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瑞右臂用力一挥,将桌案上堆积成山的册文扫到二人面前,说道:“自己看吧!这几日以来,十三道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参汝等嚣张跋扈,弄权僭越,结党营私,目无君上的奏折!”
二人只能以头贴地,不敢申辩。都无比清楚,若非主公压着,这些内容,任何一项坐实,都不是自己罚俸三年能够抵偿的。
毕竟是自己的嫡系,不然张瑞也不会为其压下所有御史的弹劾。给了二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张瑞便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只此一次,若下次再犯,交了印绶,回家颐养天年吧。”
终于熬过了这场狂风暴雨,二人皆暗自深深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末将必牢记于心,不敢越雷池半步。”
“起身吧。其余十三名参与此事之将校,若在此次升迁名单,则尽皆罢黜。下一期禁军退役,将其尽皆清出军籍。”
张瑞终究不是个残暴之人,有功将士只是被安稳退役,可以归乡安享荣华富贵。远离政治漩涡,洗净戎马征尘,对普通人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二人起身应诺,再次感受到了嫡系的优待。
作为嫡系,最大的好处就是,哪怕君主通篇都是训斥之言,到最后的结尾也定然是允其戴罪立功,下不为例。
而非嫡系,自始至终君主亦不会恶言相向,通常还会安慰勉励,但最后的结局却一般无比生硬,允其免职归家,颐养天年。
私下里没有他人,二人亦不再有何顾忌,高顺坦诚的说道:“太尉,吾等并不敢干预政治。只是欲救济吕布那厮,吾等仍旧气不过。晟武在潼关死的何其凄惨,其死前该何等痛苦?吕布与吾等有血海深仇啊!”
张瑞伸出手指,感受着桌案上一刻一划留下的痕迹。这是自己听闻晟武死讯后亲手刻下的字迹:“吕布残虐,不得其死!”深深的痕迹,可见其中恨意。
张瑞说道:“晟武之仇,孤不敢稍忘。必令吕布亲身感受晟武死前绝望!”
“只是如贾阁辅所言,既然吕布早晚必死,孤何必急于一时?先杀曹操与先杀吕布,对吾等有何区别?”
这也是文官的主张,一人之仇,如何能比得上兖州数十万百姓性命?让曹操占据兖州,对关西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要看吕布是个关西猛将,但其心不如曹操狠辣。不敢得罪兖州豪强,这就注定了他对兖州的统治流于表面。无根之木,一战可擒。
而曹操不同,他是真的敢屠戮豪强,切实掌控户籍。而且让曹操占据了兖州,且不提有多少百姓被屠杀,仅大量百姓被当作军粮这一点,就让人不能忍受。
且在战略上,曹操占据兖州将与袁绍守望相助,组成联军,一同攻打关西。
这种局面,恐怕是任何穿越者都不想面对的。去与汉末最强大的两大诸侯袁绍、曹操组成的联军作战。张瑞恐怕要重演赤壁之战的惨淡结局。
文官并非不为晟武报仇,只是主张暂缓半年左右,在合力击破曹操这个屠杀近百万人的屠夫之后,再去进攻吕布。
对于魏武帝曹操,张瑞比对任何人都重视。不惜使出十二分精力。
兖州之战,是曹操最虚弱的时刻。
击败吕布之后的曹操,一直坐拥大军,无任何后顾之忧。到时候,张瑞就要与全盛的曹操打一场中原会战了。
所以张瑞坚定支持了文官的提议。此时,张瑞身上的诸侯特质,明显压过了张瑞的人性。
个人情感,快意恩仇,热血冲动,在皇图霸业面前,都要靠后。
曹操为了霸业能善待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张瑞没有曹操那种胸襟,只能做到将向吕布报仇的时间往后推延半年。
第四章大封武将与北衙禁军
看着高顺、段文依旧从容自信的坐在圆墩上,在偏殿等候了许久的众人便知晓,这两人还是恩宠未失,依旧是从前那两位张扬骄横的将军。
作为跟随主公从孟县开始打江山的老臣,只要忠诚没有问题,不犯忌讳。其他人完全动摇不了彼辈的地位。
待所有人入座,张瑞说道:“刚才孤同两位将军谈论了一下此次升迁将领,有所调整。由左武卫大将军高顺为诸位公示。”
高顺立即展开手中的名册,说道:“此番升迁,以禁军军职为主。左武卫、右骁卫、左翊卫三军主将不变。升为郭淮左武卫右将军,马超为左武卫左将军。徐晃为右骁卫右将军,黄忠为右骁卫左将军。甘宁为左翊卫右将军,典韦为左翊卫左将军。”
徐荣、庞德等悍将顿时脸色一变,不敢置信自己连一名将军之职都未能获得。
张瑞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诸君稍安勿躁,此仅三卫禁军内部人事变更。还有更重要位置调整。”
高顺从容更换了一份名册,继续念道:“太尉感将士之赤胆忠诚,举武扬威,奋命尽忠,故于全军挑选忠贞之士,豪勇之杰,组建禁军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
不要看张瑞组建的禁军不少,其实身边护卫并不多。
神策军相当于建章营,只守卫一座宫殿。锦衣卫按规划是类似于大内侍卫,巡视皇宫内部。但问题是,没有一支类似于御林军的军队守卫各个宫门,以及负责宫城防御。
固然张瑞现在还没有修建皇宫,但长安城朱雀门后空余了那么大一片宫殿区,早晚是要兴建的。
总不能等到基称帝,再去组建禁军。于是张瑞便打算趁此次机会组建完成禁军。
