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6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易打称,说是一斤时,基本上一斤半,他的秤砣一划拉,不等抬头便说数字,没人认为他少给。
  有的百姓买完用手一掂量,会心地笑,知道李东主多给不少。
  “李郎明天咱们卖烤苞米哦?”永穆公主惦记上明日的安排。
  “今天太累了。”李易摇头。
  小兰赶紧出声:“晚上讲个叫人放松的故事,就好了。”
  “嗯嗯!”永穆公主眼睛亮了。
  翌日,一早李易就出来摆摊,不游泳了,腰酸,讲故事后遗症。
  烤玉米还用大油桶,周围钻一圈比玉米粗的窟窿,里面单独制作火道,给每一个窟窿的热量都差不多。
  “胃肠道不好的不要买,早饭时间,去吃别的东西。”
  李易吆喝着,烤玉米硬,一早吃饭时吃这个胃难受。
  他尽量烤嫩一点,自己和永穆公主、小兰吃,当早餐,玉米是主食。
  弄点咸菜,喝免费汤,既补充电解质又补充水分。
  “李东主我慢慢嚼,仔细嚼,闻到味了,想吃,卖我一穗。”
  有人过来,非要吃,哈着一口白气,抬手捂耳朵。
  “你坐旁边吃,先喝热汤,暖暖胃。”
  李易说着在零三三的屏幕上有指头写字,不用语言吩咐。
  “知道了,冬天我电池受影响大,把我往桶旁边挪挪,我脑乎脑乎(暖和暖和)。”
  零三三抱怨,被冻得都说上东北方言了。
  其实它的电池先进,比李易时候的电动车的电池强多了,李易也不知道具体工艺和材料。
  反正最冷的时候,小机器人的电量最多降百分之四。
  李易觉得若是自己那时有此技术,就会……被制裁,总有的国家不要脸。
  申请专利,人家直接拿去用,随便找个理由。
  不申请专利,对方估计连暗杀的手段都会用出来,必须把技术拿到手。
  没过十分钟,庄子里的车开出来,车上装着兜下把耳套,下巴和两个耳朵能套起来。
  北方最怕的干冷是冻脚指头、冻手指头、冻耳朵和下巴。
  只要这四个地方不冷,其他地方的冷能挺住,大不了跑步、原地转圈。
  冻脚的时候就垛脚,手往自己的怀里插,暖和来抽出来捂耳朵和下巴。
  “看看大小合适不?套上。”李易拣出来一个扔过去。
  “诶诶!”对方接到手上往耳朵上套,下巴一兜,正适合。
  “嘿嘿嘿!东主你看别人脑袋大小的本事厉害!”此人又调整下。
  “慢慢吃,推煤不着急,天大亮才上工。”
  李易颔首,这个脑袋就适合中号尺寸。
  “你怎么知道我推煤?哦,是了,你是神仙。”
  对方根本不提钱的事情,这个套白拿。
  “你指甲里都是煤黑,鞋的边缘也有,烧锅炉的都在那边吃饭,只有推煤的自己吃早饭。
  明年,不,明天,给你们处理一下推车的手柄。
  怕出汗抓不牢,就摘了手套抓,等一次推完,手是从把上套下来的,指关节都僵了。”
  李易看着对方说。


第两千九百一十五章 心存默契扎针慎
  “东主,果然还是你最懂我们百姓。”推煤人眼圈红了。
  “矫情个甚?大男人的。一会儿我便找人做出来,给你们那里先送去,看看好不好用。”
  李易一脸嫌弃的样子,说的话却贴心。
  推煤的都是用独轮车,一车装不少呢,好几百斤。
  手如果戴手套,握不住把手,只能用皮肤去接触,一趟推下来,手指头使劲,加上冷,手就张不开了,往后蹿,手保持那个握把手的姿态。
  李易自责,早该想到的,怎么就忘了这点小技巧?
