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朝是朝阳的朝,大唐孩子的朝阳基金。
  后来管的事情多了,就不只给孩子提供奖学金、书本、文房四宝、学堂服装、餐饮、娱乐……
  “多谢小友叫人送来好吃的。”叶法善丝毫不避讳自己爱吃好东西,跟李易说话。
  “晚上也有,我差点把大家给忘了。”李易笑着拱拱手。
  “忘了好,总被惦记,害怕!”
  善无畏开玩笑,好多人惊愕、诧异!大法师居然会跟人开玩笑?
  “恐惧来自于未知,对一些事物的未知,对自己死亡后无法感知的未知。
  故此,敬畏之心对大唐天下才有帮助,若无畏,其他人就遭殃了。
  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表明朝廷没有做好,非民不该。”
  李易借此话题给其他官员上课,别逼着百姓抛弃生命进行抗争。


第两千零八十九章 禅声不及更声安
  冬至未迎夜愈长,迟飞南雁晚夕阳。嵩山险峻盘松绿,洛水涓柔落叶黄。月照幽星升赡地,民伴焰火奋乡庄。禅音缪绕更声鼓,露重霜浓墨蕙芳。
  叶法善面带微笑听李易给宰辅们上民生课,能看出宰辅们郁闷的表情。
  官逼民反的事情还用你说?你说给谁听呢?人家僧人道士又不管百姓。
  “小友且放心,我名无畏,却姓善,随大唐习俗而取。姓名乃为善而无畏,非是善于教人无畏。”
  善无畏也笑着说,我密宗没得罪你。
  按照要求,你给金仙公主东西,叫金仙公主帮我们印书,我们帮你宣传朝廷有多么好。
  咱们属于相互合作,可惜总想找你论法,你说你不会,你不会你如何翻译的经文?
  “哦!就是那般一说,你多心了。最近可缺什么东西?”
  李易目的达到,就怕你密宗事儿多。
  “缺钱。”善无畏答。
  “钱财乃身外之物,密宗修身修内,外物繁杂则不利身心。
  不过身在红尘,自当遵循,你认识的人,有没有往外租地的。
  像有的寺太大了用不完,住着怪冷清的,我愿意给租金,真给。”
  李易不好直接东京兆府的寺观,人家老实听话。
  河南府的挑衅,不然怎么会收拾?
  “回头我问问。”善无畏颔首答应。
  “若租下,我给你拿金粉印经书,我的工艺比较好,印出来的文字可漂亮了。”
  李易下本钱了,长安寺的地方太大,有个一个坊,寺占了四分之一。
  “当竭尽全力为小友寻到好地。”善无畏认真了,金子印的,珍贵。
  “老叶呢?”李易扭头看叶法善。
  “无为!”叶法善不说行还是不行,他要顺其自然,有就给你介绍租赁的事情,没有就算了。
  反正他不缺书,他徒弟是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用铜活字跟李易换的铅活字,额外拿到一大堆东西。
  京兆府金仙公主的印刷作坊整在搬家,搬一部分,在洛阳开分部,到时候继续大量印书。
  金仙公主的姐姐玉真公主也算道士,同样弄了一套铅活字,除了印一些文人的书,也印经书。
  “好啊!诸位忙什么呢?吃饱了没?”
  李易过来看完了,意思大家继续干活。
  “没敢吃饱,要弯腰做事。”叶法善一语双关。
  “既然如此……”李易准备回去。
  “李大夫。”金仙公主出声,刚来就走?你不意思意思?
  “既然如此,我等一起。”李易话一转,给你公主面子了哦!
