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听林然的话,王长远一家都是惊讶不已。
“尚书郎,莫非如果不是早日治疗,七娘便有危险不成?”
“何止是危险,如果不是发现的早,她很难活过豆蔻年华······”
林然的话让房间里的众人,浑身颤抖起来。
“尚书郎,你一定要救救七娘啊,她是这么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子。”
王燕闻言含泪开口说道。
“师娘放心,既然被我遇到,断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这病症其实治疗起来也不难,只不过是一种慢性哮喘。”
“也就是呼吸性疾病。”
“以后这房间里的窗户不要再这样打开了。”
“房间里的香水更不能喷洒。”
“切记不能让他吃油腻的肥肉,牛肉倒是可以吃上一些。”
“多吃清淡的瓜果,梨子最佳,每日不得少于两个梨子,熬汤亦可。”
“多注意身体锻炼,不要感染风寒。”
“如此只要坚持到豆蔻年华,自然可以痊愈。”
林然一脸郑重的开口说道。
“姑娘好好爱惜身子,明日我便让人给姑娘送我亲自书写的诗赋过来。”
“谢谢公子救命之恩。”
王芳闻言差点掉下泪了。
王长远和王燕也断了提亲的心思。
如今七娘既然是重症在身,提亲是万万不妥的。
眼下只希望七娘能挺过去这两年的时光。
让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还愣着干甚,快点给七娘关上窗子。”
王长远心系女儿安慰,对着丫环开口呵斥道。
每一位父母对儿女的爱护之情,都是与生俱来的。
生命的一代代繁衍生息。
离不开父母一代代的呵护和爱。
来的时候,王长远率领王氏一家迎接。
走的时候,王长远同样率领一家相送。
虽然相亲不成,但是这美丽的误会,挽救了一个女儿的性命。
仅此一点,就足以让王长远一生感动。
也让林然在七娘心中分量,越发的沉重了起来。
林然果然没有食言。
第二日便让刘鹏,将自己书写的诗赋送了过来。
当王长远将林然的墨宝,送到七娘的手中的时候。
小姑娘将墨宝紧紧的抱在怀里,感受这难得的温暖。
她发誓,一定要按照林然交代的去做。
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一定要熬过豆蔻年华。
七娘的目光充满了坚定,对生命和爱情的渴望,给予她无尽的力量。
从此以后,小姑娘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再也不是每日独居深闺的那个七娘。
终南山下一片人声鼎沸。
半山腰的学院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建设着。
工部拿着林然的学院设计图纸,惊讶的无以复加。
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设计。
他们知道如果完成这一壮举。
这座学院必将在大唐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
雇佣的近千名劳工,正在从山脚往上用送红砖碧瓦。
一条石阶道路从半山腰铺展下来。
一共是九百九十九个台阶。
寓意深刻而有内涵。
石阶道路的两旁全部是坚实牢固的护栏。
每隔九十九个石阶,便有一处可供休息的凉亭。
从山脚到学院门口共九个凉亭。
凉亭内有石凳和长形的石椅。
供体力不支的学生稍事休息,或瞻仰风景。
学院附近的上千亩土地都划归给了学院。
原本这里便是不毛之地。
除了几户靠打猎为生的猎户,再无其他人家。
林然在附近的土地上,种满了土豆,红薯,花生和玉米。
不过月余的时间。
学院四周便是一片郁郁葱葱,春意盎然的景象。
山底下的几处池塘,被林然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成千上万尾的鱼苗被撒进了池塘里。
这是富有营养的山泉水。
往后的鱼儿会更加鲜美。
远处的马周正在带领乡亲们在池塘四周修建棚舍。
这些都是林然从林家村请来的乡亲们。
乡亲们义无反顾的赶了过来。
林然给予了他们太多太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如今到了林然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
乡亲们二话不说就来了。
刘老汉和铁蛋忙的热火朝天。
满天大汗的他们把上衣都扒下来了。
这样的衣衫还是林然为乡亲们设计的。
整日穿着长衫,实在不利于乡亲们下地干活。
这些棚舍是专门用来养殖的棚舍。
到时候刘老汉和铁蛋,还要在养殖棚待上一段时间。
因为他俩的养殖技术,深得林然的真传。
如今是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
林然的士兵们则在忙碌着暖棚的建设。
暖棚当然是为了,能让学院的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自己的公子竟然成为了三品大员。
让他们一个个的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张正和侯三的科举成功,更是激发了他们无尽的信心和希望。
他们知道,跟着这样的主人,是有前途的。
李二陛下的圣旨已出。
刘根等中榜人员分赴大唐十二省道。
在哪里他们要进行五年的教育复兴之路。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
同时这也是一个新鲜而大胆的尝试。
各省道都非常热情的欢迎了他们的到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是林然心中的坚定信念。
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已经展开。
而点缀这幅画卷的孩子们,却远离了故土。
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们。
刘根是在父亲刘好汉的痛哭声中离开的。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光明正大的放声大哭。
“去吧,孩子。老子知道你这样做是对的。”
“希望你也能像村长一样,带出一大批的好学生······”
这是一个斗大字不识一筐的老农民的心里话。
五月五日。
宏伟壮观的学院修建而成。
远远望去,这是一座极具震撼性的标志性建筑。
让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叹为观止。
太子李承乾多次前来学院观看。
在他那艳羡的目光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太极宫的御书房里。
李二陛下正在和林然交谈。
“学院已然建成,名字可曾想好?”
