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嗵!”

    “嗵!”

    “嗵!”

    倭人的炮兵一上来连试射都没有就开始了一轮打击,这种目视瞄准能够打到什么地方全凭经验,能不能够打的中全凭运气。

    五十门火炮一轮打击下来,只砸翻了华夏炮兵阵地几门火炮,造成了十几个炮兵的伤亡。炮兵们并没有因为敌人率先进攻而慌乱,谁让人家是先一步布阵以逸待劳呢!

    炮兵们都知道这一轮炮击之后,至少会有两分钟的安全期,必须利用这个时间抓紧布置阵地,同时对敌人火炮阵地进行测量,调整火炮角度。

    在炮兵们堪堪布置完毕,第二轮打击再次袭来,炮兵纷纷躲避天空飞来的炮弹,后装子母炮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弹药的装填不用放在阵地上,因此阵地上不会出现火药殉爆的场景。

    在第二轮炮击又被砸中四五门炮,人员因为躲避及时,并未出现伤亡。

    等到敌人的炮弹落下之后,炮兵指挥官大吼一声:

    “火炮角度三十五,目标距离三百步。”

    “开炮!”

    早已解算好距离与角度的炮兵立刻调整角度,点燃了火门上的引线。

    火炮的发射按照五十门为一个发射单位,轮番开始了对倭国炮兵阵地的打击。

    倭国大铳兵,看着天空中如乌云一般飞来的炮弹,心中充满了恐惧,心中不断地祈祷着炮弹不要落在大铳上。

    然而系统学习过三角函数的华夏炮兵,对于炮兵的认识已经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所有的炮兵,火炮的精准度远不是单纯依靠目视瞄准的倭国士兵能够相提并论。

    站在望楼上的堀田正俊看着自己的大铳阵地被唐人的大铳一遍又一遍地洗地,转眼之间就没有一门大铳还能进行射击,就连炮兵人员也是损失惨重。

    连续向倭国火炮阵地发射了三轮炮弹的炮兵,在炮兵指挥官观察过毁伤效果之后,便下令停止射击。

    与此同时,两侧的炮兵也开始向着靠近的长枪兵发起了炮火打击,密集的阵型哪里经受得起如此猛烈的火炮打击。

    几轮炮击过后,倭人长枪兵就陷入了短暂的骚乱,在各个中层军官的弹压下才勉强再次集结起来向着华夏军的侧翼压过来。

    带队的军官大声呵斥着士兵,命令士兵加快脚步,只有快速推进到炮兵的射击死角,他们才能避免被火炮损伤。

    然而现实比想象残酷了许多,好不容易在付出了近两成的伤亡之后,终于推进到侧翼百步开外,这时候炮兵确实不能再对他们进行打击。

    可是更恐怖、更有效率的杀戮开始了,两个千总的步兵,排成了六列开始轮番射击,一排又一排的子弹精准地射向了不知道躲闪的倭人身体里。

    线膛枪加铅弹的威力,只要打在身体上非死即残,倭人的指挥官发现在他们的前方出现了一堵似乎是用铅弹构筑的墙,他的士兵,一排又一排地倒下,就在华夏陆军百步左右的距离上无法向前推进一步。

    这个时候若是还硬着头皮往前冲,那只有死路一条,指挥官尽管非常的不甘心,还是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可惜的是华夏军队怎么可能给他从容撤退的机会,步兵们在进攻的唢呐声中,开始排成攻击队形,向着倭人展开追击。

    在追杀出两百步后,镇将果断地停止了追击。以免被敌人打一个防守反击,阴沟里翻船。

    侧翼攻击的失败,让望楼上堀田正俊心都在滴血,正面的失败只是损失数量不多的士兵和五十门大铳。

    可是侧翼的攻击,让他的两万精锐损失了七八成,剩下的四五千人也已经被吓破了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再上战场。

    自己的手里本来优势的兵力,被自己的轻敌一下子葬送了三成以上,对面的敌人却有一万多人,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损失。

    这让堀田正俊终于明白了大久保忠朝所说的郑家人火力凶猛的含义,这些唐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火器,而且威力还如此之大。

    这个时候再与优势火力的敌人硬碰硬,那是不明智的选择。堀田正俊果断地下达了收缩的命令,以野津原为依托,构筑营垒防御华夏军队的进攻。

    面对敌人选择了乌龟流战术,刘国轩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要一举击垮敌人,让敌人再也无法生出反抗之心。

    失去了炮兵的倭国军队,根本无法抵挡华夏军队的远程打击,只能龟缩在村寨掩体内被动防御,在华夏炮兵的打击下,营垒外围渐渐失守,木制的围墙也被华夏士兵拉倒。

    在华夏军队的一步步挤压之下,堀田正俊选择了逃跑,带着手中最精锐的铁炮与亲卫撤出了野津原向西南方向逃窜。

    刘国轩没有选择深入内地追击堀田正俊,而是掉头与阻挡府内城人马的四个镇兵马汇合,直接对府内城发起了攻击。

    在海陆两军的联合打击下,府内城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坚持下来就被攻破,与萨摩藩大坚决抵抗不同,在大久保忠朝的率领下,聚集在府内城的各藩联军选择了投降。

    刘国轩在受降仪式上见了大久保忠朝一面,便将他和各藩藩主一起丢给了海军关押,至于各藩的士兵则将武士阶层挑出来,剩余的普通士兵被押上海军的运输舰,这些俘虏将会出现在华夏各地的工地上,成为免费的劳工。

