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军的动作马上就被负责观察郑军动作的清兵报告给参将,参将连忙从隐蔽的垛口后探出头观察情况。

    看着举着盾牌抬着棺材的郑军,参将迷糊了,怎么打仗还抬着棺材,这是准备攻不下城池,就直接住棺材里了吗?

    当郑军士兵接近到城墙百步以内的时候,火炮的射击停止了,不是没有炮弹,而是担心误伤到自己人。

    接替火炮射击的是火枪手,一排排的火枪手纷纷举起手中的火绳枪向城头射击,本以为炮击停止后能够喘息一下的清军就迎来了一片雨点儿般的弹丸,压制的清军依然还是抬不起头来。



    第五十九章 琼州新政

    

在火枪手的掩护下,爆破手快速靠近城墙,在城墙下开始挖掘,这个动作在训练时已经演练过很多遍,真正到了实战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错漏。

    好在有兄弟部队的掩护,才没有出大的问题,一炷香的时间,三个棺材就已经埋好,爆破手们点燃引线,开始掉头发足狂奔。

    就连刚才还在射击的火枪手,也是扭头就跑,一直被压制的无法抬头的清军看着莫名其妙就跑的郑军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参将本能的就感觉到了不对,海贼往回跑的时候,可没带棺材,棺材去了哪里?

    “不好!快下。。。。。。”

    还没等参将的‘城’字喊出来,就感觉脚底下如同地震了一般晃动,紧接着就是几声惊天动地般的响声。

    “轰隆!”

    “轰隆!”

    “轰隆!”

    琼州城的北面城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垮塌了下来,烟尘四散,就连往回逃跑的郑军士兵都没有逃跑烟尘的洗礼,一个个灰头土脸。

    刘国轩没有参加鸡笼之战,只听延平王讲了这种炸城的方法,却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大的威力。一下子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甚至都忘记了下达进攻的命令。

    还是身边的前镇镇将翁天佑提醒他一声后才惊醒过来,连忙挥刀大声下令道:“弟兄们!进攻!”

    郑军如潮水一般冲向了垮塌的城墙,清军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当郑军冲进琼州城后,大的战事便已经结束。

    等到天黑之前,郑军已经基本肃清了琼州的残敌,郑经赶紧命吏官郑泰张贴安民告示,告知琼州府百姓,王师收复琼州乃是吊民伐罪,对百姓秋毫不犯,若是有士兵胆敢以身试法,定斩不饶。

    琼山城乃是琼州府第一大城,拿下了琼山城,其余的城池就交给张煌言去收复。既然要将琼州府交给张煌言治理,让张煌言带兵收复各个县城也是给他增加权威的机会。

    琼州主要的膏腴之地都分布在北边,从西到东分别为儋州、临高、澄迈、琼山、文昌。只要控制好这几个州县,也就掌握了琼州府大半的人口,其他的如万州、崖州以及下辖的一些小县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贬官所去的地方。

    琼山城安定下来后,郑经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笑着对一直跟在身旁的张煌言说道:“苍水先生,剩下的事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寡人只要能帮忙的一定不推辞。”

    “延平王!臣下没有别的要求,就想问问延平王最希望的琼州府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郑经注意到了张煌言对自己称呼上的改变,不过他暂时还不想接纳他,一个理想主义者,若是自己的理想没有经历失败是不会回头的。

    只有张煌言切实地明白他坚持的那一套东西是没有出路的,他才会真正的低下头,改变自己的思想,杀掉一个人容易,想要改变一个人思想太难。

    “苍水先生,寡人已经说过琼州府交给先生治理,寡人不干涉你的任何行政,寡人其实很想看一看以先生理想的行政方式,琼州府到底能够治理成什么模样?”

    张煌言苦笑一声道:“延平王!儒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讲起道理滔滔不绝,真要去施政便成了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苍水先生也可以按照先生的方式进行变法图强,整个琼州府都是先生说了算,不会如王介莆、张叔大等先贤到处受到掣肘。

    只要先生愿意,琼州府就是一张白纸,先生想怎么涂抹就怎么涂抹,安全上由寡人的军队负责,先生只要帮助驻军解决好后勤问题就好。”

    张煌言发现郑经说的很认真,不禁问道:“延平王为何坚持要按照臣下的主张进行治理,臣下并无治理地方的信心,臣下这么多年反清抵抗,根本就没有地方行政的经验。”

    郑经这下明白了,敢情张煌言是担心自己没有执政经历,若是让他自己治理,能够治理好还好说,若是治理差了,张苍水的一世英名可就付之东流了。

    想明白这一点后,郑经顿时就有了主意,他想到了后世的雍正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的改革,若是张煌言敢这么干,郑经绝对力挺他。

    当时郑经就把这个改革政策给拿了出来,一番话将改革的内容说完之后,张煌言脸都绿了。真要这么改革,他还不被读书人骂成堪比操莽啊!

    “延平王!总得给士绅留点儿体面吧!”

    “体面?现在想起来要体面了,剃发易服的时候,可想过要体面,连祖宗都不要了,还想着要体面。

    要寡人说,就拿剃发易服说事,百姓无知,不知者不罪,这些读书人可是满嘴的仁义道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伤是不是读书人说的。

    不想交税也行,那就离开琼州府,到满清的地界上去,我们敲锣打鼓欢送。”

    “延平王有没有想过,一旦琼州府推行这官绅一体纳粮的新政,必定会将大陆上的士绅彻底推向满清,到时候我们反攻满清的时候,可就难上加难了啊!”

