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皇帝这么问,李植赶紧说道:“回陛下,这几位是当年鲁王监国时所封官员,听陛下准备反攻南京,特带领所属义军来助阵”

    朱宏三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帮家伙是来看看自己能给他们什么好处,至于助阵,朱宏三还没看上他们那几千农民兵。但是这帮家伙代表着一股庞大的势力,那就是浙东当年拥护鲁王监国的那一派,这些人都是浙东抗清的主力,他们也确实为保卫地方和清军死拼过,如果朱宏三处理不好会让这次南直隶战事事倍功半。

    不过朱宏三是什么人,眼珠一转主意有了。朱宏三叹了口气说道:“当年朕和鲁王相交莫逆,本来鲁王去广东投靠朕,朕本来想要将皇位让给鲁王的,有德者居之吗,可是没想到鲁王福薄,再加上当时福建的唐王朱聿键不是东西,鲁王过境的时候竟然派郑家攻击鲁王座船,致使鲁王落水,要不是朕的锦衣卫拼死救援,鲁王非遭了不幸不可。可是就这样鲁王也落了病根,在广东没待了半月就薨了,不过鲁王已经将北伐中原、兴复大明的重任交给了朕,我希望各位也继承鲁王的遗愿,效忠朕”

    朱宏三这一段大义凛然的话说的李植和马济远羞愧不已,他们俩跳海的心都有,他们作为朱宏三一系的高层,可是知道鲁王怎么死的,现在听朱宏三说的肉麻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朱宏三说的恳切,但是这里面有人不信,这人正是鲁王封的太仆寺少卿、右佥都御史钱肃乐。按理说钱肃乐是崇祯十年的进士,和马明远、陈子龙一科,要倾向于神武政权。可是钱肃乐作为当年拥立鲁王监国的几个大臣,那能让鲁王死的不明不白。刚才听什么好话都让朱宏三说了,这才站出来质疑朱宏三。

    “神武陛下,臣听说可是不一样,臣听说可是鲁王监国到了广东被陛下害死的,还有鲁王的两个妃子都被陛下纳入后宫,这可否是事实”

    钱肃乐说破事实让朱宏三很下不来台,没想到这个钱肃乐这么不给面子。正在朱宏三没办法的时候,朱宏三身后站出来一个人,正是上午刚被朱宏三贬到南海县的张煌言。

    张煌言和钱肃乐是世交,两人都是宁波鄞县的才子,当年拥立鲁王监国也有张煌言一个。

    张煌言站出来对着钱肃乐施了一礼,说道:“希声先生,当年鲁王殿下和我到了舟山,正是在这码头上鲁王宣布放弃监国,将反清大业交给神武皇帝,并且命令手下文武官员都要效忠神武皇帝。当时我就在身边,闽浙总督李大人也在场,他可以作证”

    张煌言的人品钱肃乐可是知道,他这么一说钱肃乐完全相信了,跪倒在码头上向南方磕头哭道:“监国殿下,臣一定继承你的遗志兴复大明”

    张煌言能为自己站出来说话让朱宏三很意外,心中也觉着刚才对他这样有些过了。现在看到钱肃乐在那哭,朱宏三这种收买人心的时候哪能放过,赶紧上前搀扶起钱肃乐,说道:“钱大人节哀,鲁王的遗志还需要你去继承啊,不要哭坏身子”:



    第四百五十八章 浙东学派

    

钱肃乐站起来看了眼朱宏三,他知道这个皇帝不是好东西,鲁王的死和他有很大关系。

    “臣钱肃乐拜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钱肃乐是浙东义军的头,其他人看他臣服也纷纷宣誓效忠朱宏三。

    看到浙东被自己收服朱宏三心中大喜,他倒不是看上了义军那几万人马,主要是浙东这地方人杰地灵,诞生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个派别,源起于宋代,发达于明清时期。其代表人物多为活动于今浙江一带及籍贯为浙江的学者。浙东学派继承、发展了浙东学术史上的优良传统,不守门户之见,博纳兼容,贵专家之学,富创新精神,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术研究要为社会服务。其为宋学及明清学术中的显学之一,对中国近现代学术及海外学术影响很大。