    被挑出来的武士有两个选择,要么被倭国在战后花钱赎回去,要么就与那些普通士兵一样被送到华夏各个地方成为奴工。

    拿下府内城之后,陆军在刘国轩的带领下继续南下,一路扫荡沿海各个藩国。在扫荡到日向城的时候,与平灭了萨摩藩沿途扫荡过来的郑经与林陛会师。

    这一圈打下来,整个九州岛的大城只剩下西部的长崎与熊本。长崎是倭国锁国后西南最重要的商港,承担着倭国对外联络的重要任务。

    熊本城则是倭国西南最大的城池,周长十里,放到华夏也是府城的级别。后世更是与京都、名古屋合称倭国三大名城。

    将这两座城留在最后打,也是对倭国的一种心理暗示,让倭国认为华夏还是留有余地的。

    两军合兵之后,所有陆军全部归于刘国轩麾下,郑经给他刘国轩的任务就是从日向一路向西攻击,一直打到熊本城拿下熊本城。

    拿下熊本之后,北上久留米,从佐贺沿海岸线向南攻击,拿下长崎。

    这个过程中,陆军可以便宜行事,进入内陆地区,必须做好一切的防御,对于任何可疑人员可以采取任何必要的手段。

    这样的命令一下,肯定难免出现误伤、误杀事件,不过与华夏士兵的安全相比,这点儿代价根本不值一提。

    (



    第二百九十章 剑指江户

    

陆军开始向西进攻后,海军舰队合兵一处,开始北上,一路杀向江户湾。在北上的时间里,郑经特意将大久保忠朝带到林陛的旗舰上。

    大久保忠朝跟在郑经身后,看着一路向北的舰队,心中有种莫名的慌乱。他抬头看着郑经用祈求的语气问道:“华夏王!贵军这是要去哪里?”

    “江户!”

    大久保忠朝头皮发麻;他非常清楚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这是郑家人要给幕府进行极限施压,他当然清楚就凭着郑家人这点儿人马根本不可能征服整个皇国。

    可是这种压力幕府上下根本无法承受,皇国大多数城池都靠海边,若是郑家人时不时地就登陆皇国打下一两个城池,皇国哪里受得了。

    “华夏王!贵我两国一衣带水,何必如此兵戎相见,有什么事难道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吗?”大久保忠朝恳求道。

    “谈判?我华夏礼仪之邦,一次又一次地给了你们机会,是你们贪婪无耻,将和平的机会生生断送,又怪得了谁?”

    “华夏王!长崎做的确实过分,不该因为贵国势穷而起贪心,不过这件事幕府并不知情,说破了天也只是一个监管不严之罪,还不至于成为两国开战的理由吧!”

    “这件事确实不会成为贵我两国之间开战的理由,可是在谈判期间贵国向我国舰队偷袭的行为是不是开战的理由?”

    若是安清重次这会儿大久保忠朝在眼前,大久保忠朝恨不得一刀将这个该死的东西劈死,若是偷袭成功,或者偷袭没有留下把柄也就不说什么了,偏偏还被人家抓住了把柄。

    “这只是长崎地方的私下行为,与幕府关系不大,在下知道说这些有狡辩的嫌疑,可是在下还是要说,这战争对两国百姓都没有好处,贵国的士兵也有父母亲人;他们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死在异国他乡。”

    “所有负责任的国家都不愿意挑起战争可是战争却是贵国挑起的,寡人觉得你们现在要做的是惩办挑起战争的罪犯,同时对我华夏蒙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在下明白,若是华夏王愿意,请让在下回到江户劝说将军与贵国展开一系列终战谈判。”

    “可以!到了江户,寡人就将你放上岸,至于你们要做什么选择,寡人都奉陪到底。”

    几天后,舰队开进了江户湾,江户水师已经被华夏舰队在濑户外海覆灭,如今的江户湾对于华夏舰队来说就是一处毫不设防的港湾。

    舰队毫无阻拦的进入江户湾,就连港湾两边的炮台都没有做出任何的攻击行为,看到两岸炮台毫无阻拦的行为,郑经笑着对大久保忠朝问道:“贵国的军人怎么一点儿血性都没有?”

    这话问的忒损了,大久保忠朝根本不会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尴尬地苦笑,笑的比哭还难看。

    郑经也没有再难为他,在舰队靠近江户城海岸的时候,用小船将大久保忠朝送上了海岸。大久保忠朝登上海岸之后;几乎是一路小跑的进入江户城。

    来到幕府将军的御所;大久保忠朝刚要进门,就被将军身边的侧用人拦住,如今的侧用人只是普通的侍者。

    等到下一代幕府将军德川纲吉继位之后,为了压制不断膨胀的老中权力,开始启用亲信担任侧用人,侧用人这个职位正式登上了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与老中分庭抗礼的存在。

    历史往往都是惊人地相似,华夏以文教治国,一旦天下承平多年,文臣的权力就会膨胀,皇帝想要平衡文臣的权力,就将宦官推上历史舞台,与文官斗法。

    倭国没有宦官制度,不代表当权者不会挑选亲信之人制衡老中这个地方大名的代表,侧用人制度完全就是一种为了政治平衡而设立的制度。

    这会儿侧用人还没有发展到后来让老中咬牙切齿痛恨的存在,大久保忠朝的眼里也没有侧用人的地位,直接伸手一巴拉便将侧用人巴拉到一边。

    不顾侧用人的阻拦,大久保忠朝冲进了德川家纲的居所,却看到了躺在病榻上的德川家纲,大久保忠朝没想到自己刚刚离开一个多月,征夷大将军竟然躺在了病榻上。

    虽说征夷大将军一直体弱多病,但是也没有像这样躺在病榻上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大久保忠朝连忙跪地膝行几步到德川家纲的榻前行礼道:“臣大久保忠朝拜见大将军!”

    德川家纲伸出枯瘦手臂,轻轻挥挥手用微弱地声音说道:“快起来吧!”

    “臣谢将军!”

    大久保忠朝站起来说道:“想必将军应该已经得到了禀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