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10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返回中都之后,苏咏霖第一时间召开了九人小组会议,将这段时间内中都发生的事情和他们处理的事情做个汇报总结会议,他自己也山东河南等地发生的事情通报一下。
会议从中午开到深夜,大家谈了很多事情。
苏咏霖尤其注重谈起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宣传口的事情,他将自己的建议交代了出来,也就是从即日起,宣传口调整口径,把传统的宣传他一个人的模式转变为九人小组的集体宣传。
“此番南下,我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经年累月的宣传之下,民众都知道我,了解我,相信我,我很高兴,但是我很快就发现,他们只知道我,只了解我,只相信我。
过去,这没什么问题,因为我是皇帝,是大明唯一的领袖,但是很快,咱们的大明就不是帝国了,领导人也不再仅仅只是我一个人,所以宣传不能再对着我一个人宣传。
试想一下,如果这一次的危机是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宣传的前提下发生的,还会酿成如此惨痛的结局吗?还会有人为此牺牲性命吗?百姓还会因为仅仅只相信我而被挑拨吗?”
第1567章 幼安的这个提议,我不赞同
苏咏霖一番谈论之后,做了总结。
总而言之,就是大明宣传口从此以后的宣传目标将是整个九人小组最高决策团队,而不是苏咏霖一个人,每一个人做的事情都要宣传,每一个人的名字和履历以及功绩也都要宣传。
务必要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人们知道领导他们前行的人是谁,做了什么,有什么功绩,是个什么样的人。
宣传口要集中资源,以苏咏霖为首,宣扬九人决策小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成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图省事。
如此一来,数年之间,大明将不再只有苏咏霖这一个领导人,从此以后也不会轻易发生这一类的突发状况,他的政治改革也将得到巩固。
对此,已经返回中都并且加入九人小组的林景春带头举手赞同,大家一致通过这个建议,便立刻付诸实施,准备改革。
会议从中午持续到深夜,这段时间的天下大事和所有苏咏霖关心的事情大家全都一起过了一遍,接着理了一下接下来要办的事情内容,确定了一下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要点。
首先是辛弃疾着重提出了对民兵指挥系统的调整。
他建议发布命令,即让整个民兵系统都知道,没有中都军事部的指令,地方指挥系统不得调动哪怕一个人的民兵执行作战命令。
即干脆彻底的执行地方指挥系统只有统领权、没有指挥权的原则,将指挥权全部收归中央,完成强干弱枝的集权行动,将过去苏咏霖留给地方的一些权力直接拿回来。
山东的事情大大刺激了辛弃疾的情绪,哪怕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也不能削减他对山东官场的恶感。
把留给地方的权力拿回来,这一点在民兵系统初建的时候曾经由一部分干部提出,但是被苏咏霖驳回了。
因为苏咏霖认为地方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不能事事等待中央指令,在没有高效传递讯息的手段之前,集权太甚,是弊大于利的。
当年是洪武三年左右,天下尚未平定,地方还不安稳,苏咏霖认为需要保留县级民兵队伍的灵活机动,给予民兵处管理者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至少对剿灭土匪强盗这种事情有自主权。
要是连这种事情都要中央给予指令或者调动正规军,成本也太高了,不是大明能够承受住的。
但是辛弃疾综合分析天下局势,认为当今天下和洪武三年的天下已经不同。
当今天下局势已经安定,地方上已经没有土匪强盗生存的土壤,民间已经不存在威胁国家安定的力量,相反,掌握权力的统治阶级本身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辛弃疾认为务必要利用一些制度设计来限制统治阶级本身的权力,一定意义上采取宋人的制度,严格控制武装组织,将统领权和指挥权分割开来。
没有中都军事部的指令,集体农庄和县里面的民兵处连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否则,就要视若造反,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断绝这一次在山东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否则随时可能出现第二次。
说老实话,在辛弃疾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苏咏霖是纠结的。
因为他不愿下达这样的命令,他觉得保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是有意义的,尤其是民兵指挥权。
就比如这一次发生的事情,如果这样的事情不是发生在他身上,而是在他死掉之后,或者这件事情就是真的,和谣言说的一样,那民兵们行动起来反抗中都,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正当的。
要是革命果实真的被野心家篡取了,比如出现了袁世凯之流,要篡权夺位复辟帝制,要逆历史潮流实现个人野心,那地方上发动二次革命讨伐他就是理所应当的。
不仅理所应当,能打击阴谋野心家,还能保护大明好不容易实现的民主共和,维护革命果实。
可要是这个自主权力被限制了,被断掉了,那么未来如果中都真的发生了苏咏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天下人又该用什么方法来反制呢?
嘴炮?
只是当下这个局面,实在是让苏咏霖有点哑巴吃黄连的感觉。
阴谋野心家们错误的使用这个权力,以至于这个权力被试图维护革命成果的人们看作成了无比邪恶且需要取缔的权力。
他们觉得这个权力是在威胁大明的稳定,是在危害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所以必须要取缔。
但是他们却不曾意识到他们如这样做,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或许未来当这个权力真的需要被使用起来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他们已经失去了使用这个权力的可能性。
然后就眼睁睁地看着袁世凯之流篡权夺位?
