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易弟,是火烧赤壁周瑜后遭天谴吗?”李隆基问。
  正史是周瑜火烧赤壁,然后没用上多久,周瑜就死了,很多人认为是他杀戮过甚。
  与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藤甲的诸葛亮一般。
  “不,我只是觉得人口太少了,杀那么多人没意义。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李易顺手抄了一个,好自然的说。
  “好诗,战场上就改如此。”姚崇第一个喊六六六。
  李易看他一眼:“战场上是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然后才能分割包围,瓦解敌人战斗意志。”
  姚崇被怼了,刚想怼回去,突然想起,羽林飞骑就是这位练出来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许是不小心放进去。”李易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别人破案。
  李隆基根本不用想,知道一定是有人使坏。
  等等看,看有谁自杀,或者是被自杀。
  “易弟方才抄的那诗不错。”李隆基不愿意快乐的气氛被影响。
  马那个东西没有了可以想办法再找,只要李易在,就稳妥多了。
  “是不错。”姚崇跟着说一句。
  李易暗自撇嘴,作此诗的人写了不少边塞诗,然后在最关键的安史之乱的时候,居然辞官跑了。
  当时可是地方的司功参军,像组织部长、教育厅长、文化厅长。
  觉得什么腐败了,然后就把能够安抚民心的官职给扔了。
  而同为安史之乱中张巡,这个考科举中过进士的文臣。
  在睢阳一地,带领七千多兵力,面对近二十万叛军,打出了忠烈之名传千古的防守保卫战睢阳之战。
  最终兵尽粮绝,被抓起来杀了,但为大唐调动兵力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下次不抄你的诗了,一想起来就让我生气。
  李易暗自腹诽了今年才虚岁三岁的杜甫一句。
  要抄就抄李白的,李白今年十四岁了吧?
  李易想着,突然笑出来。
  “易弟因何发笑?”李成器正在说着刚才的诗,听到笑声,问。
  李易自然不能说杜甫和李白的事情,人家一个那么大点,另一个在家里寻找门路出名呢。
  于是他说:“我想到了一个利民的法子。”
  “又能利民了?”李隆基感兴趣。
  “大豆黄卷。”李易说。
  “何物?”姚崇问。
  “药。”李易答,又道:“不过也是菜,食堂中有,忘了传出去了。”
  李易说着起身去夹了一些豆芽炒干豆腐丝,回来:“豆芽,正好现在长安有烧煤,屋中暖和,大家一起生豆芽。”
  “做菜?”王皇后吃过豆芽,却不知道怎么种出来的。
  “黄豆很多用来榨油了,用绿豆和小豆,一粒很小的豆子,可以长出这么长的豆芽,是不是很划算?”
  李易从最朴实的方面讲,看,百十来个豆子发的芽,能装一盘子。
  “对。”李成器也经常过来吃,知道是豆芽,口感不错。
  “冬季吃不到蔬菜,人易生病,正好用豆芽来补充一些身体需要的东西。”李易说治病。
  “过真好用?”姚崇只知道吃,他家也没生过豆芽,当药用的,而且还是用黑大豆。
  “家家能做,吃了这个补充维生素就是不容易得烂嘴丫子。”李易擦擦汗说道。
  急中生智啊,突然就想起了豆芽的事情。
  豆子可是当主食来吃的,绿豆有人制作凉粉。
  “叔叔把方子写下,看看难不难。”王皇后决定。
  李易笑李白的事情算是过去。
  当天晚上,姚崇被安排进住院楼。
  半夜的时候外面进来人找李隆基,递给李隆基一张纸又离开。
  李隆基用打火机点燃屋子里的沼气灯观瞧,摇摇头:“跑了,哼!来而不往非礼也,朕的走私要加快。”
  纸上记的是吐蕃细作给下的醉马草,吐蕃人养马养得好,突厥养的也好。
  故此长安城中就有许多有钱的人养马的话,找久居在长安的吐蕃和突厥人。
  放到马苑中照看的好马,喂养的人里自然就有很放心的吐蕃人。
  三千羽林飞骑的事情早传开了,据说战斗力强大。
  所以
  “陛下,可是要全城搜捕吐蕃人?”王皇后醒了,凑上前看内容。
  “不搜。”李隆基思忖一番,摇头。
  有的吐蕃和突厥人在长安,已经把自己当成大唐人。
  若因几个细作和全城搜捕,自然乱人心。
  王皇后又指着下面的内容:“余怀德要联合其他往来吐蕃的商人从叔叔这里拿肥皂和花露水去换东西?”
  “是,若成,所得之利甚大,商税,商税。”李隆基知道走私的利润,用茶叶就已经够厉害了。
  换成肥皂和花露水,吐蕃那边当然要趋之若鹜。
  “可是要阻止?”王皇后同样心疼钱,自己家要用官方走私,民间也走私,互相争夺利润。
  “明早问问易弟。”李隆基犹豫不决,很自然地把问题甩给李易。
  内事不决问李易,外事还问李易。反正不花钱,不问白不问。
  于是翌日早,王皇后喝牛奶、吃蛋糕和放了糖的煎蛋时,李隆基对吃烧卖喝羊汤的李易问:“易弟与余怀德行吐蕃边贸之事?”
  “啊,朝廷我见始终没动静,正巧余掌柜路熟,我与他们各分一半钱财。”李易丝毫不隐瞒。
  走私怕啥,都告诉大哥、三哥他们朝廷赶紧动起来了。
  “可是许多钱财,朝廷拿不到手,商税之事,甚为麻烦,所触利益过大。”
  李隆基表明意思,走私本来就不对,还赚那么多钱,陛下能舒服?
