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说热情地招呼着,喊着毕构的字。
  四人落座,三人问起毕构在河南府的事情。
  “鸡鸭多得数不过来,稍大一些的,有商人来高价收,卖到别处去。
  秋收后,田中又能多出一批蝗虫。如今百姓在盼,盼年年如此。
  蝗虫吃粮食,同样吃草,减产的粮食,用鸡鸭猪和蛋可轻易补回来。
  百姓会照蛋,不能有小鸡小鸭的蛋先挑出来吃。
  孵化几天,再照着看,不行了的,要用锅煮,多煮一会儿,吃。
  有了蛋,不那么耗粮了,百姓祭祀感谢蝗神。”
  毕构说起河南府的情况,最后一句引得姚崇三人大笑起来。
  毕构也笑两声,顺着话说:“说起鸡鸭对付蝗虫,还是李易功劳大,不知道你们熟悉李易吗?”
  唰!一瞬间姚崇三人笑容消失。
  毕构一愣,他发现情况不对,提一下李易的名字,三个宰相怎会如此反应?
  “可是李易办事有差,叫诸位心中不顺?他还是个少年啊,若有哪里不对,诸位应多担待。”毕构帮李易说话。
  他觉得李易得罪人了,还是同时得罪三个宰相。
  回来的路上,他听说不少李家庄子的事情,还在码头换了兑换券。
  “我等担待不起呀。”姚崇一脸愁苦。
  “隆择,说起来话长。唉!”卢怀慎叹气。
  张说点头,先瘪一下嘴:“李易太能折腾了,我等现在怕,他那里隔几日,若不出个什么东西,我等便胆战心惊。”
  “那是为何?”毕构疑惑更甚。
  “隔的时间越久,出的事儿越大。又过了几天了吧?若到年底前一直无事,我等就不能活了。”
  张说一副心悸的模样说,同时看卢怀慎和姚崇,二人颔首。
  姚崇看着毕构那双求知欲强烈的眼睛:“隆择刚回来,可知蓝田县收商税之事?”
  毕构轻轻摇头:“不曾,蓝田县收商税?”
  “正是,由你户部来管,记得安排人学习另一种笔的用法,以及三联票据复写。
  里面的门道多着呢,有你忙喽,李易给出的主意,拿出来的办法。”
  卢怀慎喝口汤,怜悯地看向毕构。
  “好,收商税,钱多,等明日我去看看李易,他还答应为我镶牙,两钱一颗,中间是黄金,外面是瓷,他要花不少钱。”
  毕构始终惦记着镶牙的事情,那天之后,他发现吃饭、喝水,总觉得缺牙不舒服。
  “钱?”姚崇三人同时出声。
  “嗯!”毕构点头。
  “天哪!隆择你去那不用管花多少钱,李易钱多得没地方用。
  他先拿出二十五万缗,捐了,用来给官学的生员奖励、修通往蜀地的官路。
  前段时日,西南蛮寇边,朝廷集五万军队去应对。
  李易怕将士们吃不饱饭,拿出十万缗给送去。
  一千五百羽林飞骑,带着马的,加上左右千牛卫在庄子周遭轮换守着的部队,他管饭。”
  张说慢慢地说出来这番话,一直看毕构。
  毕构果然露出惊愕的神色,眼睛大一圈、嘴微微张开。
  “他,他给陛下养军队?你们……”毕构停住,意思是你们不管?
  “我们进不去,陛下不让我们去,你回来了。
  对,先说好了,你不能认识陛下和王皇后,王皇后在李家庄子养孩子呢。
  还有宋王总过去,你也不可以认识。”
  张说决定把情况说一下。


第四百六十章 已往户部比如今
  毕构感觉自己头晕,皇后在李易的庄子上养孩子?