苏咏霖并不想赞同辛弃疾提出的建议,但是在辛弃疾提出建议之后,九人小组里的八个人齐刷刷举起了手表示支持。
他们和辛弃疾一样,非常厌恶这种事情,他们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再发生哪怕一次。
这种事情或者在现在的他们的眼里看来是绝对的危害苏咏霖、危害革命的阴谋行动,但是与此同时,这也是在危害他们的利益。
因为地方上的那些家伙反对九人决策小组,反对苏咏霖的改革,也在反对他们成为领导人。
这是明晃晃的打脸行为,若非苏咏霖行动迅猛快捷,九人小组这个事情还就真的不好说了。
现在苏咏霖能拍着胸脯说他们反对,绝大部分原因是为了苏咏霖和革命考虑,但是未来呢?
苏咏霖没有这个把握。
民众代表制度就算得到了确立,也应该有一定的保障,制度保障是必须的,武力的保障也不能缺少。
而民兵系统,就是苏咏霖眼里民众代表制度的最佳保障。
有了这层保障,多少对中都朝廷是一层威慑,这个威慑如果没有了,未来苏咏霖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可关键问题在于,现在,苏咏霖等于中都,苏咏霖就是中都,人们只想为苏咏霖考虑,并不想考虑其他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其他的问题都是下一个优先级的。
面对八个人强烈支持的局面,苏咏犹豫了。
过了一会儿,苏咏霖做出了在其他八个人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举措。
“我在想,这件事情我们固然要反思,但是,并不应该因为这件事情做出太多的过度反应,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幼安的这个提议,我不赞同。”
其余八人面面相觑,辛弃疾更是无法理解。
“主席,这个问题难道还不大吗?难道不足以让我们做出这个反应吗?过度?这叫过度?您知不知道您离开之后我们是如何的提心吊胆?大明不能没有您,而这些贼人直接对准了您!
要不是杜非及时悔过,您恐怕也不能那么快的做出反应吧?不能作出反应的话,张茗那个狗贼就肯定能召集沂州的民兵作乱,届时,一场大战在所难免,那对大明的影响会有多大?”
第1568章 民主共和国
辛弃疾的情绪有些激动,显然无法理解苏咏霖的所作所为。
苏咏霖对此则相当冷静,摆了摆手,让辛弃疾不要那么激动。
“幼安,你不要激动,你说的事情,我考虑过,我当然明白这件事情多么危险,能顺利平定当然有运气成分在里面,但是幼安,你也要考虑到张茗那个狗贼是害死了十几个反对的干部之后才得手的。
事实上,从这一次我去山东的经历来看,地方干部对于武力的使用是非常谨慎的,他们对召集民兵发起行动所代表的意义的理解不在你之下,他们也很清楚他们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所以除了张茗是处心积虑要害我之外,其他沂州的干部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应对方式的,只是在那种谣言传播的状态下,普通民众的情绪不能被很好的安抚,干部们也没有料到张茗这等狗贼的行动,才被他阴谋得手。
我以为,这一次教训之后,不需要中都做出什么太多的行动,地方上会自己反省,自己做出更加严格的约束使用武力的规定,中央只需要审核一下地方上提出的一些准备,就可以了。”
辛弃疾摇头,表是不能接受。
“主席,您的心太大了,我不能接受您的这种想法,这太危险了,您到底知不知道您对于大明的重要性?没有您,大明分崩离析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十几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大明如此庞大的国土彻底的整合起来,大明需要您!”
辛弃疾言辞恳切,语气坚决。
“我当然知道,但是幼安,我不是大明的一切。”
苏咏霖摇头道:“我会死的,或早或晚,我都会死,我对大明是很重要,但是大明比我更重要,你们在考虑政策的时候,不该是为了我考虑,而应该是为了整个大明!”
辛弃疾闻言,稍稍愣了一下,没说话。
其余七人也稍稍愣了一下,都没说话。
苏咏霖看着他们,长长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也知道我对于大明新政的重要性,但是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们不能为了我个人而考虑政策,你们的出发点应该是明国,而不是我,知道吗?”
“就算如此,我也觉得这样安排并不过分。”
辛弃疾的声音低了一些,但是他的意志依然坚定:“凡事有一就有二,如果我们不能吸取教训,积极主动的调整政策,下一次作乱为时不晚,这不仅是为了您,也是为了大明国。”
苏咏霖思考了好一会儿,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妥协,他不想为了自己断绝地方上自主反对中都错误决策的能力。
哪怕这一决定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危险性,他也不能举手支持。
于是他坚定摇头。
“幼安,你如果坚持,我就否决。”
辛弃疾听了,看着苏咏霖看了好一会儿,抿着嘴唇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开口了。
“您可以否决,但是我的提案不会放弃,我会在民众代表大会上提出这个提案,提请民众代表大会予以通过,您自己定下的原则,民众代表大会通过的提案,就算是您自己也不能否决。”
苏咏霖倒是没想到辛弃疾在这个问题上居然如此坚定,这还是他第一次和自己站在完全的对立面上进行政策方面的交锋。
苏咏霖感到头痛的同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