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周-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而詹事府的官……等熬出头了之后,一般也是升一品,如果能得那位赏识,甚至可以原地升个两品官。”
说到这里,齐大公子看了林昭一眼,“啧啧”说道:“三郎你算一算,到时候你最少也是个五品官了。”
大周的官制,文官是九品二十九级,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官员,是一品两级,也就是正三品和从三品,而三品以下的官员,则是一品四级。
也就是有正四品上,正四品下这种分别。
如果按照齐宣所说,等林昭熬完了吏部的三年试用期,再加上东宫官的加成,等哪天老皇帝嗝屁之后,林昭便可以直接做到正五品上,乃至于更高!
大周官员品级普遍不高,宰相也不过三品而已,五品的实职官如果是在长安城,就已经称得上是朝堂大佬了!
而算一算年纪,那个时候的林昭,估计也就二十岁左右。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能够达到的品级而已,就算一切如齐宣所说,这也要林简顺利进入枢机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五品官啊。”
齐宣抚掌感叹了一句:“长安城里那么多权贵子弟,真正能够在官场上混到五品实职的,也是少之又少,三郎如果能在弱冠之年坐到五品的位置,将来……多半会拜相。”
“到时候,我齐家还要靠三郎你关照。”
政事堂总理朝堂,权柄极重,即便是新入政事堂的宰相,在实权上也要超过六部尚书,名义上更是六部尚书的上官,乃是文臣的巅峰。
至于武将……
武将的最高处,应该就是散布在各处的节度使们了,至于开国初年的都督与都护等职位,已经名存实亡。
“齐兄莫要取笑我了。”
林三郎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长安城每年都有不少进士及第,真正能够拜相的有能够几个,我比同科的进士还要差上不少,不敢奢望相位。”
齐宣看了一眼林昭身边的谢澹然,然后笑着说道:“三郎初入朝堂,想入政事堂,的确还谈不上,不过你家里的那位叔父,现在看来已经有七八成机会拜相了。”
听到这句,林昭并没有答话,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哪天林简拜相了,就代表那个心思晦涩的老皇帝殡天了。
而看老皇帝对于权力的积极态度,似乎并不像身体出了什么问题的样子。
他们几个人说话的功夫,马车已经进了长安城,齐宣一直把两个人送到长兴坊门口,才下了马车,与林昭拱手作别。
而林昭与谢澹然,则是携手进了长兴坊,到了自己家中之后,才看到吏部的吏员已经等候许久。
这个吏员已经在林昭家中等候了半天,不过他并没有生气,甚至见到林昭之后,还露出了颇为恭敬的神色。
林昭见了这人之后,也是微微一愣。
正是那天在吏部衙门里收了自己金子的吏员。
见林昭回来,林二娘连忙走了过来,拉着林昭的袖子埋怨道:“一大早就出门,也不说一声去处,连累上官在这里等了半日。”
林昭对着母亲笑了笑,开口道:“去了一趟城郊,不碍事的。”
这个吏员连忙点头,开口道:“夫人客气了,小人只是吏部送信的吏员,不是什么上官,林司直说的是,不碍事的,不碍事的……”
林昭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吏员,笑着问道:“咱们这是第二次见了,也算缘分,请问尊姓大名?”
已经人过中年的吏员,略微犹豫了一番,连忙低头:“小人姓柳,家中行二,长安人称呼小人为柳二。”
说着,柳二递上手中的文书,恭声道:“林司直,这是吏部的文书,还有詹事司直的鱼符,您收好,明日吏部会派人上门给你量身,不过官服比较细致,应该要月余才能做好,您三个月之内,随时可以去詹事府报道。”
因为交通不方便,有些官员在外地,因此吏部上任时间的要求,还是很宽松的。
林昭看了一眼柳二手里捧着的七品鱼符,又摸了摸自己腰间那块八品的铜符,开口问道:“我身上还有个八品的差事,这块鱼符要交回吏部否?”
柳二愣了愣,然后摇头道:“回林司直,小人来之前上官没有说起此事,应该就……”
“不用交。”
第二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
听柳二这句话,吏部暂时没有免去自己编撰司总编差事的意思,或者说,这个差事是宫里给的,没有宫里发话,吏部也不会自顾自的就把这差事给抹了。
林昭点了点头之后,对着柳二笑了笑:“有劳你在我家等了这么许久。”
说着,他就要从袖子里掏些散碎的喝茶钱递给柳二,柳二脸色微变,连连摇头:“万不敢再要林司直的东西了,林司直上一次没有与小人计较,小人已经铭感五内…”
听他这么说,林昭也没有坚持,便对他笑了笑:“既然这样,那我这次便不给了,今后有时间了,一起出来喝茶。”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像柳二这种在长安城里厮混多年,并且能混到六部吏员差事的人,在长安城里一定有一些自己的门道,这种人能认识认识也算多条路,以后说不定就有用得到的地方。
柳二颇为感激,对着林昭连连作揖之后,转身走了。
等柳二走远之后,林昭才把文书展开看了看,然后又打量了一番七品的鱼符,抬头对着林二娘笑道:“阿娘,儿子现在比起山阴县令,差不了许多了。”
越州是江南大城,而作为越州治所的山阴县,也是“上县”,知县的品级是从六品上,按照林昭现在这个正七品上的品级,如果分派到地方去,只能去中县做县令。
林二娘毕竟是世族出身,听到林昭这句话之后,倒没有特别激动,只是用手拉着林昭的衣袖,眼眶微微有些发红:“我儿此生无忧了。”
的确,从现在开始,林昭就正是迈入了士大夫阶层,以后他不再是升斗小民,正式成了一个官。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仕途上一路顺风,但是只要进了这个门槛,不是太蠢的话,这辈子最少也是衣食无忧了。
这十几年来,林二娘最大的心结,就是害怕自己的“风尘”出身,会连累林昭被别人看不起,影响林昭一辈子,因此她心心念念就是想让林昭走科考这条路,重新成为士大夫,不再被人瞧不起。
如今,林昭终于完成了身份的跃迁,她最大的心病也跟着放下了。
林昭心里也有些感慨,低声道:“都是母亲教的好。”
林昭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的中进士,一方面是当然是因为他走了关系,但是如果他真的没有一点底子,即便是皇帝想让他中进士,那些文官也不会同意。
如果皇帝态度强硬,说不定还会有人在金殿上撞柱子!
