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5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襄?”
“属于忻州府,距离雁门关、内长城一线不远了啊!”
白娘子闻弦歌而知雅意。
“相公,你不会想趁着鞑子大军立足未稳,抢先攻占麟、丰、岚、宪、忻、代、武七个州府,直接控制部分内长城吧?”
“这也太冒险了些。”
“我们目前能抽出来跨境作战的部队,只有梁直的第七军。”
“辛苦一下,七哥的第三军也能作为第二梯队过江。”
“十六万人打这些地区,还几乎都是山区作战,不利于具甲铁骑机动,难度很大啊!”
韩朝先抚摸着一把白胡
子,表情凝重。
“雄州等地有新。四。军镇守,海军主力也在黄龙江中下游。”
“其实,梁自忠也可以抽调第四军突入蔚州地界。”
“自繁峙一带突袭雁门关内长城,来个关门打狗。”
“三个军,二十四万精锐,足以拿下七州地界了。”
“而且,依托地形和长城,还极易防守。”
沈麟有些意动。
这些地区驻扎的汉儿军,即便有城防之利,也是万万挡不住如狼似虎的铁锋军的。
焉支罗刹既然是西京路兵马总管。
他那三十万铁骑不可能全都放在江北七州。
朔州、应州和大同城内外更方便骑兵训练。
辽国的火炮装备了多少,质量如何?
打一仗就清楚了。
如果辽军的火炮的射程能赶上铁锋军中的黑火药武器,100毫米山炮,130毫米行军炮。
那也无妨。
把57毫米速射炮做成两轮炮车,总重也就一吨半。
用吉普车或者两匹挽马就能牵引着满地跑。
沈麟不相信。
这个时代的黑火药武器,陆上火炮的射程能够超过8400米。
慕容晚晴眨眨一双剪水般的眸子。
“相公,韩老爷子。”
“时机不对啊,根本不适合大动干戈渡江北
伐。”
“咱们即便攻占了江北七州,止步于外长城也不行。”
“辽皇其肯罢休?”
“恐怕又是另一个版本的中牟山攻防战了。”
“双方不得凑够一两千门大炮没日没夜的对轰?”
“三个军必然被牢牢牵制在江北,短时间里,连轮换修整的机会都没有。”
“万一,耶律大越率领南征大军北返呢?”
“即便他们打不过黄江来,完全可以全力进攻陕西路嘛!”
“西军被各方围攻的话,还怎么守?”
“我们救还是不救?”
“救兵从哪里调?”
沈麟三人相视苦笑。
搞情报的都有这般清醒的头脑。
咱们三个领军之人,反而脑子发热了。
总之一句话,铁城历六年,就是内部消化的一年。
各军都要整编和扩充,地方要安定,根本无力发动持续不断的大战。
打不起!
韩朝先敲了敲脑门。
“对了,鲁大昌他们吓得不轻,这次回去肯定要紧急商议。”
“辽国突然闹了这么一出,对老鲁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老夫觉得,整编西军的时机成熟了。”
“只要有个半年时间的磨合。”
“我们至少,还能多出二十万机动部队来。”
老头的眼光很
准。
西军虽说有五十万之众,兵员也很优秀。
但整编之后,至少得留下三十万大军防御大西北,还得补充大批汽车,吉普车和火炮。
至于冷锻防刺甲和兵器,肯定都得全面补充换装。
能把西军收纳进来,沈麟当然欢迎。
可更换装备,建设地方,又得花一大笔钱。
恐怕这次变卖二手兵甲的钱,全都填进去还不够!
西军换下的装备,当然能卖更多的银子,但沈麟怎么好意思要呢?
按照惯例,那笔巨款是折、鲁、杨、慕容四家内部分配的。
至于南方各路,哪来的海量银子买装备?
他们如今可是风声鹤唳,食不下咽,年前就搞出个“联路自保,大办团练”的政策来。
沈麟听着有些耳熟。
当初,一个传承了五百年的沈家主脉,就窖藏了一千多万两银子。
南方,诗书传家的大家族更多。
辽人来了,奸烧掳掠,连地皮都得刮几尺。
命都保不住了,还留着银子干什么?
这就是为啥?有大批现银不断地运往长安的缘故。
只要能买回去足够的兵甲,组建足够的军队,挡住或者大败辽军。
存银没了又何妨?
家业保住了,传承没断。
再慢慢积累好了。
第八百零七章 大意
其实,这也是沈麟乐意看到的。
中原地带,海量的银子,铜钱埋在地窖里。那就是一堆没用的金属。
沈麟这几年通过各种独一份地特色产品,已经把北方的存银吸收的差不多了。
铁城银庄账面上的财富已经超过了一亿银元。
但这也只是账面数字而已。
银庄只是起个流通和杠杆作用。
并不意味着,银庄金库里,就真的有那么多钱。
大笔的贷款已经发下去了,收回来都有个期限。
如果陕西路能收归铁城旗下。
卖给南方各路的兵甲银两最后还是会存入银庄。
就像当初的澶州军、大名和雄州军一样。
那么庞大的一笔钱,四大家族更不可能存到自家地窖里去。
沈麟不会同意,厄待整编的五十万西军也不干。
毕竟,前面有榜样在呢!
