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小文人-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咱们只弄南京这一块地方的官绅,京营二十万兵马镇守南京,全都是皇帝陛下的亲信,他们在南京闹腾不起来,而且南京是除了京师之外最富饶的地方,里面的油水也最滋润,江南的米最养人。”
    崇祯皇帝现在变精了,自从之前在大同看见了曹鼎蛟亲自带着人马给市民们发放军饷之后,他在京营中也贯彻了这种政策。
    每到有要给士兵们发放军饷的时候,崇祯皇帝都会出现在第一线带着太监们,和谒可亲的发放着士兵的军饷。
    大明第一包工头的称号,非崇祯皇帝莫属,皇帝安心,底下的士兵放心,中间的将领只能是平常心了,不然还能造反?
    手底下的士兵也不答应啊,他们造反了别的将军能给得起京营这么高的军饷吗?
    崇祯愈发的明白了:金钱和信仰是第一战斗力。
    宋献策思之良久,终于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好,本官就当你的狗了,请善待本官的家人……”宋献策郑重的点的点头。
    曹鼎蛟缺钱用,江南家族只能自认倒霉了。。。
    北直隶,李自成终于带着最后一个士兵退出了山西这片土地,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曾经奋战过的地方,这里还不属于他,还属于大明。
    李自成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不过他还是缴获了一些粮食,收获的一些青壮,也不算白来一趟。
    李自成:朕的远征非常成功。
    实际上:孙传庭的老秦军,卢象升的天雄军,吴三桂的辽东军,曹变蛟的大军纷纷赶来支援,路上还挫败了李自成不少次进攻。
    李自成本来就想跑了,现在人家大军都何围过来了,他不跑还等死啊?
    于是李自成就灰灰溜溜的缩回了北直隶,然后,李自成就在北京城看到了李过和黄虎委屈的负荆请罪。
    李过:不是我军不努力,而是明军太狡猾,末将拼死血战,这才堪忧杀回北京。
    黄虎:俺也是!
    李过:末将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失败的原因,觉得曹鼎蛟不除,我们大业难成啊。
    黄虎:俺也是!
    李过: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军师宋献策身上,就是他带头逃跑了,现在不知动向。
    黄虎:俺也是!
    ………
    李自成一个头两个大,总不能把心腹爱将和侄子全部都杀了吧?然后批评教育了一番,这才把他们两个人算过了。
    锅全是宋献策的,因为宋献策出兵的时候是先迈的左脚,这才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第147章我的青岛舰队
    大明没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海军,虽然大明拥有着可以远洋的舰队,可自从永乐年间的巅峰时期之后,大明的航海事业渐渐地不被朝廷重视,水师的情况也每况愈下。
    水师的精锐老死病死,不然就是逃亡了,留下来的全是老弱病残。
    同样刀口舔血做海寇比做水师舒服多了,因而留下的净是些老弱病残,这还只是一方面。
    何况还有别的一大堆问题,水师卫所军械不足、刀矛火铳都只够武装百十人,兵器库里干净得耗子都不愿意多待,难受事儿多着呢。
    朝廷的不重视不作为才是最关键的一点,似乎官员们的认知就是海洋并不能给大明带来利润,反而会让大明每年花费巨大,却得不到任何的利润。
    明朝若是将出使他国的心思,放在经商上面,或许今日的大明早就步入了资本社会了。
    刘泽清快马赶到了山东青岛,曹鼎蛟的小弟子鲁王殿下朱以深同样是兴致勃勃的去了青岛,他也想参与到建设大明海军的进程当中。
    实际上曹鼎蛟刚出发的头天,山东总兵刘泽清就赶紧写信,让亲兵亲自去拜访山东莱登巡抚去了。
    短时间内想要铸造出来大明的福船之类的主力战舰是不现实的,就连那种蜈蚣船也很难建造,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买人家现成的。
    出人出钱。”
    出人是出水手,出钱是出船钱。
    人家莱登巡抚手里面穷的只剩下水师,还有那些战舰了,每年的缝缝补补花销还巨大,自然是盼望着有人能够接受。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山东莱登巡抚还免费赠送了刘泽清一批熟练的水手。
    刘泽清看着自己发挥巨大代价买来的一艘福船,三艘蜈蚣船,还有十几条宽不足六丈、阔不过九尺的百料小战坐船安安稳稳地停在那里。
    曹鼎蛟的小夫人于端莹匆匆赶来了青岛,给鲁王朱以深留下了一批物资,还有一大批银子之后匆匆离去。
    这可把刘泽清羡慕的口水直流,没想到人家曹大人这么有钱,早知道自己应该找人家先问一笔银子了,好后悔呢。。。
    鲁王可不敢随意花费这批银子和物资,小于师娘可是有吩咐过了,这些银子全部是用来招募水手还有组建大明海军,他可不敢贪污。
    曹鼎蛟把大顺军赶回了北直隶之后,直接来到了青岛,准备参观一下他的海军基地。
    等曹鼎蛟重新回到山东曲阜这边已经是五天之后了,然后他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山东青岛,等他真正来到山东青岛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青岛的新港口蛟港,刘泽清为了讨好曹鼎蛟亲自定下了这个名字,小弟子鲁王朱以深自然是没有意见啊,为了让自己师傅流传千古,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嘛?
