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方官府重现修建了淮安城墙。
到嘉靖三十九年,为了防备海上来的倭寇,在旧城北一里处建成新城,新城旧城之间有夹城连接。到了崇祯八年,朱大典当了漕运总督,又筹集银两将三城重新修缮一遍,自此淮安城才形成三城相连的格局。
城中知道明军已经来了,本来就乱成一团,现在城外开炮更是吓的要死。一些本地士绅在暗中商量,用不用派出家丁偷偷打开城门,迎大明王师进来可是洪承畴早已经有预判,在城中各处要道派遣了亲兵,看到鬼鬼祟祟的行人立刻斩杀,那管你什么乡绅商贾。
洪承畴则带着一众武将登上南城迎薰门,通过垛口侦查外面的敌情。
洪承畴看到外面大群的明军,还有运河上没有头尾的船只,他知道今天淮安城怕是守不住了。但是过了一会儿听城外明军火炮的声音,并不像在扬州的那种红夷大炮的低沉,炮弹打到城墙上也只发出咚咚的声音,只是打坏几块墙砖而已。
要知道淮安城刚修缮不过十几年,城砖还十分完整,用明军那种小炮来攻城,打上半个月也没什么效果。
洪承畴扒着垛口看外面只有十门明军小炮,在不紧不慢的发射。
洪承畴没和明军打过野战,他一共和明军交手三次,第一次是夜间偷袭,第二次是扬州守城战,第三次就是现在。他不知道明军这种野战炮一个师装备上百门,以为城外的十门小炮就是全部了。
其实也不怪洪承畴想不到,洪承畴属于古代传统文人,他的眼光也就局限于此,他那里知道欧洲那种两千多吨的巡洋舰,一艘船就有上百门火炮。明代红夷大炮一共才不到四十门,在北京城墙上有二十二门,山海关有十八门,所以洪承畴也就以为这十门小炮是城外明军的全部了。
洪承畴心中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当年在扬州城外那种重炮就行。那种大炮没来,估计是运河水浅,从长江运不进来。
朱宏三在城外看着十门野战炮不紧不慢的射击着,十分乏味。
“狗蛋,攻城重炮何时能运到”那种七八千斤的大家伙自然要特殊船只运送,运河水浅,其他的船只都运不了。
赵国栋赶紧躬身说道:“陛下,因为重炮太重,还在扬州装船,估计要三天后才能运到,还有要修建专用的射击阵地,臣估计要十天后才能使用”
朱宏三点了点头:“好其他部队上岸后将淮安城团团围住,不要让清军跑了还有让姜鹏举停下吧,一发炮弹就是三个银元,给朕省些钱吧”朱宏三刚才命令发炮,其实是自己信使被杀,心中有气。现在气也出了还废银子干什么
赵国栋点点头赶紧让人下去传令,命姜鹏举停止射击。
在明军围城的第四天,那十门大家伙终于运到了。城里的洪承畴一看还有这么大的大炮好悬没吓晕过去,原来这几天明军不攻城都是在等着这个大家伙。
这种臼炮射程很近,只有五百米。所以射击阵地要尽量靠近城墙,最后在淮安城东门外找到一处适合地点。洪承畴看到距离城墙如此之近,在一个晚上还派出五百敢死队出城想要破坏大炮。但是明军早有准备,那五百人都躺在射击阵地外围,根本没冲进去。
淮安围城第十一天,重炮终于架设完成,这天朱宏三早早就来到东城外,要看看这种大炮的威力。
一门重炮有三十人的炮班伺候,得到皇帝的命令,这些人将三包火药放入,然后两人合力将三十斤重的炮弹从炮口送入。等十门大炮都装填完毕后,在皇帝朱宏三的一声令下,十门大炮发出怒吼,将十个通红的铁弹射向淮安城墙。