  于是大家进大棚,大棚中的温度比外面高,每个人拿支毛笔,找雄花给雌花授粉。
  一个个的手稳着呢,平日里用毛笔写字。
  “今生本是无缘聚,笼罩周遭不比絮。点睛墨笔蘸红尘,墙内含苞庄上遇。”
  永穆公主左手抓着李易的右手,自己的右手给黄瓜花授粉,开心地嘟囔。
  李易只好左手握枪,目光四处看,他才不授粉呢,他要盯着可能出现的坏人。
  小兰在旁边摘雄花,让永穆公主的毛笔能蘸上。
  她皱皱眉头,足足想了十几息才附和着出声:“野草盈园花衬绿,童时苦乐经年趣。蝶舞蜂飞四季消,枝繁叶茂情连意。”
  “晚上咱们在这里吃火锅吧!吃什么锅慢慢想。”
  李易看两个人开心,愿意玩儿,在哪吃饭不是吃。
  “好哦好哦!”永穆公主和小兰一同回应。
  她俩高兴,李郎有后援,河南府的僧人道士搞事,京兆府的属于自己一边。
  商量商量,到时候派叶法善和善无畏,还有几个厉害的帮忙出主意。
  万一李郎有记不住的地方,他们通过放到耳朵里的耳机提醒。
  李旦跟豆卢贵妃配合着找一根根黄瓜藤授粉,听到孙女说的话,高兴。
  当初他带着孙女去蓝田县醉仙居泡温泉,然后孙女才愿意接触小易。
  孙女自己不满意,硬把她许给小易,跟其他被安排着嫁人的公主有何区别呢?
  一百多个大棚被僧人和道士在一个半时辰内处理完,休息。
  其他的大棚不用他们,就给他们分了一小片,他们人多。
  李易开始和他们练习,相互之间出题,模拟十五那天的情况。
  天渐渐地黑了,准备火锅,好几种,有不吃荤的人专门涮素火锅。
  月亮在地平线上慢慢升起,河南府僧道布置的地方香烟缭绕,诵经声此起彼伏。
  干活的百姓换班,在火把的光与月光照耀下努力。
  他们少了木鱼的动静,却有着打更人梆子的响动。
  庄子中也有人打更,守着好几种记时工具,尽量准点。
  现在没开始呢,二十一点左右。
  李易面前放个带烟囱的铜火锅,酸菜锅,李隆基他们都是。
  里面放了一大堆海鲜,说是借个味儿。
  二斤牡蛎干扔进去借味儿,再来几斤大虾借味儿,就不用涮别的东西了。
  不吃荤的僧人用海带紫菜借味儿。
  酸菜要有,加上油豆腐泡冻豆腐豆腐豆皮干豆腐不能孵化出小鸡的鸡蛋煎蛋饼切丝粉条各类青菜……
  冬天吃这一顿素的,比吃肉还贵。
  “小易,晚上有些凉了,立冬已三天。”
  目前还当河南府府尹的张说往火锅里扔几个纯蟹肉制作的蟹丸,与李易说话。
  “额外安排人手,给工地的简易房火道晚上烧火,注意气压风向。”
  李易手上捏个小酒盅,考虑降温的问题。
  吃的不用管,一直就有家禽汤喝,吃正餐的人干货多,跟炖菜一样。
  干活的人在简易工棚里面睡觉,地上铺干草垫子,上面有木板,再有个褥子。
  大通铺,只有一道火墙,他们的脚朝着火墙位置,脸不怕冷,脚冷受不了。
  一直烧着火,可以透风,不然空气不好。
  毕构吃完一口酸菜:“他们现在吃肉多,也要吃酸菜吧?”
  “他们干活更多,我没说你不干活,瞪啥眼睛,确实应该给酸菜。”
  李易考虑一下,干活的人吃酸菜对身体有益,反正酸菜比家禽便宜。
  今年河南府就告诉多多腌制,百姓腌完,朝廷收购。
  百姓纷纷买盐,没有别的菜时,夏天吃咸菜和泡菜,冬天吃酸菜,盐被大量消耗。


第两千零九十章 盐价低廉病情传
  “河南府的盐多少钱了?”李易一想到百姓需要的盐多,让小机器人问问庄子上负责此事的人。
  “井盐一钱一斤,海盐一钱二斤,比较精细的,粗盐购买量翻倍,河东道盐湖苦盐一钱六斤,当地已不往外运盐卖了。”
  毕构抢先给出答案,用鄙视的眼神看李易,老夫晓民生,你……不行!