其中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是北衙禁军,不统领全国府兵,只负责警卫内外,是张瑞私军。
而前十二卫,则是南衙卫兵,是国家军队,遥领全国府兵各个军府。
张瑞结合后世的士官制度,将府兵制与募兵制统合到一处。从府兵中遴选愿意长期服兵役的士卒组建南衙十二卫禁军。
将来只要战事规模不大,张瑞就可以指派一卫大将军,例如左武卫大将军率领一万两千禁军,以及其遥领的折冲府府兵出征。可以轻松拉出五六万人。
哪怕经历战败,其他十一卫大军依旧完好,可以继续出征,而让左武卫缓慢恢复实力。
以当前的社会生产力而言,国家不可能养五六十万脱产的职业军人。那将给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无法投资科研、教育、卫生、基建等各方面,导致社会停滞不前。
府兵制与禁军的结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也不要就此小瞧了府兵的战斗力。长槊、铠甲、橹盾、战马、强弩都存放在军府之中,每到农闲时间,折冲都尉就会组织府兵训练。而府兵家中自备横刀、弓箭、战马,又能练习武艺。
这种形式的府兵,就是大唐的开国之师,战力足以碾压大多数朝代的职业军人,远不是宋朝厢军、明朝卫军那种从不训练的职业军人能比拟的。
而北衙禁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千牛卫以千牛刀而得名,是一种帝王随身携带的防身御刀,出自《庄子》,寓意“锐利可斩千牛”。
改良过的关西横刀,显然当得起“利斩千牛”的美誉。
高顺继续念道:“张瑾升任左千牛卫大将军,庞德为左千牛卫右将军,魏越为左千牛卫左将军。谢玄为左监门卫大将军,郝昭为左监门卫右将军,刘从钧为左监门卫左将军。”
“以下中郎将分属于各卫禁军。左武卫中郎将,徐庶、樊稠、王锐、阎柔,右骁卫中郎将张绣、士孙瑞、候成、段煨,左翊卫中郎将张济、公孙度、第五儁……张!白!骑!”
随着高顺最后一字一顿念出的名字,无数人都转头望向安静坐在宫殿一角的白发将领。
关西大军如今高达二十万,战区地广上百万里,许多新晋将校如刘从钧、徐庶、高览、典韦等人都不认识这位默默无闻的同僚。不清楚为何军方首席大将,要如此郑重的介绍一位中郎将。
纷纷好奇的向身边前辈打听,这位张白骑有何不同。当听完其传奇军旅生涯,所有人都发出一声声惊叹。没想到这位头发雪白的将领,竟然曾经长期位居左武卫大将军高顺、右骁卫大将军张辽、左翊卫大将军段文之上。这简直是活在身边的传奇。
张瑞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带头缓缓抚掌。
从一名士卒开始拼搏,历经六年,这位曾经剽悍跋扈的将军,通过一次次的拼命搏杀,在刀矛如林,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斩首无数,立功升至中郎将,再次位居高位。
张白骑立即起身,以拳重重捶胸,向张瑞行了一个无比庄重的军礼。
肃穆了片刻,高顺继续念道:“左千牛卫中郎将,胡车儿,曹性,韩浩,王越。左监门卫中郎将,成廉、夏侯兰、高览、桥蕤。”
最后一人,基层将官并不熟悉,甚至听都没听过。
但帐内的高层文武,却面带笑意,这位显然不是靠军功晋升的。
不过汉室能够将外戚封为大将军,张瑞将只是将外戚封为一名中郎将,而且是看守皇宫城门,不领兵打仗的中郎将。这番作为也无可厚非。
毕竟人家女儿大桥成功怀上了主君血脉,仅保证势力传承稳定这一功劳,也足够晋升桥蕤为中郎将了。
除了桥蕤,其他所有将校,都是凭浴血厮杀,戎马疆场,才得到如此高位。
这么多的将军、中郎将,仅念名字就念了许久,可知张瑞麾下武德之昌盛。汉末人才,至少三分之一的名将,已经被张瑞收入瓮中。
而诸如裴俭、马岱、杨秋、郝萌、赵发一类良将以及大量新晋将门子弟还在校尉一级等待提拔。
可以说论将领实力,这天下任何诸侯都不能与关西相比。
战事规模越大,分兵路数越多,关西的优势也就越大。张瑞可以各路大军齐头并进,而曹操、刘备麾下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就只有曹仁、夏侯渊、关羽、张飞等寥寥数人。
就算是夏侯渊、张飞率领一万人的偏师,也不一定能挡住关西这些将校马超、张辽、黄忠、徐晃等人率领一万府兵的进攻。
第五章徐荣重任与嫡长子张佑安
直到念完中郎将还没听到自己的名字,徐荣不动声色,却心中诧异不已。不明白为何单单漏下了自己的名字。
绝不是因为自己军功不足。自己就算在洛阳之战表现不如段文、张辽出彩,但出任一名将军亦是足够。
在樊稠担任校尉时,自己已经是关西五位位高权重的中郎将之一。连樊稠都担任了中郎将,自己再不济也能出任一名禁军中郎将。
不过徐荣一项冷静,而且因为并非出身嫡系,作事一项低调。虽然心中有无数疑惑,徐荣仍安安静静坐在原地。
徐荣的这番表现,淡定从容,不因不公而愤怒,令张瑞十分满意,算是通过了张瑞特意设下的考察。
于是高顺坐回席位之后,张瑞亲自开口,说道:“据孤所知,徐将军乃是幽州人士?”
徐荣立即起身,平静的回道:“禀太尉,某乃幽州玄菟人。”
说完,徐荣内心揣测,难道是因为自己幽州人士的身份而倍受排挤?可是没有道理啊,自己此前还在军中担任要职,若遭排挤早便被挤下中郎将之职。
断然不可能率领三万大军,开拓汉中、巴郡两郡,独立负责益州战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