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佟图昌被方逢年抢白的好生下不来台,只能对身边的另一位副使赵孟关说道:“这个老匹夫,真是不识抬举,赵大人你负责监察之权,回到京师一定要据实奏报”
赵孟关翻了翻白眼,没说什么。赵孟关在南京被钱遗爱陷害,对这帮读书人臭知识分子天生的反感,反正皇帝给自己的命令是监视这二人,太子给自己命令是搅黄和谈,剩下的这二位大人爱怎么斗就怎么斗,和自己半点关系没有。
佟图昌看赵孟关没附和自己,哈哈笑了两声解嘲,站在船头上看着船队起航。
跟着佟图昌一起起航的还有一个营五百人的卫兵,不过他们不跟着去北京,只是护送到淮安为止。
现在的天气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佟图昌站在船头上看着运河两边岸上的垂柳,不禁心情大好。不过当看到运河两岸步行的流民,佟图昌那点好心情都没了。
漕粮断绝,本来依靠漕粮为生的运河船民、力工、挑夫,立刻就没了进项,那时可不是后世有失业保险,没了进项就没了下顿的饭食。这些可怜人没办法只好卖儿卖女,筹集一些盘缠,然后沿着运河南下,运气好的能渡过长江来到南京,运气不好的不是死在路上就是做了长江中的水鬼。
佟图昌看到这个惨象准备让手下给这些可怜人发一些吃喝,哪知道被赵孟关拦了下来。
“大人,还是不要给这些人吃食为好”
佟图昌愣道:“这是为何”
“大人,您有所不知,这些流民中都有头子,你给他们的粮食到不了流民的手中,都会被头子收走,弄不好这些普通流民还要丢了性命”
佟图昌点了点头,这才让手下作罢
赵孟关接着说道:“还有一点大人在这里施舍点粮食没什么,但是到了山东可不要轻易露出来”
“这又是为什么”
“山东现在赤地千里,到处是土匪和草寇,如果被他们盯上咱们可没有活路”
听赵孟关这么说佟图昌吓了一跳,自己手下可是有五百多人,随行护送的锦衣卫就有一百人,难道还能怕山东的一些土匪草寇
“大人,山东现在已经成了三不管之地,满清的统治只能在几个府城里有效,城外完全成了无法无天之地”
听赵孟关这么说佟图昌心中有些害怕,自己是一个文官,肩负着和谈的使命,别正事没干呢就死在土匪手中。
“赵大人,那有其它道路去北直隶吗”
赵孟关苦笑一声说道:“大人,山东已经是最安全的了,最起码看到咱们人多还不能下手。如果走河南更完,估计没到洛阳咱们这五百多人就被人吃了”
“那进入山东如何保证我等的安全”
“这个请大人放心,山东有几个土匪和咱们锦衣卫有联系,属下已经派人去联系,估计进入山东就能得到他们的保护”
其实赵孟关还有些消息没说,那几波土匪首领其实就是锦衣卫的密探,这几年有朱宏三的银子、兵器支持,在山东地界更是称王称霸,所以刚才赵孟关说山东不安全有些吓唬佟图昌的意思。不安全不假,但是并没有到了丢性命的地步。
大运河如同北方的血管,每年从江南各省运输数百万石粮食到北方,虽然这些粮食大部分被运河上的各种官吏盘剥,但是也间接的促进了运河两岸经济发展。沿着大运河,一串新兴城市如同明珠一样镶嵌在运河上,比如淮安、宿迁、济宁、东昌府、临清。而淮安府作为运河和黄河的交汇处,再加上两淮盐场离淮安不远,这里也就成了运河之都,淮安是明清两代的血脉中枢。主管漕运的漕运总督一直驻于淮安府,河道总督也于康熙年间移驻淮安清江浦,淮安为明清中央政府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运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盐榷税务中心,运河的交通枢纽,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东南四都”。淮安的清江浦还拥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等美名。
不过淮安这个运河之都随着朱宏三的崛起失去了存在意义,两淮盐场被广东运来的那种精盐冲击的不像话,淮安和扬州的大盐商纷纷破产,这也是满清到来这两地的大盐商支持满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以前没了盐场,但是淮安作为运河中枢,还要负责往北方运粮的职责,生活还算过得去,可是随着朱宏三占领南直隶和浙江、江西各省,为北方输血的大动脉运河彻底停摆。朱宏三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那里还能无偿的支援满清,所以在去年十二月最后一次漕粮经过淮安后,这条繁忙了几百年的大运河彻底停了下来。
朱宏三占领扬州后,并不想过分的刺激满清,所以命令军队不要北进,所以明军只占领了扬州城外二十里邵伯镇,在这里构建阵地,作为抵御满清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扬州北方的高邮州还在满清的统治下。
佟图昌一行经过高邮的时候,高邮的守将根本没敢开门,看着这大队明军绕城而去,发现明军走远后才开城门派出信使赶往淮安报急。
淮安这里现在成了洪承畴的临时大本营,洪承畴在被马得功救出来后逃往淮安,本打算在这里休息一下就逃到济宁。那里想到明军占了扬州不在北上,而是就地驻扎在扬州,这实在让洪承畴搞不清明军到底想的什么。
守江必守淮讲的是两淮之地,现在明军只占了扬州,这是为什么
