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要卖什么锅的鸡,不行,皇庄怎么可以给别人提供吃食。
  李易给王兴添满酒:“王兄可记得皇庄与我的庄子中间有条沟?”
  “有。”王兴点头:“雨水多时,沟里积水。”
  “沟归谁?”李易问。
  “谁都不归。”王兴答。
  “我给王兄做一棚车,王兄叫人去那沟外的路边卖,与皇庄无关。”李易给出办法。
  “那好吃么?”王兴觉得行。
  “我做了两个。”李易说着起身,进厨房端出两个摞在一起的汽锅,陶锅。
  最上面的有盖,下面的没有。
  把上面的挪开,香味扑鼻而来。
  王兴闻闻,伸筷子夹出来一块脱骨的鸡肉,吃到口中。
  “嗯!嗯嗯!嗯嗯嗯!”他飘了,好吃。
  “行吧?”李易看他吃,问一句。
  “好,香。”王兴又夹一块肉。
  “这个王兄,得养鸡,皇庄空地多,先养五千只如何?”李易比画一个巴掌。
  “现在鸡不好买了,收了麦子,家中有粮,谁还卖鸡,都留着下蛋。”王兴对农事还很了解呢。
  “我有,王兄我有,我用炕孵化了很多小鸡小鸭,正好给王兄。”李易这个也准备好了。
  王兴:“”
  大概有十息,王兴缓过来,问:“人也能孵鸡鸭?”
  “自然,办法多去了。有牛粪泡的、装桶里放日头下晒的、温水浸湿布的、放在炕上热的。”
  李易介绍人工孵化技术,宋朝的书里就有。
  而唐朝的他没找到,宋朝似乎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
  他觉得若是没有五代十国,唐朝很好延续下去,技术会更多。
  可惜都怪李隆基,成也是他,败也是他。


第二十八章 王兄你这个病……
  王兴不晓得面前的李东主怀着怎样一颗心来看待历史。
  他现在是一脸懵逼。
  李东主什么都会?母鸡母鸭干的活,也能给帮忙。
  唉!无怪乎皇上和宋王看重。
  若是自己早知道这个李易的本事,在皇上没来前,自己保证想办法把人抓了。
  “易弟,你孵的鸡鸭,不要钱,白送我?”王兴找到关键的地方。
  “王兄,鸡鸭不是我孵出来的,是用火炕,而且也不是给你,是给皇庄。”
  李易强调两点,主要在第二点,给皇庄不给个人。
  这些个鸡鸭,还有换来的猪,他有大用处,先放皇庄养着。
  “是皇庄,我可不敢要。”王兴说实话。
  皇上看重的人,自己敢拿人家东西?
  庄子就在长安城旁边,高力士偶尔也来转悠,宋王更是隔三差五溜达一圈。
  “王兄说笑了,哪有什么敢不敢一说,还不是王兄忠心。王兄哎呀,王兄,弟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李易说着好好的,突然皱眉。
  说话的时候他挺内疚的,当医生的用医术忽悠人,有违职业道德。
  王兴再次:“”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还问当不当讲?我说不当讲,是不是会出问题?
