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寒士-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目前看来,还不是最吃香的专业。
因为,大都督是搞技术的理工男啊!
没有他,哪有今日的兴旺?
登州小朝廷实封沈麟为铁城大都督,位居一品。
也没给沈麟实际的管辖地,反正限定了也没用。
沈麟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水泼不进。
聪明如杨念广,他哪里不知道?
现在还不是琢磨费心的时候。
他离开谁的支持,都无所谓。
但是,沈麟的支持,将影响到他这个皇帝位子能不能做得稳固,做得长
久!
铁锋军只要一动弹,必然吸引辽国大半的注意力。
无他!
沈麟的翅膀已经硬了。
军心、民心稳定。
各县主官,各军主将都乘坐火车离开了铁城。
铁城纪元开始了!
大都督的雄心已显。
大家都觉得走路都带劲儿了。
是该团结一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当然,沈麟也有更开心的喜事。
元宵节的家宴上,红娘子闻着酒味儿就干呕。
老当益壮的黄仲景拎着药箱子随后赶到。
稍稍一把脉,就确定红娘子有孕在身了。
这可把小丫头激动地,当场喜极而泣。
真不容易啊!
一切正常的韩如烟,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她不服气地伸出右手皓腕。
“老黄,黄大爷,你行行好。”
“帮我也看看吧!”
家里一群人都忍俊不住。
黄仲景乐不可支。
“五夫人呐!”
“有些事,急不来的!”
他搭在韩如烟皓腕上的两根手指突然一抖。
老头难以置信地的重新把脉。
“怎么可能?”
结果证明,他没有看错。
韩如烟也怀孕了,只是时间很短,脉象不明显而已!
“恭喜大都督!”
“恭喜二位夫人!”
老黄毫不客气地接过柳楚儿递过来的
两个红包拱手。
“多谢大夫人!”
“告辞!”
这下好了,又可以往自家的私人实验室添置几样宝贝。
大夫人的红包,向来丰厚。
别看不起眼,里面塞得可是铁城纸钞。
黄仲景敢打赌,低于一百两的最大面值。
就算他输!
而且,还不是几张那么简单。
沈麟暗叹。
已经有三个娇妻生了四个娃娃。
这俩现在也怀上了。
看来,自己要收敛点。
沈思思,不对,现在叫云诗诗了。
还有云鬟,云佩。
可不能再怀上了。、
至少短时间不行。
先别说满地的小娃娃乱爬,抱都抱不过来。
单是起名字,也很费脑筋的好吧?
沈麟可不想学这时代的某些大家族之主。
娃娃多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何谈什么父爱呢?
非要搞得如韩如烟和她哪个便宜父亲一样才好么?
使者团回归,带回的登州消息,开始在铁锋日报上连篇累牍的刊登。
每个出使的官员都被沈麟勒令,必须交一份见闻录上来。
不管好不好,都会见报。
有些不合时宜的观点,还得打回去修改。
写得好不好,就看你们各自的本事了。
所以,最近沈麟治下的百姓,也跟着开了眼界。
第七百四十一章 风景这边独好
铁锋日报的销量一增再增,如今已经超过二十万份了。
大小城镇,来吃饭或者喝茶的客人,要是听不到老板念报纸。
生意都会清淡许多。
整月订购,可比每天买要便宜一半。
很多店铺、酒家的掌柜都算的很清楚。
特别是那些客栈,你要不准备几份报纸,回头客都没有。
随着文教司编写的《自学识字课本》在报纸上打了广告。
各地订购的百姓越来越多,民间掀起了一股识字大潮。
很多村镇都有退役军人去基层任职,他们趁机组建了免费的识字班或者读报会。
谁不想自家村比隔壁村先进呢?
每个里,每个镇子,每一年都会评比。
赢得可不仅仅是荣誉,还有很多让大伙儿喜欢的奖品。
比如,新出的搪瓷盆,搪瓷茶缸。
搬到地里,一个人就能伺候的手动脱粒机。
比牲畜、水力快了十几倍的五马力蒸汽磨面机。
还有蒸汽打浆机、抽水机什么的。
鲁县,地处平原,和定北县、巨鹿县并称澶州三大粮仓。
这里的百姓历来都过的不错。
但是,四年前贼寇肆虐,在鲁县好一场大战。
当地百姓要么被贼裹挟,要么就死在官、匪双方的拉锯之中。
战后,幸存的人还不
到三分之一。
如今,鲁县的人口都没恢复到鼎盛时期。
各村,各镇的百姓,很多都是从其他县迁来的。
好在,贼乱之后,澶州恢复了和平。
前年,贼寇、辽军双双来袭。
却被庄大帅和虎大帅挡在南边巨鹿、任县一带。
那一战,铁锋军也参与了。
据说四十几万贼寇全灭,鞑子也死伤惨重。
澶州军和虎大帅的落阳军一样损失不小。
庄子才总督和好些个大将战死当场。
他们的死,是值得的!
至少,澶州一府八县,落阳关和山区四县保住了。
随后,虎大龙当了大半年的澶州总督,给百姓了做了不少实事。
他比战死的庄总督,更受大家拥护。
去年,澶州军全部投了铁锋军沈大都督。
原本大家还有些提心吊胆。
上头换的太勤快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不是好事。
结果,恰恰相反。
铁锋军当家,所有的杂税全都折进粮税里。
三十税一,交粮食就行。
一年还只收一次夏税。
等于说,种一季秋粮就是白赚。
这比前二百多年的大周朝税赋,少了一半还多呢!