最后还是江宁巡抚周伯达分析的到位,是不是明军进攻乏力,后勤补给跟不上了
周伯达这句话惊醒梦中人,洪承畴才发现明军并不是从浙江出发占领南京,而是从广东开始,横扫半个中国,到扬州这里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没有力气往北发展。
想开后洪承畴松了口气,赶紧在淮安这里准备防线,同时给京师里的多尔衮再去一封信,说明自己奋战多时,终于在淮安城下打退明军进攻,将明军阻止在黄河南岸,同时请摄政王赶紧调来援兵云云。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洪承畴接到高州守将的消息,明军足有上千人经过高邮,走运河奔着淮安而来。:
第六百一十七章 进淮安
扬州城中的洪承畴接到高邮的快马军报好悬没吓死,本来他就被明军打的成了惊弓之鸟,现在看到明军开始准备进攻淮安,如何能不心惊肉跳再加上高邮的守将夸大其词,什么明军人数众多,军势极盛,运河上运兵的船只漫天无边等等,洪承畴看到这封军报心中很后悔几个月前不如撤到济宁好了。
洪承畴边上坐着满清江宁巡抚周伯达,周伯达是崇祯十年进士,当过陕西平凉道佥事,算是洪承畴的故吏,和领军的马得功都是洪承畴的心腹。今天周伯达看到洪承畴接到军报后眉头紧皱,赶紧问道:“制台大人,高邮那边有紧急军情”
洪承畴什么话没说,将军报递给周伯达观看。周伯达一看也吓了一跳,自己这边在淮安立足未稳,如果明军攻过来完全守不住。现在整个两淮地方的军队都损失在扬州,淮安城中只有不到一万人的老弱残兵,难道真要退到山东吗
周伯达自己是江宁巡抚,是江南省的文官之首,满清向来讲究的地方官守土有责,自己因为是江宁巡抚,在淮安这里还能算得上守土,可是退到山东那可麻烦了,自己可不是山东巡抚。
其实洪承畴也有这个顾虑,他是江南六省总督,现在南六省只剩淮安这么一个府了,如果再丢了朝中那些政敌一定抓住自己这个痛脚大做文章,要知道满清朝中各势力的斗争一点不比南京朱宏三的小朝廷差。
满清由于接受了崇祯的基本盘,所以从万历年就开始的阉党和东林党之争也遗传下来,到了满清这里变成了南党和北党之争。北党以当年魏忠贤的干儿子内阁大学士冯诠为首,南党以吏部尚书陈名夏为首,这两派基本沿袭了崇祯朝的政治生态,一定要斗出个大小王来。
洪承畴虽然是福建人,但是可不是东林党一脉,自然不受东林党那些“正人”待见,所以洪承畴是冯诠在背后支持。而东林党等人也视洪承畴为死敌,一定要整倒他这个冯诠最大的外援。
周伯达看了看军报,上面含糊其辞,并没有说有多少人。
“制台大人,这份军报上并没有说有多少人,可能高邮守将看错了,将小股部队当成了明军的主力”
洪承畴也不敢打保票,万一是明军的主力呢
“洱如,现在我等已经退无可退,如果在退到山东,朝中那些南党能放过我们吗”
听洪承畴这么说周伯达也十分着急,他不是东林党,再加上身为洪承畴的心腹,自然十分害怕主子倒霉。
“大人,要不这样,咱们看看那支明军到底来干什么,到时候决定怎么办可好”
洪承畴没办法点点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佟图昌那支小小的船队就来到淮安城外。洪承畴接到消息后带着手下仅有的几个将领来到城头,看看明军要干什么。
不过洪承畴登上城头一看放下心来,城外这只明军数量十分少,士兵只有五百多人,其他大部分是身穿明朝官服的文官,最主要的是明军并没有带来那种威力巨大的大炮,洪承畴在扬州被那种射程惊人的大炮打出了恐惧症。
周伯达也十分高兴,指着船头持节的那个文官说道:“制台大人,看样子是明军来和谈的”
洪承畴点点头,派出一个亲兵下城去问问怎么回事。
那个清兵战战兢兢的从城头坐着竹篮下城,来到码头上立刻被明军抓个正着。
佟图昌分开人群,来到那个清兵面前问道:“你可是洪承畴的人”
那个清兵抱着不吃眼前亏的心态,赶紧跪倒说道:“回禀大人,小人是洪大人的亲兵洪大人派小人来询问各位大人来干什么”
“你回去告诉洪承畴,我们是奉神武大皇帝的圣旨,来和你们满清小皇帝和谈的让洪承畴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并且还要派兵保护我们北上”
那个清兵听面前这个大官这么说放下心来,看来自己不用死了。
“这位大人,小人嘴拙,可否请一位大人和我回城面见洪大人”
让自己派人去佟图昌心中有些害怕,现在和满清还没接上话,万一那个洪承畴狂性大发将自己杀了怎么办
不过佟图昌一看身边的方逢年心中有数,这个方老头平常骄傲的很,不如让他去送死。
佟图昌笑着对方逢年说道:“书田兄,可否劳动大驾进城去分说一二”
方逢年知道佟图昌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方逢年姜桂之性、老而弥坚,那里能被佟图昌吓住。
方逢年冷笑一声说道:“佟大人既然怕死不去老夫自然前往”说完一个人没带,孤身一人和那个清兵来到淮安城下。
看到方逢年的德行佟图昌在心中大骂:这个老王八蛋,祝愿你被洪承畴一刀砍了
不过愿望和现实都是有差距的,佟图昌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方逢年作为天启二年进士,当年中进士时洪承畴还在邢部当员外郎,算是有一面之缘。
洪承畴看到竹篮上来的一个小老头,一细看这个人认得,正是方逢年。
洪承畴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