    “蛟港?这名字实在是……”
    曹鼎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还好自己的名字不是叫做曹鼎龙,不然真的要唱凉凉了。
    曹鼎蛟很快就在刘泽清和朱以深的带领下来到了他们的新军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艘福船,哪怕是从国外引进的蜈蚣船在他面前也只是个小个子。
    福船,双桅硬帆福船,停靠在蛟港近海。
    长近九丈宽阔二丈,底尖上阔首昂尾高,舵楼三重,双硬帆桅,船舷护以厚板,上设木女墙、炮床,比小快船高近三倍,在蛟港外海面上如同一头巨兽。
    船首两门八百斤重的青铜佛郎机重炮,虎虎生威,旁边还有十几门小炮安放在女墙,船尾还有三门五百斤重的红夷大炮,威力也是不容小觑。
    莱登水师送过来的水手只能勉强的将十几艘船开动,至于作战的话,估计连海盗都都打不赢,大明这支新生的海军还特别的稚嫩,几乎是一波风浪就能把他们剿灭。
    曹鼎蛟轻轻地抚摸着这个时代的大炮,言道:
    “这大炮的威力可不小,本官挨了他一下也要疼几天。”
    曹鼎蛟突然想起来网络上特别适合装逼的话,巴雷特子弹太牛逼!打在老子身上要疼几天吧,而且还会红肿一大片吧???
    “咳咳,恩师,这大炮可不能开玩笑,就连一头壮实的耕牛都能够被砸碎,咱们还是别尝试了。”
    鲁王朱以深都觉得自己师傅好像装逼太过分了。
    曹鼎蛟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巡视了整个青岛海军基地,然后尴尬的发现,自己的人手好像有点少啊?
    曹鼎蛟纳闷的问道:
    “咱们的人手怎么这么少?不能多招募一些吗?要是你们有本事能够招募个八万十万人马,那不就成了吗?”
    刘泽清差点吐血,十万八人马那就相当于一个大县城的人马了,而且一个县城的青壮才几万人?您老人家想组建如此庞大的海军,至少要把整个山东抽空吧?
    刘泽清甚至不敢想象其中的花费了,曹鼎蛟曹大人实在是太敢想象了,学不来学不来……
    刘泽清尴尬的笑道:
    “咱们山东这边愿意当水兵的真不多,一不小心被入了军户的话,真的很难脱身,所以当水兵的是越来越少了,甚至有些人跑到海上去当强盗去了。”
    曹鼎蛟摸着下巴说道:
    “嗯,既然如此,那就一切按照戚少保的绩效新书来吧,本官在里面再加几条,银子就按三倍来发,本官就不幸招募不齐人手。”
    虽然现在银子贬值了一些,不过,曹鼎蛟按照三倍工资发的话,绝对是让那些水兵有赚头的。
    曹鼎蛟直接把他在按察司的家法充当军法用,然后把新的军法丢给了鲁王,还有刘泽清观看。
    军饷?对不起,这是由最高军事长官直接发放,曹鼎蛟可不会让别人做了人情,至于银子之外的粮食则是由军需官发放。
    一两一钱,都不能少,一个士兵若是少了一两米,一两肉,则小旗官连坐,若一旗之中,俱都缺斤少两,则杀百户,若百户治下有近半人少粮,则千户、副千户统统杀了。
    当然,最可怜的是军需官,因为无论是哪一个士兵少了粮,都是杀军需官。
    军中吃空饷和层层克扣之事,可谓屡见不鲜,大家早就习以为常。
    却如这般苛刻和细致的军法,却是前所未见。
    不仅如此,曹鼎蛟还在自己的按察司中培养出来一大批查帐的好手,不定期的会在各个部门查账,于端莹这个小管家婆可是有一群彪悍的手下呢。
    曹鼎蛟皱着眉头说道:
    “我们先弄来三千人,放在这里好好的操练,良家子弟优先,如果有矿工也行。”
    “怕是没有这么多人来参军啊,曹大人!咱们山东的百姓对于参军真的是没什么热情。”刘泽清苦笑着说道。
    曹鼎蛟摸着下巴笑道:
    “山人自有妙计,小鲁附耳过来。”
    小鲁王像条哈巴狗一样听话的过去了,曹鼎蛟在他耳边吩咐一番,鲁王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第148章山东募兵
    古代拥有着征兵制和募兵制两种方法。
    征兵制的好处是全国皆兵,有事召集,事定归农,兵员素质好,来路清楚,国家在平时无养兵之费。
    坏处是兵员都出自农村,如有长期战争,便影响到家村生产。
    而且兵源有限,不适合于大规模的作战。
    募兵制的好处是应募的多为无业游民,当兵是职业,数量和服役的时间,可以不受农业生产的限制。
    坏处是国家经常要维持大量的数目的常备军,军费负担太重,而且募的兵来路不明,没有宗族乡党的挂累,容易逃亡和叛变。
    而明朝的军户制度其实也是脱胎于募兵制,世代军户,平常家里面种着田,等到战时出兵。
    但是朱元璋也没有想到,他这种一成不变的募兵制,最后发展成为了大明朝的毒瘤。
    平常的军户哪里还有战斗力,普通军户的田地不断的被上官吞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只能吃泥巴。
    于是老百姓们渐渐地失去了对当兵的热情,甚至出现了很多的逃户,因为他们一年到头来辛辛苦苦种地,结果发现欠下的利息越来越多。
    ……
    大王村,青岛沿海地区的一个大村庄说是村庄,其实跟个大镇没什么区别了,大王村里面有一万多人常年靠着海边生活。
    有人在芦苇荡里面煮盐,也有人偷偷出海,大部分人还是在地里面刨食吃。
    正午时分大家都刚刚才用完午饭,太阳毒得很,人们都躲在屋檐下纳凉,等太阳小了些,他们就打算出去干活去了。
    这时,一队官兵出现在大街上,鲁王府的亲卫亲自跑到这里来,大王村的村民们下意识的躲到了一边,就怕这些人跑过来抓他们壮丁。
    这队官兵在村子里面里正的带领下,来到了村中央,里正敲着那个破锣大声的吆喝道:
    “乡亲们,朝廷准备在咱们青岛这里弄个水师基地,兵营,船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