是林二娘在林昭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读书背书,林昭才能在太学里学业顺畅,从而达到“进士”的门槛。
林二娘平复了一番心情之后,抬头看了看林昭,轻声道:“今天晚上,记得给你父亲写封信,明天托人送到越州去,知会他你在长安的官职。”
“再者就是,你七叔那边,你也要亲自去知会一声,你能够从越州到长安来,全靠你七叔提携,咱们得请他们一家人吃一顿饭。”
“至于亲家那一边。”
林二娘回头看向谢澹然,脸上露出笑容:“澹然你回去跟你父母说一声,就说今天晚上,咱们找个地方,聚在一起吃个饭。”
谢澹然这个时候与林二娘已经极熟,她笑着点了点头:“我这就回去告诉爹娘。”
说着,她跟林昭打了声招呼之后,便回家去了,两家院子都在长兴坊内,相距也就两三百步,一会儿便到。
等谢澹然走远之后,林昭抬头看了看天色,见差不多已经接近傍晚,他扭头看着林二娘,笑道:“这会儿天色不早了,阿娘要请客,便在长兴坊里找个酒楼请客就是,我现在去平康坊,请七叔还有叔母。”
林二娘脸上带着笑容:“你去就是,等会亲家凯特,我跟亲家一起在长兴坊里寻个馆子。”
林昭点了点头,迈步出了院子,离开了长兴坊之后,到天色将暗的时候,他才赶到平康坊,很顺利的就进了平康坊林家的大门。
此时,林简也刚从国子监回家不久,知道林昭来了之后,连忙把他喊到了家里的正堂,叔侄俩坐下之后,元达公连茶也没有喝,便开口问道:“听说今日吏部补缺的文书给三郎发下来了?”
林昭笑着点头:“我来这里就是因为这件事,多亏了七叔提携,侄儿如今也是官了,母亲说要摆个家宴,请叔父叔母吃一顿,我们家没什么人,不太好弄饭食,因此母亲在长兴坊里寻了个馆子,让我来请叔父叔母过去。”
听到这番话,林元达还没有开口,一旁的林夫人便笑着说道:“看来三郎是做了大官,四嫂要请客吃饭呢。”
林简也面带笑容,笑着问道:“什么衙门,秘书监么?”
林昭眨了眨眼睛,咳嗽了一声:“太子詹事府。”
“詹事司直。”
听到这句话,林简微微一愣,而一旁的林夫人也反应了过来,轻声道:“没记错的话,似乎是个正七品的职事,是正七品上还是正七品下,却是记不清了。”
林昭笑着说道:“正七品上。”
林夫人也有些动容,她看着林昭,感叹道:“三郎真是了不起,进士补缺,便补到了这么高的品级。”
“记得你七叔当年在吏部补缺的时候,似乎只是个八品的小官,还是从八品。”
她面带笑容,正要说话,一旁的元达公突然开口道:“夫人,一会儿咱们去长兴坊,你先去准备准备,我与三郎单独说几句话。”
林夫人很知事的点了点头,步伐优雅的离开了正堂,等林夫人走远之后,林简才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抬头看向林昭:“三郎……这个职事,是太子向吏部去了信,还是周尚书的意思?”
林昭摇了摇头,他左右看了看,确定四下无人之后,便苦笑了一声:“恐怕……是宫里的意思。”
林元达点了点头,随即缓缓说道:“不是东宫的意思就好,我还担心如果是东宫向吏部要的人,圣人那边……”
他顿了顿之后,没有继续再说下去,而是开口道:“只是这詹事司直的职事,对于你一个新科进士来说,有些高了,据我所知,詹事府如今的那个司直,比我还要年长几岁。”
“侄儿也觉得有些高了,原本以为最多从七品下…”
“可能是因为你身上原本就有官品。”
这位大宗师说完这句话之后,也觉得有些不对,他皱眉想了想,还是没有想明白宫里让林昭任詹事司直的用意,思索许久之后,只能无奈的开口道:“圣人的用意,为叔也捉摸不透,不过官职高毕竟不是坏事,且走一看一步罢。”
说到这里,林简摇了摇头,不再思考这些朝堂上的事情,而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爽朗一笑。
“罢了,且不去想这些弯弯绕绕。”
他上前拉着林昭的衣袖,呵呵一笑。
“走,去长兴坊好好给三郎你庆贺一番,今日是你正式为官的好日子,咱们爷俩不醉不归!”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将军回京
林昭从越州回长安的时候,就已经是深秋初冬,等过了吏部选试之后,便已经差不多到年底了,今年长安城的冬天比起往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