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他对着林昭拱手行礼,然后恭恭敬敬的退出了林家大院。
    等这个小太监走了之后,林三郎仍旧站在原地发呆。
    他想到了之前在宫里见到的自己的那个顶头上司,门下侍中曹松。
    这道圣旨,能够从朝廷里走完程序,只凭新皇一个人是办不到的,最起码那位曹相要点过头才行。
    林昭能够顺利做上给事中这个位置,曹松一定或多或少的出了力…
    想到这里,林昭缓缓吐出一口气,扭头回了自家院子里。
    因为一大早林二娘就跟谢澹然一起逛东市去了,这会儿并不在家,所以刚才也没有同林昭一起出来接圣旨,林昭在自家院子里略微思索了一会儿,便把这道圣旨,放进了自己房间里锁了起来,然后同自家下人说了一声,出门去了。
    他上了马车之后,便闭上了眼睛,开口道:“去平康坊。”
    马车缓缓驶动,朝着平康坊走去。
    坐在车厢里的林昭,闭上眼睛,开始思考如今长安城里的局势。
    因为距离不是太远,很快马车就在平康坊林家门口停下,林昭从马车走了下来,立刻就有平康坊林家的人进去通报。
    没过多久,林夫人与林家大郎林默,便一起出来迎接林昭。
    至于林二少林湛,这会儿已经进了国子监,轻易出不来了。
    互相行礼之后,林昭对着林夫人拱手问道:“叔母,叔父何在?”
    林夫人拉着林昭的袖子,把他迎进了自家正堂,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
    “他呀,这几天每天一大早就进宫去,要到很晚才能回来。”
    “三郎想要见他,估计要到晚上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教你啊
    作为东宫一系,或者说太子党的核心成员,在这个档口,林简一定是会在宫中忙碌的,最起码要到晚上才会回来。
    林昭也是情急之下,没有想到这点,才会在上午就到平康坊来。
    好在他在平康坊住过一年时间,府上的人大多认得,与林夫人以及林家的两个公子关系都不错,在这里待上一天,也不会有什么尴尬。
    既然是上午开的,到了中午的时候,自然要在林家吃饭,因为林昭的到来,林夫人特意准备了一整桌的菜食,一张桌子,摆的满满登登。
    临近饭点,林昭都已经落座,却见林家正门口,一身太学衣裳的林二少,从外面风风火火的跑了回来。
    这位林二郎进了家门之后,先是见过了母亲天兄长,又瞥眼看到了一旁的林昭,连忙上前行礼,规规矩矩的拱手道:“三哥也回来吃饭了。”
    林昭上下打量了一眼林二少,微笑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太学生非告假不准出国子监,二郎现在应该在国子监的饭堂里吃饭才是。”
    “别提了。”
    林湛大摇其头,苦笑道:“那国子监饭堂的饭,简直不是人吃的,也不知三哥你在国子监的时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他眼珠子转了转,嘿嘿笑道:“还是母亲心疼我,与我说父亲这些日子中午都不会回来,正好国子监到平康坊不远,我便趁着中午溜出来,来家里吃一顿。”
    林三郎看了看林湛,无奈的摇了摇头:“国子监的吃食,相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已经算得上豪奢,最少每天都能见到一些荤腥,比我在越州东湖镇的时候,吃得还要好一些。”
    原本国子监的规矩,国子监学子非告假或者放假,是不能轻易出国子监的,不过林简现在还任着国子祭酒的差事,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即便他进入政事堂,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短时间内多半也会兼着国子祭酒的差事。
    因此,林湛这个院长的公子,自然可以随意进出“学校”。
    这也是林夫人宠溺他,给他“通风报信”,不然如果元达公在家里,知道他逃学,少不了要给他一顿好打。
    林昭笑呵呵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堂弟,微笑道:“你刚进国子监没有多久,便逃学回家。”
    “看他明日去国子监,治不治你。”
    林二少神色一垮,正要开口求饶,一旁的林夫人开口笑了笑:“好了,先吃饭,有什么话,吃晚饭再说。”
    她看向林昭,语气温婉:“听说今日有宫人进了三郎家里,可是给三郎升官了?”
    林昭有些诧异的抬头。
    “叔母如何知道的?”
    “长安城里的事情,瞒不了人。”
    林夫人微笑道:“叔母在长安多年,认识不少人,长兴坊里也有许多平日里一起玩耍的姐妹,你还没到家里,我便知道了宫里有人进了你家,只是不知道给了你什么官职。”
    林昭点了点头,明白了林夫人的意思。
    长安城里,除了各种各样的官员圈子,衙内圈子之外,还有专属于林夫人这样的“贵妇圈子”,这些贵妇圈子平日里也会交际,也会互通消息。
    长兴坊在长安的地段虽然不如平康坊好,但是毕竟是城北的坊,里面自然也有林夫人的“小姐妹”。
    林昭微微欠身,对着林夫人低头道:“侄儿正是为了这件事来请教叔父,今日宫里派人到我家中宣旨,给了一个……”
    林昭顿了顿,低声道:“给了一个给事中的差事。”
    “给事中……”
    林夫人看向林昭,眉眼之中充满了诧异。
    “正五品上啊。”
    她轻声感慨道:“记得你七叔做到这个品级的时候,已经三十六七岁了。”
    这位在长安城里见多识广的妇人,这会儿也不由有些惊叹:“三郎你……还未满十七岁罢?”
