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表少爷的抗战-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京对汪精卫的态度越来越明朗,木村大尉似乎打起了退堂鼓,居然一反常态地质疑起之前的决议来。这让一直认为应用武力征服中国的桥本联队长大为不满,顿时声色俱厉地咆哮道:“知道局势为什么会严峻吗?”

    他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嘲弄似地说:“因为这场战争,大本营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并且严重对立。对于日支事变,陆军参谋本部是反扩张派,陆军省是扩张派。陆军省里,军务科是反扩派,军事科是扩张派。陆军参谋本部中,反扩张主义派支配着战争指导科,扩张主义者把持着作战科。如果说你有权决定这场战争的走向,说说,准备听从那方面的意见?难道,谁的嗓门儿大就听谁的?”

    木村大尉哑口无言。

    中村少佐是站在木村这一边的,立马接过话茬,阴阳怪气地说:“看来,联队长阁下的消息很灵通啊,居然知道这么多内幕。”

    “也未必都可靠,”桥本联队长冷哼一声,“但帝国内部,确实有了反省声。石原将军就曾公开宣称,自满洲事变以来,特别自目前这一事变以来,我们的四亿中国兄弟已经从死亡边缘苏醒过来了,日本人现在却打开了瞌睡。”

    说完之后还不无嘲讽地补充了一句,“这话出自一个功勋卓著的少将之口,真是很有意思。”

    “是啊,”池田中尉是个狂热的主战派,立马点头附和道:“所以他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的职位被人取代是必然的。”

    本应讨论“对汪谋略”的核心人物陈大少爷,却被他们越扯越远,原田中佐不得不当起和事老,“木村君富有远见,他的意见应加以重视。桥本君的看法虽偏激,但并非没有道理。想日清战争时,人们以为要与整个清国开战,战前持悲观论调者不在少数。可战事一开,才发现是与李鸿章一个人作战。

    以至于帝国俘获清国战舰广丙号后,还接到清国地方长官来信,说那艘战舰是属于广东方面的财产,并非李鸿章大人所有,而这场战争与广东方面更没任何关系,所以希望帝国海军放还。弄得帝国方面莫明其妙,明白个中奥妙后,不禁哑然失笑。”

    原田机关长原来是支持自己的,要不也不会举这么个例子,木村大尉反应过来,接口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经验,日支事变初,帝国上下都很有信心,认为是与蒋j石集团作战,只要打败蒋政权,一切就会在设想中的结束。而战端一开,却发现竟然是与整个支那作战,所以局势才变得如此严峻。”

    桥本联队长哪能同意他的意见,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一味指责参谋本部没有道理,木村君别忘了事变前情报显示,支那最精锐的师只有四千条步枪,主要支援火力也只有二十四门迫击炮。相应编制的帝国陆军却有九千条步枪,一百多挺重机枪,外加二十二门战防炮,三十门步兵炮。

    若开战,支那每月至少需要七万万发子弹。昭和十年,支那全国存弹只有一千万发。还有二千万发在制造中,国外定购有三千万发。这六千万发只够支那十个四团制新师月需的三分之二。加上各部队存弹,勉强可供一个半月。

    以后所需弹药,必须购自国外,其中一千万发钢心弹为绝对应购者。支那还有三七战防炮二十门,计弹二千九百发,合三月之用。七五高炮二十门,计弹一万九千发,也仅能维战三个月。所以当时杉山阁下向天皇陛下保证,三个月内结束战事,也是有依据的。”

    都打成这样了,还摆事实、讲道理!

    原田中佐头都大了,立马站起身来,“桥本君,依我之见,争论这些已毫无意义。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置陈继祖部。”

    “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内线,我不同意他和他的士兵脱离本部视线。至于军营嘛……完全可以重新安排,无需考虑116师团登陆后无处可去。”

    “是啊,一去武进就等于把控制权完全交给**混成第11旅团,本部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将随之而付之东流。”

    “池田君,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原田中佐摇头笑道:“据大本营最新消息,11旅团将于年底前划归本部序列,不存在控制权供手与人的问题。”

    “真的?”

    “千真万确。”

    桥本联队长还是摇了摇头,“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同意让他去武进,毕竟这意味着他将会因此而远离汪的权力核心,同时那一千多人对武进治安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桥本君,眼光要放长一些,”原田指着墙上的地图,诡秘地笑道:“根据石川君的分析,陈继祖去武进不仅不会淡出权力核心,反而会更近。因为武进比上海更靠南京,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汪精卫在为还都做准备。”

    “那原田君有什么计划?”

    “鉴于海军方面对他们的存在颇有微词,我认为还是让他去武进。同时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成为汪最具实力的追随者,确保汪还都后本部依然能够控制局势。”

    “还都”是个关键词,桥本恍然大悟,顿时哈哈大笑道:“原田君,你看得的确比我远,难怪司令官阁下如此器重呢。”

    见众人没有异议,原田中佐一锤定音,“既然诸君都不反对,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考虑到11旅团的配合尤为重要,我提议石川中尉随行。同时劳驾桥本君跑趟嘉兴,跟高桥旅团长阁下说明一切。”
………………………………

第十五章 黄浦七期

    

    老鬼子原田并不是在无的放矢。

    正如他所说,东京大本营为加强对日军在政略、战略上的统辖,适应即将建立汪精卫政权的新形势,加紧对重庆政治诱降的工作,已决定在南京成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

