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0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个车厢哐哐哐哐,全怼上了,不,是接上了。
  火车头开始换档,向前开,轰隆轰隆的逐渐加速。
  在蓝田县围观的百姓睁大眼睛,真走了。
  “几万斤的东西,拉着嗖嗖跑掉,换成马车要拉多少趟?”
  “换成人挑呢?几百个人倒是能挑一车厢的东西,从早上出发,晚上能到就不错了。”
  “四个车厢,十多万斤,铁路厉害哦!”
  “李东主厉害!”
  “回去加一柱香,以前都是两柱,决定不节省了。”
  “你是为了节省上两柱香?我以为你知道规矩呢!死人才上三柱香,一柱定夜晨,两柱献生辰,三柱敬鬼神。”
  “谁要给李东主上三柱香?活腻味了?我成全他!”
  “点蚊香,没,三个屋子。”
  “三个屋子点四盘蚊香,不准给陛下跟李东主的牌位点三个。”
  “多一盘干啥呀!”
  “掐灭,明天晚上再点。”
  “现在不点一柱香了,打更的都用钟,到时间就出来打点。”
  “一柱行,家里就一个睡觉的屋子,点完拿屋子里,陛下和东主不会说什么。”
  蓝田县这边的百姓说着说着,楼又歪了。
  火车头拖拽着四节车厢,轰隆轰隆的,速度并没有受到影响。
  车没有回来的时候,李易在旁边炒臊子。
  热面的臊子,不管是打卤儿的还是不打卤儿的,要求都不算高。
  吃两面,李易先炒肥肉,炒出来油,把油渣拿出来,下葱姜蒜,炒,一直炒没。
  这时再把五花肉的肉碎下进去,同时油渣也扔进去炒。
  炒差不多时,胡萝卜丁、黄瓜丁、小豆腐块、木耳、蘑菇、菠菜等东西放进去,随即浇水淀粉打卤儿。
  接下来晾着,凉了之后浇在过水的面条上,吃凉面。
  一大锅,有人不能吃辣的,就没放辣椒,吃的时候有辣椒油、陈醋、酱油、葱花、香菜沫,自己选。
  大家不时过来看看,倒不是为了学习秘方什么的,他们就想闻闻味道。
  “行了,晾着吧,能吃大蒜的记得吃大蒜,晌午的面就不用我做了吧?宽面和细面,食堂都有。”
  李易抹一把额头上的汗,很有成就感,这一大锅,够五百个人吃的。
  面,他是绝对不会擀了,厨房有机制面。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铁路运转又新物
  大家在等待的时候喝着酸梅汤,天实在是太热了。
  温度计显示的地表温度在上午就超过三十九度,摄氏度。
  体感温度更高,李家庄子的组织能力体现出来。
  所有的百姓都有绿豆水,真的就是水,没多少绿豆,里面放了一点盐。
  百姓喝一竹筒就可以了,主要补充电解质和水。
  绿豆属于药引,增加胃的蠕动和吸收能力,顺便缓解胆的负担,又利尿。
  之所以不放甘草,是怕有的人胃肠道不好,吃了甘草难受。
  李家庄子给大众东西,不是挑最好的给,而是选择副作用最小的。
  就跟李易临床一样,别人手术完了,胃肠道的,医生说等着,等着放屁了,喝粥。
  没有一个说喝奶的,医生不敢,不管哪一种奶都有的人会过敏。
  刚刚手术完,因为你一句医嘱过敏再住院,医疗事故,跑不了的。
  粥不一样啊,平时不吃饭啊?吃饭过敏不?
  百姓哪懂得那许多,反正有喝的就行,李东主给的。
  商人们凑到一起,他们跟所想不同,他们开始考虑海州到长安一路上都有什么资源。
  每一种东西的价格,还有当地供给与需求情况。
  最后考虑运费,先把一些数据列出来,再带入运费,划算与否就知道了。
  这些是大商行的人,普通做买卖的根本不晓得。
  “航运会被冲击?养船的人时日难过?”有商人跳过一堆表象,看本质。
  “有一个平衡,逆流过来的,保证不如火车,顺流呢?看综合成本。”
  “冬天的时候,黄河本来就停运,铁路同到海州,大运河能连接到铁路,船只从黄河退去进大运河,一样有运输需求。”
  “黄河有水的季节呢?要看定价,铁路的定价。”
  “看铁路的定价不如看京兆府的物价。”
  “京兆府物价有何可看,涨跌并不大,即便冬天的大棚蔬菜,也不会突然抬高而不受限制。”
  “对呀!所以李家庄子稳定住京兆府的物价,就能稳定住航运和铁路运输之间的价格。”
  “哦!确实如此,李东主仁义!”
  “早着呢,火车试运行,等到能够正常运转,会有价格表。”
  “李东主今天又换官了是不?”
  “换了,他出海的时候是大唐海外安抚使和天策上将,回来就辞掉。
  上次在含元殿他是诏讨使,正一品,当天晚上有辞了。
  现在他是大唐海内外督运使,依旧是正一品,晚上估计又没了。”
  “他就是想以官方的名义站在前面,离陛下最近,大场合嘛!等结束了,回李家庄子,谁还能比他更近?”
  “我算是他娘滴服了,官儿还能这么当?”
  “你要是弄出来一个火车,你也行,别说叫你设计,现在给你一个车头,你拆了,看能不能装回去?”
  “我拆都拆不了,从哪开始拆啊?”