滑膛炮的精度自然不好,但是数量弥补精度,十颗炮弹打中了两颗,还有一颗打在了城头的垛口。打中城墙的那两颗将城墙外层的城砖打掉一大片,已经露出来里面红色的夯土。至于打到垛口上的那个更厉害,激飞的碎石比子弹还厉害,将城墙上防守的士兵打到一大片,伤亡惨重。
洪承畴一看这个威力吓的脸色煞白,他知道今天就是淮安城破之际。
城外的朱宏三倒是十分高兴,他大喜道:“不错,传旨下去给打中的那两门炮手记功”
得到皇帝嘉奖的炮手更是兴奋,在军官的命令下开始装填第二发炮弹。这种臼炮威力很大,但是装填时间太慢,每五分钟才能打出一发,这还是前期,在装填手体力透支后更是七八分钟才能打出一发。
不过好在明军人数众多,在这些装填手和炮手不懈努力下,淮安城墙终于在围城的第十一日下午被打开一个大口子。
剩下的战斗就简单了,城里的清军虽然数量很多,但是都是一帮老弱病残,有点战斗力的都被马得功带到济南去了。这些清军在明军大队伍刚一入城,就纷纷跪地投降,大叫饶命。
洪承畴看到城破事已至此,回到自己的指挥部,也就是淮安城中的总督衙门,用一尺白绫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这次明军素质要比扬州那次强上不少,当年那些都是一些新征调的卫所兵,自然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可是现在的明军都是挑选的普通农民,还没有被那些兵痞带坏,所以进城后抢劫和强奸这种事很少发生,当然这也和军中完善的军法官制度有关。
洪承畴死了,但是他手下一帮文武官员可不想死。江宁巡抚周伯达、淮安知府汪树堂、江宁学政姚斌等人在城破后纷纷化妆改扮,或者藏与家中,或者藏在水井,意图躲过明军的搜查。
但是这些业余选手那是专业选手锦衣卫的对手,在不到半日的时间里,还活着满清高官纷纷被抓到,押往城外去见朱宏三。:
第七百四十三章 无耻
淮安城的战斗进行的很迅速,在上午不到一个时辰就轰开了城墙。
朱宏三一直坐在东城外三里处的御辇上观看,这是北伐第一次战斗,一定要保证开门红。朱宏三在这里观看,可是苦了跟着他一同来的文官。这次朱宏三北伐还带着大批的文官,在扬州被任命的北直隶总督侯恂就是一个,其他的还有北方各省的巡抚、几个重要府城的知府等等。
朱宏三坐在御辇中有幔布挡风,外面那些大臣可是倒了霉,被运河上的风吹的一个个昏头转向。
正好到了中午,朱宏三打发人去问问部队吃什么,一会儿的功夫锦衣卫过来回话,今天中午战斗未停,部队只能吃肉夹馒头。朱宏三听了后眼珠一转,吩咐道:“去,传令下去,朕和广大士兵同甘共苦,今天中午朕带着全体文武群臣都吃肉夹馒头”
朱宏三这份命令一下,所有文臣都傻了眼。这帮文臣大部分都是进士,有些是举人,要知道举人就可以全家免税,都不是什么穷人。倒不是这帮文臣吃不得苦,但是那有在运河边上蹲地大嚼肉馒头的,实在有辱斯文。
一会儿的功夫炊事兵将两大筐馒头和两桶热汤抬了上来,朱宏三招呼身边的锦衣卫和军队将领上前吃饭,可是文官一个都没动。
新任的淮安知府王沄实在看不下去皇帝这么欺辱读书人,站出来说道:“陛下,我们都是官员,要维持朝廷的脸面,这样吃饭不好吧”
这个王沄可大有来头,他是南直隶松江府人,他的老师正是财政部尚书陈子龙。在历史上陈子龙兵败被杀,当时无人敢为他收尸,正是这个王沄和另一个弟子徐桓鉴为陈子龙收殓的尸体。在这个时空这个王沄也不简单,在清军占领南直隶后,王沄变卖家产和老师陈子龙参加了太湖游击队。朱宏三能这么快占领南直隶,这些抗清的士大夫们出了很大的力气。