  “三哥说这个啊?好办。若陛下想要钱,可以派羽林飞骑保护,一百到二百人一队。
  轮换着出去,路上有山贼路匪,由他们解决,商队拿出来五成利交保护费。
  到时我这边和商队分剩下的一半,我不嫌少,相信商人们会欣然答应。”
  李易顺手给个办法,人家大航海时期,欧洲国家都有私掠许可证呢。
  交一部分钱,就允许到外面去抢劫别国的船。
  国家海军也跟着一起干,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便是被英国的一大群海盗们给干翻的。
  “听闻他们沿途要给别人些许钱财,如各地州府,若是叫陛下下令,会省下更多钱。”
  李隆基知道下面的官员有多贪婪,他想要断了官员的这份收入。
  李易摆下手:“不可,路途遥远,那边明面上不敢与朝廷对抗,暗中使手脚,会坏了正事。”
  李易最懂得行贿,不给人家钱能行么?认识上面的人,就敢不给下面办事的人钱,等着吧,麻烦不断。
  “不过倒是可以官方下令地方不许克扣贪墨往来行商之资,然后商队该给还给。
  若有一天陛下想收拾人,自然就有借口,一个查抄,能抄出来好多钱。
  同时有令在,官员又得利,必会对商队多家照看。”
  李易跟着又说,很平静,似乎在说一件寻常的事情。
  一起过来吃饭的姚崇嘴咬在包子上不动了,他看李易时的目光中有那么一丝丝的恐惧。
  这少年,说绝户计的时候,就没有一丁点的波澜吗?


第一百六十二章 善养寒士以为国
  姚崇很想问问李易,你的良心不疼吗?你的善良、你的纯真、你的柔情,都哪去了?
  “呵呵呵!”同样在喝羊汤的李成器笑出声。
  他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易弟要是没这能耐,才叫人担心呢,怕有一天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李隆基颔首:“这个好,为兄想办法与陛下传信,那个老丈你”
  “老夫也加入进去。”姚崇表态,作样子给李易看。
  李易无所谓,随便传,谁传谁死,灭门的那种,你非要过来一起吃。
  而且看样子你似乎跟我大哥、三哥他们有些接触。
  不然大哥为什么总是跟你斗气玩儿?当我眼瞎?
  大事结束,李隆基和王皇后的度假半日游很舒服,检查一下孩子,健康着呢,一群人带着东西离去。
  李易送走人,去给四十二个学子上课。
  之间讲代数,现在要加进去物理和化学,都是初中的内容。
  一些教学材料他都准备妥当了,要让学生作实验。
  四十二个学子再也不觉得贤弟东主讲的内容简单了,一个数学,那个计算啊。
  在发现了一扇新的大门的时候,脑袋撞门框撞得哐哐的,一脑袋包啊。
  每天要做好几十道难度不小的题,第二天学了新的内容,题还是跟着变难。
  不过他们对李易现在是言听计从,李贤弟简直是学究天人。
  这他娘的是人应该学的东西?
  学了这个,若是去考明算科,能不能把考官给拉下马?凭你也配当考官,来,比一比。
  二百二十个今年新来的学子羡慕地看着,他们还没资格跟着学。
  倒是知道等四十二个前辈学完,会由前辈教自己等人。
  “子物,一会儿是去学骑马,还是练习弓箭?”收拾牛棚的学子问旁边的人。
  “自然是弓箭,马正在洗澡,洗完澡的马愿意休息一会儿,你骑它不高兴。”子物说马厩那边的情况。
  他们这些后来的学子除了干活,还要学习骑马和射箭、用盾、挥刀、挺枪等军事科目。
  庄子里的护卫们教,那一个个老兵讲出来的都是战场生存技巧。
  除了这些,还得认识各种种子。
  再帮忙做豆腐、揭干豆腐、挑腐竹、喂牲畜和家禽,对着阳光看蛋是不是受精卵。
  另外学习搓麻绳、编麻袋、制作竹筐和油条枝的土篮,这些学会即可,不需要编出来多少个。
  自己要洗衣服,内裤和袜子每天洗。
  剩下的时间才是学习,顺便轮换着去张家村子给娃娃们上课。
  若不是有温暖的屋子、顿顿的肉菜、笔墨纸、明亮的沼气灯等免费事物,他们早不答应了。
  别的人住在寺庙里,就不用干活,一天两顿饭,然后跟和尚们探讨学问。
  “完事了,歇息下,去练弓箭,不知道今天晌午有没有新菜。”
  收拾牛棚的学子看着干净的牛棚,带着成就感说道。
  子物闻言咽了下口水:“有吧,每天有新菜,还能吃到大棚蔬菜,在寺庙的人后悔去吧。”
  “可是每天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自己的屋子,他们还来查,不能乱糟糟,说是行军打仗内务不好不行,我为什么要行军打仗?”
  刚才说话的学子抱怨着,他不愿意收拾自己的屋子。
  一个屋子四个人,晚上共用一盏沼气灯。
  那四十二个学子是一人一个屋子,待遇不同。
  子物笑了,说道:“辛合,你觉得学这些没用?李东主可是比我们会得更多,管着偌大个庄子,给你你可行?”
  被称呼字为辛合的人,想了下摇头:“不会,不晓得怎么管,扔给管事。”
  “那你等着被欺吧,庄户知管事而不知你,管事说话你不听都不行。李东主可是被欺了?”子物说出自己心中一直在想的事情。
  那少年东主整天似乎没做什么,见人便笑,让人一看心中不开心的事情都没了。
  宋德管着整个庄子,忙来忙去,大权在握,却对少年东主毕恭毕敬。
  没有庄户挨打,庄户们自己努力干活,休息的时候学习识字、写字。
  庄上的娃娃们一见到东主就开心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