“陛下,臣觉得不如就叫做长乐学院。”
林然的话让李二内心欣喜不已,不过还是好奇的问道。
“为何要用公主的封号命名?”
“陛下给公主的封号起得好啊。”
“长乐常乐,长久的欢乐。”
“微臣也想让以后学院的孩子们,都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品尝到欢乐。”
“好,很好,非常好。”
“朕便依你,不过这长乐学院的牌匾朕可要献宝了。”
李二陛下龙颜大悦,哈哈大笑。
“陛下,微臣求之不得,有了陛下的墨宝,长乐学院有添加几分神圣和威严啊。”
林然的小马屁拍起来那时六六的。
让李二陛下一时欢喜的差点分不清东南西北。
“对于招收生员爱卿可有了打算?”
“陛下还是上次咱们商议的那样,上至皇子公主,下至黎明百姓,皆可报名入学。”
“百姓们怕是缴不起束脩啊。”
李二陛下来回的在御书房里踱步。
林然心里暗暗鄙视一把。
自己的一千万金都被这个皇帝老儿给贪污了。
美名其曰为天下人修建学院。
其实修建学院根本连十分之一的钱财都花费不了。
更何况那些工部的工匠们,根本无需再付工钱。
可是,没办法啊。
谁让人家拳头大。
而且自己还心心念念着人家的女儿。
林然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陛下,这贫寒百姓的一切费用,臣觉得就让那些世家权贵子弟们来承担吧。”
“陛下当初让微臣开办学院的目的,不就是让天下的孩子们能读书上学吗?”
听了林然的话,李二陛下略加思索便答应了下来。
“你那一千万金还略有盈余。”
“大概还有个几十万贯吧,朕过几日让人给你送到府上去。”
“免得你手头不宽裕。”
好家伙。
林然闻言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这是赤果果的敲诈勒索啊。
“多谢陛下体谅,微臣感激不尽。”
林然尽管内心有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嘴上还是挂着甜甜的笑意。
很快李二陛下便在显德殿的早朝上,宣布了学院招生的事宜。
一时间群臣激奋啊。
不要误会,这是激动和兴奋。
文臣武将们纷纷争先恐后的报名。
唯恐自家的孩子进不了学院。
李二陛下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众位爱卿把名字报道宰相哪里去吧。”
“待朕审阅过后,再交与林尚书决定。”
李二陛下不愧是玩弄权谋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放弃自己都权利的掌控。
这一手足以让群臣,老老实实的做个乖宝宝一段时间。
名单一日未落实。
群臣便不敢不安分。
很快一则消息引爆了整个长安城。
长乐学院招生的消息。
让所有的百姓们都激动和疯狂了起来。
陛下的布告已经张贴在了四个城门楼下。
让许多百姓和孩子们激动的热泪盈眶。
“母亲,俺想去上学。”
一个少年拉扯着母亲的衣袖大声的开口说道。
“好,母亲就算是倾家荡产也要供你读书。”
“这可是状元郎开办的学院啊,孩子你的未来有希望改变了。”
一个孩子和母亲的心愿。
折射出的是千万个孩子和母亲的心愿。
这段时间的林然是忙碌不堪的。
以前和他本不熟络的文臣武将们。
纷纷登门拜访。
尚书府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万一陛下否决了他们孩子上学的名单。
就来林然这里走后门。
孙氏房间里的礼物堆得满满当当的。
像座小山一般。
果果和厚厚,每日在这小山一般的礼物中扒拉着。
忙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殿下,公子对殿下真好。”
“竟然以殿下的的封号为学院命名。”
马车上翠竹眨巴着眼睛开口说道。
“父皇和母后也很高兴呢。”
“他们说公子心里真的有长乐,才会有这样的决定。”
说话间马车便到了尚书府的门口。
管家刘鹏听到叩门声,以为又是为学院的事情拜访老爷的。
一看是公主殿下亲临。
立即恭敬的施礼拜见。
“老爷,公主殿下来了。”
刘鹏话音落地。
两个小人儿便鱼跃而出。
“姐姐,姐姐···”
果果风一般扑进长乐的怀里。
“姐姐,可想死果果了。”
一句话让长乐和翠竹都忍俊不住。
笑出声来。
“姐姐也想果果啊,所以姐姐来看看果果了。”
“那姐姐没想厚厚吗?”
地上的厚厚撇着小嘴。
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
“想了,姐姐也想厚厚了。”
长乐拉着厚厚伸出来的小手,开心的回应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