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1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平清盛下令,将三万机动兵力的指挥权交给平重盛,由他率领前往迎战明军。
  为了保证儿子的安全,平清盛把自己的精锐护卫队分出一半,又派遣跟随自己多年的能征善战的勇猛部下九人交给平重盛指挥。
  冲锋,让他们冲。
  撤退,让他们断后。
  你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也是平氏政权的最后一搏。
  不过平清盛显然没有意识到,坚固的盔甲可以防御冷兵器的击打,却抗不过火药的轰炸。
  平重盛死了,死于明军火枪手的射击,因为他穿着的盔甲颜色过于鲜艳,样式过于嚣张,一下子就成为了明军火枪手的集火对象。
  日军全线崩溃之后,平重盛试图挽回局面,却没有成功,反而被明军火枪手一轮集火,身中二十一发铅弹,死于内脏出血。
  若不是全副武装穿着盔甲,身子都能给打碎掉。
  平清盛派给他的九名勇猛部下,七人死了,一人自杀,还剩最后一人带着十几个残兵败将拼死抢回了平重盛的尸体,快马奔回了平安京,带回了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第1652章 平安京的终末
  看到爱子尸体的那一刻,平清盛就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他作为一个军事强人的政治生命和生理生命,都已经走向最终的结局且无人可以阻挡了。
  强人政权的核心竞争力一旦被更加强大的外力所摧垮,那么被强人镇压住的内部矛盾首先就会爆发,与外力一起,把强人撕得粉碎。
  他掌权的时候有多强,死的时候就有多难看。
  明军是一个合格的外力因素,打完仗之后都没有停留,连战场都没有顾得上怎么打扫,孔振德就率领主力大军乘胜追击,一路追到了平安京城下。
  明军用强大的火力扫清了全部的军事设施,摧毁了三处军营,只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对平安京的包围。
  明军抵达平安京之前,大量平安京外围地区的住民和权贵人等就疯狂涌入平安京。
  他们也是慌不择路,根本不知道什么地方是安全的,结果大部分涌入了平安京,只有少量人往西北地区的丹波国逃亡。
  几任曾经的天皇现在的法皇全部逃入平安京,随从的贵族官僚也全部逃入平安京,没来得及整备完成的军队也逃入平安京。
  此时此刻,他们没有别的依仗,只有这座城池和城内的平清盛以及他的平氏军队。
  尽管这座城池的排水功能很差,内里很是赃物,臭气熏天的地方很多,干净清爽之地只有小小一块,但是这终究是一座城池。
  虽然外出的三万军队全军覆没了,但是城内还有一支精锐可以守城,这是他们可以确认的。
  他们疯狂的涌入城内之后,集体去找平清盛,但是平清盛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和平重盛的尸体待在一起,谁都不见,眼下平家众人只能仰仗平清盛的三子平宗盛。
  但是相比于平重盛而言,平宗盛没有展现出任何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才能,相反为人傲慢,在大事上还有着胆小怕事的风格,所以素来不为众人所看好。
  可谁能想到平重盛就那么死了呢?
  面对平安京内外的极端困局,平宗盛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方案,面对平氏家臣们的询问和后白河法皇派来的部下的询问,他手足无措,支支吾吾,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部分老资格家臣跪在平清盛的房间外面,哭喊着请求平清盛出来主持大局。
  但是平清盛似乎沉溺于丧子之痛中,久久不能回应他们的哭嚎。
  孔振德却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明军方面也有着相当紧迫的感觉,担心拖延久了,这场突袭战会被其他地方的援军所阻挡,所以一边散出大量哨探探查周边情况,一边抓紧猛攻平安京。
  大军所携带的全部火炮全部推上阵,一轮一轮的猛烈炮击。
  从周边日军军营获取的大量攻城器械这个时候也派上了用场,明军在日军军营里面还发现了少量投石机,正好拉出来派上用场,用以投掷雷神炮,增强对城墙的攻击力。
  在铺天盖地的雷神炮和火炮炮弹的轰击之下,平安京内部一片混乱。
  因为缺少统一号令,城上士兵难以阻止有效防守,城下士兵无法阻止有效后勤,各部军队之间难以协调互助,根本达不到有效守城的目标。
  明军可不等他们恢复过来,直接开始猛攻城墙。
  精锐肉搏部队在盾兵的掩护下步步逼近,城头上的平氏军队好容易在火药爆炸的惊魂中反应过来,刚想要放箭阻止,却要面对着明军火枪手的攻击。
  平安京城墙不高,也不厚实,防御力非常有限。
  虽然说是仿造唐长安城而建造的,但是归根结底,相似的也只有图纸上的规划,以日本的国力根本不足以营建出类似长安城那样的巨城。
  因为选址有相当大的问题,城市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导致以长安为名的右京长期泡在水洼之中,而平安时代的贵族们无力解决右京的排水问题,导致平安京右部迅速荒废,绝大多数人集中到了以洛阳为名的左京。
  孔振德从天网军密探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进行了策划,将火炮和主要攻城军械都集中在左京一旦进行攻击,营造巨大的声势以迫使城内守军把主要军力布置在左京。
  然后他派遣四十一师师帅戚和同率领一支两千人的部队藏在大部队之后,趁着大战正酣之际悄悄行军到右京部分,果然发现平安京右京的部分十分破败荒凉,连个城池的样子都快要没有了。
  根据密探们的说法,右京位置的大片城墙原本几乎是破败的,有和没有差不多,根本就没有什么防御力。
  直到平清盛主导了对宋贸易之后,赚了很多钱,财大气粗的他于是觉得平安京该有点京城的样子,遂拨款修缮了一下平安京,但也仅仅只是把达官贵人们居住的左京部分修缮的不错。
  右京部分主要是平民流浪汉等下九流人物居住,那就修个样子货,看上去稍微好看一点,仅此而已。
  而且因为官僚的贪污腐败,修缮款项被贪污不少,右京的修缮就真的只是个样子货了,根本没有解决什么排水的问题,脏污一片,连流浪汉都很少在这里出现。
  以至于有些地区的城墙真的只是用脚踹都能踹个坑出来,更别说用什么攻城器械来进攻了。
  此时,平安京的左京在孔振德指挥火下,炮部队打得热火朝天,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左京,根本没什么人关注右京,戚和同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带领两千精锐一举突入了右京。
  搞笑的是,戚和同突入右京之后,居然没碰到守城军队,只有一大批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身材矮小的平民惊恐的看着他们。
  然后四散奔逃。
  戚和同没心思管这些平民,带着部队穿过右京,直达左京,杀了守城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中心开花了等于是。
  里应外合之下,平安京迅速陷落,明军汹涌而入,宫城也很快被攻破。
  这个消息送到平清盛耳朵里的时候,他惊呆了。
  儿子刚死,他只是想稍微难过一下,结果这才难过多久,城就被破了?