  “易弟但说无妨。”王兴咬牙认了。
  “我观王兄面色与行路之姿,王兄可有痔瘻之痒?”李易问出来了,王兴有痔疮。
  当然,不是李易看出来的,他还没那个本事。
  是太监青松所说,因为青松就有痔疮。
  很不好意思地找到李易,问一下怎么治。
  李易不顾脏,检查一番,给了这个十天班的青松内服和外敷的药,又告诉一些要注意的事情。
  青松当时跪下磕头,称赞好东主、好医生。
  然后他就说王兴的事情,说跟自己一样。
  今天李易用上了,痔疮这个先用药,他不会给王兴检查。
  用药都不行,看情分吧,情分到了,作手术也不是问题,当医生的就这命。
  王兴紧张了,欲言又止。
  “王兄,既然如此,不能吃辣的了。”李易把王兴面前的料碟挪走。
  回处置室,取来内服和外敷的药。
  “这个药一天吃三吃,这个你方便完,洗干净,里面也洗一洗,抹。平时不能吃酸冷辣的,比如葱姜蒜、芥末等物。只是无法根治。”
  “易弟你”王兴眼圈一红,眼泪流下来。
  “唉!”李易叹气,道:“可惜,我本事不够,找不到能用的东西,也是不敢找。不然王兄这点小疾,轻而易举。”
  “什么东西?”王兴非常配合地问出来。
  “这个这个我”李易犹豫再犹豫,踌躇又踌躇。
  “易弟你说,快说。”王兴着急。
  “刚入葬不久的人,我拿来练练刀,这个痔瘻啊,重了会要人命,用刀能治,活人我无法练手。”
  李易终于说出目的。
  之前给那么多好处,再给药,就为这一刻。
  “死人?下葬的?”王兴为难。
  “我不是说拿过来就扔,练完手,再给送回去。等练到出神入化之境,但凡五脏六腑之疾,皆能治。”
  李易给出新的诱惑,只要切得多,水平自然上来。
  王兴听了,摸摸自己的肚子,又看看药,明白了。
  此时他考虑的并不仅仅是自己以后五脏六腑生病找李易治。
  还有皇上和宫中的贵人,谁生病,找李易去看。
  看好了,李易说一句王兴帮过忙,功劳可就大了。
  “易弟,此事好办,交给我。”王兴决定赌一下、搏一把。
  李易抱拳行礼:“如此便拜托王兄。”
  “好说好说。”王兴点头。
  吃完饭,王兴带着药、一套十个汽锅和小跟班太监离去。
  李易一直送到沟的地方,挥手作别。
  他恨不得唱一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要么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或者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多好的王兄啊,愿意为伟大的医学事业作贡献。
  李易舒坦了,回去自己吃烤串,刚才没吃饱,光想着怎么忽悠人了。
  同一时间,少府监里源乾曜在盯着工匠干活,制造脱粒机。
  按照李易后来的说法,铁都不用,一律竹木材料。
  他把一斤酱油派人带回家了,自己留下加班。
  李隆基同样未休息,批奏折。
  看上去长安有了梨园,大家都玩,歌舞升平。
  但正如李易所说,全是假的。
  突厥、吐蕃,虎视眈眈。
  内部乱,要对外用兵转移内部矛盾。
  内部稳,要对外用兵讹诈好处。
  一个个两国的上层人物性格和关系,一处处可战之兵,全在李隆基的脑袋里。
  之前李隆基和大臣是猜测、试探、判断。
  可自从那晚听了李易说的话,李隆基有了清晰的思路。
  不止是外部的问题思路,内部的经济发展、各地情况。
  什么河东道、江南道、关内道、都畿道、河南道
  等等,每一个地方关键处,李易都给说出来了。
  李易是照着书看,好多历史书在同一件事情上有不同的理解,他给综合一下。
  李隆基按照一些李易说的事情,在批奏折的时候轻松多了。
  过了一会儿,他放下笔,叹口气,露出笑容,自语。
  “果如易弟所言,裁撤折冲府事情中,有人上下其手,欲以朝廷钱财,蓄养私兵,当诛。”
  李隆基自语中说得是狠话,表情却轻松。
  因为他已经提前知道了,从易弟的口中知道的。
  整个国内国外当前形势,给分析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那仅仅是当夜喝酒时的一席话呀。
  这分明就是姜子牙、诸葛亮一般的存在。
  鬼谷子玩弄天下,战国七雄,皆在瓮中。
  然,易弟不同。
  “鬼谷子比不上易弟,鬼谷子只敢躲在后面,以弟子相争,纵横捭阖。”
  “而易弟就在那里,以舞象之龄,助寒士、育孩童、安庄户、亲友邻。”
  “说其言利,酱油一滴难求。”
  “道其无私,农耕几度神器。”
  李隆基嘟囔着,慢慢的,露出笑容。
  这个易弟太好玩了,似乎什么都不在乎,又好像看重所有。
  是个什么人呢?
