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瑞从容一笑,这就叫做垄断。没办法,灌钢法与宿铁刀,就只太原有此技术。

    有水利锻造为助力,打造一把横刀的成本微乎其微。

    但因为这么锋利的长刀,天下间就只有鹰扬将军府能产出。所以一把制式横刀,张瑞敢卖出百炼刀的的价格。

    “此刀无论韧性、钢度还是锋利都在百炼刀之上,然天下诸侯有人能得百炼刀千把否?”

    百炼刀有多难锻造?历史上曹操命有司制作宝刀五把,耗时整整三年。

    那还是曹操统一北方以后的事情,如今群雄并起,天下诸侯谁也不可能有上千把百炼刀。

    一旦徐州军队配备此刀,在正面对决的战场上就能占据极大优势,胜率至少增加两成。

    有些事一旦换个角度想,就容易接受许多。

    糜芳此刻便成功说服自己,就当是买了上千把百炼刀。

    乃说道:“我糜氏此番运粮而来足有十余万石,便不置换盐引,皆改换此刀。”

    “可。稍后比曹会与尔交接。”

    待糜芳离去,府内文武传来一阵欢呼。

    这桩交易简直是对徐州财富的掠夺。最简单的手工业制成品,却换来了大量的农业财富!

    古人言,无工不富,诚不欺我。

    太原工商业的繁荣,终于开始初见成效。

    张瑞也不禁咋舌,原来最初级的工业郡国对完全的农业郡国都有这么强大的碾压效果。

    一千把最先进的战刀,几百名铁官轮流作业,甚至用不上十天就能打造完成。但却换来了,数万百姓含辛茹苦一整年、汗流浃背三百天的收成。

    这是几百与几万的对比,是十天与一年的差距!

    趁着心情大好,张瑞决定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抓紧时间处理了,以免将来心情更差。

    随后便令侍卫去传唤河东郡南部督邮傅巽、北部督邮郗虑、太原郡督邮孙资。

    事实上,三人早在张瑞翻看科考名册时便已在府中待命,战战兢兢的等待张瑞传唤。

    张瑞接见糜芳的这段时间,对三人而言简直是一种煎熬。

    既希望主公早点召见,又怕主公真的召见。

    实在是接下来要汇报的事情,着实太过恐怖,不知道又要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在三人纠结煎熬中,便听到府内传来一阵欢呼声。

    片刻后一名亲卫便走到三人面前,说道:“三位督邮,主公传唤。”

    三人纷纷深吸一口气,做好面对疾风暴雨的准备,脸色肃穆的跟随在侍卫身后。

    在温暖的房间内,三人见到了心情愉悦,还面带笑容的鹰扬将军本人。

    只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汇报完后,鹰扬将军的笑意还能维持多久。

    “拜见明公。”

    三人立即行礼拜见,却良久未得回复。

    张瑞翻看着桌案上的名册,房间内针落可闻,只剩下书页翻动时哗啦的声音。

    很快三人额头上便浮现密集的汗珠。

    过了良久,张瑞问道:“这名册上都是真才实学之人?”

    三人顿时心头一紧,冷汗遍及全身。

    “郗虑,尔兼任河东提学官。郗学台来说说,这当中有多少鱼目混珠的舞弊之人。”

    听到主公冷淡的声音,郗虑感觉自己处境十分危险。

    其他两位督邮尚只需面对今日质询。但自己却不同,至今还未回报主公当初提拔之恩。

    两次令主公失望,今日若给不了主公答复,恐怕结果会凄惨无比。

    连忙拱手说道:“禀主公,其中确有舞弊作假……”

    然而不等郗虑再说下去,张瑞已语气冰冷的打断呵斥道:“有营私舞弊者混迹其中,孤要尔等督邮何用!予尔等督察属官之权,尔等便是如此尸位素餐?”

    三人纵然有所准备,可还是没想过主公会如此严厉,不得不跪拜谢罪。

    “何故跪下?尔等督察之内亦有徇私舞弊者?”

    孙资答道:“某督察之太原,有四县存在舞弊,六十七名考生成绩作假。”

    傅巽不得不接着说道:“某督察之河东北部郡县,有三县存在舞弊,四十三名考生成绩作假。”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五章 坐居三独

    听着一个个夸张的数据,张瑞气急反笑。

    随手把名册仍在三人低垂的脑袋面前。纸张哗啦作响,听起来异常刺耳。

    “取士三千人,近两百人舞弊!孤要尔等督邮何用?”随即张瑞义愤填膺的说道:“尔等不能善督察之事。上有负孤之托付与殷望,下有愧于科考公正与学子信任。三人尽皆免职!”

    三人只感觉死里逃生,纷纷舒了口气,连忙叩首拜谢。

    紧接着便听到主公杀气凛然的声音:“凡官员中参与舞弊者,皆腰斩弃市!学子成绩作假者,尽皆罢黜,终生禁止参与科考,不允纳入军籍!”

    郗虑担忧的说道:“主公,如此声张,恐会因大规模舞弊而有损科考名声。”

    这便是典型的儒家愚民思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汉室官府威严尽丧,便是因为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贪污腐败、徇私枉法都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却仍然要将百姓当愚民糊弄,矢口否认。

    殊不知官府自以为冠冕堂皇的话,在百姓眼中毫无可信度。最终非但瞒不过百姓,反倒令官府威信全无。

    结果是百姓宁愿相信敌国的流言,相信清谈名流的信口开河,也不肯相信官府的官方告示。

    张瑞有言出必信的美誉,太原又有律法森严的威信,断然不会为了几名贪官污吏而折损官府权威。

    便冷冷的问道:“装作无事便不影响科考名声?天下人并不眼瞎!百姓才是真正的慧眼如炬。”

    “况且制度初创,有瑕疵不足为奇。此时需要的便是改进的决心,与监督百官的勇气!”