    至于浙东学派的学术思想朱宏三到没怎么看重,他看中的是这帮臭老九的影响力。自己本来就出身不高,经常被永历那边的文人笑话,就是自己广东这边也有很多人背地里耻笑自己的出身。现在有浙东学派的加入就好了,这帮臭老九别的本事没有,抹黑历史可是行家里手。弘光朝的首辅马士英,明明是兵败被俘,然后英勇就义。可是就因为得罪了黄宗羲,写明史的时候主笔的正是黄宗羲的弟子万斯同。而黄宗羲明面上拒绝了清廷的召唤,但是暗地里却与万斯同往来密切,特别是牵扯到阉党和东林党党争的历史上,万斯同按照黄宗羲的安排进行了大量删改,所有屎盆子都扣在阉党头上,他们东林党反倒成了“众正盈朝”的正面典型。

    而从弘光称帝到灭亡这一年里,万斯同更是大势抹黑朱由崧和马士英,为了打击朱由崧称帝的合法性,这帮臭老九在明史里甚至编造朱由崧“一夜毙二童女”的典故这个典故大概是对朱由崧最大的栽赃,朱由崧继位时已经四十岁,我相信成年人都知道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要在床上弄死两个女人实在不可能,小生今年三十九岁,我自己感觉身体还不错,但是那种事别说毙二女,就是一个女的多要几次小生都受不了,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同时明史上对马士英、阮大铖、杨龙友等阉党抵抗满清的功绩一笔不提,而是对马士英等人控制朝廷、打压东林党大书特书,而东林党人弄出的南明三大案更是详细描写,并且隐约还暗示三大案是真的。

    现在这帮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只会当搅屎棍的臭老九被自己所用,朱宏三怎能不高兴

    “各位爱卿请起,只要各位效忠于朕,每人官升三级,等朕收复南京,大家都到京师当官”

    朱宏三这话说得粗俗,但是很得人心。浙东义军大部分人谁管鲁王的死活,只要能保证自己升官发财爱谁当皇帝谁当,和他们没啥太大关系。现在听朱宏三给他们吃了个定心丸,自然各个开心,一个个笑逐颜开。

    大家都开心就好,接下来就是李植为朱宏三准备的欢迎宴会,所有人的问题都得到解决,这顿饭吃的真是开心无比。

    看着大家都喝的差不多了,朱宏三说道:“各位各位爱卿,朕有句话要说”

    大家听皇帝有话说,赶紧停下喧哗,听皇帝说什么。

    “各位,你们以前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这正是让满清做大的主要原因。现在朕带领五万大军要先攻打杭州,其他各府就要拜托爱卿了,所以朕决定任命钱爱卿担任浙江按察使,领左都御史衔,整合浙江义军朕给兵器给钱,大家看可好”

    浙东义军这些人除了钱肃乐以外原本都是一些小官,那里知道朱宏三后边的深意,再加上听说皇帝给钱给兵器,纷纷叫道服从皇帝安排。

    朱宏三这么做正是要整合这帮乌合之众,等到自己占领南京倒出手来,在将这些农民精简淘汰,绝对不能在自己掌控以外有一只独立的军队。至于人选用钱肃乐,一个是老钱确实威望人品都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钱肃乐忠于鲁王,而经过张煌言为自己背书,钱肃乐已经效忠自己,成为可以信任之人,所以这个人选决定用钱肃乐。

    钱肃乐听朱宏三这么安排没说什么,站起来表示接受皇帝的任命。钱肃乐作为老油条还是能看出来朱宏三计划的,但是他作为正统文人也很反感那些丘八掌握军队。以前是天下大乱没办法,现在神武皇帝的军队这么能打,完全没有必要在国家军队系统外在搞出一只军队,弘光朝江北四镇不听调度的例子可就摆在面前。所以钱肃乐明知道皇帝的小算盘还是欣然接受皇帝的任命。