  “陛下,陛下我给你做了好吃的。”在李隆基去分析李易性格的时候,王皇后的声音响起。
  伴随着脚步声,王皇后端个托盘。
  她把托盘放到桌案上,笑着说:“叔叔给了我几十道菜的做法,说是熬夜要补充什么蛋白质。”
  李隆基跟着露出笑容,看托盘中的食物。
  有酱鸡肝、煎蛋、豆豉酱黄瓜条、牛蹄筋。
  一时间他好似换到了李易的庄子上,有种放松感。


第二十九章 你们不准花自己的钱
  五月十三日。
  李易庄子上的所有麦子全部归仓,不待官府催收,宋德已把一年该交的租佣调全部交齐。
  旁人是只交夏收,秋天还没到。
  庄子连秋收的一齐给出去,不在乎那点时间。
  张家村子的人跑到灞水边,守着,换班。
  守水力脱粒机。
  李易庄子不用了,张家村子等收完麦子来脱粒,怕有坏人给破坏了。
  等待收割的时候,张家村子的人在挖野菜、捕鱼、罩麻雀。
  这些东西拿到李家庄子,俱能换到绢帛。
  绢帛无所谓好坏,村子人用来交佣和调。
  已往的时候,该被朝廷安排作工,就得去作,可舍不得交东西抵换。
  今年不同,野菜居然能换绢帛。
  有村民暂时无事做,等收麦子的几天,便跑到李家庄子要求干活。
  不要钱,早上来吃顿饭,晌午再吃,晚上回去前又吃。
  吃三顿带荤腥的饭,干一天活,便是赚到。
  大肥肉随便吃,吃一天,能赞上半个月油水,张家村民是这样算的。
  李易庄子的人已经有情绪了。
  干啥呀你们,吃一顿饭,吃掉的肉比工钱还多。
  是我们庄子的好处,东主给我们,你们在家呆着呗,睡觉就不耗粮。
  可惜活实在是太多了,庄户再不满,也得任凭东主找人。
  打砖坯、制作陶坯、烧窑、焖焦碳、掏一个没有气的沼气池再加料。
  还有给葡萄追肥、育棉花、翻地灌水下肥准备种稻子。
  蔬菜更要有,黄瓜的架子条都堆放妥当,就等着黄瓜出秧给搭起来架子。
  去年冬天挖的冰窖少,估计夏秋的冰不够用。
  今年要挖,还要按照东主说的修固定窖放菘、萝卜、大葱。
  “李易贤弟,多谢多谢。”一个书生对着到处溜达,溜达到这里的李易表示感谢。
  “原来是东奇兄,这纱窗可好用?”李易回礼,顺便问一下对方感谢的具体东西。
  纱窗。
  晚上觉得冷,把木板拼上两个,白天热,全取下,纱窗透光透气。
  现在还没有蚊子,倒是有苍蝇嗡嗡嗡,数量不是很多。
  “好用,多谢易弟帮衬,收了麦子,我等家中应有钱财,不若还是让我等自筹伙食。”
  对方很不好意思地说。
  青黄不接的时候,全是庄子免费给饭吃,肉从未缺过。
  李易摇头:“不可,读书人,自有通财之谊。”
  他拒绝,别,你们家里的钱拿回去,不要,你们继续在我这白吃白住,我还给你们买书抄。
  因为白吃的时候,每天四十二个学子都会为李易提供二十到三十个时辰寿命。
  李易可舍不得,吃饭那算事儿吗?
  这事很好理解。
  一个老板开好几百人的公司,免费给四十二个人吃饭和住宿,每天增加大概两天的寿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