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言商天下-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不知道父亲为何对他评价如此之高。

    她还从未见过父亲,如此这般看重一个年轻人。

    肖梦瑶心里想不通,这个苏言即便是有些才华,却也不值得父亲如此……

    父亲看走眼了!

    这些念头在肖梦瑶脑海里一闪而过,只见苏言放浪形骸地,摸了一把侍女的嫩滑的小手后,浪笑道:

    “赋诗不太擅长,我只会吟诗,吟得一手好诗。”

    这个家伙,就不能正经些。

    与他为伍,真是让人尴尬。

    因为这个羞人的梗,她听苏言悄悄说过。

    一旁的林婉清,忍不住又翻了一个白眼。

    肖梦瑶没有听过这个梗,自然是想不到有什么歧义,她认为这不过是苏言死要面子的托辞。

    肖梦瑶不着急,她不能让苏言赋诗,自然有人能逼他。

    正如肖梦瑶所料的一样,这一轮的诗词过后,楚国没能以压倒性优势胜过大周。

    这让大周那些世子、公子们,颇为得意,言语间不免张狂起来。

    “失望,太失望,本世子以为楚国的才子……”

    “看来我们是高看他们了。”

    “呵呵,沽名钓誉,不过如此。”

    “楚国人历来善于自吹自擂。”

    坐在摄政王下首的大周世子们,毫不遮掩地议论纷纷,丝毫不会顾及楚国人的感受。

    大周世子们的话传到摄政王耳中,这让他面子上多少有些挂不住,脸色颇为不悦。

    大堂里倒是有不少博学多才的翰林大学士。

    如果摄政王让大学士们赋诗,以打那些大周世子的嘴,但是如此做,只会更丢楚国的脸,让人贻笑大方。

    这只是两国年轻人的暗中较劲,派翰林大学士去欺负年轻人,算个什么事?

    不但大周人不会服气,便是楚国人,同样会认为如此欺负人胜之不武。

    这时候,善于察言观色的楚明政,来到摄政王身边低语了几句。

    “传本王口谕,请苏侯爵赋诗一首。”


………………………………

第231章 旧貌新颜

    摄政王的口谕,经过几个传唱人之口传遍宴会时,不但苏言一愣一愣的,宾客们同样是云里雾里。

    摄政王竟然钦点苏言赋诗。

    一个一身铜臭味的商人,有爵位又如何?

    这作诗可不是做生意。

    那些不了解苏言底细的宾客们面面相窥,表示很懵,搞不清楚眼前的状况。

    “你们还不知道吧?”有料的宾客开始揭苏言老底,一副百事通的模样说道:

    “醉霄楼六楼的上联,一个月来,荆都无人能对出下联,今日晌午时,被人对出了下联。”

    “谁这么牛掰?”

    “不会就是这个苏言吧?”

    “还真是他。”

    “难怪摄政王指名道姓钦点他赋诗。”

    “想靠他给我们楚国扳回一城,我看难。”

    “可不是,前面那些诗词已经顶好,珠玉在前,想要超越并非易事。”

    “除非这个苏言,能作出一首技惊四座的旷世之作。”

    因为摄政王的口谕,苏言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顿时就成为宾客们议论纷纷的焦点。

    甚至苏言在吴苏城时,以诗词揭开怜香阁花魁面纱的风流韵事,再次被人扒了出来。

    宾客们正众说纷纭时,作为被议论的焦点,此刻的苏言正在发愣,对于宾客们的议论更是聪耳不闻。

    林婉清她们以为苏言的沉默,是在沉思赋诗。

    即使她们心中同样惊讶,为何摄政王钦点苏言作诗。

    却是忍着诸多的疑惑,安静地没有打扰苏言的思绪。

    老是跟苏言抬杠的肖梦瑶,同样是出奇的安静,并没有趁机揶揄几句。

    她倒是要看看,这个苏言是真的满腹才学,还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沽名钓誉之辈。

    对于苏言这个人,肖梦瑶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怀疑的。

    明明一年之前,他还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仿佛是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确实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一夜之间爆富还有可能。

    一夜之间学富五车,他就是把书吃下去,一下子也吃不了这么多。

    是驴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

    摄政王钦点苏言赋诗,肖梦瑶只需再耐心等待一会,就能解答心中许多的疑惑。

    众人大多是抱着看戏的心态,一边低声交谈,一边等待着苏言的大作新鲜出炉。

    这作诗,除了需要天赋,时间也是需要滴。

    毕竟不是谁都可以七步成诗。

    苏言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他脑子里随便搜索一下,就能脱口而出,吟得一手好诗。

    但是,做戏做全套,不经思索的脱口而出,太假!

    虽说不排除,事先准备好了诗词来赴宴的可能。

    适才许多的才子们,不就是提前准备好诗词?

    兴许就有些人为此,去重金购买诗词,好在今晚这样的场合,给自己添光出彩。

    作弊这种事,古来有之。

    苏言不觉得他‘借’一下别人的诗词,是什么可耻行为。

    他从未声明过,他吟出来的诗,是他亲自所作。

    他也并未以诗词谋利,不过是吟诗装一下逼而已。

    他之所以假装沉思的样子,只不过是觉得,如此冥思苦想般,装逼的效果,比立马吟出诗词来,更像装逼。

    苏言不喜欢装,不过在迫不得已必须装时,他不介意装一装,并且一装到底。

    装逼就是要装彻底,不然还装个卵?

