喝了三碗免费的汤了,他不时站起来伸脖子张望。
  当宋德的身影出现,他才舒展了眉头。
  “这个是信,这个是我家东主送毕尚书的三套茶具。”
  宋德先把上了漆封的信交给对方,等对方揣好,再给两个能拎的竹筐。
  一个竹筐中放三套装在盒子里的茶具,另一个是大棚蔬菜,蔬菜筐的里面铺了麻袋片保温。
  “这筐里的东西也是给毕尚书?”送信的人不知道筐里是什么。
  “几根黄瓜,毕尚书不能要。”宋德摇头。
  送信的人眉眼的地方出现笑意,懂了,给自己的大棚菜。
  “谁把我送回去,我给三十钱。”送信的人不心疼钱了。
  五十钱,换这么一筐菜,赚大了。
  “走吧,带你一个,正好我去送货,绕一段路。”
  刚才的车夫装完蔬菜,要给城里的人送去,他过来伸手。
  送信的人深吸一口气,看看别人,别人都没动,那就掏钱吧。
  他不知道规矩,当他把钱喊出来,周围人都听到了,有人速度快先出声,其他人就不动了。
  他若是找一个空车,小声跟人说价钱。
  说了多少别人没听见,这人就算要得低,也没问题。
  别看都是干苦力的,只要一群人干同样的活儿,谁破坏规矩谁就挨收拾。
  装了菜的车速度慢下来,等送信的人回到皇城,中午了。
  毕构没吃饭,在等。
  送信的人交出信,还有装茶具的筐,告辞,顺便请了半天假,得把菜拿回家。
  毕构打开信,看一遍,只知道李易的意思是说还有后续。
  “暖瓶都卖了,还能再收钱?送我茶具,直接送个贵的就好,便宜的给我作甚。”
  毕构打开三套茶具看,一眼就能看出来差别,价格不同,品相上便有所体现。
  “一个茶具分三种,许是还有更贵的,往后喝个茶都喝不起喽。”
  毕构已经看过报纸上介绍的怎么泡功夫茶,那叫一个繁琐。
  同时报纸上还有广告,卖成套茶具的广告,根本不是给寻常百姓准备的事物。
  他眼睛看着茶具,又祈祷上了,希望大家少点买,等过了年再多买,好收税。
  另一边的蓝田县中,长孙昕心情不好,没能重新回到皇城动作,还要在县中当巡察使。
  “捞钱也捞不到,只能自己家做几个小买卖,以后怎么办?”
  长孙昕和四个幕僚坐在那里喝茶,他得到一套十缗的醉仙居赠送的茶具。
  学着报纸上介绍的方法,耐心地泡功夫茶。
  四个幕僚跟着喝,一个个皱眉,东家回不去长安,他们需要走门路也不好走。
  “东家,要说赚钱,我倒是有一个主意,罐头过上段日子卖,现在趁别人没反应过来,我们先找个地方。”
  罗欧丞喝一口茶,发现凉了,把剩下的茶倒掉。


第五百五十一章 蔬菜价高守秘密
  长孙昕开始买房子,要买一个临街的房子。
  罗欧丞给他出主意,在别人没明白之前,先建个茶馆,专门给人喝功夫茶。
  蓝田县是陆路通往长安的主要县,从洛阳那边到长安,走蓝田县,就有人来喝茶。
  冬天的临街店铺买卖不好,盘下来一个价钱低。
  长孙昕觉得有道理,跟着李家庄子走,大钱赚不到,却不会赔钱。
  他一边找牙人看房子,一边买成套的茶具和茶叶。
  李家庄子继续大量出货,煤油灯、暖水瓶、茶具、茶叶、香皂、肥皂、甘油、花露水。
  香水倒是没卖,一直在储备。
  酒精在卖,但打火机不卖了。
  每天李家庄子灞桥的地方都是忙来忙去,还有人送松塔呢。
  黄金、铜钱了、绢帛、兑换券,全部流入进李家庄子。
  兑换券会重新买东西放出来,黄金、铜钱和绢帛只进不出。
  “最近几日,你们谁知道李家庄子赚了多少钱?”
  十一月十日,毕构晚上邀请姚崇等人在家里吃饭,怀贞坊的家。
  他快魔怔了,他甚至想辞职,谁愿意干这个户部尚书就谁来干吧。
  说好的交税,一天天数日子,眼看着那么多的钱跟税无关。
  大唐一年才收入多少?一个李家庄子在长安疯狂攫取利润。
  户部尚书在此时属于‘凶官’,不吉利,他不总是研究五行什么的么,才把他给安排到这个位置上。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