朱宏三占领南京后,王沄这样有功劳有背景的抗清派当然要大势褒奖,朱宏三赐他同进士出身,去浙江当了一个县令。朝中有人好做官,马明远上位后,为了拉拢陈子龙,将陈子龙的几个出色的弟子纷纷提拔到重要岗位。这个王沄就被任命为淮安知府,同时兼管运河事务。要知道漕运在明清可都是单设一个总督,那可是从一品的高官,现在让王沄这个四品官员来管,这可是绝对的重用。
王沄说的这话虽然听着婉转,但是其中的意思就是在骂皇帝,我们读书人和你皇帝不一样,我们还是要脸的
朱宏三一听这话脸色一沉,就要发飙。可是这些文臣之一的侯恂却站了出来,上前拿了一个馒头大口咬了下去。
侯恂边吃边说道:“味道不错,就是肥肉有些多,要是肥瘦相间就更好吃了对了,老夫口干,那个谁,能给老夫一碗汤吗”
侯恂是这帮官员中身份最高的,侯恂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当官的时候这些官员很多还是吃奶娃子,所以侯恂这番动作很有表率意义。其他官员看到侯恂都这样了,没办法只好上前拿个一个馒头,吃不吃不管,最起码让皇帝能下了台。
看到侯恂维护自己的面子,朱宏三大喜,赶紧命人为侯恂送去一碗汤,同时狠狠的瞪了一眼王沄。心中暗骂:要不是看到你老师陈子龙和侯恂的面子上,老子今天就要你好看。
正在这时有锦衣卫禀报,城里抓住了一些满清的大小官员,请皇帝陛下看看怎么办。
朱宏三一听正好现在没事,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拿这些满清官员开开心。
“去,将他们押上来”
一会儿的功夫十多个满清官员被押了上来,这些人穿什么的都有,有穿普通衣服的,还有穿清军士兵衣服的,身上衣衫不整,有几个还将辫子剃了,成了一个大光头,看样子是准备化妆成和尚混出城外。
这些官员以满清江宁巡抚周伯达为首,他知道今天能死能活就看面前这个皇帝的意思了,所以刚看到朱宏三就跪倒在地,大哭道:“臣周伯达终于见到吾皇陛下了”周伯达是崇祯十年进士,做过知县、工部主事、陕西平凉道佥事,所以才自称为臣。
周伯达哭道:“陛下,崇祯昏庸无能,弘光朝政被阉党把持,鲁王唐王争权,当时臣是没法子才投靠的满清但是臣身在满清心在大明,得知英明的神武皇帝在广东起兵,臣一直以来翘首以望王师,没想到今天终于将陛下盼来了呜呜呜呜”周伯达说完跪地痛哭。
朱宏三听周伯达这么说才发现这家伙真不要脸,听他这么说好像他这几年卧薪尝胆,是我大明打入满清内部的一号特务,但是单论不要脸周伯达那里是大明皇帝朱宏三的对手。
朱宏三不紧不慢的说道:“听你这么说这几年辛苦你了,但是你既然知道朕在广东,为何不来投朕”
周伯达听皇帝这么说目瞪口呆,赶紧回答道:“陛下,广东距离南直隶实在太远,臣实在没有那个能力去广东啊”
“放屁,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你看看人家钱谦益,知道朕在广东,立刻抛家舍业去广东投靠朕你为什么不学学他”
朱宏三这句话可问的周伯达哑口无言,是啊当年钱谦益离开南直隶,没有去投浙东的鲁王,也没有去投福建的唐王,而是直接去了广东投了朱宏三。但是钱谦益是怎么回事当年钱谦益在北京不受重用,心灰意冷才辞官回家。回到家后看到家中老小都被朱宏三拐去了广东,没办法才跟着一起去了广东。
可是周伯达不同,投降满清后立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