    这装逼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仅要装得入木三分,更要拿捏好分寸与火候。

    既要吊着别人的胃口,又不能让人失去了耐性。

    差不多的时候,苏言示意一旁等候的传唱人,靠近自己一些。

    我的嗓门可没有你的大。

    “听好了。”

    闻言,传唱人弯下腰来,凑近苏言,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苏言的声量不大不小,除了传唱人能听清楚之外,与他同桌的肖梦瑶也能听到。

    传唱人重复了一遍,跟苏言确定无误后,站直了腰板,扯开了大嗓门,把苏言所作之诗传唱了出去。

    苏言惊叹传唱人嗓门之大,让他震耳发聩时,肖梦瑶同样是很震惊。

    这首诗让肖梦瑶很震惊。

    这诗算得上佳之作,同样是应时应景之作,很贴合今晚的场合气氛。

    不过苏言这首诗,之所以让肖梦瑶感到震惊。

    那是因为,诗面上说的是除夕辞旧迎新,然而更深层次的寓意,却是‘家家户户新桃换旧符’。

    这是摄政王夺取楚国大权的第一个新年。

    即使摄政王还没把小皇帝踹下皇位,那也是迟早的事,人人心知肚明却是不便明说之事。

    然而苏言竟然借诗暗喻楚国上下,家家户户无不盼望摄政王登上皇位,楚国‘新桃换旧符’。

    肖梦瑶心里暗叹,他真敢说,也不怕马屁拍在马腿上,一个不好,砍了脑袋也不冤枉他。

    不单单是肖梦瑶有这样的想法,林婉清同样是用既担忧又埋怨的眼神瞪了瞪苏言。

    这个家伙,就不能收敛一些?

    真是让人不省心。

    看到苏言一副老神在在,丝毫不在意的样子。

    林婉清更是恨铁不成钢般,恨不能给他两耳光,把他打清醒来。

    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这是你能随便撒欢的地方?

    与林婉清她们关心的担忧不同,宾客们听到苏言这首诗后,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地等着看好戏。

    特别是与苏言有隙的林家兴,此时心里更是乐开了花,这小子自寻死路,真是老天爷开眼。

    众多宾客中,唯一替苏言担心的竟然是乔德文。

    毕竟他在苏言身上可是下了血本的。

    如今苏言作死般,弄出这么一首诗。

    乔德文这心里,又是一阵的肉疼,万一苏言被摄政王降罪,自己那五个貌美侍女,不就陪他一起去见阎王了?

    一招错,满盘皆输。

    乔德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摄政王攻下荆都后,之所以没有自己当皇帝。

    无非就是怕被世人的口水给淹没了,皇叔篡侄子的皇位……

    如今苏言竟然在今晚这样的场合,当众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万一摄政王碍于悠悠之口,砍了苏言的脑袋,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而,就在众宾客们看好戏般等待一个结果时,大堂摄政王那里,却是没有任何的表态传出来。

    竟然是不赏不罚!

    摄政王这一沉默,代表的意义非凡。

    宾客们无不面面相窥,以眼神交流心底里的震惊。

    他们还没傻到想苏言那样,把事情摆到台面上来说,尤其是这样的场合。

    今晚的宾客,大多是官场、商场上的老油条,深谙谨言慎行驶得万年船的道理,岂会轻易表态站队。

    不过,像肖梦瑶这样的聪明人,却已经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这时候的摄政王,需要有人站出来,引导言论,蛊惑人心,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旧貌换新颜’。

    摄政王手握大权是没错,也有那个能力随时登上皇位。

    然而对于摄政王来说,暴力地把小皇帝踹下龙椅,与众望所归地禅受皇位,其中有着天差地别。

    如何让小皇帝禅让皇位?

    由摄政王去逼迫,与由权贵们、百官们去劝说小皇帝,其中的区别同样有很大的不同。

    心中想到这些,肖梦瑶心里不由地赞叹,难怪父亲说,我不如他也。


………………………………

第232章 不当赘婿

    苏言吟得一首好诗,以‘技惊四座’来形容,丝毫不夸张。

    从诗词角度来说,只不过是一首中规中矩的诗,算不得惊艳绝伦之作。

    然而这首侍,出现在了特殊的时间与地点,不出苏言所料,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这也是一种‘技’,照搬照抄的学问不亚于原创。

    由于运用得当,这首诗不但体现了苏言的才学修养,更是体现了他语无伦比的远见卓识。

    作为首先捅破那层窗户纸的人,将来摄政王登上皇位时,说不得这从龙之功,就有苏言的一份。

    这也是肖梦瑶打心底里佩服苏言的地方。

    虽然有些冒险,然而与将来的收益比起来,这点风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

    以极少的付出,获取丰厚的利润。

    一首诗,让肖梦瑶看到了许多,不由地在心里对苏言更为重视起来。

    她终于知道父亲为何对他另眼相看。

    眼前这个苏言,将来确实有可能成为盐帮心腹大患。

    肖梦瑶脑子里思绪不断时,许多的宾客同样反应过来。

    摄政王的沉默,就是一种默认的表态。

    如此看来,楚国小皇帝的日子快到头了,楚国即将改朝换代。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大势所趋,然而,却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表态效忠。

    那个苏言,只不过是用了一首诗,便拔得头筹,从龙之功独占一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