  “多谢,还是老毕你厉害,我失职喽!陛下在蜀地的一群盐井,最近太忙,我未顾上,有老毕你盯着,大家都放心。”
  李易目光中没有鄙视,感激不已。
  “老夫没,没盯着陛下的井盐,你休要诬蔑老夫。”
  毕构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太坏了,我盯着陛下赚钱作甚?
  “哦哦哦!”李易点点头,表示明白。
  毕构:“……”
  你这不是浅洼地呀!你是真坑!
  “东主,目前盐分六等,一等最优,斤二十钱上,乃井盐竹制。
  二等稍贵,斤五钱上,细白如雪,庄子上拌菜所用之盐。
  三等乃蜀地井盐,以官斗计,十八钱,合一钱一斤二两,零售一斤一钱。
  四等细海盐,以斗计,为井盐四折,受海州铁路影响,又受大唐朝天下基金海盐晒盐影响。
  五等海盐大粒盐,多用于腌制,以海细盐五折计。
  六等家畜家禽工业用盐,人不应食,价无定论,廉之又廉。”
  宋德此时通过小机器人回答,他最近挺忙的,需要熟悉很多情况。
  “老毕,厉害啦!”李易听完,给毕构点赞。
  宋德的汇报详细,价钱跟毕构说的差不多。
  “小易,如今的盐越来越乱,跟已往的分等不同,已往看杂质,你给说说现在的。”
  李旦对盐的了解就少,他不需要自己管。
  李易点头,开始讲解。
  最贵的盐是把井盐放进竹筒里烤,怎么吃呢?当零嘴吃,含着。
  李家庄子拌菜的盐有点贵,别人的工艺不行,李家庄子制作没那么高的成本。
  寻常百姓吃四等盐和五等盐,喂牲口家禽的属于苦盐,海盐中的苦盐,人总吃会中毒。
  以前百姓不给家禽牲畜喂盐,好马才喂呢。
  如今报纸上告诉应该喂,定量,别使劲喂,你喂它们就吃。
  跟猴子似的,给它一斤大粒盐,它能一次吃掉二两,吃完就疯狂找水喝。
  干旱地区人找不到水,当地有猴子,就喂猴子盐,猴子吃了口渴,去有水的地方。
  一般操作方式是在大块的干硬泥土上掏个洞,或者专门找石头上有洞的位置。
  自己吃点东西,让猴子看,再把东西放进洞里,洞的深度大小必须合适。
  人走远点,猴子跑过去,伸手掏,抓住东西手就攥成拳头了,拿不出来。
  你过去抓猴子,猴子着急,但就是不松手。
  这个时候喂猴子盐,猴子觉得你对它好,吃盐,好吃啊!太过瘾了!以前都是在别的猴子身上找汗凝固的一点盐。
  给猴子拴上绳子,帮着把手拿出来,猴子就带人去找水,其实是它自己要喝。
  要是不拿绳子拴住,它嗖嗖嗖跑掉你追不上。
  故此,必须定量,按照报纸上写的。
  不然指望家禽、家畜自己控制吃多少盐,纯属做梦,人都控制不住呢。
  “竟然有这等趣事!百姓舍得买盐喂猪羊和鸡鸭,蜀地井盐的盐井好打,海边的晒盐说是一天晒几十上百万斤。”
  豆卢贵妃听完李易讲的事情,看着李成器说。
  李成器负责海盐,还有珍珠养殖、其他海产养殖。
  李成器回应:“是,凡存浅滩处,皆有海盐出。”
  “小易辛苦啦,居守功!”豆卢贵妃朝李成器颔首。
  李成器:“……”
  你夸李易,你瞅我?啊!没毛病,你是对滴!你过来扇我巴掌,我都怕你手疼。
  “最
  然!百姓生活有盼头,不怕苦、不怕累。
  所忧者,乃朝堂不稳、边关不宁、州官不清、县官不明、现管不应。”
  李易不居功,有寿命赚就行,名声什么的谁愿意要便给谁。
  “唉!”豆卢贵妃叹口气:“小易这孩子好处就知道让给别人,自己付出多,却不求回报。
  当真如民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