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经点点头,又叮嘱道:“密之先生也要精打细算,如今我郑氏到处都需要钱粮,不敢有一文钱的浪费,还请密之先生海涵!”
“臣明白!我郑氏以两府之地与满清相抗,每一文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若是有人敢于贪墨,臣第一个不答应。”
众臣在说话的工夫,一亩地的红薯全部被挖了出来,户官郑省英禀报了称量出来的亩产量,划定出来的一亩地亩产五千斤。
考虑到这是试验田,照顾的细致,要高出百姓种植的产量,最后众人将亩产量定为了四千斤。剩余的十多亩红薯也在众人齐心协力的挖掘下,半天时间不到就全部挖掘出来。
郑经让人拿出事先就准备好的烤炉,一盏茶的时间,烤红薯的香味就飘散出来。众人在试验田里实实在在地吃了一肚子的烤红薯,发现这烤红薯还真是不错。
张有德感叹道:“这番薯完全可以当做主粮,丰富我华夏百姓的食谱,有了这高产的作物,我华夏百姓将再无饥馑之忧。”
郑经摇头道:“这东西当做主粮可不行,偶尔吃一两次还行,若是长时间以番薯为主食会让百姓变得羸弱,会毁了我们华夏子民的。”
“王上,臣感觉这东西口感甜糯,吃完还很有饱腹感,怎么就不能当成主食,这是为何?”
郑经无法给张有德解释营养成分,以及人体更加需要脂肪和蛋白质,而不是红薯主要的淀粉成分。
只能用最简单的话解释道:“人要想长得强壮,就要多吃肉食,这就是草原的百姓普遍比我们汉人强壮的原因。
诸位都见过西夷,西夷的主食就是肉类(家言),很明显他们看起来要比我们高大一些,一个种族肉类的摄入量是关乎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王上!若是所有百姓都吃上肉,那我们需要多少粮食才能养出这么多供给百姓肉食的牲畜?如今百姓能够吃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户官郑省英掌管着郑氏的钱袋子,对于承天府百姓如今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
承天府百姓目前也就刚刚的解决了温饱问题,离能够吃上肉还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提高杂粮的生产产量的原因,这红薯虽然直接当主食不行,但是可以转化成喂养饲料用以喂猪。
若是老百姓的家里都能养两头猪,一头自己吃,一头拿到市场卖掉,那么我们还会缺少肉食吗?
同时这番薯不耐储存,一年之内必须将所有产出消耗掉,这种特性就使得番薯不能作为一种备荒的储备粮食。
这就要我们挖掘番薯用途的潜力,寡人发现番薯淀粉含量颇高,完全可以制作番薯粉,用来制作各种番薯粉条,让老百姓的餐桌上的食物更加的丰富。”
“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书籍上倒是有详尽的绿豆粉制作方法,不知王上所说的粉条与绿豆凉粉有什么区别?”方以智博学多才,涉猎广泛,马上想到了民间已经普及的绿豆凉粉。
郑经微笑道:“番薯粉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首先将番薯打碎,加水搅拌,在沉淀的过程中将上层的渣滓去掉,沉在底部的就是番薯淀粉。
经过多次淘洗、搅拌,就会变成洁白如雪的藩属粉,番薯粉便是制作番薯粉条的原料。去除掉的渣滓也不会浪费,可以用来喂养牲畜,获得我需要的肉食。
现在难的是如何设计一款用来打碎番薯的机械,我承天府人力资源不足,能用机械解决的问题尽量不用人工。”
对于郑经的解释,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不过方以智却听明白了,拱手道:“王上!给臣一点儿时间,臣倒是可以帮忙设计一款用来打碎番薯的机械。”
“密之先生若是有闲暇时间,出手帮忙设计,可算是帮了寡人的大忙,寡人有一个要求,这机械必须要能够与水车相连,我承天府河流纵横,最不缺的就是水力资源,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王上与臣想到一起去了,利用水力机械代替人力牲畜的劳动,是我郑氏最适合的发展方向,臣举双手赞成。”
方以智是一个行动派,没几天时间就把搅碎机的图纸设计出来,整个机械除了关键部位采用铁制之外,其他部位全部用木头制作。
这样简单的机械制作并不困难,难得是创造的思路,将图纸交给军械所,三天时间就将机械打造出来。
与提供动力的水车连接上之后,便开始了制作红薯粉的首秀。制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百姓围观,老百姓都在好奇延平王府这是在干什么,好端端的番薯不留着吃,为何都要打碎了,这不是败家吗?