    最后一句,张瑞刻意加强了语气。

    如果眼前三人有心,结合此番三人全部被免职的境遇,便能猜出张瑞真正的意图。

    其实这大规模的舞弊未尝没有张瑞冷眼旁观的结果。

    机缘巧合,张瑞在科考之前便知晓了有人意图舞弊。

    但张瑞并没有立即通知督邮去督察属官。那样的结果最多是避免了这一届科考的舞弊,之后的科考便难以预防。

    所以张瑞宁肯忍受有人舞弊的代价,科考过后进行大举清算。也要让百官认识到监察的重要性,从而推进监察制度的顺利建设。

    一项制度,如果从上到下所有官员都觉得合情合理,内心拥护,必然能快速普及成型。

    而作为提出监察制度的人选,没有人比眼前三个被免职的督邮更加合适。

    作为督邮,他们愧对主公殷望,没能监察好百官。

    那么提出一项更加完善的监察制度就显得合情合理。

    张瑞并没有贾诩那种近乎妖孽的智谋,但为了这一刻,日思夜想,足足筹划了数十天。

    就看谁能猜中张瑞的苦心。

    沉默中,傅巽握紧拳头,鼓足勇气,微微抬头,正好迎上张瑞期待的目光。

    下一刻思绪急转,心中的想法被印证。

    主公面容平静,这与将三名督邮全部免职的雷霆之怒完全不符。

    果然三名督邮被免职完全不是因为主公的愤怒。

    可主公又面对三名被免职的督邮,重申改进的决心与监督的勇气。

    傅巽心中碰碰直跳,一条“坐居三独中,立在百僚外”的康庄大道似乎就在自己眼前。

    三独坐是指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三位高官每逢朝会独坐一席,不与百官同列。

    即所谓,位居三独,弹击是司,遂能使台阁生风,贵戚敛手。

    自汉光武皇帝临朝以来,为了监察吏治、压制豪强,朝廷便不断增强监察权威。

    每逢重大朝会,百官一般接席而坐,而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

    此刻,鹰扬将军府罢免了所有的督邮,那主公强调监督的勇气是指向何处?

    于是傅巽大胆的提议道:“主公,督邮之职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却又无所专精。乃至此次有如此疏漏。”

    有其他官吏在,张瑞虽然内心十分满意傅巽的言行,但并未流露任何异样的神情,平淡的问道:“君有何高见?”

    不过称谓从尔等变成了尊称为君。对傅巽而言,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傅巽便立即确认,自己的猜测的确没有出错,便继续说道:“某以为徒德不足以为政,若放任自流,百官毫无节制,将滋生贪污、腐败。宜效仿汉室,增强监察权威,设立官职,专司监察。乃使官员清廉,使政治清明,打击腐败,杜绝叛乱。”

    “君之所言,能规谏阙失,深识事理,切中要害,实乃社稷之臣也。便请君梳理时弊,详书制度法令,重立监察权威。”

    君臣间默契十足,张瑞不提设立监察之事,傅巽已知自己事后封赏。

    了结了一桩积压许久的心事,张瑞只感觉全身轻松许多,语气轻松的说道:“尔等退下吧。”

    三人立即告辞。

    然而脚步声刚刚远去不久,郗虑便折返回房门前,再次请求拜见。

    张瑞现在对这个家伙很是不满。

    无论是其儒家学派愚民的作风,还是未能尽善督察之事,都令张瑞对他的观感不佳。

    当然了,张瑞也不否认。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家伙到现在还没将蔡琰送进自己被窝,伤了纯情少男的心。

    要不是他颇有几分才干,在担任提学官期间政绩显着,张瑞早给他记到小黑本上。

    郗虑小人,永不叙用。

    “让他进来吧。”最后张瑞还是没有色令智昏,未因为一女子而彻底阻塞臣子言路。

    郗虑进入屋内,恭敬的拱手,说道:“虑实乃有罪之人,无颜以见主公。然曾操办之事,仅某一人知晓。如今虑一介白身,却再无权利推进此事。不得不告知主公,以免耽误文教大业。”

    张瑞被引起了兴致,什么事情郗虑还要亲力亲为,竟然不经任何手下。

    曾经郗虑一人身兼三职,地位显赫一时。以其身份办事,必然是一切通畅,权责之内,无人会随意置喙。

    但如今郗虑被免职,一介白身。曾经可以畅通无阻的地方,如今都已成为禁地。曾经听他调度的人员,如今也不必理会其言。

    此情景有几分英雄无奈的惆怅。

    张瑞便随口问道:“是何文教之事?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六章 亵渎神圣

    郗虑如今被削为白身,已经是退无可退了,反倒没有了许多顾忌,至少不用担忧主公会厌恶自己媚上,不务实业。

    便小声的对张瑞说道:“卫氏女教习蔡琰文风雅致,能推行文教,化若偃草。某以为其不应局限于一县之地,故将其迁至鹰扬将军府。以期其能兴鹰扬将军治下之文教。”

    以上全是冠冕堂皇之言。

    郗虑的重点只有一个,主公,某将蔡琰这名国色天香的少妇送到您府上了!

    张瑞咳嗽一声,这家伙,居然耍一手回马枪,来一份突然的惊喜。

    接着便勃然大怒,呵斥道:“孤托付于尔三方政务,尔不思尽心竭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