  商人说着,同样歪楼。
  那边轰隆轰隆,火车回来了,拉着四个车皮。
  车厢中都是粉碎后的矿石,当工业添加剂使用,值钱。
  比如造纸、特种钢材冶炼、特种玻璃制作、药物添加、石油精炼、物质合成……
  粉末装在袋子里,再放到车厢中。
  车厢到卸货区,有专门的卸货车。
  铁轨密布,好多扮岔,方便装卸货。
  没有龙门吊,但有大的手葫芦,人用脚蹬,像蹬自行车的那种。
  拿手拽多费劲啊?速度还慢,直接换工具,李易把这种基础的工具发挥到了极至。
  他知道有更好的东西,比如液压。
  他兑换的好东西只是自己用着方便,不可能为整个大唐兑换。
  于是小的吊车出现,动力就是人力,使劲蹬轮子,好几个人一起蹬。
  通过滑轮组的作用,几吨的东西被吊起来,然后吊车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却可以转。
  转的目的是把东西吊起来放在别的车上,头一次应用。
  “我发现了哦,只要人手足够多,甚至专门弄一个蒸汽机来负责动力,龙门吊并不是问题。”
  李易嘟囔着,龙门吊也是走铁轨,然后有横梁与滑轮组。
  动力系统即便用人和畜力,也被直接去抬省立即,何况还能把蒸汽机用上。
  嘟囔完,李易又摇头:“用不上,大唐什么东西需要龙门吊?小吊车和人力足够用。”
  “易弟,龙门什么的是什么?”李隆基对龙这个字比较感兴趣。
  “就是前面的吊车,另一种,一下子可以把整个火车头吊起来,很轻松的那种。”李易解释,此龙非彼龙。
  “不用!”李隆基明白了,火车头都是组装的,何必整体吊到空中?
  坏了需要维修,用马拉着换到另外的轨道上,在轨道上就修了。
  “易弟,铁路这么长,还要好几辆车用一条铁轨,旁边有额外的铁轨躲避,万一沟通不及时,岂不是撞上了?”
  李隆基知道可以卡时间,但万一路上火车头坏了,来不及告诉前面,两个火车头……
  “我弄出个新的东西,电报,短距离的,长距离的有点费劲,我需要时间。
  还有电话,用电话线连接,同兴庆宫和皇城、李家庄子。
  等回庄子,我给三哥你看看,要不是铁路出来了,我都不这么拼。”
  李易一下子仍出来两个东西,短距离的无线电报系统和有线电话系统。
  庄子的技术储备够了,接下来研究长距离的电报,技术都有,就是看工业基础。
  “这是奢侈品不?”毕构没出声,宋璟帮毕构问。
  “这是非卖品,关乎大唐安危。”李易看毕构。
  “不是我,我没说要收税,看我作甚?哦!户部拨款是吧?拨!”
  毕构那个委屈啊,感觉像小品卖拐的那谁似的。
  他又突然反应过来,这事不是李家庄子的问题,应该由朝廷管。
  “老毕,你出钱,也得我控制,先说好了哦!包括译电码,你自己可以接触,其他人不行。
  当你想好了,一旦接触,你致仕后,要被严格看管,有个脱密期,这个脱密期……”
  李易把情况说清楚,谁参与了,谁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他自己不用,他脱什么密呀?别人脱密是怕别人损害大唐利益。
  他要是敢损害大唐利益,他的寿命……
  即便没有寿命要求,他也不觉得自己要坑害大唐,这是自己的民族。


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全唐辐射路线修
  无线通讯设备李隆基等人用过,游艇上的设备还能提供信号放大增强服务。
  如此刻的桃红他们,有对讲机,先进着呢,放一个在城东,与城西联系,不存在障碍。
  好用归好用,无法普及。
  “战场!”好几个人心有灵犀般地同时开口。
  “对~头!”李易看几个人,表示你们很聪明。
  “斥候发现敌人,自己无须暴露,偷摸把信息传出来,另一边提早准备。”
  “敌人的辎重部队一旦被发现,可以绕开敌人主力进攻。”
  “集中优势兵力,大范围调动,能够歼灭敌人小股部队,小股部队跑不出去。”
  “敌人一旦长途跋涉攻城,斥候躲起来报信,等敌人到城池时,一个百姓见不到。”
  “打完后突厥就打大食吧!逮谁打谁。”
  “我看信鸽挺肥的。”
  一群大臣兴奋,长距离快速通讯,信鸽似乎没什么用了,准备吃。
  “鸽子那么可爱,不能吃。”小丫头听别的话未理会,见有人要吃鸽子,登时纠正别人的错误。
  “易弟,正一品的官先当着吧,天策上将也当着。”李隆基知道远距离通信意味着什么。
  他想给更多的奖励,皇位易弟不要,嫌累,不好玩儿。
  美女……自己把女儿嫁了,多了想来没用。
  金钱……钱这个东西,易弟自己赚,赚多了就扔出来。
  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应该杀掉,但显然不行。
  “不,晚上辞掉。铁路上用电话线,只能先做出来一对一的电话线,载波通信要等一等。
  电话线用铁丝,外面包裹漆布,里面采用纸浆绝缘。
  等琼州的橡胶种好了,或者是庄子里石油冶炼技术提高,才能有新的材料。”
  李易谈技术,最简单的电话线,少走弯路。
  包括干电池和蓄电池,这个技术不外传,只庄子能生产。
  “好,易弟你看着安排。”李隆基根本没听懂。
  其他人更不用说,反正他知道能够远距离快速通信便可。
  李旦看着火车卸货,又看着另外的车厢装货。
  他出声:“多造几个,放在大唐的各个州府,遇到事情,电报联系,电话线能铺过去不?”
  “电话线可以铺,户部出钱。”李易点头。
  “你出钱!老夫只管战场上的费用。”毕构条件反射性地拒绝。
  “说好了我出钱?我出钱可就归我管!”李易要确认一番。
  “说好……了?谁说的?小易,你透个底儿,是否有利润?”毕构又一次条件反射性地后悔。
  “往州府官方铺,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