第八十八章 农业技术
红薯粉的制作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纯粹就是劳动力的堆积,在淀粉制作出来之后,郑经迫不及待地制作一批红薯粉条。
刚出锅的红薯粉条,加上油盐酱醋拌上一碗,吃起来那叫一个爽字了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了新鲜的东西当然要与大家分享。
所有吃过粉条的人都被红薯粉独特的口感所征服,红薯粉条开始在承天府风靡,在厨子的各种创新下,红薯粉条被制作成了各种美食。
红薯粉条的风靡也带动了红薯的大量种植,老百姓种植的红薯,自己制作的时候,没有机械就会使用手工,制作一个磨板,就可以将红薯磨碎。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承天府的红薯粉条都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吃品牌,晒干的红薯粉条也远销各地。
有了红薯种植的成功,接下来的玉米收获,所有人都抱有很大的期待,玉米刚刚收获下来,是无法进行称量,需要晒干之后,才能进行脱粒。
就算如此,在玉米收获现场看到的玉米果实的大小,众人也能估算出一个大概的产量,这个产量远高于稻谷的产量。
更为关键的是,玉米的种植并不挑地,不像水稻种植土地必须平整,不然就无法进行放水灌溉。玉米完全可以作为水稻之外的补充,可以种植有坡度的土地上。
与粮食作物相比,郑经更在意的是,在实验田里培育的蔬菜,尤其是番茄和辣椒。这两种作物那简直就是后世百姓餐桌必不可少的蔬菜,番茄炒蛋成了国民神菜,简单方便又好吃不贵(当然是规模养鸡之后,现在的鸡蛋可不便宜,那是贵人才吃得起的食物。)。
辣椒更是征服了华夏百姓的口味,郑经想着后世的麻辣火锅,口水差点儿流出来。
现在的番茄与辣椒的口感与后世相比相差甚远,想要达到后世的口感需要不断地进行选种培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尤其是辣椒的果实更是非常的小,而且表皮特别薄,吃到嘴里除了辣味之外,根本就不像蔬菜,只能在做菜的时候放几个用来提味。
想要如后世那般来个肉丝炒辣椒,那是想都不要想。看着这些种植出来的成果,郑经心中默默佩服那些为了农业奉献终身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老百姓的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多彩。
忙完了试验田的一季收获之后,交代这些年轻人继续对各种作物进行培育。这些年轻人已经对郑经非常的崇拜,他们是亲眼看到了延平王是如何的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在番茄做果的时候,延平王竟然让大家将繁茂的枝叶剪掉,说是这些枝叶会影响番茄的长势。
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郑经是胡闹,哪能这么做,自古都是红花需要绿叶配,没有了叶子那果实哪能长好吗?
郑经对于大家的反对也不生气,同意留下几株不剪枝,到收获的时候进行对比。然而现实却打了所有年轻人的脸,通过剪枝与不剪枝的对比,让年轻人们心服口服。
有了这样的信任度,郑经再吩咐这些年轻人做什么,年轻人们都会不打任何折扣地完成。郑经也终于不用整日盯着这些试验田,收集各种数据。
现在这些事情,年轻人自己就能做好,郑经只是隔上几天去指导一番,顺带着一点点地给这些年轻人讲解后世的培育技术。
在进入九月的时,郑经收到了来自爪哇岛的消息,唐显悦与郑聪秘密出使马打蓝,与马打蓝达成了共同出兵对付红毛夷的协议。
大体上协议都是按照郑经交待的几条达成,唯一出现问题的是旧港宣慰司这个大岛马打蓝国要求分一半土地归马打蓝国。
唐显悦做主,以岛屿中线为界,靠近海峡这边归郑氏,对面归马打蓝。这个条件让郑经很不满意,因为这样的协议会给未来的两家制造摩擦提供便利。
若是全岛都归郑氏,郑氏只需要驻守一支海军防守马打蓝国登陆就能守住整个岛屿。可是这样一分,郑氏就没有权力阻止马打蓝国向苏门答腊岛派兵,将来必定会与马打蓝一战。
马打蓝国现在的国王名叫阿芒·古拉特,在唐显悦的来信中提到马打蓝国王的脾气非常暴躁,喜怒无常,非常不容易打交道。
看来老人家在爪哇岛的日子过的不怎么愉快,这是在告诉自己能够谈成这样已经是冒着生命危险了。
现在也确实到了解决红毛夷的时候了,自从去年与红毛夷在琼州一战之后,红毛夷已经多次派人与郑氏商谈俘虏问题。
每一次谈判都因为郑经的要价太高而谈判失败,目前在郑氏手里有一千多红毛夷的俘虏,分布在各个农场在屯田兵的看管下进行劳作。
郑氏的士兵可没有后世华夏人的软骨头,见了洋人恨不得跪舔的观念,相反的是华夏百姓对这些西夷都是充满了鄙视。
加之西夷常年不洗澡,身上散发着阵阵恶臭(主要是白人大多都有臭腺),更是让屯田兵百般嫌弃。
这些俘虏稍加反抗就会被看管的士兵抽上一顿鞭子,就如他们对待土著奴隶一般,一些懂得华语的俘虏想要跟监工谈判,以大家都是文明人的说法争取人道主义待遇,监工不屑一顾,一句话就怼了回去,那就是在老子的地盘上那就要听老子的话。
在这种高压之下,俘虏们终于知道自己在屯田兵眼里狗屁不是,而且他们也明白了想要活下去就得认真完成监工布置的任务。
当然监工们也给了俘虏们一条出路,那就是所有有一技之长者,经过考核愿意为郑氏效力,并且签订二十年卖身契约,便可以离开这个地方,进入一个条件相对好一些的环境。
不少俘虏由于不堪忍受长时间的劳役折磨,在同伴们鄙视的眼光下与郑氏签订了卖身契约,有了这些西夷技术人员的加入,东西方的工匠在思想上的碰撞,创造了很多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第八十九章 战前准备
郑经之所以要价高昂,扣下这些西夷俘虏,主要是不想在与红毛夷决战之前将人放回去。这个时候将这些人放回去,红毛夷转眼间就会将他们武装起来。
这么做简直就是资敌,郑经不可能干这样的蠢事,选择谈判是给红毛夷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俘虏问题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进行解决。
毕竟战后,双方之间还是要进行生意往来,战争归战争,贸易归贸易。毕竟在没有了大陆的支撑下,贸易就是郑氏的生命线。
单靠一个倭国的贸易,根本不能支撑郑氏强大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