    郑经冷笑道:“就算是现在他们支持我们吗?估计我们在满清上下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将我们定义为海贼了,都是贼了,还有什么不能干的。

    只要我们拳头硬了,不服气的就打服他,我郑氏需要拉拢的是底层的百姓,而不是这些高高在上的士绅。

    我承天府没有士绅基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寡人制定了从寡人往下,任何在延平王府有官职者都不得购买土地。”

    “延平王!若是所有有官职者都不得拥有土地,如何保证他们的生活问题,总不能当官的日子过得还不如普通百姓吧,那谁还愿意去当官?”

    “官员的待遇肯定是要提高的,一方面是提高官员的薪俸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力度。确保官员头上始终都悬着一把利剑,让官员不敢肆意妄为。”



    第六十章 抵达昌化

    

张煌言思考了良久之后,还是接受了郑经的推行新政的想法,这无非就是一个站队问题,也就是说你的屁股坐在士绅那边,还是坐在普通百姓这边。

    对于一个有良知的爱国者来说,虽然说从内心来说是他愿意站在士绅的一边,但是士绅这些年的表现实在是令天下人失望,士绅也必须要做出改变。

    不然士绅早晚都会走向末路,张煌言不敢想象有一天儒学被丢进了垃圾桶,所有人路过的时候都要唾弃一口的情形。

    理论已经跟张煌言讲了,至于经营成什么样,说实在话郑经不抱有任何的希望,这个时代的儒生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眼高手低。

    郑经拿下琼州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铁矿,郑经的最低要求就是确保琼州的安全不被满清夺占。这一点上郑经从来就没有寄希望于张煌言的残兵,若是张煌言真是一个长于军政的人才也不至于被满清逼到绝境。

    要知道在江南张煌言这样的士绅代表那可是坐地户,按道理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至少占了两样,却依然被满清打得逼上绝路。

    好在张煌言的岁数并不大,能力也还是有的,比起郑氏手下的文官,也就陈永华能够略胜一筹。只要在琼州府好好磨砺一番,将来必然能够在郑经的争霸路上提供巨大的帮助。

    与张煌言交接了琼州府的政务之后,郑经留下后镇人马做为接下来一年驻扎在琼州的陆师主力。水师将后卫水师全部留在了琼州,后卫水师是郑氏水师五个分舰队中规模最大的一支,足有一万人马,船只上百艘。

    陆师其他两镇人马则顺着官道一路攻取澄迈、临高和儋州,最后与郑经率领的前锋舰队在昌化县会师。

    郑经率领前锋舰队带着何斌等工匠以及第一批准备常驻铁矿的移民,走海路沿着琼州府海岸线向昌化县而去。

    三天后,舰队抵达昌化江入海口,郑经等人搭乘小船登上陆地。昌化县汉苗杂处,再没有大军压阵的情况下,郑经可不敢贸然深入内地。

    整个舰队除了必要留在军舰上值班的人员,全部下船在河滩上搭建一个简易的军营。一边在这里等待大军的到来,一边安排人手考察昌化江的水文。

    未来的钢铁制品最方便的交通还是船运,现在考察的就是昌化江的水深,与河道的整体情况。郑军水师官兵划着小船一路上溯五六十里,其中还遇到了一条由北向南注入昌化江的支流。

    考察的结果令郑经非常的满意,至少到第一条支流的这一段河道,行使百料平底驳船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郑经当然知道那条支流就是通往石碌铁矿的水道,也就是后世的石碌河。看来只要稍加治理这条河道就完全可以利用水运将石碌的铁矿运出来,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运输方式能比水运更加方便省力。

    明末清初的昌化县城与后世的昌江县并不在一个地方,后世的昌江县是因为石碌铁矿兴起,是个典型的因矿兴起的城镇。

    这个时代的昌化县,就在郑经等人扎营处不到五里的地方,昌化县令当然知道城外来了一群海贼,这群海贼大模大样的在河口位置安营扎寨,看样子像是不走了。

    偏偏昌化县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县,一个县属于朝廷编制的官员就县令一人,连个县丞、主簿、典史都没有。

    就这样的一个小县,县令哪里敢招惹这伙海贼,只能紧闭城门派人去儋州求援。至于儋州或者更上一级的琼州府会不会派人来救援那就听天由命了。

    然而这个时候,儋州城儋州知州面对着城外黑压压的郑军,正在纠结着如何投降才能不失体面。

    至于说抵抗,那是没有的事,知州老爷还想多活些日子,刚纳的小妾还正新鲜着呢。

    就在刘国轩准备攻城的时候,儋州城门大开,儋州知州带着满城的文武士绅,齐齐出城跪地请降。

    这让想要憋着劲儿好好打一仗的刘国轩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人家都主动投降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刘国轩只能接手儋州防务,留下一队人马暂时驻防。

    这些投降的人员有官职的,暂时关押起来,等候张煌言处理,没有官职的士绅,刘国轩挥挥手便将人放了回去。

    陆上行军还要一路接收三座城池,刘国轩足足比郑经晚了七八天才赶到昌化县城下。这座小县城更是乖巧,县令直接大开城门出城迎接郑军进城。

    县令可不傻,一看这都水陆齐聚了,肯定不是什么普通海贼,再看大纛上高高飘扬的郑字,再傻的脑子也反应过来,这是郑氏的人马来了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