    看到自己的计划没人反对朱宏三心中大喜,接下来更是和手下各位将领痛快的喝酒骂街,弄得马济远等文官纷纷侧目。

    酒宴上朱宏三喝的很多,结束后被宦官搀扶着回到大帐。钱肃乐到没喝多少酒,他的头脑还很清楚,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问张煌言。

    钱肃乐出了大帐找了一个兵丁问清张煌言的住处,自己一个人往大营深处走去。

    张煌言作为朱宏三的近臣,本来是住在朱宏三大帐边上一个独立的小帐篷。可是上午因为得罪了钱礼德,被贬为南海县令,这时正准备东西坐明天的船回广东。没想到这个时候门外军兵来通报,有一个钱姓大人来求见。

    张煌言一合计就知道是钱肃乐来了,看来他还是不相信鲁王说过的话。

    张煌言迎出门外,和钱肃乐见礼,问道:“止亭先生,不知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在外面钱肃乐当然不能直接发问,“苍水,几年未见为兄甚是想念,咱们进去说话。”

    进入张煌言的帐篷后有兵丁奉上茶水,等屋中没人后张煌言问道:“止亭兄,可是为上午我说那番话而来”

    钱肃乐喝了口茶,张煌言作为朱宏三的近人自然能喝上好茶叶,泡的正是今年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钱肃乐作为大世家自然知道茶叶的好坏。尝了一口说道:“苍水贤弟还是这么注重生活情趣,这种大红袍怕是和黄金等价吧”

    “止亭兄莫要笑话我,当年起兵时我已经散尽家财,这些茶叶是皇帝陛下御赐给我的”

    钱肃乐点了点头,问道:“贤弟,你说的话我自然信你,这次我来就是想问问鲁王到底是怎么死的真像神武皇帝说的那样是得病死的吗”

    听钱肃乐这么问张煌言有些为难,他倒想欺骗钱肃乐,但是身为饱读诗书的文人那能做出这种无信之事。

    张煌言想了半天,点点头说道:“止亭兄,事实真相和你知道的一样,鲁王到了广州就被皇帝陛下秘密处死,两个王妃也被陛下收入后宫”

    听张煌言确认消息,钱肃乐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怒道:“我早知道这个昏君如此心狠手辣,当年在南京时就抢夺钱尚书的女儿,这种无情无义之人苍水你为何还要为他效力”

    张煌言叹了口气,他也知道钱肃乐说的是事实,可是朱宏三对他情深义重,自己刚到广州朱宏三就为自己准备好安家的一切,自己如果背叛他良心上实在过意不去。

    看到张煌言低头不语,钱肃乐问道:“苍水,朱宏三他血统不正,是不是朱家血脉还存疑。广西的永历皇帝已经昭告天下,说他朱宏三是假冒宗室。而永历皇帝朱由榔身为万历皇帝之孙、弘光皇帝和崇祯皇帝的堂弟,不管在身份和血统上都要比朱宏三这个来历不明的家伙强百倍,贤弟为何非要一棵树上吊死呢”

    张煌言听钱肃乐在这大骂朱宏三,刚要为朱宏三分辨两句,这时营帐外守卫的士兵进来禀报道:“张大人,门外曹公公来了,说是有陛下的旨意”

    张煌言一愣,大太监曹芳位高权重,传旨这种事情派个小黄门就行了,怎么亲自来了。

    张煌言正要出门迎接,哪想到曹芳已经走了进来。曹芳进来后一愣,没想到钱肃乐还在这。

    “咱家不知钱大人也在这”

    钱肃乐本来就对太监没什么好印象,再加上刚骂过朱宏三,也没说话,拱拱手算是见过礼。

    张煌言上前问道:“曹公公,不知陛下有什么旨意”

    “不是什么圣旨,陛下让老奴给张大人带两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