  他从零三三的抽屉里拿出平板电脑,在上面设计一下,传到工坊,赶紧做,可简单了。
  “东主你给的东西一准儿好用,我今天早上出来前是上的新香,以前的用没了。
  给你和陛下上两柱,果然灵验,下班我买好的香。
  你和陛下的长生牌位,我和婆娘每天都仔细擦,可干净了。”
  推煤的人认为自己新买的香好,不白点。
  “别,就最便宜的草香才行,贵的不管用,哪个便宜用哪个,细细的那种最好。”
  李易连忙阻止,不要好香,你们得过日子,一分钱能买五根的那种最适合。
  一钱可以买六百根,多买便宜呀!一天你就是早晚各上一次,都能用一百五十天。
  等到了夏天,你们不是点蚊香嘛!在我和我老丈人的长生牌位前面晃两下就行,拿到卧室,睡个好觉。
  “知道了东主,我差点做错事儿。上回你在洛阳,我也去了,抢寺观的香,上错了是吧?”
  推煤的人懊恼,早知道不抢了。
  “没,那个特殊,可以用,以后别去抢便可。”
  李易纠结呀!原来你也参与了,寺观一律是好香,点着宁心静神,很好!抢他丫的!
  陆续的有人过来买烤苞米,李易看到别人缺少护耳朵和下巴的东西就送一套。
  家中不做饭的人,附近的全跑到此处吃饭,一毛钱就能吃一顿早饭。
  买一份黑面包片,一角钱,汤和咸菜免费。
  灞桥位置的和通长安城桥位置的汤与寻常地方不同,肉多,庄子负责提供。
  咸菜中有大量的油渣,炼完油之后的东西,一般会跟酸菜配合包饺子和包子、馅饼。
  稍微放一点盐就算咸菜,其实不怎么咸,随便吃。
  不止李家庄子如此,有钱的本地大商人几个宅院外面都这样。
  百姓掏一角钱买一份黑面包,其他的白送。
  并非大家差这一角钱,乃是告诉别人不能不劳而获。
  若连一分钱都没有,说明情况,请你吃大餐都没问题。
  同时照顾钱少的人的心情,不花钱吃东西,叫接受施舍。
  花一毛钱吃价值一钱的饭,不属于施舍,我就这个价格。
  你若觉得不信,给你算一笔账。
  你一角钱买的黑面包首先我已经有利润了对不?不像最初赔钱。
  那么咸菜呢,你得明白亚硝酸盐对人身的危害。
  我家做的咸菜多了,没吃完,还想吃新鲜的,在眼看不能吃的时候拿出来,能要钱吗?
  那个汤,他就是水和一点盐,加上肉末。
  炭火不是给你们的,我家养猪,熬猪食,熬完了我碳灭了?再点燃潮湿,我得浪费多少柴火?
  肉呢?我家把大块的肉取下了,剩了骨头,尤其是鸡和兔子的,我家不吃这东西。
  我家又不养狗,扔粪坑的话,生的不如煮熟后的好。
  一算就清楚了,所有的东西都不是专门给你们准备的,只有那个黑面包我们要赚钱。
  说的时候都是这么说,百姓们其实全明白,不过心情好!
  面子人家给足了,哪天人家办事情,需要人来撑场面,必须过去。
  人家买的汽车坏在路上,抬也要给抬回去,就说正好路过,搭把手,天冷得受不了了,干活暖和。
  ……
  晌午之前,京兆府的小火车跑呀跑,把庄子制作的兔皮护手送到各处。
  冬天北方骑摩托车套在车把上的护手,有的是棉的,有的是皮的。
  庄子里提供皮的,兔皮,毛在里面,皮在外面。
  这个可不是怕毛磨损,弄出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说法。
  不是为了保存毛,是取暖,毛在里面暖和。
  如此一来,凡是冷天推车的就都有一副,手在里面不用戴手套,直接抓车把。
  免费送,只要推车的就给,不需要解释,李东主送东西难道不正常?
  家里天天给陛下跟李东主的长生牌位上香,所求为何?