    “机缘巧合,受了一些前人余荫而已。”
    林三郎微微欠身,神态谦逊。
    他这句话并没有说错。
    就目前他在朝堂上的表现来说,并没有什么惊才绝艳之处,之所以能够这样平步青云,甚至于在这个年纪就做到门下省给事中的位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两个长辈。
    一个长辈自然是即将拜相的国子祭酒林简,而另一个,则是已经故去了二十年的宰相郑温。
    其中,后者对林昭的仕途的帮助,甚至还要更大一些。
    一个故去二十年的宰相,影响力还要超过一个潜力无限的本朝储相,不能不让人惊叹。
    林昭顿了顿之后,苦笑道:“品级都还是小事,只是这给事中的差事。”
    林三郎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如果是寻常的五品差事,侄儿硬着头皮就应下来了,只是这给事中,已经涉及朝廷最核心的权力,侄儿担心自己做不成。”
    “因此急着过来请教七叔。”
    林夫人虽然知道官职的品级,但是对于官职的具体职掌并不是特别清楚,温婉只能摇了摇头,开口道:“我一介妇人,也不太清楚这些,只能等你七叔回来,让他跟你说。”
    林昭点了点头,便开始低头吃饭了。
    林夫人又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开口道:“你们两个,都要向三郎学一学,你们是同辈人,平日里也好说话,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便去问问他。”
    林家两个公子,都连忙点头应是。
    就这样,一顿午饭吃饭之后,林昭又回到了自己原先在林家房间,睡了个午觉之后,又出去转了一圈,等到了天色黑下来的时候,终于等到了从宫里回家的元达公。
    林昭站在门口,见林简从轿子里走下来之后,他三两步走了上去,一边对着林简拱手,一边笑着说道:“七叔今日回来,侄儿应该就能称呼您一声林相了罢?”
    林简原本有些严肃的表情,见到了林昭之后,也露出了些许笑容。
    “少拍马屁,前几日我便知道,你小子这两天定然要来寻我。”
    林昭站在林简身侧,低声道:“看来侄儿这个差事,叔父早就知道了。”
    “便是我替你提的。”
    林简负手在后,看了林昭一眼,淡淡的说道:“前几日便在宫里议定官员名单,谈到你的时候,我便给你提了个给事中的差事。”
    “杨琼不知道为何,死活不同意,说你年纪太小,不适合这个差事,好在陛下与世子,都点了头。”
    说到这里,林简顿了顿,继续说道:“按流程,给你加官的圣旨,应该是昨天到的门下省,看你这副模样,圣旨应该是今日送到了你手里,原以为门下省那边会封驳一次两次,这一次竟然出奇的痛快,就这样把这份旨意放了下来。”
    听到这句话,林昭心里一沉。
    原先的太子詹事杨琼,果然与自己过不去了。
    另外门下省那边,就跟他说的一样,那位跟他有过一面之缘的门下侍中曹松,给他“放了水”。
    叔侄俩说话的时间,已经进了家门,林昭走在林简身侧,苦笑道:“七叔,给事中位不高但权重,侄儿担心自己做不好,给自己惹麻烦不说,就怕给七叔也惹麻烦。”
    “给事中这个差事有什么做不好的?”
    林简回头看了看林昭,呵呵一笑。
    “这个差事再容易不过,等吃晚饭,为叔亲自教你。”


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力所能及之事
    在林家吃完晚饭之后,林昭便被林简拉进了书房里,元达公亲自给自己的侄子沏了一杯茶,然后老神在在的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等到热茶稍凉,他低头抿了一口,看向林昭,笑着说道:“这天底下,想要做好一个差事或许不太容易,但是想要不犯错却不难。”
    “给事中一职,掌驳正政令,此权虽重,但是不止一人。”
    元达公声音醇厚,娓娓道来。
    “门下省给事中一共有四人,除却四个给事中之外,上面还有两位黄门侍郎,两位门下侍中。”
    “如今门下侍中只有曹相一人,两位大黄门却都是在职的,给事中封驳政令,不管是中书省的政令,还是百官奏书,只要六品以上都要交给上官审核,因此用不着你担什么责任。”
    元达公看着林昭,轻声道:“新帝安排你到这个位置上,主要是想让政令通畅,既然如此,你便更不用费什么心思了,但凡是中书省的政令,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一律核准交给上官就是。”
    “毕竟驳正政令,乃是门下省的重权,不可能被你这个少年人一个人担在肩上,为叔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是想让你多接触接触朝廷的诸多政令以及百司奏书,见得多了,将来你便会通晓朝事。”
    说到这里,元达公顿了顿,然后低声道:“而陛下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是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门下省,从而让未来一段时间里的政令通畅。”
    “你曾经是东宫官,又是我的侄儿,把你放在给事中这个位置上,门下省的曹相,以及两个大黄门,都会觉得你是陛下的人,只要你这边通过的政令,他们应该都不会驳你。”
    “因此,你在门下省的差事,将会十分好做。”
    林昭坐在林简对面,轻声道:“有这么几个既不会否定你,又能够给你担责任的上官,你这个给事中,哪里还有什么难处?”
    林昭坐在林简对面,一边听着他说话,一边低头喝茶,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七叔,门下省为何只有一个侍中?”
    门下侍中,作为三省的长官,是天生的宰相。
    按照大周的官制,门下侍中之职,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务,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
    这种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