最令人开心的,就是取消了免费劳役。
官府不管是修水渠,还是修路,或者改建澶州府、县、镇,
都必须按市价给工钱。
这就变相让百姓们在农闲季节也有了活儿干,不至于在家吃老本。
且不说南方过任县、巨鹿的铁路和火车。
光一府八县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就贯穿了府县和乡镇。
区别在于,宽窄不同而已。
以往官府要是修渠、修路占了你家地,多少给俩钱就打发了。
小老百姓还不敢吭声,民不与官斗嘛!
可这一年,大建水渠,大修水泥路,占据的田地多了去了。
沈大都督担心
他甚至动用了大批铁锋军四处监督。
只要有百姓吃了亏,一告一个准。
这是百姓们祖祖辈辈拿到的,最丰裕的补偿款。
田地都按二十年平均产出赔偿,而不是按照眼下的地价购买。
乡下地价才值几个钱?
一亩旱地二三两,好田五两银子顶天了。
新的赔偿法子可了不得。
被占了土地的百姓都发财了。
一亩旱地最多能赔十两银子,良田十三到十五两。
转头就能另外去置办三倍的田地,你说这便宜是不是白捡的?
更不要说,村村通了水泥路,大家再也不用卷着泥巴满地走了。
卖个粮食,赶个集啥的,也不需要肩挑背
驮,雇辆马车就能全拉走。
其实,去年半年的农闲季,谁家没有赚个十两八两银子?
从陕西路拉来的驽马、犍牛,也不过十一二两。
好的也不超过十五两。
很多百姓省吃俭用也得置办一头,套上板车就能干活。
没听说谁家养大牲口还亏本的。
磨头村就处于府城大道的边儿上。
四车道的水泥路从澶州一直贯通巨鹿,中间北连定北县,南通鲁县城。
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置办了车马。
磨头村的板车队可是附近出了名的。
一到日落时分,铃儿响叮当。
去县城搞运输的车队连成好大一串儿,鱼贯回村。
老人、孩子远远的跑出去迎接。
“都回来啦!”
“爹回来啦!”
……
鲁旺是个憨厚健壮的汉子,也是村里板车队的头儿。
他乐呵呵地一把抱起五岁的儿子狗蛋。
满是胡子渣的下巴扎得小家伙咯咯直乐。
“蛋儿,想爹了没?”
狗蛋儿脆生生地答道。
“想!”
鲁旺循循善诱。
“为啥想啊?”
狗蛋不假思索地嚷嚷道。
“娘说了,等爹回家,才能开饭,今晚炖了咸鱼呢!”
鲁旺哈哈大笑,心里美滋滋地。
越是靠近村里,四处可不都飘荡着一股咸鱼味儿
?
城里的人早就吃厌了。
可咱农家人不嫌弃,既有油水,还省了买盐的钱。
五文钱一斤,比米面便宜一半儿多呢。
那可是肉!
你看看,咱家狗蛋儿说起咸鱼就吸溜口水了。
鲁旺把宝贝儿子往板车上一放,扬起鞭子喝道。
“驾!”
小家伙从后面趴在老爹宽厚的脊背上,忽然想起一件事。
“爹……爹……”
“村长叔说吃过晚饭,都去他家院里听读报。”
“有好消息呢!”
村长叫刘子平,巨鹿大战时被辽军射瞎了左眼。
好在他福大命大。
那支箭没有狼毒,也没贯穿脑袋,才活了下来。
虎大龙当政,只是足额发放了二十两的伤残抚恤银子。
这些伤残官兵退役回了原籍,买田置地娶个媳妇也将将够。
但澶州军被铁锋军整编后,这些伤残官兵的春天来了。
他们被召回去培训了三个月。
放回来,就顶替了各村、里、镇子不合格的基层官员。
原来那些人,谁敢有怨言?
人家可是由一个班,十几个具甲骑兵送回来的。
据说虎总督卖掉了兵甲,分掉了澶州原来的产业,每个伤兵年年都有一笔钱拿。
这些原本说不上媳妇的家伙,一下子成了澶州地界的抢手货。
第七百四十二章 远洋终点
海天之间,风急浪涌。
五艘冒着白烟的钢铁舰船在海浪之间颠簸不定,就像莫测海神手中抛来抛去的玩具。
如果是普通人置身于船上,绝对会惊慌害怕。
然而,舰队老大,铁锋海军军长陈梁却躺在指挥舱的吊床上呼呼大睡。
软绳编成的吊床可以随着船身晃来晃去,就像荡秋千似的,远比回舱室睡固定床来得舒服。
这一路行来,历经千辛万苦,所有远洋官兵都对蔚蓝的大海提不起兴趣了。
除了正常值班、训练和吃饭,大家宁愿睡觉打发时间。
按照沈麟给出的海图和大致地名,他们此行应该很快才对。
一路上计划的修整地点也不过四、五个。
橡胶树产于亚马逊丛林,后世的哥伦比亚国内就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