  “陛下呢?”毕构揉揉太阳穴。
  “陛下凌晨来上朝,午后可能会去看哪个后宫的人,晚上回李家庄子,近啊,有事来得及回来。”
  卢怀慎放下筷子,一起揉太阳穴,头疼。
  “安全有考虑?”毕构管不得皇帝住哪,他担心庄子比不上皇城安全。
  “安全?哼!”姚崇哼一声:“李易那里的好东西多着呢,成排放的那种一炸一片的窜天猴。”
  张说接过话:“还有热气球,如今庄子上储备的有五十个了吧。
  朝廷的工匠把外面的造好,拿到李易庄子上,庄子给组装另一样东西。
  羽林飞骑整日里训练,烧掉的钱,不敢去想。
  若情况紧急,热气球队伍,保护着陛下、皇后、孩子就跑了。”
  “李家庄子的战斗力比皇城高?”毕构似乎明白了。
  姚崇作为兵部尚书,颔首:“皇城不利于骑兵冲锋,羽林飞骑多数在城外北面的禁苑。
  想去围攻李家庄子,李家庄子只要坚持一刻钟,羽林飞骑就能打出来排山倒海般的梯队冲杀攻势。
  骑兵过去是围着皇庄、李家庄子、张家村子一圈来回跑。”
  毕构连连点头,发现确实如此,皇城拼步兵,外面拼骑兵。
  “如此,只看李家庄子能否坚持一刻钟?”毕构总结。
  “李家庄子挨着灞水,后来张家村子和李家庄子又挖了人工渠,只有四条小桥能过。”
  卢怀慎给出个水系解说。
  毕构懂了,那是护城河,自己两年没回来,长安城边竟然多了个军事重地。
  “不能认识陛下又是怎么个说法?”毕构提起方才的事。
  “我给你说,要从宋王去皇庄开始……”张说介绍起来,一直说到现在,饭菜都凉了。
  “原来不是陛下派李易去的河南府,他自己提前准备,陛下把他当成外相了?”
  毕构说着看三个宰相的脸,没有他想像中的愤怒,只有一丝无奈。
  “他主意多,外相就外相吧。”张说认命般地说道。
  “唉!”卢怀慎叹气。
  “饭菜热一热,吃饭。”姚崇换个话题。
  吃完了过了时间的午饭,毕构赶紧回户部他的办公室,看收税和三联票据的情况。
  晚上张说又拉着魏知古一起,到天上人间的旋转餐厅吃饭。
  今天刻意让留的位置,不然总是客满,有钱的人多。
  毕构再详细询问一番关于李易的事情,宴席结束,回家。
  他家住在朱雀大街西边第二排从南往北数的第五个坊,怀贞坊,从北往南数,也是第五个。
  翌日他请了个假,说要安排一下家中的事务,转头跑去李家庄子。
  “老毕。”在灞桥的桥头,李易喊。
  “小易。”到京城就给配豪华马车的毕构下车,跟着叫。
  “快,老毕,跟我进去,我给拿东西咬个牙印,过两天就给你镶嵌上。
  我给朱邪金山都镶了,庄子里缺牙的,现在都用上我的牙,不,我给镶的牙。”
  李易上前,挽住毕构的胳膊往里领。
  毕构的跟班好奇地打量着庄子,随在后面,小心翼翼。
  毕构也在看,果然如收集到的信息那般,有宫女和太监跟着李易。
  李家庄子上的庄户不干活的穿着漂亮的衣服,干活的穿工作服。
  有护卫站岗,羽林飞骑来回巡逻,天上飘热气球。
  比大人起床晚、吃饭也晚的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进教室。
  “小易,天下百姓皆如此,该多好。”毕构同样被庄子的人文和风景所震撼。
  “会有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李易说出了曾经老一辈的想法。
  当时那些人就觉得能够住上楼,然后装电灯和有线电话,便是梦一般的日子。
  后来有线电话陆续被拆掉,特殊要求才装着,不然一律手机。
  比起那时,现在的庄子算得了什么?