按照沈麟和西军可能提供的二手兵甲数量和价格计算,这笔海量的财富,也将超过一亿银元。
这笔钱一旦存入银庄,起到的杠杆作用就大了。
沈麟几乎不需要再为银钱而发愁。
等于,他已经把中原,甚至一部分辽国的财富都划拉到手里了。
集天下银钱为己用,发行统一的铁城金元、银元和铜元,火耗利润原本就不薄
。
储备金够充足,铁城的纸钞信誉将更加强劲。
要是普天下都开始用上更加方便的铁城纸钞,事实上,这跟经济灭国没啥区别。
不厚道的说,耶律大越带领南征军一路打过去,不管最后的胜负如何,实际上都是在给沈麟做嫁衣。
固有的士绅阶层肯定会被扫荡一空,投降的除外。
地方顽固势力没了,一旦铁锋军南下,抵触、刁难也就少了。
对于铁城系的统治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
辽军有了火炮,威胁自不必说。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海军,他们和辽军时常处于交战状态。
沈麟的告警文件送达太原,陈栓却带着师直属舰船出征了。
黄江自晋宁往北,流经辽国的岚州,麟州和丰州,再到北面的武胜州。
偏关之北,江面早就冻上了。
可偏关到晋宁段,水流量大,河道也相对宽阔,冬天里顶多结一层薄冰,根本不影响通航。
陈栓得到情报,辽国黄江段,有不少当初逃回去的水军舰船。
沿途还有大。大小小好几个船场。
特别是岚州多大山好木。
当初辽国的黄江水师拥有三大造船厂,木头都是出自岚州深山。
晋州,太原已经被铁锋军接收。
那两大
造船场也恢复了不少,至少可以维修舰船,建造商船。
以后,内河巡逻,还是以万担以下的木船为主。
铁城的南湖造船厂肯定忙不过来。
因此,太原,晋州的船场也得继续建造木质舰船。
但辽国在岚州的造船场规模不小,必须摧毁。
铁锋海军不但要在黄龙江打得辽国片板不能下水,在黄江上也该如此。
即便是辽国境内的黄江段,那也得铁锋军说了算。
于是,陈栓带着三十多数舰船大摇大摆地进了辽国,如入无人之境。
正月初十。
正午。
江上寒风如刀,能见度反而不错。
望着两岸不多的麦田,在积雪中倔强地透着些新绿。
陈栓叹道。
“即便山地居多,也真是浪费啊!”
“鞑子哪里懂什么农耕?”
“好端端的土地居然搞起了牧场,暴殄天物真是。”
直属团团长沈乐笑道。
“师长,别担心嘛!”
“说不定,过几年咱们就打过来了。”
“土地抛荒一些年,据说还能恢复不少肥力呢?”
这时候。
刁斗瞭望手喊道。
“报!”
“合河津到了”
“距离,十公里!”
辽军的造船场就在合河津,那里也是一处水军泊地。
陈栓哈哈一笑
。
“传令各舰,战斗准备。”
“130毫米主炮就别浪费了。”
“鱼贯偏东岸,右舷副炮打一轮,看看效果。”
这批舰船最低排水量都有五千担。
舰首舰尾各有两门130毫米主炮。
左右舷各有三门100毫米副炮。
旗舰的副炮更多。
这一段江面加上沙滩,不过八里的宽度。
抵近一些,副炮1500米的射程足够了。
一趟就是上百门火炮齐射,鞑子不遭殃才怪呢?
如果不够,回头再用左舷副炮犁一遍好了。
各船上的官兵井然有序地忙碌起来,心情却很放松。
就连铁棚下的铁叶帘子,都懒得放下来。
鞑子就算有岸防武器,投石机或者大黄弩的射程不过三百步出头。
还赶不上咱们船上作为备用武器的破阵弩呢!
随着一艘艘大船出现视线里,低沉的牛角号响起。
停泊在码头的辽军舰船纷纷扬帆北上。
显然,他们已经提前得到提醒了。
辽军的舰船都是依靠划桨和风帆,远远比不上铁锋军踏桨战船的速度。
吃过太多的亏,鞑子水军已经不敢让哨船出现在铁锋军视线之内了。
但他们也有办法。
那就是用远拦子传递旗语。
速度肯定比
战马疾驰要快得多。
合河津不高的城墙上。
水军万夫长刹释黎磨着一嘴大黄牙,狠狠地道。
“都藏好了。”
“今天,咱老子要让南蛮子吃不了兜着走。”
他拍着一根根冰冷的青铜炮管很是自得。
娘的,武器不差,我大辽勇士从不怯战。
陈栓却丝毫未觉。
他甚至走上甲板手持双筒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合河津。
“那些辽船,先让他们跑一会儿。”
“传令各舰,靠近码头两里,就足以覆盖合河津全城了。”
他的旗舰首当其冲,距离越来越近。
七里!
五里!
三里!
突兀的,陈栓看到城墙上垛口的挡板卸掉了,露出十几个黑黝黝的炮口。
他脊背一凉。
大意了!
驴球子的,鞑子哪里来的火炮?
“快!”
“拉开距离!”
“防炮!”
这是第一次在铁锋军中出现“防炮”的词儿。
很多海军官兵甚至听成“放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