  明军对待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不会因为你高贵的身份就对你网开一面,不管是谁,只要抵抗就会被杀死,只有丢掉武器跪地求饶才会被放过。
  平清盛的家臣们和精锐私兵们护着平家人想要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但是面对精锐善战的明军,这种想法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更糟糕的是,平家突围军队一个不小心遇到了一支完整的明军军阵,二十多支火枪一轮射击直接给他们打爆了。
  平清盛总算亲眼目睹了这个要了他儿子的命的诡异火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声巨响之后一大股白烟冒出,身边一个亲卫莫名其妙就被打断了持刀的手臂,摔倒在了地上抽搐着死去了。
  这是如何残暴而又强大的武器呢?
  平清盛并不知道。


第1653章 平清盛之死
  平清盛所知道的,是他身边的人不断战死,不断有熟悉的人的惨叫声响起。
  他在短暂的迷茫之后,出离的愤怒了。
  在我的面前,杀死我的部下,居然如此的肆无忌惮?
  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愤怒的举起了刀,奋力拖动着日渐衰老的身躯想要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发起进攻,展现自身的勇武。
  他就是靠着如此的勇武得到了武士们的信奉,得以建立日本史上第一个准武家政权,开启了武士超越权贵登上政治舞台的先河。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一个先驱者,尽管不那么代表进步势力就是了。
  但是,时代变了。
  火枪喷吐着烟雾和火舌,无情的带走了他的志向和理想。
  三发铅子打在了他的身上,把他的身体打破了,血流如注,剧痛袭来,他无力的摔在了地上,抽搐了几下,死了。
  死掉的时候,他的眼睛瞪大,满满的都是不甘。
  平家突围分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十几个妇孺跪地求饶,没有被明军杀死,成为了阶下囚。
  与此同时,在整个平安京内部发生的突围事件其实不多,城内武装力量失去统一指挥之后很多都丧胆了,成片成片的放下武器投降。
  失去了武装力量拱卫的权贵官僚们也没有胆量和明军决一死战,除了少数有胆量的战死之外,绝大多数都投降了。
  讽刺的是,抵抗意志最为坚决的,反而是高丽逃人和南宋逃人这两个群体当中的顽固分子。
  许是知道他们如果不战斗就会被明国抓起来处死,没有活命的希望,所以老老小小战斗的非常激烈,结果当然是被明军一网打尽。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和天网军有合作的一部分人,他们早早的得到了预定撤退的方案,在城内一片混乱的情况下,通过潜藏在地窖里或者通过小路溜出城外的方式,保住了性命。
  之后他们利用天网军密探交给的身份令牌寻找明军,交出令牌证明身份,以保全性命。
  本以为需要在平安京鏖战个两天两夜的孔振德惊讶地发现前后不过三个时辰左右,城内抵抗就结束了,而且他们的收获非常巨大,似乎大量统治阶级的人物都在这里成了他的俘虏。
  孔振德暂时还没有放松警惕,他依旧派人紧盯着四方动向,打算在这里驻军,但是战胜之后获得的大量战利品和重要的俘虏们则需要向更加安全的地方转移。
  比如回到摄津国,那边那座难波京还算是较为完整的城池,可以用来固守,背靠大海,作为暂时的安全驻地,储存战利品和战俘,随时听候总指挥部的命令转移他们。
  而平安京就会成为一颗钉子钉在这里,无论谁来,都会迎面遭到明军铁拳的轰击。
  所以他的一系列命令下去,明军的行动就比较快速,甚至是比较粗暴的,对待俘虏也没有任何的温情可以说,只有干脆彻底的命令。
  这可让达官贵人们苦不堪言了。
  国家再小,国力再弱,也是有统治阶级的,他们的上层统治阶级的生活绝对不会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一般的生活,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在明军士兵们粗暴的呵斥和推攘之下,所有的体面都丧失殆尽了,所有的尊贵都不复存在。
  他们曾妄想通过学习大唐来成为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