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大壮想到,这不知道是那个有钱东家,这么弄多少钱也不够吃的啊。

    第三天开始王大壮开始明白为什么让他们吃的这么好了,因为训练开始。训练强度一天天加强,刚开始王大壮还能忍住,最后实在不行了,有想逃跑的冲动。

    不过在看到三个逃跑的人头后,王大壮打消了这个冲动。累点没事,逃跑可是要砍头的。

    在接下来可是让王大壮大开眼界,晚上还有人给他们上课。慢慢王大壮知道了供自己吃喝的事长官朱宏三,自己要为他卖命。

    听了几天洗脑课后王大壮觉着自己前十八年都是白活,自己刚明白为什么自己要受穷一辈子,也知道了想要发财有地有老婆只有跟着长官朱宏三干。

    为了自己的老婆和儿子,为了给死去的老爹报仇,流民王大壮全心投入到新兵训练中去。而他们敬爱的长官朱宏三这时正在第七房小妾身上卖力。

    朱宏三感觉被白班头骗了,好像这个老婆是他硬塞给自己的。不过七夫人白玉兰可是让朱宏三很是满意,这个女人竟然有十大名器之一的三江春水。

    要知道前世这种女人都是大富豪的珍藏的玩物,怎么能轮到朱宏三这个小瘪三。

    朱宏三一连半个月泡在七夫人白玉兰这,弄得马小芳很不满意。

    这十五天铁牛也终于弄出来几套现代乐器。朱宏三让白班头他们演奏了一下,也不知道是乐器不对还是白班头他们不得法,弄得很有乡镇办事情请的鼓乐队的水平。

    朱宏三倒没生气,很是回忆了一把以前下乡赶礼的感觉。然后对着白班头说道要好好努力,一定要弄出那几首歌曲。

    正在朱宏三为了自己小命尔奋斗的时候,北方李自成已经带着他的四十万大军东征山西。并在宁武关与守关总兵周遇吉大战一个月,最后周遇吉不敌自杀殉国。

    周遇吉临死前给崇祯皇帝写了最后一本奏折,里面说到北方已经不行了。臣请万岁南巡。奏折到了崇祯手里他当然知道周遇吉说的是对的。

    崇祯找来百官,让他们想个办法怎么办。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不行就跑吧。可这这帮大臣已经被崇祯的狗熊脾气弄怕了,也可以说能办事的敢说的都被他自己杀光了。

    还有人说不行先让太子去南京吧。这个在当时也算个办法,但是大臣光时亨跳出来说道:“不能行唐代灵武旧事。”指的是不能让太子和唐玄宗儿子一样,出去了自立皇帝,给崇祯来个太上皇。太子南下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当日的朝会自然不欢而散,崇祯气的在桌子上手书大臣皆可杀也。

    崇祯回到后宫想到现在国库里都能跑耗子,这帮大臣家里都有钱,要不让他们捐点钱。就下了一纸诏书,让在京的大臣捐款。

    崇祯也怕大臣们不捐,找到自己的皇后,让他给国丈带去个话,让他做个榜样,先捐个几千两。

    周皇后知道自己老爹什么德行,让太监给自己老爹送去五千两银子,让他老人家再填五千,弄个一万两捐出去好看,这想到这个周国丈真是可以。自己女儿的五千两吃了两千两,最后只捐出三千两。

    至于其他的大臣也差不多,两个内阁大臣魏藻德和陈演。一个捐了一百两,一个在自己家门口贴上纸条出售。意思是现在没钱,但是我买房子也要给皇帝出钱。

    北方的朝廷乱成这样,我们的朱宏三在南方却过得挺惬意。每天玩玩夫人,光光东莞城。

    朱宏三对这个时代的城市实在深恶痛绝,没有上下水,男人到处大小便。晴天还好点,一下雨一脚污泥。

    朱宏三穿越这个时候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整治一下基础设施,毕竟在前世朱宏三就是干这个的。但是以前没有一点权力。

    现在不同了,朱宏三已经有了一个县城,可以作为自己的试验田。正好东莞不大,先用来练手,成功了可以推广到所有占领区域去。

    想到就做,朱宏三过完年后就带着朱宏义去了东莞县城,开始为期一周的考查,同时看看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在这个时代实现。:



    第一百零四章 东莞一日游

    

出得门来朱宏义问道带不带护卫。

    二人出门骑上马往县城赶去。现在刚过完年,朱宏三给工厂定的是十六开工,但是当地传统要到二月才能开始工作。

    在一路上还能看到很多过年的气氛,小孩疯跑着。这一个月大概是他们最快乐的时间,家里父母长辈心情很好,不会无缘无故打他们。过年还能吃上饺子,有的人家还能吃上肉。长辈有时候还能给个几文钱的压岁钱。

    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玩着朱宏三想到自己女儿朱洛,女儿今年九岁了。一点儿女孩的样子都没有,天天不是打架就是斗殴。

    她组建的童子营,里面都是自己手下的孩子,天天朱洛领着打狗骂鸡。在农庄里因为自己的关系也没人敢管,再加上马小芳这一个多月忙着准备过年,朱洛更是疯得没个样子。看来有空要管教管教她,毕竟九岁了,这个时代再有几年就要嫁人了。

    朱家农庄距离县城十五里,中间是大片的农田。广东由于人口没有湖广南直隶那么稠密,加上庄稼一年两熟,完全能养活所有人。所以大片的土地种的是桑树和茶树这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张全礼的五千亩地就有四千亩是桑树。现在全都归了朱宏三,这些桑树出产的丝绸这半年来为朱宏三带来了大量的银子。