  “电灯电话?”毕构发现关键词。
  “电灯庄子中现在就有,电话……我可以做,以后再说,眼下用处不是很大,就是能够很远距离互相说话的东西。”
  李易简单解释一番,带毕构进‘医院’,先清理牙齿,缺三颗牙的地方处理完,咬印。
  “行了,过几天给你装上,需要套在旁边的牙上,不用种。
  即使都掉了,满口牙我也给你镶上。你愿意介绍谁过来,我都这个价钱。”
  李易笑着对在那里感受处理完牙的毕构说。
  毕构也笑,他知道李易的意思,他能找的人,当然是品级差不多,或者是有其他能力的人。
  “小易,我现在是户部尚书了。”毕构与李易聊天。
  “知道,和我一个品级,我也是正三品。”李易把他的金紫光禄大夫拿出来说。
  毕构看李易,意思是,你难道不知道文散官和实权官的区别?
  三品的散官多了,还有二品的呢,问他们能跟户部尚书比不?
  “小易呀,管上户部,我才知道你给出了主意,在蓝田县先收商税,并使用更好用的三联票据。”
  毕构说正事,已往的户部尚书,按部就班。
  他过来,等待他的是商税。
  唐朝到现在,未收过商税,百姓种田交租子,拿着租子用。
  突然来个商税,不怎么会玩。
  “毕尚书,税的事情,地方要有一定比例留下,让地方用来修路和做有利民生之事。
  县里的税交到州府,县中留一部分,留一成试行。
  蓝田县不算,需要先把亏空补上。
  州府拿到税款,可留一成五,其余七成五交到户部。
  看看这个比例好不好用,不好用再调整。”
  李易称呼改变,说正事。
  毕构听,问:“已经有纸币了,运输方便,照比以前那样,不给地方留不行?有事再为地方拨付。”
  “没钱谁给你好好收税?叫地方官员看到好处,他们才愿意动起来。”李易诧异地看毕构。
  “你让他们贪腐?”毕构同样诧异。
  “他们贪污是吏部的事情,当然,户部可以去查账。
  收了商税上来,户部要开始考虑取消百姓的调了。
  地方上有钱,以雇佣的形式征召百姓,百姓多了二十天富余的时间。”
  李易一直在盯着取消调的事情。
  调的免费二十天劳动坑人,要自己准备食物,还得去指定的地方。
  卖力气干二十天,半个月都恢复不过来。
  干的活不同,不专业的人事倍功半。
  “若地方留下的税,不足以支付酬劳怎么办?”
  毕构不反对取消调,谁都知道,只是没办法,他担忧的是税收得少,不够用。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信有问必有回
  “县里钱不够,看那工程是否必须做,必须做的可向州府申请款项。”
  李易不认为这属于什么问题,没钱别干啊。
  转过头他又说:“吏部考核,应该以地方发展为主要指标,地方的商铺要交税。
  收不上来税,说明当地人没钱,当地没钱,想办法让他们有钱。
  好比蓝田县,我过去买地采石头,许多人就有钱了。
  还有京兆府二十个县,每县我今年作示范,教他们种大棚。
  明年有愿意的,我出钱给他们买布、建暖道,甚至帮他们卖菜。
  他们钱多,拿出来花,商铺赚钱,交税,税多,地方县里留的钱多。
  有本事他们让百姓收入番倍,多收十万缗的税,我让他们贪掉五万缗。”
  李易说出自己的目的,带百姓过好日子,给朝廷赚钱,为先。
  官员自己捞的事情,那以后再说。
  毕构听懂了,官员、百姓、商人一起赚钱。
  官员想办法找李易这样的过去花钱带百姓赚钱,赚得多,捞得多,还能升官。
  “长此以往,官员贪腐成性,再难治了。”毕构不认同。
  “现在的官员不贪哈?”李易轻飘飘说出一句。
  毕构嘴动了动:“……”
  翻译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