    并计划于两个月后撤销华中派遣军的番号,下达中国派遣军和“登部队”的战斗序列,并重新规定华北方面军、第11军和第3飞行集团的战斗序列。

    也正因为如此,即将卸任的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在大本营授意下终于站到汪精卫这边,不但要求梁鸿志、陈群、任援道等维新政府诸奸“积极配合”,而且还一口答应了汪精卫有关于筹建新政府空军的一系列请求。

    陈昌祖这一具体负责人,随即退出汪精卫、周佛海等人与维新政府诸奸的谈判,开始大张旗鼓地四处招募北洋时期南苑、保定、沈阳及广东地航空学校的毕业生。而陈大少爷则在华中派遣军联络部参谋山田少佐陪同下前往嘉兴,跟**混成第11旅团商谈进驻常州陈渡桥机场的相关事宜。

    回到上海已是7月9日,事实证明他白担心了一场,除四郊曾发生过几起零星交火外,市内风平浪静,并没有爆发像去年七七事变周年纪念日那样的暴动。

    陈大少爷风尘仆仆的前脚刚迈进团部,老夫子、陈良、张效国、梅秀兰、邱成松、杨忠义、林山虎等营以上军官后脚就跟了进来,陈良更是迫不及待地问道:“团座,我们真非走不可?”

    “非走不可,”陈大少爷一边示意众人坐下,一边若无其事地说:“麻烦虽麻烦点,但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无需像现在这般处处仰人鼻息,更不用再担心会把我们派去执行什么吃力不讨好的任务。”

    “那动身的日子定下来没有?”

    “116师团最快下个月底才能到,所以我们也不用急于一时,但考虑到汪精卫和陈昌祖催得比较紧,我打算先派一个连去,等两边都准备妥当,再把大部队拉过去。”

    “团座,听说那边不太平啊!”老夫子忧心忡忡,“昨天《中美晚报》上还说,**六十七师在那一带抗击日军,激战两天,毙伤日军一百多名。”

    “有这么回事。”

    陈大少爷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叠刚从**混成第11旅团带回的地图,翻出一张大比例尺的摊到众人面前,指着地图确认道:“就在这里交火的,距我团要进驻的机场30华里,他们打残了一个中队,但自己也伤亡惨重,400多人阵亡,近千人重伤,两百多人被俘,连六十七师三九七团副团长周伯英都战死了。”

    邱成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禁不住问道:“团座,一个连的兵力是不是太单薄了?”

    “是啊团座,要么先派一个营去,省得被人家当软柿子捏。”

    令众人倍感意外的是,陈大少爷居然摇头笑道:“就一个连,至于安全嘛……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机场位于县城和铁路之间,无论**还是gcd的游击队,都不敢在那一带活动。”

    老夫子这才松下口气,想了想之后又问道:“日军那边都联系好了?”

    “联系好了,11旅团要求驻扎在武进城的步兵第49大队和宪兵分队予以配合,而且石川也会随行。而之所以只先派一个连去,也正是因为他们深感兵力不足,很可能会要求我们协助维持治安,才施的一个缓兵之计。”

    陈良可不想真跟**结怨,立马脱口而出道:“可这么拖也拖不了多久啊,毕竟大部队迟早都是要去的。”

    “所以除了那一个连外,我还想先派些人去做两个月生意。”

    “做生意?”

    “嗯,”陈大少爷确认道:“那里人生地不熟,且鱼龙混杂,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那就得未雨绸缪的做些准备。所以我决定再成立一个情报处,挑选十几个精明能干的兄弟先去摸摸情况,最好能跟各路神仙搭上关系。”

    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不是为混口饭吃,谁他妈愿意当汉奸啊?

    这样的事情虽没见过,但听得太多太多了,甚至连赫赫有名的张岚峰部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信誓旦旦地嚷嚷着忠于皇军,但暗地里却跟重庆和gcd眉来眼去,甚至有传闻说重庆派人来沦陷区都先换上他们的军服,拿着他们的通行证,日本人也没见拿他怎么着。

    想到这里,老夫子毅然说道:“团座,这个情报处长由我兼任。人员从柜上的老人里挑,五洋杂货和药品也都是现成的,今天出发,明天就能开张,绝不会误了您的事。”

    陈良紧盯着陈大少爷的双眼,急切地说:“生意上的事没人比我更熟,后勤那一摊又有尚文盯着,相比之下,还是我去更合适。”

    真是患难见真情啊,陈大少爷感动不已,再三权衡了一番后,突然说道:“考虑到日本人和县衙那边同样需要接触,我想请二位都去,一明一暗,都能顾及到,相互之间又可以有个照应,什么事还能商量商量。”

    “这样最好,”老夫子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笑问道:“陈副团长,谁明谁暗,咱俩是不是分下工?”

    “还是你明我暗吧,毕竟跟日本人周旋你比我有经验。”

    “那就这么定了。”

    陈大少爷接过谢秀兰递上的茶杯,一边环视着五位营长,一边异常严肃地说:“弟兄们,外面的事不管有多麻烦都不用你们操心,但训练和学习却不能给我有一丝懈怠。去武进的消息要保密,绝不能漏出半点风声,你们一切照旧,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团座,这么说我们还得去教导队,上完教导队还得上军官训练团?”

    “是的,直到你们学成为止。”

    “那谁带一个连去武进给大部队打前站?”

    “阿彪,”陈大少爷想都没想便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