    朱宏三问过冯自用,全东莞县种植桑树就有十几万顷土地。这是一笔大生意,朱宏三已经让马济远去安排商会的事了,不知道弄得怎么样了。

    现在道路两边已经有蚕农开始收拾桑树了,现在是正月,到三月蚕宝宝就要上树了。蚕农是一帮比佃户还要累得一群人。

    朱宏三走在官道上,现在正是广东的好天气。这几天万里无云,太阳挂在半空。天气不冷不热,气温能有十八九度。因为北方的冷空气南下,驱赶了从海上来的潮湿的空气。这几天空气十分干爽,没有五六月份的湿热。

    朱宏三看到官道上已经开始有人出行了,应该是行商。什么时代商人都是逐利的,过年的时候每家人都有点小钱,所以现在各个村庄里面都是货郎,卖一些针头线脑,小孩吃的小吃糖丸什么的。

    朱宏三自己的农庄现在有常住人口一万多人,已经快要赶上县城了。里面已经开始发展出来一条商业街。加上朱宏三对自己的工人一向大方,红包工钱都给的足足的,所以今年过年的时候每户都能过个好年,连带着这些货郎也赚了不少。

    朱宏三二人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东莞县城门前。广东地处华南,这二百年基本上没有什么战火。加上当年老朱打仗的时候都在湖广和南直隶一代。

    所以当年的高筑墙政策广东并没有实行。现在东莞县城还是南宋时筑的城墙。经过快四百年了,墙砖大部分脱落,露出了里面的夯土。

    城门也和朱宏三见过的武昌、长沙的高大城墙不一样,高有三米,上面也没有垛口,不知是风化了还是当年就是没建。

    门口守门的守军看到二人骑着高头大马,腰上还挎着刀,也没敢问这二人。朱宏三二人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进了县城。

    进得县城后朱宏义问道:“是不是先去县衙找冯自用”

    朱宏三摇了摇头,说道:“今天就咱俩看一看,不找任何人。”

    朱宏义点点头不说话了。

    进城后朱宏三下马,把马拴在城门口一家客栈门口,给了伙计一两银子让他看马,并给马弄点草料。

    接下来朱宏三二人顺着大街开始闲逛。

    东莞没有武昌县人口多,商铺也不密集。毕竟武昌县紧邻着长江和武昌府这个大城。东莞离广州府足足有六十里路,再加上还要绕过珠江口。所以东莞并不是商业旺盛的地方。

    东莞的商铺大部分都在北门一代,那地方是北方官道的入城处,生意好做些。朱宏三是从西门进来的。这地方都是居民区。

    西门和东门有一条大街连着,大街上没什么商铺,都是一些住户。由于刚过年,所有人都在家,不是还能听到里面传来鞭炮声。大概是那个熊孩子放的。

    大街上是用石板铺成,但是也有了年头。当中一条深深的车辙印子。有的地方石板缺失,露出了下面的红土。

    大街宽有五米。两侧边上建有边沟。但是常年没有人清理,边沟已经堵死。朱宏三还是去趴着看了看才确定是有边沟的。里面塞得垃圾已经快要石化了。

    由于西门这是居民区,加上边沟堵塞,生活用水四地横流。朱宏三就看到一家开门就把马桶倒在大街上,尿水留了一地。

    现在气候不算热,要是到了六月份这个味道真是鲜灵儿。朱宏三怀疑城里的人是不是鼻子都不好使,马桶直接倒在门口,自己闻不到吗

    还有随地大小便,朱宏三没走出三百米就遇到两个人当街便溺。朱宏三真是佩服这样的人,满大街人看着他也能尿得出来朱宏三知道这样是因为没有公厕所致。

    那女的怎么办难道直接拉到裤子里朱宏三恶意的想到。其实明朝女子是不大出门的,只有农家女子为了种地才出门,在田地里都是厕所,也没有啥丢不丢人的事了。

    朱宏三看到这样觉着脑袋疼,本来以为卫生问题好解决,就是加强管理就行了。但是这次一看根本不是管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公共道德这一说,读书人为了面子还好点,能做到自律。可是这帮大字不识的人你和他说要有公共道德他们根本不懂。

    朱宏三想起来一个事,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当年日本鬼子占领沈阳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出宪兵站在火车站前,凡是不守规矩的直接用鞭子抽。据说效果很好,沈阳环境为之一清。

    但是到我们自己管理的时候就恢复成老样子,看来中国人劣根性真是根深蒂固。

    朱宏三想了半天,那是从什么时候变好了呢对,就是消灭文盲后,孔夫子不是说学礼义知廉耻吗,看来教育问题才是解决的根本办法。有空应该拜访一下道学先生马济远,看看他有什么好办法。

    朱宏三拿出一个小本,用碳条在上边记上边沟、厕所、教育。记完后领着朱宏义钻入一个胡同,他想要看看胡同里面怎么样。

    这个胡同有五户人家,看样子都是中产阶级。自家门口都弄得不错,有一家还用细土垫了垫。朱宏三点了点头,穿过胡同来到对面的一条街上。

    这条街不属于主干道,街面上都是一些库房,很多房子都关着门。只有几家开着门。朱宏三走上前一看是卖纸马香烛的铺子。

    中国人嘛,都喜欢在过年节的时候祭奠一下先人。毕竟自己有钱了也不能让祖宗挨饿不是。

    那几家门口站着伙计看到有人经过,连忙说道:“客官里面看看。”

    朱宏三根本不是来买东西的,也就没进去。笑着摇了摇头。

    这条街上人要少很多,地面上因为不是主街的关系也没有铺石板。都是夯土的路面,天晴的时候全是灰,下雨的时候一脚泥。

    道路两边也没有边沟,不过可能都是商铺的关系,没人往街上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