  李易依旧在卖烤玉米,搭了个棚子,实在太冷了,有风。
  玉米烤着,三个人吃狗肉锅,李易不爱吃,百姓送来的狗,说咬孩子了,缝了三针,打过狂犬疫苗。
  小孩子才十一个月,刚会走,大人牵着走溜达,穿得厚厚的,结果自己家的狗扑上来就咬。
  把宝宝的棉裤咬透了,进庄子处理的。
  回头就把狗给送来,让庄子检测一下,没有问题,孩子的父亲动手勒死,也不吃,送给李易。
  他家里养了四条狗,其他三条狗看到了这条狗咬小宝宝,也跟着过来看这条狗是怎么被勒死的。
  小宝宝刚打了第一针,还要继续打,疼啊!嘟着嘴出来,三条狗直接趴下,摇尾巴,再翻身露肚皮。
  它们明白,最厉害的大哥因为咬小主人一口,没了。
  “李郎,我发现个情况。”永穆公主看到小宝宝的样子,有想法。
  小宝宝缝三针是青黛亲自出手,等长大了就不明显了,几乎看不出来。
  “何等情况?”李易配合。
  “打狂犬疫苗的时候不疼,打完疼。”
  永穆公主总结,她看过很多。
  “狂犬疫苗需要低温保存,打的时候温度低,低温有麻痹效果。
  等打完后,温度上来了,麻痹效果减弱,会发现很疼。
  打什么针都一样,辣椒酱冷冻一下,你刚吃到嘴里时也不辣。”
  李易懂这个原理,对,打狂犬疫苗的人很多都是觉得进针时不疼,过上几分钟就很疼很疼。
  这个道理他那时候的许多人都不知道,还以为狂犬疫苗就是这个样子的。
  把青霉素溶液冷藏一下,肌肉注射的时候也不怎么疼,打屁股针。
  等这个温度改变后,那个低温麻醉效果消失,看疼不疼?
  “原来是这样啊!”永穆公主笑了。
  “孩子的肌肉注射需要技术,一旦扎不好,会让孩子的神经出问题。
  就跟打孩子的屁股一样,打不好能把孩子给打残疾。
  故此让青黛去处理,一群护士通过各种手段围观,学习经验。”
  李易表情认真,小宝宝的屁股不是那么随便扎和打的。


第两千九百一十六章 三口之家包远边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香!”
  永穆公主捞出来一块狗肉,蘸蘸狗酱塞嘴里。
  李易挑着里面的豆腐和干白菜吃,蘸蒜蓉辣酱,不敢蘸酱油,里面有狗肉汤,蘸酱油泻口。
  “李郎,找时间杀只狼吃?”
  吃几口,永穆公主想了曾经飞去杀狼时的饭菜,村民们都说好。
  “狼杂是不是要挑好?”小兰往锅里放狗杂。
  “京畿道不允许打猎,呃……去外面弄只狼,叫天兵军找,飞艇给送回来。”
  李易同意,找白酒烫上,吃狗肉,大不了多蘸酱,咸一点口感会好一些。
  “东主哥哥,锅里煮的什么呀?这么香!”
  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过来买烤玉米,小丫头咽口水。
  “呦!晌午了,你俩搬旁边的小凳子过来做,洗洗手一起吃。”
  李易招呼,别吞口水了。
  “谢谢东主哥哥!”两个孩子齐声道谢,高高兴兴搬凳子、洗手。
  “烫,慢慢吃,别蘸太多酱,咸!就你带妹妹出来的?”
  李易给两个孩子夹狗排,小孩子喜欢啃这东西。
  “爹娘上工去,我和伊伊在家练字。有邻居说你在这里烤玉米,我们就出来买,正好遇到吃饭。”
  男孩儿表示我就是要吃肉,赶上了,否则只能啃苞米。
  小丫头吃完一块狗排,又拿起一个:“要不得去学堂吃,不想做饭,家里只有元宵。”
  “对,在我这吃近,去学堂远。”李易支持。
  “吃狗皮,狗皮口感好。”永穆公主也给夹菜。
  “狗皮不留着抹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